期刊文献+
共找到890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三江源地区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 被引量:136
1
作者 易湘生 尹衍雨 +1 位作者 国胜 彭景涛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51-1465,共15页
利用青海三江源地区12个气象站1961-2010年月气温资料及滑动平均、线性倾向估计、样条函数插值、Mann-Kendal检验等方法对气温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三江源地区及3个源区年、四季平均气温出现多次冷暖波动过程,但在统计意义上均呈... 利用青海三江源地区12个气象站1961-2010年月气温资料及滑动平均、线性倾向估计、样条函数插值、Mann-Kendal检验等方法对气温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三江源地区及3个源区年、四季平均气温出现多次冷暖波动过程,但在统计意义上均呈显著增温趋势,2001年以后增温明显。其中,春、夏、秋季和全年平均气温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温显著,而冬季在进入21世纪后增温极为显著。除春季外,青海三江源地区及3个源区年、四季气温标准值逐渐增加,并以冬季气温标准值增加最为显著;(2)青海三江源地区年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36oC10a-1,澜沧江源区与黄河源区增温幅度相同(0.37oC10a-1),而长江源区增温幅度相对较小(0.34oC10a-1),整个青海三江源地区显著增温区域出现在玉树南部及囊谦北部,并且冬季和秋季增温幅度要大于春季和夏季;(3)青海三江源地区、澜沧江源区和长江源区的年、夏、秋、冬季以及黄河源区夏、秋季平均气温均发生了突变。其中,年、夏季平均气温突变主要发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秋季平均气温主要在90年代前期,而冬季平均气温主要发生21世纪初;(4)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不同地区海拔高度和下垫面的差异是导致青海三江源地区增温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区域差异 突变分析 三江源地区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99
2
作者 王红岩 赵晓丹 +4 位作者 国胜 傅元 匡立润 崔仕健 刘峥嵘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2-258,共7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14年8月发表的有关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疗效评价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14年8月发表的有关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疗效评价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2分析软件对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包括5 044例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者在手术时间上多于后者,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近期疗效等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后者。结论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相比,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术者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术式时应予以考虑,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东海初级生产力遥感反演及其时空演化机制 被引量:52
3
作者 国胜 王芳 +1 位作者 梁强 继龙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3-493,共11页
针对基于SeaWiFS的海洋叶绿素浓度SeaBAM模型反演结果,在中国东海海域分别建立了Ⅰ、Ⅱ类水体的修订模式,反演计算获得了我国东海海域1998年各月叶绿素浓度的分布,并根据真光层深度与海水漫射衰减系数之间的关系,利用SeaWiFS的K490遥感... 针对基于SeaWiFS的海洋叶绿素浓度SeaBAM模型反演结果,在中国东海海域分别建立了Ⅰ、Ⅱ类水体的修订模式,反演计算获得了我国东海海域1998年各月叶绿素浓度的分布,并根据真光层深度与海水漫射衰减系数之间的关系,利用SeaWiFS的K490遥感资料反演获得的1998年各月真光层深度的分布,在VGPM模型支持下,反演计算获得了中国东海海域1998年的逐月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以及全年累积初级生产力分布状况。对东海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逐月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整个东海海域初级生产力的逐月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特征,表现为冬季最低,春季迅速上升达到最高,夏季略有下降,秋季又略有回升。海域初级生产力日平均值为560.03 mg/m2/d,远高于世界亚热带海域平均状况。年平均值为236.95 g/m2/a。控制东海海洋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包括叶绿素浓度分布、温度条件、长江冲淡水变化,以及真光层深度、海流锋面过程等,不同海区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叶绿素浓度 遥感 反演 东海 时空演化
下载PDF
多源遥感影像高精度自动配准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张继贤 国胜 曾钰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7,共5页
提出并发展了一套对多源遥感影像(不同传感器、不同分辨率、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的高精度自动纠正与配准技术与方法。遥感影像首先通过一个多项式模型进行整体粗纠正,然后在待配准影像上提取均匀分布的特征点。以提取的特征点为引导,利... 提出并发展了一套对多源遥感影像(不同传感器、不同分辨率、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的高精度自动纠正与配准技术与方法。遥感影像首先通过一个多项式模型进行整体粗纠正,然后在待配准影像上提取均匀分布的特征点。以提取的特征点为引导,利用金字塔逐层模板匹配的方法获得配准用同名控制点,基此构建不规则三角网将影像分解为各三角形区域,在每个三角形范围内实现逐三角网的高精度影像纠正与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影像 图像配准 图像纠正 TIN
下载PDF
大型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投入的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段南 国胜 王玉山 《华北电力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4,共4页
根据对京津唐电网火电机组一次调频的调研、试验及研究 ,对目前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投入现状进行分析 ,对一次调频投入指标及控制逻辑进行探讨 ,并对相应的管理工作提出意见。
关键词 电网 经济运行 电能质量 大型火电机组 一次调频
下载PDF
关于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设计 被引量:20
6
作者 国胜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9-42,共4页
讨论了梁式、箱形梁、厚板等转换层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以及框支梁、转换层设置高度的设计概念和设计要点。对于位于地震区的高位转换结构 ,作者认为应根据设防烈度认真对待。介绍了重庆一大底盘多塔结构高位厚板转换层结构设... 讨论了梁式、箱形梁、厚板等转换层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以及框支梁、转换层设置高度的设计概念和设计要点。对于位于地震区的高位转换结构 ,作者认为应根据设防烈度认真对待。介绍了重庆一大底盘多塔结构高位厚板转换层结构设计工程实例 ,可供转换层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层 框支梁 等效刚度 高层建筑 大空间剪力墙结构 设计
下载PDF
土壤厚度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以青海三江源地区为例 被引量:41
7
作者 易湘生 国胜 +1 位作者 尹衍雨 彭景涛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93-1805,共13页
利用青海三江源地区533个土壤剖面中的厚度数据,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确定性内插(反距离加权、全局多项式、局部多项式和径向基函数)和地统计内插(普通克里格、简单克里格、泛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两类共八种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厚度... 利用青海三江源地区533个土壤剖面中的厚度数据,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确定性内插(反距离加权、全局多项式、局部多项式和径向基函数)和地统计内插(普通克里格、简单克里格、泛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两类共八种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厚度的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测,并综合比较了各种插值方法的预测误差、统计特征值和插值结果分布图。结果表明:(1)在地统计内插方法中,普通克里格方法 (一阶)插值效果比普通克里格方法 (二阶)要好;在普通克里格方法 (一阶)的半方差函数模型中,球状模型的插值效果优于指数模型和高斯模型;普通克里格方法在四种地统计内插方法中预测误差最小、预测结果准确性最好。(2)确定性内插方法中,反距离加权(指数为1)法的误差较小,并且对区域与局部趋势的反映效果最好。(3)从预测误差大小和对区域总体及局部趋势的综合反映效果来看,有异向性的球状模型普通克里格(一阶)插值方法预测结果最能准确反映青海三江源地区土壤厚度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厚度 空间分布 空间插值 三江源地区
原文传递
论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战略支撑 被引量:39
8
作者 国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2,共6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居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首要地位,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经济基础。产业兴旺不仅具有经济繁荣与市场价值活力的内在属性特征,而且在内容、结构、组织、布局、功能等方面具有更...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居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首要地位,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经济基础。产业兴旺不仅具有经济繁荣与市场价值活力的内在属性特征,而且在内容、结构、组织、布局、功能等方面具有更丰富的多重价值要求。总体来看,在实现产业兴旺目标要求下,乡村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产品质量效益不高、产业融合程度不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金融支持能力偏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诸多障碍。亟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涵盖人才、质量安全、财政支持、金融服务、产业主体、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融合等领域的战略支撑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兴旺 多重价值 战略支撑
下载PDF
关于体育赛事风险管理要素的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国胜 张文鹏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9-41,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我国当前举办体育赛事亟需加强风险管理的需要,并系统地分析了体育赛事风险的特征、效应及类型,通过对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主体、客体、目标和对策等要素的研究,探讨了举办体育赛事加强风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体育赛事 风险管理 要素 研究
下载PDF
煤矿井下选煤技术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37
10
作者 曹亦俊 刘敏 +3 位作者 邢耀文 国胜 罗佳倩 桂夏辉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201,共10页
为促进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和利用,推动煤炭井下采选充一体化的发展,文章对井下选煤技术发展现状进行综述。从目前研究的井下选煤方法入手,介绍干法分选技术中气固流化床分选、选择性破碎分选和X射线分选,湿法分选技术中动筛跳汰分选、空... 为促进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和利用,推动煤炭井下采选充一体化的发展,文章对井下选煤技术发展现状进行综述。从目前研究的井下选煤方法入手,介绍干法分选技术中气固流化床分选、选择性破碎分选和X射线分选,湿法分选技术中动筛跳汰分选、空气脉动式跳汰分选、重介质浅槽分选、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和水介质旋流器分选,并对井下煤矸分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讨论,认为井下选煤除设备结构和性能上的需要改进之外,还要开展自动化和智能化研究,探索井下分选的模块化设计和管理,实现煤炭井下"采-选-充"相互协调。最后总结井下选煤技术发展现状,简要分析其社会经济效益,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选煤 煤矸分选 井下排矸 采选充一体化
原文传递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选择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35
11
作者 国胜 边朝辉 刘明礼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12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选择及其疗效。方法笔者自2005-01—2015-12共诊治56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单纯螺钉固定5例,单钢板或钢板结合螺钉固定41例,双钢板固定8例,3块钢板固定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选择及其疗效。方法笔者自2005-01—2015-12共诊治56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单纯螺钉固定5例,单钢板或钢板结合螺钉固定41例,双钢板固定8例,3块钢板固定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18(13.9±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8~16(11.3±2.0)周,无断钉、钢板松动、折断等并发症。术后发生深部感染1例,经过二次扩创、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伸直角度为0°,平均屈曲角度120°。末次随访疗效按Rasmussen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优30例,良12例,可11例,差3例,优良率75%。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如果能根据骨折的具体类型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 ,并进行有计划的、细致的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钢板 螺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PFNA与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6
12
作者 国胜 边朝辉 刘明礼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1—2016-12采用PFNA与PFN内固定治疗的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末次随访...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1—2016-12采用PFNA与PFN内固定治疗的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结果9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6(3.0~4.5)个月。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PF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PFNA组Harris评分为(90.19±4.55)分,PFN组为(89.77±5.2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PFNA最佳适应证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对于不合并骨质疏松的年轻患者,PFN内固定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海泡石矿物材料的显微结构对其吸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3
作者 国胜 梁金生 +2 位作者 丁燕 梁广川 汤庆国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4-608,共5页
用静态吸附法测试海泡石矿物材料的吸湿性能,用扫描电镜和双气路氮吸附BET(BrunauerEmmettTeller),BJH(BarretJoy nerHalenda)法研究显微结构对其吸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海泡石吸湿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其比表面积、孔容积和孔径分... 用静态吸附法测试海泡石矿物材料的吸湿性能,用扫描电镜和双气路氮吸附BET(BrunauerEmmettTeller),BJH(BarretJoy nerHalenda)法研究显微结构对其吸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海泡石吸湿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其比表面积、孔容积和孔径分布。在低相对湿度(<43%)下,比表面积是影响海泡石吸湿性能的主要因素。在中高相对湿度(>43%)下,孔容积是海泡石吸湿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在最适宜人类生活工作的中等相对湿度(43%~74%)下,海泡石的吸湿性能由其在3.58~8.60nm范围内的孔径分布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多孔材料 显微结构 吸湿 比表面积 孔容积 孔径分布
下载PDF
黄河入海泥沙输运及沉积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3
14
作者 国胜 王海龙 董超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7-716,共10页
以利津站代表的黄河入海径流和泥沙数据驱动ECOMSED模型,对黄河入海泥沙悬移输运过程的逐月时空变化、输送通量以及海底沉积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忽略再悬浮作用条件下,黄河入海泥沙的输运扩散过程具有明显的季节变... 以利津站代表的黄河入海径流和泥沙数据驱动ECOMSED模型,对黄河入海泥沙悬移输运过程的逐月时空变化、输送通量以及海底沉积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忽略再悬浮作用条件下,黄河入海泥沙的输运扩散过程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且这种变化具有年际相似性。黄河泥沙入渤海后总体朝向辽东湾西侧海岸扩散,而主要沉降区域是黄河口附近,且随着距离的增大,沉积通量迅速降低。模拟沉积速率一般在0.5 ̄0.1mm/年左右,与实际调查结果非常接近。海底地形等高线向渤海海盆西部、渤海湾南部,以及渤海海峡方向突出,也反映了泥沙通量的输送方向。从黄河入海泥沙悬移扩散过程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海底沉积效应来看,渤海海域泥沙悬移输运过程受潮汐动力、余流和和底层流场等因子的制约。除了黄河河口地区以外,各月悬浮泥沙高浓度区基本一致,集中分布在潮流能量最强的海域,潮流水平动能的大小与悬沙浓度大小分布基本一致。泥沙悬移输运方向与模拟获得的渤海三维风驱—潮致Lagrange余流的方向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泥沙扩散的方向和强度明显受余流方向和强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入海泥沙 悬移输运 沉积效应 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实验 黄河泥沙 泥沙输运 入海泥沙 Lagrange余流 沉积过程 季节变化规律 扩散过程 季节变化特征
下载PDF
黄河源区草地退化对土壤持水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易湘生 国胜 +1 位作者 尹衍雨 王炳亮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08-1719,共12页
在黄河源区草地退化严重的玛沁县军牧场地区,采用不同草地退化样地对比的方法,开展草地退化对土壤持水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管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在0~10 cm土层以无退化草地最大,极度退化草地最小,而在10~20 cm土层,两者在不同... 在黄河源区草地退化严重的玛沁县军牧场地区,采用不同草地退化样地对比的方法,开展草地退化对土壤持水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管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在0~10 cm土层以无退化草地最大,极度退化草地最小,而在10~20 cm土层,两者在不同退化草地之间差异不明显,仍以极度退化草地最小,但两者在20~30 cm土层以轻度和重度退化草地较大,无退化和中度退化草地相对较小;②在土壤表层(0~10 cm),无退化草地的田间持水量远大于其他退化草地,轻度和重度退化草地田间持水量较大,极度退化草地最小,而在10 cm以下土层,田间持水量以轻度和重度退化草地较大,无退化和中度退化草地相对较小;③各土壤持水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密切,主要受容重、总碳、有机质和总氮这4个因素影响;④不同草地退化程度下地表覆被状况、植物根系生物量以及分布特征引起土壤容重、有机质等发生变化,可能是进一步导致土壤持水性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可为区域草地退化对土壤水文生态效应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 土壤持水性 黄河源区
原文传递
渤海风驱-潮致拉格朗日余流的数值模拟与季相时空变异 被引量:17
16
作者 国胜 王海龙 柏良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9-370,共12页
利用HellermanandRosenstein全球风应力资料中的多年月平均风场资料驱动ECOM模型,设计了潮致、纯风生以及风与潮两者叠加三个数值实验对渤海海域风驱-潮致拉格朗日(Lagrange)余流的逐月时空分布与季节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季... 利用HellermanandRosenstein全球风应力资料中的多年月平均风场资料驱动ECOM模型,设计了潮致、纯风生以及风与潮两者叠加三个数值实验对渤海海域风驱-潮致拉格朗日(Lagrange)余流的逐月时空分布与季节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季风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渤海风驱-潮致拉格朗日余流的大小和方向,是影响余流流向和流速的重要因素。冬季,从渤海西岸到莱州湾海域风驱-潮致拉格朗日余流表现出一个大逆时针环流,辽东湾呈现顺时针方向流动,渤海中部存在一个弱的顺时针流环。夏季,整个渤海海域呈现顺时针流况,渤海海盆存在一微弱的逆时针涡旋,一支西南向流沿辽东湾东岸穿越渤海海盆,与起自渤海湾的东向流一起进入莱州湾。风驱-潮致拉格朗日余流主要受风的控制,潮汐则起到一定的调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余流 时空变异 数值模拟 海风 渤海海域 COM模型 莱州湾海域 顺时针 风场资料 季节变化 时空分布 数值实验 研究结果 渤海中部 调整作用 辽东湾 and 月平均 风应力 渤海湾 海盆 季风 流向 环流 西岸 涡旋 潮汐
下载PDF
健身俱乐部的现状及经营模式探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国胜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7,共2页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和消费的增长,社会中涌现出了一批专营全民健身服务业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许多健身娱乐性体育项目,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
关键词 健身俱乐部 经营模式 探新 社会投资 体育俱乐部 健身服务业 体育健身 人民群众 企业集团 体育企业
下载PDF
黄河入海泥沙在渤海中悬移输送季节变化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海龙 国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7,共9页
利用实际的风场和地形等条件,基于一个浪流耦合模型提供的动力场驱动一个悬沙输送模型,研究黄河入海泥沙在渤海中悬浮输运的季节变化特征。通过数值计算发现,69%的黄河入海泥沙最终滞留在滨海区,输往外海的泥沙占入海泥沙总量的31%,尚... 利用实际的风场和地形等条件,基于一个浪流耦合模型提供的动力场驱动一个悬沙输送模型,研究黄河入海泥沙在渤海中悬浮输运的季节变化特征。通过数值计算发现,69%的黄河入海泥沙最终滞留在滨海区,输往外海的泥沙占入海泥沙总量的31%,尚有4%的泥沙通过渤海海峡输往北黄海。因此,黄河口附近的悬沙含量非常高(≥1kg/m3),且其季节变化主要受到入海水沙通量多寡的影响,丰水丰沙的夏秋季最高。除黄河口外,渤海其他海域海水中悬浮体含量的平面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其基本趋势是悬浮体含量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且其季节变化主要受风场时变控制。数值计算得到的悬沙输运年平均结构显示:黄河入海泥沙部分输向渤海湾南岸;而大部分泥沙向东南输向莱州湾,大量泥沙并不在此沉积,继而向东北方向输运,莱州湾只是一个向外输沙的通道。泥沙输运通量的结构与海底冲淤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最具典型代表性的是黄河口南北两侧涡状通量以及与之对应的泥质沉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数值模拟 悬沙输运 泥沙冲淤
下载PDF
风暴潮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9
作者 国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111,共8页
中国沿海是全球少数几个风暴潮风险最大的区域之一。受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风险水平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从灾害风险理论出发,在对风暴潮风险的认识、风暴潮危险性评估、风暴潮易损性评估,以及风暴潮综合... 中国沿海是全球少数几个风暴潮风险最大的区域之一。受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风险水平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从灾害风险理论出发,在对风暴潮风险的认识、风暴潮危险性评估、风暴潮易损性评估,以及风暴潮综合风险评估等四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目前风暴潮风险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来看,现阶段风暴潮风险评估研究还比较薄弱,未来的风暴潮风险研究应该由单要素评估走向综合评估,加强风暴潮风险评估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随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充分考虑全球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对未来风暴潮风险的影响,完善风暴潮综合风险评估体系,提升风暴潮预报预警能力,为风暴潮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风险评估 危险性 易损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近60年来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变化的阶段性与多尺度特征 被引量:22
20
作者 任惠茹 国胜 +1 位作者 崔林林 何蕾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9-631,共13页
以1950-2011年黄河利津站实测水沙资料为基础,利用突变分析和有序聚类分析方法对60年来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变化过程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并利用功率谱、交叉谱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同期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多尺度周期性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以1950-2011年黄河利津站实测水沙资料为基础,利用突变分析和有序聚类分析方法对60年来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变化过程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并利用功率谱、交叉谱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同期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多尺度周期性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年为利津站水沙通量显著变化的时间分界点,此后利津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各种尺度变化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弱趋势。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在时间尺度上分别在2.86a、4.44a和13.33a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受流域的降水以及人类活动尤其是水库建设、干流引水、水土保持等工程措施的影响,进入80年代后受人类活动影响越来越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准两年周期振荡和年代际振荡、降水的周期性、太阳活动的年代际周期是影响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周期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使得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周期性变化集中在年代际变化和年际变化上。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阶段性递变除受年代际尺度周期性变化控制外,还与人类活动的干扰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人海水沙通量 周期性 阶段性 渤海 小波分析 突变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