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在其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81
1
作者 李吉 刘卫平 +5 位作者 张明虎 魏曦 古吉敏 韩爱军 吴文乔 陈心怡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06-611,共6页
目的探讨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了解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髓系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1990年1月—2005年2月外检诊断的82例(102个样本)髓系肉瘤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按 WHO(2001)... 目的探讨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了解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髓系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1990年1月—2005年2月外检诊断的82例(102个样本)髓系肉瘤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按 WHO(2001)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进行组织学分型,采用11种抗原标记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P 法)并作生存分析。结果(1)本组病例的中位年龄为35.5岁,男女比为1.4:1。病变部位以淋巴结(43.1%)、皮肤(16.7%)、鼻(7.8%)、软组织(7.8%)和骨(6.9%)多见;以骨髓疾病相关性髓系肉瘤(51例,62.2%)多见,孤立性髓系肉瘤25例(30.5%);(2)82例中有79例(96.3%)为粒细胞肉瘤,其中母细胞型、幼稚型和分化型分别占51.9%、31.6%和16.5%;有3例(3.7%)为原始单核细胞肉瘤。51例(64.6%)粒细胞肉瘤之病变组织中可见数量不等的幼稚嗜酸性粒细胞,以幼稚型和分化型者多见,13例(31.7%)母细胞型粒细胞肉瘤中可见个别幼稚嗜酸性粒细胞;(3)95.9%(70/73)表达髓过氧化物酶(MPO),95.5%(63/66)表达溶菌酶,95.2%(60/63)表达 CD68_((KP1)),90.8%(59/65)表达白细胞共同抗原(LCA),85.7%(54/63)表达 CD43,77.8%(49/63)表达 CD117,58.7%(37/63)表达 CD99,54.0%(34/63)表达 CD15,22.2%(14/63)表达 CD34,4.7%(3/64)表达 CD68_((PG-M1))。Ki-67增殖指数为0.49±0.22;(4)本组资料的随访率为72.0%。患者的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6.1%和17.3%,未发现有意义的预后相关因素。结论髓系肉瘤可孤立出现或发生于各种骨髓增生性疾病的病程中或经治疗缓解后。病变组织中存在幼稚嗜酸性粒细胞,提示粒细胞肉瘤的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诊断该肿瘤的重要手段。MPO 是粒细胞及其肿瘤的特异性标记,CD68_((PG-M1))是单核细胞及其肿瘤的特异性标记。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血象和骨髓象等情况,可大大减少髓系肉瘤的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疾病 白血病 髓样 免疫表型分型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吉 刘卫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5,共5页
关键词 髓系肉瘤 临床病理 诊断 文献综述
下载PDF
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谊 喻璟瑞 +1 位作者 向明飞 李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2年第5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7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突触素(Syn)阳性率94.1%(16/17),嗜铬蛋白A(CgA)阳性率70.6...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7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突触素(Syn)阳性率94.1%(16/17),嗜铬蛋白A(CgA)阳性率70.6%(12/17);17例中有3例Ki-67<20%为中低级别神经内分泌瘤,其余均为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本组中位生存时间OS为16个月(2~54个月)。7例有远处转移(M1Ⅳ期)患者中位OS为6个月,10例M0期患者中位OS为29个月。单因素分析TNM分期和根治术与患者预后有关(P<0.01)。结论肿瘤的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根治性手术仍是目前治疗消化系神经内分泌肿瘤最主要的方法,化疗对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的作用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特征 诊断 冶疗
原文传递
转移性Merkel细胞癌 被引量:8
4
作者 江炜 刘卫平 +2 位作者 李雷 李吉 李甘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55-656,共2页
关键词 转移性Merkel细胞癌 皮肤肿瘤 病理检查 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吉 汤梅 +2 位作者 杨红 候俊 王影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4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总结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科2005年5月到2014年1月的猫抓病性淋巴结炎66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HE染色及Warthin-Starry(W-S)染色。结果:本... 目的:总结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科2005年5月到2014年1月的猫抓病性淋巴结炎66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HE染色及Warthin-Starry(W-S)染色。结果:本组66例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27例(男∶女=1.44∶1),年龄分布从6~72岁(中位年龄40岁),41例患者有被猫、狗、老鼠等小动物抓伤或咬伤的病史,病史从10天到3月不等。18例患者有发热,累及淋巴结的部位包括肘部、腋窝、颈部等。39例患者W-S染色查见阳性杆菌。结论:猫抓病性淋巴结炎容易被临床误诊肿瘤性或其它炎性病变。对于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临床医生须详细询问病史,病理诊断须结合HE及WS染色及其它特殊染色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抓病 病理诊断 Warthin-Starry染色
原文传递
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蛋白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威亚 马志贵 +8 位作者 李甘地 刘卫平 钟力 王影 李吉 李雷 江炜 唐源 廖殿英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29-534,共6页
目的探讨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蛋白的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根据2001年版 WHO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收集945例 DLBCL,以 LSAB 法作 ALK-11染色。对阳性病例再用 EnVision 法作 ALK-11染色,仅 EnVision... 目的探讨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蛋白的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根据2001年版 WHO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收集945例 DLBCL,以 LSAB 法作 ALK-11染色。对阳性病例再用 EnVision 法作 ALK-11染色,仅 EnVision 法阳性病例为最终纳入病例。对纳入病例标本用 LSAB 法加做 CD20、CD3、CD30、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粒酶 B、T 细胞胞质内抗原(TIA)-1和浆细胞(PC)抗体等免疫表型检测,进行 IgH 基因重排检测并收集随访资料。结果945例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中仅5例表达 ALK 蛋白。4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34~72岁,全部原发于淋巴结。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2例。5例随访最长32个月,最短4个月。随访截止时死亡4例,死亡病例最长存活时间32个月。表达 ALK 蛋白的 DLBCL 包括中心母细胞性2例、免疫母细胞性1例、间变性1例、浆母细胞性1例;2例中心母细胞性、1例免疫母细胞性和1例间变性均表达 CD20。浆母细胞性表达κ轻链而不表达 CD20。5例均检测到 IgH 基因重排。ALK 蛋白表达:在 CD20阳性4例中,1例免疫母细胞性为胞膜和胞质阳性,2例中心母细胞性和1例间变性为胞质颗粒状阳性;1例浆母细胞性为胞核和胞质弥漫阳性。结论 ALK 蛋白阳性表达 DLBLC 是一种罕见的,临床过程具侵袭性且预后较差的淋巴瘤,可见于浆母细胞性、中心母细胞性、免疫母细胞性和间变性的大 B 细胞淋巴瘤。发现1例 ALK 蛋白表达于胞膜和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磷酸转移酶 免疫表型分型 诊断
原文传递
宫颈粒细胞肉瘤1例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雷 江炜 +4 位作者 李吉 黄芹 朱建华 张雨涛 杨开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9-380,共2页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粒细胞肉瘤 病例报道
下载PDF
神经皮肤黑变病并颅内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被引量:6
8
作者 许霞 李吉 +1 位作者 覃胜 刘卫平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96-497,共2页
患者男,30岁。于2006年12月26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枕部持续性膨胀痛,伴恶心、呕吐,左眼视物模糊,左上肢无力及左下肢麻木,无意识障碍。此后偶尔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抽搐,持续数秒至十余秒后自行缓解,无其他部位肢体抽搐及大... 患者男,30岁。于2006年12月26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枕部持续性膨胀痛,伴恶心、呕吐,左眼视物模糊,左上肢无力及左下肢麻木,无意识障碍。此后偶尔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抽搐,持续数秒至十余秒后自行缓解,无其他部位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既往史:患者出生时就有全身多处毛发痣,以背部及枕部皮肤为甚,随年龄增长痣面积逐渐扩大并见毛发,无溃疡及肿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皮肤黑变病 颅内恶性黑色素瘤 左上肢无力 肢体抽搐 左下肢麻木 无意识障碍 视物模糊 自行缓解
原文传递
33例髓肉瘤的临床病理与免疫表型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吉 刘卫平 +4 位作者 李金范 江炜 李雷 蒋莉莉 李甘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髓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33例髓肉瘤样本进行组织形态学研究及免疫表型检测。结果:临床表现以孤立性髓肉瘤居多,也可在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情况下发生;病变部位主要累及淋巴结、皮肤及肌肉;组织学分型3... 目的:探讨髓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33例髓肉瘤样本进行组织形态学研究及免疫表型检测。结果:临床表现以孤立性髓肉瘤居多,也可在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情况下发生;病变部位主要累及淋巴结、皮肤及肌肉;组织学分型30例为粒细胞肉瘤,单核母细胞肉瘤2例,双向分化型1例;免疫表型检测所有病例均表达MPO和Lysozyme,LCA、CD34、CD68和CD99在部分病例呈阳性,Ki-67染色显示细胞增殖指数为0.47±0.24。结论:髓肉瘤在形态学上难于和其它小圆细胞肿瘤相区别,特别是在缺乏骨髓病变的情况下,免疫表型检测对于髓肉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肉瘤 诊断 病理学 免疫表型
下载PDF
单核母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左卓 刘卫平 +2 位作者 于建渤 李吉 廖殿英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单核母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从1990-2006年诊断的102例髓系肉瘤患者中筛选出5例单核母细胞肉瘤,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和随访,以SP法检测其免疫表型。结果5例中男性3人,女性2人,2例为儿童,3例为... 目的探讨单核母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从1990-2006年诊断的102例髓系肉瘤患者中筛选出5例单核母细胞肉瘤,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和随访,以SP法检测其免疫表型。结果5例中男性3人,女性2人,2例为儿童,3例为成人。病程1周~12个月不等。4例有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2例有多发性皮肤病变。免疫表型:5例瘤细胞均表达CD68(KP1)、CD68(PGM1)、溶菌酶和CD45;均不表达髓过氧化物酶、CD15、CD163、脱氧核苷酸转移酶、CD117以及T和B细胞分化抗原。Ki-67指数为40%~80%。5例患者均有随访,4例死亡,1例存活,平均生存时间6.25个月。结论单核母细胞肉瘤很少见,且预后差;在形态学上难以与粒细胞肉瘤和其他小细胞肿瘤相区别,须借助于免疫表型检测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白血病 单核细胞 急性 免疫表型分型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TdT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11
作者 代洁 谭燕勤 +3 位作者 马越 周成敏 黄宗瑶 李吉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3年第9期759-762,共4页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ribo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阳性是诊断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重要免疫标记物,它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表达极为罕见,本病例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其他免疫...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ribo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阳性是诊断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重要免疫标记物,它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表达极为罕见,本病例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其他免疫组化综合标记和基因检测等多种检测结果最终诊断为DLBCL伴TdT阳性表达。本病例较为罕见,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和治疗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诊断
原文传递
bcl-10蛋白在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雷 李甘地 +4 位作者 江炜 杨文秀 刘卫平 李吉 李俸媛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80-784,共5页
目的观察bcl-10蛋白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样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62例MALT淋巴瘤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cl-10及Ki-67的表达。结果62例MALT淋巴瘤中,60例(96·8%)表达bcl-10... 目的观察bcl-10蛋白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样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62例MALT淋巴瘤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cl-10及Ki-67的表达。结果62例MALT淋巴瘤中,60例(96·8%)表达bcl-10,其中胞核和胞质同时表达33例(53·2%),仅有胞质表达27例(43·6%)。10例桥本甲状腺炎bcl-10均表达于胞质。bcl-10核阳性组发病平均年龄(51·4岁)比bcl-10核阴性组(56·6岁)小5·2岁,bcl-10核阳性组以男性占优势,bcl-10核阴性组以女性发病较多。不同解剖部位核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和胃肠道检出率较高,而甲状腺较少;不同临床分期之间核阳性表达率差异P>0·05;bcl-10核表达与不表达两组在肿瘤细胞形态上差异P>0·05;在胃肠道40例病例中,不同浸润组别的核阳性率表达差异P<0·05,浸出浆膜外的病例核阳性率高于局限在浆膜以内的病例;bcl-10核阳性组与核阴性组Ki-67增殖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52例(83·9%),bcl-10核阳性组(29例,96·3%)与核阴性组(23例,66·4%)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cl-10在MALT淋巴瘤中主要有胞质和胞核两种表达模式;胞核的表达在不同解剖部位之间检出率不同,并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相关。bcl-10在MALT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免疫表型分型 预后 蛋白质
原文传递
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琼兰 杨开选 +3 位作者 刘卫平 彭芝兰 李吉 李甘地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1-643,655,共4页
目的观察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探讨该类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对15例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作临床病理观察及随访,按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2001)进行组织学分型和诊断。采用SP法进行免疫表型检... 目的观察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探讨该类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对15例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作临床病理观察及随访,按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2001)进行组织学分型和诊断。采用SP法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该类肿瘤占同期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0.56%(15/2679),其中,临床Ⅲ期或Ⅳ期者有12例(80%),临床Ⅰ期或Ⅱ期者3例(20%)。组织学分型:15例(100%)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心母细胞性或免疫母细胞性。所有病例均接受了手术治疗,3例术后分别用CHOP或COM P方案治疗。4例有随访资料者均死亡,生存时间为21 d^18月。结论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少见,预后差。肿瘤的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和免疫表型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卵巢 B细胞
下载PDF
宫腔诊刮组织中p16、p53病理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红 张国楠 +1 位作者 李吉 樊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腔诊刮组织中p16、p53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1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宫腔诊刮组织中及术后病理标本中p16、p53的免疫组化病理表达,并对其长期随访。结果:11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p16及p53的病理... 目的:探讨宫腔诊刮组织中p16、p53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1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宫腔诊刮组织中及术后病理标本中p16、p53的免疫组化病理表达,并对其长期随访。结果:11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p16及p53的病理表达率分别为26.3%和25.4%,两者的病理表达与高的FIGO分期,浆液性/透明细胞性癌组织学亚型相关。p53的病理表达还与绝经状态,高的病理分级有关。p53、p16在诊刮组织中的表达与子宫切除术后标本中的表达明显相关。p53与p16两者均正常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为84%,p53及p16病理表达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0%及52%,两者均病理表达的5年生存率仅为13%。结论:宫腔诊刮组织中p16、p53的病理表达可作为术前对高危型子宫内膜癌进行预测评估的有效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化 P53 P16
下载PDF
颈部皮下支气管源性囊肿二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吉峰 王少新 +1 位作者 陈建超 李吉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8-159,共2页
例1男,6岁,患儿于出生时即发现颈部左右各一结节,当时左侧结宵大小约1.0cm×0.2cm,右侧大小约0.3cm×0.2cm,局部无发红、发热、疼痛等不适。于2007年和外院就诊,诊断考虑为鳃裂囊肿,因患儿年幼,未予治疗,结肯3年... 例1男,6岁,患儿于出生时即发现颈部左右各一结节,当时左侧结宵大小约1.0cm×0.2cm,右侧大小约0.3cm×0.2cm,局部无发红、发热、疼痛等不适。于2007年和外院就诊,诊断考虑为鳃裂囊肿,因患儿年幼,未予治疗,结肯3年来无明垃变化。患者于2010年8月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源性囊肿 颈部 鳃裂囊肿 出生时 患儿
原文传递
子宫颈粒细胞肉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金荣 张国楠 +5 位作者 石宇 宋水勤 李吉 徐世强 樊英 陈毅男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27-629,共3页
一、临床资料 患者34岁,已婚,孕1产1。因月经量增多1年,发现宫颈肿瘤5d,于2007年4月1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量增多,伴经期延长,淋漓不尽达10余天。当时患者未引起足够重视,入院前2个月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并... 一、临床资料 患者34岁,已婚,孕1产1。因月经量增多1年,发现宫颈肿瘤5d,于2007年4月1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量增多,伴经期延长,淋漓不尽达10余天。当时患者未引起足够重视,入院前2个月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下腹及腰骶部坠胀感。入院前5d,患者至外院检查发现宫颈肿瘤,遂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入院后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通畅、壁光滑,穹隆正常;宫颈肿瘤直径8cm,质硬,有接触性出血;子宫体正常大小,活动尚可;双侧宫旁组织弹性好,无明显增厚,双侧附件区未扪及明显包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粒细胞肉瘤 文献复习 月经量增多 宫颈肿瘤 妇科检查 接触性出血 临床资料 经期延长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彩超表现与PTEN、P53基因表达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薇 朱亦菲 +1 位作者 伍海翔 李吉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彩超声像图表现与PTEN、P53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子宫内膜癌患者6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检测肿瘤标本中PTEN、P53基因蛋白的表达,与术前彩超声像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超声分...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彩超声像图表现与PTEN、P53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子宫内膜癌患者6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检测肿瘤标本中PTEN、P53基因蛋白的表达,与术前彩超声像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超声分期、肌层浸润程度、彩色血流分级、RI(血流阻力指数)与PTEN、P53基因表达有明显的关系,即随着超声分期增高、浸润程度增加、超声血流分级增加、血流阻力指数减小,PTEN和P53基因表达率分别有明显降低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部分声像图表现与PTEN、P53基因表达间存在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彩超检查 基因表达 PTEN P5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局部亚低温人工脑脊液灌洗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昱英 林严俊 +3 位作者 李吉 黄蔚 万俊峰 罗南富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70-974,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人工脑脊液灌洗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脊髓缺血/再灌注组(SIR组)和局部亚低温人工脑脊液灌洗组(FI组)。SIR组和FI组采用肾下腹...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人工脑脊液灌洗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脊髓缺血/再灌注组(SIR组)和局部亚低温人工脑脊液灌洗组(FI组)。SIR组和FI组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FI组在腹主动脉阻断时即以30mL/h的速度持续从L4-5蛛网膜下腔泵入25℃的人工脑脊液,同时从L7—8蛛网膜下腔开放引流脑脊液。60min后开放腹主动脉的同时停止人工脑脊液灌洗。持续记录腹主动脉阻断期间和开放后30min的直接动脉压和脑脊液压力变化,观察术后72h的神经行为学和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NC组在整个实验期间平均动脉压和脑脊液压力基本平稳。SIR组和FI组在实验期间平均动脉压变化趋势相似,均在主动脉阻断时平均动脉压迅速下降,并于主动脉阻断后30min和开放后30min内持续低于NC组和基础水平(P〈0.05)。SIR组在主动脉阻断时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并于主动脉阻断后10min持续升高直达峰值,随后缓慢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SIR组的脑脊液压力均高于NC组和基础水平(P〈0.05)。FI组在主动脉阻断时脑脊液压力迅速下降至3.8mmHg(1mmHg=0.1333kPa),并在术中持续稳定在3~5mmHg,低于NC组和基础水平(P〈0.05),并于开放后20min逐渐向正常水平恢复。FI组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和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优于SIR组但仍次于NC组。结论局部亚低温人工脑脊液灌洗可降低脊髓缺血/再灌注期问的脑脊液压力,并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人工脑脊液灌洗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骨外粘液样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吉 覃胜 +2 位作者 侯俊 万俊峰 王影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4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骨外粘液样软骨肉瘤(extraskeletal myxoid chondmsarcoma,EM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本院2000~2013年8例E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发病部位包括大腿、胫骨、背部、上臂和足... 目的探讨骨外粘液样软骨肉瘤(extraskeletal myxoid chondmsarcoma,EM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本院2000~2013年8例E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发病部位包括大腿、胫骨、背部、上臂和足底,肿瘤最大径3~12 cm。镜下见肿瘤界清,由纤维分割成结节状。大多数肿瘤细胞呈的条索状或花环状排列,分布在粘液样基质中。免疫组化:8例均表达波形蛋白,细胞角蛋白表达1例,上皮膜抗原表达2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7例,S-100蛋白2例,突触素6例,嗜铬粒蛋白A5例,P63 5例,Ki67示细胞增殖指数40%~90%。结论 EMC是一种有特殊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征的软组织肉瘤。部分EMC显示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粘液样软骨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重度组织化学
下载PDF
26例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其免疫表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江炜 刘卫平 +3 位作者 李雷 李吉 唐源 李甘地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6-158,共3页
目的观察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免疫表型,探讨对该肿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6例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作回顾性临床病理研究,形态学分型按新版WHO(2001)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分类进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EBE... 目的观察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免疫表型,探讨对该肿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6例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作回顾性临床病理研究,形态学分型按新版WHO(2001)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分类进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4岁,单侧睾丸肿大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少数病例还累及对侧睾丸、附睾、精索及淋巴结等;组织学分型:22例(84.6%)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例(11.6%)为继发鼻型NK/T细胞淋巴瘤,1例(3.8%)为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几乎所有病例肿瘤细胞都有很高的增殖活性,部分肿瘤细胞表达BCL-2蛋白。结论老年患者出现无痛性、进行性睾丸肿大,应考虑到淋巴瘤的可能。该肿瘤的确诊依赖于病理活检,免疫表型检测及原位杂交对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淋巴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