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医院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不足)、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 被引量:102
1
作者 崔丽英 张澍田 +10 位作者 于康 陈良安 蒋朱明 朱赛楠 姚明 陈伟 吴咏冬 梁晓坤 揭彬 王艳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8年第6期341-345,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大医院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对2005年3月~2006年3月北京3家大医院6个科室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3分为有营养风险,体重指数(BMI)<18.5kg/m2... 目的调查北京大医院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对2005年3月~2006年3月北京3家大医院6个科室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3分为有营养风险,体重指数(BMI)<18.5kg/m2(或白蛋白<30g/L)为营养不足。在患者入院次日早晨进行NRS2002筛查,并调查2周内(或至出院时)的营养支持状况,分析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有1127例住院患者入选,其中971例(86.2%)完成NRS2002筛查。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8.5%和22.9%。如果将不能获得BMI值的患者排除,则两者的发生率分别为7.6%和20.1%。在258例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中,有93例(36.0%)接受了营养支持;在无营养风险的869例患者中,有122例(14.0%)接受了营养支持。所有患者肠外和肠内营养的应用比例为5.6∶1。结论北京大医院中有相当量的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肠外和肠内营养应用存在不合理性,应推广和应用基于证据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以改善此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 营养不足 营养风险筛查2002 体重指数 营养支持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术519例 被引量:91
2
作者 张志庸 +4 位作者 崔玉尚 王敏 乔力 泽坚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 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后应用器械吻合防止吻合口瘘和狭窄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5 19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应用吻合器治疗的结果。 结果 发生并发症 7例 ,包括吻合口瘘 2例 ,吻合口出血 2例 ,吻合口狭窄 3例 ,无手术死... 目的 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后应用器械吻合防止吻合口瘘和狭窄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5 19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应用吻合器治疗的结果。 结果 发生并发症 7例 ,包括吻合口瘘 2例 ,吻合口出血 2例 ,吻合口狭窄 3例 ,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 结论 器械吻合完整快捷 ,明显地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和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器械吻合 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
下载PDF
胸外科围手术期肺保护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 被引量:64
3
作者 王天佑 +4 位作者 崔永 车国卫 胡坚 常栋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835-842,共8页
2009年发表的《胸外科围手术期肺保护的专家共识》[1](以下简称《共识》)首次提出了“围手术期肺保护”的概念。《共识》指出,肺是体内唯一接受全部心输出量的器官,是全身静脉血必经的巨型滤器;同时,肺是开放的器官,肺泡经各级支气管、... 2009年发表的《胸外科围手术期肺保护的专家共识》[1](以下简称《共识》)首次提出了“围手术期肺保护”的概念。《共识》指出,肺是体内唯一接受全部心输出量的器官,是全身静脉血必经的巨型滤器;同时,肺是开放的器官,肺泡经各级支气管、气管与外界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肺保护 中国专家共识 胸外科
原文传递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胸科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1
4
作者 曲冬梅 金永芳 +3 位作者 叶铁虎 崔玉尚 张志庸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 了解胸科手术时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 (GEA)与单纯全麻 (GA)两组病人应激激素、细胞因子变化 ,并观察GEA对胸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 2 0例肺叶或肺叶局部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GEA和GA两组 ,于术前 ,切皮时 ,切皮后 2、... 目的 了解胸科手术时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 (GEA)与单纯全麻 (GA)两组病人应激激素、细胞因子变化 ,并观察GEA对胸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 2 0例肺叶或肺叶局部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GEA和GA两组 ,于术前 ,切皮时 ,切皮后 2、4、6h、术后第 1、3日晨取血测定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浓度。结果  ( 1)两组病人IL 6、ACTH及皮质醇浓度于切皮后逐渐升高 ,切皮后 4~ 6h达高峰 ,GEA组皮质醇浓度在切皮后 2h明显低于对照组 ,其余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 2 )IL 6与皮质醇浓度呈正相关 (r =0 2 31)。结论  ( 1)胸部手术引炎性因子改变 ,其分泌不受硬膜外阻滞影响。 ( 2 )胸部手术使应激激素升高 ,硬膜外阻滞对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3)IL 6与皮质醇可能有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胸科手术 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8例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44
5
作者 施举红 许文兵 +5 位作者 刘鸿瑞 朱元珏 曹彬 陈勇 马毅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经病理确诊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1993年4月至2005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经病理确诊的机化性肺炎23例,对其进行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综合分析。结果23例机化性肺炎中5例... 目的回顾分析经病理确诊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1993年4月至2005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经病理确诊的机化性肺炎23例,对其进行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综合分析。结果23例机化性肺炎中5例为药物引起或合并结缔组织病,18例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 ic organ izing pneumon itis,COP)。其中10例经皮肺活检或经支气管肺活检,8例开胸肺活检或经胸腔镜肺活检,男8例,女10例,年龄(53.5±11.0)岁。气短、咳嗽及肺部爆裂音及湿性啰音是主要的症状和体征。肺功能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1例)及弥散障碍(18例)。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样变(4例),肺实变(13例)伴支气管充气征(3例),胸腔积液(4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占细胞总数的0.40±0.16,中性粒细胞为0.15±0.08,嗜酸粒细胞为0.05±0.03;CD4/CD8为0.43±0.21。所有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6例患者经随诊(8.67±6.21)个月仍存活,临床缓解或病情稳定。1例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差,死于进行性加重的呼吸衰竭。另1例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对COP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经皮肺活检或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结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对临床诊断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 活组织检查
原文传递
气胸治疗的手术方式比较 被引量:43
6
作者 崔玉尚 张志庸 +2 位作者 侯夏宝 泽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 比较气胸治疗的三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 方法 回顾分析传统开胸、腋下小切口开胸、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治疗气胸共 78例的住院及随诊情况。 结果 三组的术后复发例数分别为 1,1,0。传统组带管天数 (4 1± 3 1)天、引流... 目的 比较气胸治疗的三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 方法 回顾分析传统开胸、腋下小切口开胸、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治疗气胸共 78例的住院及随诊情况。 结果 三组的术后复发例数分别为 1,1,0。传统组带管天数 (4 1± 3 1)天、引流量 (5 85 0± 5 6 4 4 )ml、杜冷丁用量 (71 7± 4 2 2 )mg、住院日 (11 8± 4 6 )天 ,在三组中最多 (F分别为 8 0 87,11 12 6 ,12 5 2 8,4 1 191;P =0 0 0 1,<0 0 0 1,<0 0 0 1,<0 0 0 1) ,VATS组带管天数 (2 1± 1 1)天、杜冷丁用量 (2 9 3± 2 8 4 )mg ,三组中最少 ,腋下组住院总费用 (75 36 0± 2 778 4 )元 ,最少 (F =5 4 79,P =0 0 0 6 )。 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气胸安全、有效、微创 ,但其费用有待降低 ;腋下小切口手术较符合微创的要求 ,在特定条件下可替代胸腔镜手术 ;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 ,恢复慢 ,其适应证受到限制 ,但对病情复杂病例有不可替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电视胸腔镜手术 腋下小切口手术 开胸手术
下载PDF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志庸 崔玉尚 +5 位作者 周易东 马宏利 乔力 彭殿松 泽坚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 总结胸骨后各种病理类型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 6 4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病例 ,合并症发生率为 15 7%。 结论... 目的 总结胸骨后各种病理类型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 6 4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病例 ,合并症发生率为 15 7%。 结论 绝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与颈部甲状腺有关 ,属结节性甲状腺肿 ;胸部X线平片和胸部CT可以明确诊断 ;经颈部领形切口可完成绝大多数手术。甲状腺未分化癌呈浸润性生长 ,多不能完全切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后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瘤 诊断 临床方案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治疗周围型肺癌 被引量:34
8
作者 曹智理 +2 位作者 戈烽 泽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694-695,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肺叶切除术在周围型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2月对56例周围型肺癌全麻下施行VAMT肺叶切除术,其中右肺上叶5例,右肺中叶2例,右肺下叶19例,左...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肺叶切除术在周围型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2月对56例周围型肺癌全麻下施行VAMT肺叶切除术,其中右肺上叶5例,右肺中叶2例,右肺下叶19例,左肺上叶8例,左肺下叶22例。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于第4或第5肋间做长6.0~8.0cm辅助小切口进胸,第6肋间隙腋中线1.5cm切口,置入胸腔镜。切除肺叶从小切口取出。常规清扫区域肿大淋巴结。结果术中未延长切口,纵隔淋巴结清扫平均14枚/例(9~31枚/例)。手术时间120~220min,(145±35)min。术中出血量100~450ml,(210±48)ml。术后住院5~11d,平均7d。7例出现并发症(7/56,12.5%),包括胸腔积液5例,肺膨胀不全2例。56例随访1年,3例死亡,1年生存率94.6%(53/56)。结论VAMT肺叶切除术对周围型肺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肺叶切除 肺癌
下载PDF
基于加速术后康复的胸外科手术预康复管理专家共识(2022) 被引量:33
9
作者 刘子嘉 张路 +8 位作者 刘洪生 仓静 王天龙 闵苏 陈丽霞 陈伟 黄宇光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胸外科手术预康复管理专家共识”工作小组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387-401,共15页
预康复管理是加速术后康复的重要内容和启动环节。胸外科手术前多模式预康复可提高患者的围术期功能状态、改善手术预后的临床意义已得到广泛认可。但胸外科预康复的具体实施流程与内容尚缺乏指导规范,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定困惑。《基... 预康复管理是加速术后康复的重要内容和启动环节。胸外科手术前多模式预康复可提高患者的围术期功能状态、改善手术预后的临床意义已得到广泛认可。但胸外科预康复的具体实施流程与内容尚缺乏指导规范,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定困惑。《基于加速术后康复的胸外科手术预康复管理专家共识(2022)》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及多次专家讨论结果,在胸外科预康复适用范围、推荐应用时间、预康复前综合评估、具体实施内容及管理流程5个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将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康复 加速术后康复 胸外科手术 专家共识
下载PDF
Ⅰ~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指南(2021版) 被引量:28
10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 +32 位作者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 陆舜 吴一龙 艾星浩 陈椿 陈军 程颖 何勇 胡成平 胡坚 晨光 林冬梅 马海涛 毛伟敏 宋勇 汪步海 王佳蕾 王启鸣 王群 王维威 王长利 王子平 熊建萍 徐世东 杨帆 杨学宁 袁双虎 张吴 朱全 朱余明 卓明磊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132-1142,共11页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则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85%左右。在所有NSCLC患者中,约30%初诊时为可切除的早中期NSCLC,但目前国内外指南较少关注该类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尤其是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则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85%左右。在所有NSCLC患者中,约30%初诊时为可切除的早中期NSCLC,但目前国内外指南较少关注该类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尤其是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的分子检测、辅助治疗及随访管理,均欠规范且存在诸多争议。而近期奥希替尼辅助治疗Ⅲ期全球注册研究(ADAURA)、吉非替尼辅助治疗Ⅲ期研究(ADJUVANT)等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辅助治疗提供了优化的靶向治疗方案。鉴于此,本指南在充分吸收全球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国际指南和中国国情,经多学科专家组的反复讨论,针对Ⅰ~ⅢB期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的诊断、分子检测、辅助治疗、术后管理等问题进行规范,以期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 治疗 指南
原文传递
食管穿孔和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志庸 张广敬 +5 位作者 崔玉尚 黄亮 郭峰 曹智理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98-300,共3页
目的 提高对食管穿孔和破裂的诊断及处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处理的45例食管穿孔或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经胸部平片、胸腔穿刺、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确诊。15例为自发性食管破裂,6例为医源性穿孔,5例为创伤性穿孔,1... 目的 提高对食管穿孔和破裂的诊断及处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处理的45例食管穿孔或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经胸部平片、胸腔穿刺、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确诊。15例为自发性食管破裂,6例为医源性穿孔,5例为创伤性穿孔,10例为食管癌并食管支气管瘘,9例为食管憩室并食管支气管瘘。治疗予以食管修补9例;胸腔引流、空肠造瘘9例(其中1例为食管修补失败后改行此手术者);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术12例(其中3例为食管修补失败者);胃造瘘术4例;置入食管支架4例;食管支气管瘘切除修补3例;食管瘘口修补并肺叶切除2例;食管胃弓上短路1例,颈部引流2例;放弃治疗3例。治愈25例,好转11例,死亡6例。结论 详细了解病史和进行胸腔穿刺、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可帮助诊断。尽早手术闭合瘘口和治疗食管原发病变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破裂 诊断 治疗 医源性食管穿孔 创伤性食管穿孔 食管憩室 食管支气管瘘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胸腔镜辅助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慧 朱力 +5 位作者 都菁 刘薇 刘红菊 梁乃新 刘华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4-849,共6页
目的 描述胸腔镜辅助开胸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2013年-6~9月,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胸外科行VATS手术的110例患者,术后第1~7天疼痛程度采用数字... 目的 描述胸腔镜辅助开胸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2013年-6~9月,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胸外科行VATS手术的110例患者,术后第1~7天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进行评估,术后第7天或出院时疼痛对机体功能的影响采用疼痛简明记录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相应的维度进行测量;术后2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通过电话随访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对机体功能的影响.结果 患者术后3个月时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为53.7%,15.8%患者报告了有临床意义的疼痛.女性和术后第1~4天活动时疼痛程度的平均值是术后3个月时有临床意义的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论VATS患者术后疼痛控制问题应引起广大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视,患者住院期间术后急性疼痛的积极控制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胸腔镜 疼痛 手术后
原文传递
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志庸 戈烽 +3 位作者 泽坚 朱忠信 田志军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77-278,共2页
分析10例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特点和治疗。强调高龄、长期吸咽、慢性肺部疾患以及术后有胸内并发症者容易发生。多出现于术后48~72h内。除辅助通气外,彻底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控制肺内感染,早期发现并处理胸内其它病变是抢救... 分析10例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特点和治疗。强调高龄、长期吸咽、慢性肺部疾患以及术后有胸内并发症者容易发生。多出现于术后48~72h内。除辅助通气外,彻底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控制肺内感染,早期发现并处理胸内其它病变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术前肺功能检查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对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辅助通气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支气管类癌的外科治疗与预后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志庸 张世农 +3 位作者 戈烽 万刚 泽坚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42-344,共3页
报告18例支气管类癌的临床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旨在提高对支气管类癌及其合并症的认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分析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施行肺叶切除10例,楔形切除3例,支气管腔内肿瘤摘除3例,开胸探查2例,无手术死亡或住院... 报告18例支气管类癌的临床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旨在提高对支气管类癌及其合并症的认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分析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施行肺叶切除10例,楔形切除3例,支气管腔内肿瘤摘除3例,开胸探查2例,无手术死亡或住院死亡。病理报告14例为典型支气管类癌,4例系不典型支气管类癌。经2~13年随诊,术后3、5和10年存活率分别为82%、78%和70%。支气管类癌常被误诊,确诊需光镜、电镜或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合并柯兴综合征的类癌手术效果好。依肿瘤的病理类型、部位、病人的心肺功能决定手术方式。不典型支气管类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肿瘤的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后是否辅助治疗,对病人的长期存活似乎没有明显影响。决定预后的因素是肿瘤的病理类型、发现的早晚和适当的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类癌 小细胞肺癌 外科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治疗肺癌生存率变化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志庸 郭峰 +6 位作者 崔玉尚 徐晓辉 戈烽 郭惠琴 泽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目前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有报道肺癌治疗效果有显著提高,但外科在其中的作用仍有争议.本研究拟探讨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近15年外科治疗肺癌生存率变化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到2003年12月外科治疗肺癌1574例生...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目前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有报道肺癌治疗效果有显著提高,但外科在其中的作用仍有争议.本研究拟探讨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近15年外科治疗肺癌生存率变化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到2003年12月外科治疗肺癌1574例生存结果,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比较A组(1999~2003年)和B组(1989~1998年)生存率变化.结果 A组和B组并发症分别为11.2%和19.2%,死亡率分别为1.06%和1.93%,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和B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56.07%和42.35%,5年生存率分别为38.99%和28.46%,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Ⅰ期、Ⅱ期、ⅢA期生存率较B组提高并有显著性差异,而ⅢB期、Ⅳ期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肺叶切除生存率提高明显,而开胸探查、局部肺切除、全肺切除及支气管袖状切除生存率差别不大.结论肺叶切除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是支气管肺癌手术治疗的标准方式;肿瘤切除后辅以铂类/第三代化疗药物综合治疗模式,初步证实能提高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外科 肺切除
下载PDF
肺局限性磨玻璃样病灶的外科处理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郭峰 张志庸 +4 位作者 崔玉尚 徐晓辉 龙芸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739-741,共3页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肺癌长期生存率的关键。近年来,应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筛查出表现为磨玻璃样病灶(ground-glass opacity,GGO)的早期肺癌。如何恰当评估、何时以及如何处理GGO是胸外科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GGO 磨玻璃样 病灶 细支气管肺泡癌 早期肺癌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相关神经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19
17
作者 周立新 关鸿志 +4 位作者 刘洪生 朱以诚 彭斌 崔丽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7期3023-3026,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一个单中心较大样本的小细胞肺癌(SCLC)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队列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治疗及预后,旨在为中国小细胞肺癌合并PNS的诊治提供更多证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北京协和医院... 目的 通过分析一个单中心较大样本的小细胞肺癌(SCLC)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队列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治疗及预后,旨在为中国小细胞肺癌合并PNS的诊治提供更多证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北京协和医院连续收治的SCLC合并PNS患者34例,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4岁,分析其临床表现类型、相关抗体、治疗及部分预后特征.结果 91.2%患者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起病至确诊时间平均为250 d;共诊断5种PNS临床类型,其中Lambert-Eaton综合征最常见(13/34,38.2%),依次为感觉神经元神经病(10/34,29.4%),亚急性小脑变性(7/34,20.6%),边缘性脑炎(6/34,17.6%)和脑干脑炎(1/34,3%).其中5例(14.7%)表现为神经系统多部位受累;对24例患者进行PNS相关抗体检测,9例(37.5%)抗Hu抗体阳性;28例(82.4%)患者接受针对肿瘤的治疗,其中4例手术切除肿瘤,其余接受化疗.其中5例同时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注射或激素治疗.对1例手术+免疫治疗患者进行3年随访,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明显.结论 本研究中绝大多数SCLC合并PNS的患者以神经系统症状起病,症状早于肿瘤诊断,及时识别,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SCLC合并PNS可表现多种临床综合征,相关抗体检测对及时诊断非常重要.PNS目前无特效治疗,手术切除肿瘤联合免疫治疗对改善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小细胞肺癌 抗神经元抗体 预后
原文传递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黄诚 周小昀 +1 位作者 何嘉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4期607-609,共3页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VATS手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152例,通过SPSS20.0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VATS手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152例,通过SPSS20.0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VATS手术治疗老年NSCLC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44例VATS手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8.9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0.907,95%CI=0.809-1.013)、手术时间长(OR=0.338,95%CI=0.109-1.051)、术中出血量多(OR=1.210,95%CI=1.144-1.278)以及较长的术后住院时间(OR=2.186,95%CI=1.108-4.217)是老年NSCLC患者VATS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高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以及术后住院时间长的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NSCLC患者,术后要密切关注其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电视胸腔镜 并发症 老年
下载PDF
肺隔离症诊治:53例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洪生 +2 位作者 黄诚 秦应之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通过对53例肺隔离症病例的分析,以期达到临床医生对这一临床少见病的进一步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8年至2009年收治的53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及其远期疗效。结果 53例患者中男29... 目的通过对53例肺隔离症病例的分析,以期达到临床医生对这一临床少见病的进一步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8年至2009年收治的53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及其远期疗效。结果 53例患者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12~68岁,平均年龄32.7岁;病程1周到40年,平均68个月。40例术前诊断为肺隔离症,7例诊断为肺囊肿,3例诊断为支气管扩张,1例诊断为肺大疱,1例诊断为胸腔积液待查,1例诊断为肺癌。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50例采用开胸探查,3例采用胸腔镜手术。术后病理均符合肺隔离症。53例患者中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年,均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先天性畸形,增强CT+三维重建是肺隔离症诊断的最佳辅助手段,因其可引起感染、咳血,甚至发生癌变,一经诊断,推荐手术治疗,开胸手术或胸腔镜微创手术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CT三维重建 开胸手术 胸腔镜
下载PDF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志庸 周易东 +4 位作者 崔玉尚 张恒 泽坚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76-678,共3页
目的 探讨各种病理类型的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手术方法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的 1 1 0例 (良性 1 0 2例 ,恶性 8例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住院死亡 2例 ;8例出现合并症 ,主... 目的 探讨各种病理类型的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手术方法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的 1 1 0例 (良性 1 0 2例 ,恶性 8例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住院死亡 2例 ;8例出现合并症 ,主要为霍纳综合征和喉返神经麻痹。随诊良性肿瘤 2例复发 ,4例恶性神经鞘瘤患者于术后 3年内死亡。 结论 绝大多数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为良性肿瘤 ;经胸部X线平片或CT可明确诊断 ;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 ,诊断和手术方法不同 ;微创外科技术和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在部分病例有其特殊治疗价值 ;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完整切除后极少复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手术方法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