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4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风险岩溶地区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综合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45
1
作者 李术才 薛翊国 +7 位作者 张庆松 李树忱 李利平 孙克国 葛颜慧 苏茂鑫 钟世航 李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97-1307,共11页
在对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基础上,优化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的流程,并提出隧道地质灾害四色预警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研发了性能更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陆地声纳第三代仪器,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雷达数据处理软件,全空间地... 在对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基础上,优化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的流程,并提出隧道地质灾害四色预警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研发了性能更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陆地声纳第三代仪器,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雷达数据处理软件,全空间地质雷达处理解释系统1.0(FSGPRP1.0),优化了对水的判断准则。并利用综合地质预报方法及四色预警机制在多个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避免了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岩溶隧道 地质灾害 综合地质预报 四色预警法 预报预警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评估 被引量:183
2
作者 许振浩 李术才 +3 位作者 李利平 侯建刚 隋斌 石少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57-1766,共10页
为控制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通过统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相关工程实例,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控制因素与因素权值,提出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3阶段评估与控制方法。权值分析结果表明,不良地质、超前地质... 为控制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通过统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相关工程实例,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控制因素与因素权值,提出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3阶段评估与控制方法。权值分析结果表明,不良地质、超前地质预报、地层岩性、地下水位是突水突泥风险的主控因素;其次为宏观前兆、监控量测、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地形地貌、开挖支护;最后为微观前兆、岩层产状、层面与层间裂隙、围岩级别。3阶段评估包括初步评估、二次评估与动态评估,其中,初步评估是在施工方案制定前,为估计风险,对孕险环境(岩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估;二次评估是在施工前,为评估施工组织设计合理性,综合考虑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施工因素)而进行的评估;动态评估是在施工期,为了动态评估与控制风险,综合考虑孕险环境、致险因子与风险控制反馈信息的评估。3阶段评估与控制方法可实时、有效、准确地控制岩溶隧道施工风险,实现风险的动态修正与管理。研究成果在翻坝高速鸡公岭隧道取得了成功应用,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岩溶隧道 突水突泥风险 因素权值 三阶段评估
下载PDF
岩溶地区隧道裂隙水突出力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116
3
作者 李利平 李术才 张庆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23-528,共6页
岩溶地下水是诱发隧道发生突(涌)水地质灾害的主导因素之一,岩溶裂隙水对隧道围岩的危害越来越成为岩溶地区隧道建设中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基于目前岩溶裂隙水突出机制研究现状,运用岩溶地质学、工程水力学和断裂力学相关理论分析岩溶... 岩溶地下水是诱发隧道发生突(涌)水地质灾害的主导因素之一,岩溶裂隙水对隧道围岩的危害越来越成为岩溶地区隧道建设中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基于目前岩溶裂隙水突出机制研究现状,运用岩溶地质学、工程水力学和断裂力学相关理论分析岩溶地区隧道水岩相互作用机制,探讨了水岩相互作用对岩溶地区隧道施工发生突(涌)水的影响,揭示岩溶地区隧道裂隙水突出前后过程的力学机制。研究表明:岩溶隧道裂隙水突出是裂隙岩体在岩溶水及水压的持续作用下受施工外力干扰发生劈裂的结果,岩溶水和水压在裂隙岩体突水破坏过程中的力学作用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即突水蓄势期岩溶水对裂隙岩体的软化溶蚀作用、水压对裂隙岩体的劈裂作用,突水失稳期水流的冲刷扩径作用、水压对突水量的动力控制作用。基于上述分析,以断裂力学、弹塑性力学理论为基础,提出岩溶隧道岩溶裂隙水突出的最小岩石防突厚度概念,推导了其半解析解表达式,并为工程实例所验证,其结果可为高风险岩溶地区隧道突水理论与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裂隙水突出 力学机制 最小岩石防突厚度 半解析解
下载PDF
北京及周边地区植物叶的碳氮磷元素计量特征 被引量:111
4
作者 韩文轩 吴漪 +4 位作者 汤璐瑛 陈雅涵 李利平 贺金生 方精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5-860,共6页
通过测量北京及周边地区358种植物的叶碳、氮和磷(C,N,P)含量,系统分析了该区域不同生长型植物的叶C,N,P的计量规律。结果显示,本区植物叶C,N,P的几何均值分别是45.1%,2.61%和0.20%(干重),且叶片中C,N,P含量分别是叶柄中相应元素含量的1... 通过测量北京及周边地区358种植物的叶碳、氮和磷(C,N,P)含量,系统分析了该区域不同生长型植物的叶C,N,P的计量规律。结果显示,本区植物叶C,N,P的几何均值分别是45.1%,2.61%和0.20%(干重),且叶片中C,N,P含量分别是叶柄中相应元素含量的1.1,2.4和1.8倍,反映了与器官功能相适应的元素计量分配关系。草本相比于木本植物具有高叶N(P)低C的特点,而针叶树的叶N(C)显著低于(高于)阔叶树,但二者P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叶的C,N,P彼此显著相关,其中C和N(或P)负相关,N和P正相关;叶C∶N,C∶P和N∶P的几何均值是17.3,242和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碳氮磷 叶柄 叶片 元素计量 北京 植物生长型
下载PDF
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改革思考 被引量:106
5
作者 李利平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91,共2页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我国高职院校探索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针对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资源平台顶层设计、加强资...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我国高职院校探索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针对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资源平台顶层设计、加强资源内容内在关联、增强资源平台开放性等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教学资源库 教学模式改革 终身学习
原文传递
基于岩溶突涌水风险评价的隧道施工许可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00
6
作者 李利平 李术才 +3 位作者 陈军 李景龙 许振浩 石少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45-1355,共11页
突水涌泥是岩溶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建立基于勘察、设计和施工3个阶段突水风险评价的隧道施工许可机制是减少损失和控制风险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我国近50 a岩溶隧道(洞)突涌水工程实例资料的系统收集与归类整理,分析隧道突涌... 突水涌泥是岩溶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建立基于勘察、设计和施工3个阶段突水风险评价的隧道施工许可机制是减少损失和控制风险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我国近50 a岩溶隧道(洞)突涌水工程实例资料的系统收集与归类整理,分析隧道突涌水的孕险环境和致险因子,遴选出突涌水的典型影响因素作为模糊层次评估方法的影响因子,统计分析出各影响因素与突涌水发生概率和发生次数之间的隶属函数或表征关系,采用综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模糊层次评价模型,进行隧道施工前勘察和设计2个阶段的突涌水风险预评价和施工中的动态评价。首先,据勘察资料对隧道突涌水的孕险环境进行初步评价,以确定隧道不同区段降低致险因子影响度的施工对策;然后,为检验其有效性,在设计阶段综合考虑孕险环境和致险因子进行突涌水风险的预评价;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基于突涌水风险预评价结果的区段特征,全程动态追踪隧道揭露围岩的水文地质、力场和地球物理场等反馈信息,辨识隧道即将揭露区段突涌水风险的孕险环境和致险因子,进行突涌水风险等级的动态修正,并通过对不同风险等级区段的风险接受准则和风险控制对策的界定,实现隧道施工期突涌水风险的实时、准确和有效的风险管理,从而建立完善的基于隧道施工许可机制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经三峡翻坝高速公路3条高风险岩溶隧道试运行证明,基于突涌水风险评价的施工许可机制在岩溶隧道突水预测与灾害控制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其分析结果相对准确可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突涌水 风险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 施工许可机制
下载PDF
隧道工程大变形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及新型支护体系应用介绍 被引量:96
7
作者 李术才 徐飞 +4 位作者 李利平 王渭明 张伟 张乾青 石少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66-1376,共11页
从大变形的定义、类型及分级、发生机制及原因、判定标准、工程对策等方面,对国内外隧道工程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大变形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探讨;阐述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平衡转换的力学机制及支护理念,提出预防控制大变形灾害的关键技术与... 从大变形的定义、类型及分级、发生机制及原因、判定标准、工程对策等方面,对国内外隧道工程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大变形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探讨;阐述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平衡转换的力学机制及支护理念,提出预防控制大变形灾害的关键技术与重点突破方向;借鉴超高层建筑中常用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理念,秉持"先让再抗后刚"大变形控制思想,自主研发软弱破碎地质条件下钢格栅混凝土核心筒支护结构体系,阐述新型支护体系调动围岩主体承载的催化机制和结构自身多级转化辅助承载的变形受力特点;现场试验表明新型支护体系对治理高应力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灾害是有效的,为同类地质条件下大变形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大变形 研究现状 平衡转换 格栅钢架 混凝土核心筒
原文传递
岩溶隧道突水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87
8
作者 李术才 周宗青 +2 位作者 李利平 石少帅 许振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58-1867,共10页
考虑地下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风险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属性数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可实现定量评价的属性区间评价理论与方法,其核心在于风险指标的取值是一个区间,并提出适用于该理论的综合属性测度分析和属性识别分析方法,结合工程... 考虑地下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风险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属性数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可实现定量评价的属性区间评价理论与方法,其核心在于风险指标的取值是一个区间,并提出适用于该理论的综合属性测度分析和属性识别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实例给出属性识别分析方法的采用原则。选取岩溶突涌水灾害的7个主要影响因素,构成突水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价模型,并采用综合赋权法进行突水风险指标的权重分析。针对某一隧道段落的突涌水风险,采用建立的评价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与现场情况和属性数学模型的评估结果作对比,验证该理论与方法的合理性及可行性,为地下工程灾害风险定量评价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岩溶隧道 突水风险 属性区间评价理论 定量评价 工程应用
下载PDF
地下工程流–固耦合模型试验新型相似材料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88
9
作者 李术才 周毅 +5 位作者 李利平 张骞 宋曙光 李景龙 王凯 王庆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8-1137,共10页
依托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的现场勘探资料,应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流–固耦合相似理论,通过大量的配比试验,研制出一种由砂、重晶石粉、滑石粉、水泥、凡士林、硅油和适量拌合水组成的新型流–固耦合相似材料(SCVO)。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 依托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的现场勘探资料,应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流–固耦合相似理论,通过大量的配比试验,研制出一种由砂、重晶石粉、滑石粉、水泥、凡士林、硅油和适量拌合水组成的新型流–固耦合相似材料(SCVO)。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系统地研究不同配比对材料参数的影响规律,确定控制相似材料各性能的主要组分。试验表明,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主要由水泥和凡士林控制;黏聚力受凡士林影响明显;渗透系数可以通过凡士林和硅油的比例调节;硅油还可以起到保水、提高材料密实度的作用。材料的变形特性和水理特性由不同的成分控制,且相互间影响很小,实现材料性质的全面调控。该材料可以模拟不同渗透性的低强度和中等强度的岩体材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流–固耦合相似模拟材料。并已成功应用于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中,力学性能和水理特性均达到试验要求,为试验取得良好结果提供材料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流–固耦合 相似材料 胶结剂 海底隧道 模型试验
下载PDF
新型固流耦合相似材料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83
10
作者 李树忱 冯现大 +2 位作者 李术才 李利平 李国莹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1-288,共8页
在固体模型材料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固流耦合相似理论,通过大量的配比试验,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固流耦合相似材料(PSTO),这种材料用砂和滑石粉作为骨料,石蜡作为胶结剂,并配以适量调节剂混合而成。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不同相似材料... 在固体模型材料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固流耦合相似理论,通过大量的配比试验,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固流耦合相似材料(PSTO),这种材料用砂和滑石粉作为骨料,石蜡作为胶结剂,并配以适量调节剂混合而成。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不同相似材料配比和装模温度对试件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影响相似材料性质的若干因素。该材料的力学特性与岩石性质相似,且在水的作用下不发生软化,非亲水性良好,可模拟不同渗透性的低强度和中等强度的岩体材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固流耦合相似模拟材料。将该材料应用于隧道涌水模型试验,可有效地揭示了位移、应力、渗压等多场信息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固流耦合 相似材料 石蜡 胶结剂
下载PDF
基于激发极化法的隧道含水地质构造超前探测研究 被引量:77
11
作者 李术才 刘斌 +5 位作者 李树忱 张庆松 聂利超 李利平 许振浩 钟世航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97-1309,共13页
突(涌)水地质灾害是制约隧道等地下工程建设的瓶颈问题之一,隧道施工期含水地质构造的超前探测尤其是水量预测已经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工程科技难题。针对上述难题,提出以激发极化法等地球物理方法为先导的解决思路,研发隧道含水... 突(涌)水地质灾害是制约隧道等地下工程建设的瓶颈问题之一,隧道施工期含水地质构造的超前探测尤其是水量预测已经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工程科技难题。针对上述难题,提出以激发极化法等地球物理方法为先导的解决思路,研发隧道含水构造超前探测专用激发极化仪器。提出从视电阻率数据着手解决含水构造定位难题的思路和基于三维电阻率反演方法的隧道含水构造超前探测三维成像方法及其计算效率优化方案。解答隧道超前探测的基本问题(如三维全空间点源电场求解、三维测量观测方式、干扰识别与去除方法、反演目标区域等),利用反演算例验证断层、溶洞等含导水地质构造三维成像的有效性。针对含水体的水量预测难题,提出基于二电流激发极化半衰时之差法的隧道含水构造水量预测方法,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发现半衰时之差与水量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二者之间的这种单调线性正相关关系为解决实际工程中含水构造的水量预测难题奠定了基础。最终形成激发极化法隧道含水地质构造超前探测技术体系,并将该技术用于隧道地质预报实践中,预报结果与实际开挖情况基本一致。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激发极化超前预报技术可有效解决隧道施工期含水构造超前探测的定位难题,尤其可实现含水体水量的估算,拓展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含水地质构造 超前地质预报 激发极化法 三维成像 水量估算
下载PDF
基于不等式约束的最小二乘法三维电阻率反演及其算法优化 被引量:70
12
作者 刘斌 李术才 +5 位作者 李树忱 聂利超 钟世航 李利平 宋杰 刘征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0-268,共9页
基于光滑约束的最小二乘法是三维电阻率反演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着多解性较强的问题,且普遍耗时较长,严重制约了三维反演方法的推广与发展.为改善上述问题,将表征模型参数变化范围的不等式约束作为先验信息引入最小二... 基于光滑约束的最小二乘法是三维电阻率反演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着多解性较强的问题,且普遍耗时较长,严重制约了三维反演方法的推广与发展.为改善上述问题,将表征模型参数变化范围的不等式约束作为先验信息引入最小二乘线性反演方法中,有效地改善了反演结果的精度,降低了反演的多解性问题.为了解决耗时较长的问题,基于预条件共轭梯度(PCG)算法和Cholesky分解法的特点提出了一套优化三维电阻率反演计算效率的计算方案.在该方案中,Cholesky分解法被用来求解敏感度矩阵计算中的多个点源场的正演问题,Cholesky分解法只需对总体系数矩阵进行一次分解,然后对不同的右端向量进行回代即可.将预条件共轭梯度法引入到三维电阻率反演方程的求解中,将雅可比迭代中的对角阵作为预处理矩阵,其具有求逆方便、无需内存空间的特点,有效地加快了收敛速度.对合成数据以及实测数据的反演算例表明,借助不等式约束和反演效率优化方案,最小二乘反演方法可得到较为精确的反演结果,有效地提高了反演计算效率,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阻率反演 最小二乘反演 不等式约束 预条件共轭梯度算法 Cholesky分解算法 电阻率层析成像
下载PDF
复杂岩溶地区隧道涌水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2
13
作者 林传年 李利平 韩行瑞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69-1476,共8页
岩溶地区隧道地下水涌水预测方法和理论是长期以来难以突破的水文地质难题。基于我国岩溶地区隧道突(涌)水实例分析,从岩溶蓄水模式角度揭示岩溶区易发生涌水的构造机制,指出当前地质超前预报手段在涌水预报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岩溶地区... 岩溶地区隧道地下水涌水预测方法和理论是长期以来难以突破的水文地质难题。基于我国岩溶地区隧道突(涌)水实例分析,从岩溶蓄水模式角度揭示岩溶区易发生涌水的构造机制,指出当前地质超前预报手段在涌水预报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岩溶地区隧道涌水量的预测理论研究现状,系统分析各预测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对不同含水地质构造的岩溶区进行划分,提出相应较合理的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其可行性。所得结论可为岩溶隧道涌水的预测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岩溶地区 地质预报 涌水量 预测方法
下载PDF
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标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5
14
作者 李利平 姜宏卫 +5 位作者 庞秋霞 宋白利 付留俊 常毅娜 刘鹏 孙宗立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6-418,共3页
目的评估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标准对GDM患者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研究,收集于我院建档并分娩的孕妇,24~28周行75 g OGTT。IADPSG标准诊断GDM,给予饮食或胰岛素治疗。分析母婴结局。结果共纳入孕妇1723... 目的评估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标准对GDM患者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研究,收集于我院建档并分娩的孕妇,24~28周行75 g OGTT。IADPSG标准诊断GDM,给予饮食或胰岛素治疗。分析母婴结局。结果共纳入孕妇1723例,符合IADPSG标准诊断GDM者(GDM组)466例,糖耐量正常妊娠者(GNGT组)1257名,胰岛素应用约占总人群的1.22%。两组剖宫产率、妊高症率、胎儿宫内窘迫率及顺产侧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早产儿、巨大儿、低体重儿发生率高于GNGT组。新增和单胎首次分娩GDM者结局与GN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儿发生率低于GNGT组(P〈0.05)。结论采用IADPSG标准可改善减少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诊断标准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健康教育结合中医辨证护理在社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15
作者 王锐萍 李利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结合中医辨证护理在社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社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健康教育结合中医辨证护理)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分值、...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结合中医辨证护理在社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社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健康教育结合中医辨证护理)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分值、中医症状积分、抑郁量表(SDS)和焦虑量表(SAS)分值,调查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Q量表中疾病认识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情况等分值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中医症状积分值为(21.53±6.56)分,低于对照组的(26.35±7.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SA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1.43%)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结合中医辨证护理可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改善患者心态和生活质量,缓解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健康教育 经络推按 辨证护理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价的岩溶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53
16
作者 葛颜慧 李术才 +2 位作者 张庆松 李利平 刘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24-1130,共7页
在岩溶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涌水、涌泥(砂)已经成为隧道施工的第一大害。对岩溶水进行准确及时的超前地质预报,是当前岩溶地区隧道设计与施工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关键问题。应用地质学、岩溶学理论对隧道进行地质分析,运用模糊数学模型... 在岩溶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涌水、涌泥(砂)已经成为隧道施工的第一大害。对岩溶水进行准确及时的超前地质预报,是当前岩溶地区隧道设计与施工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关键问题。应用地质学、岩溶学理论对隧道进行地质分析,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对隧道不同段落进行突水风险评价,进行风险分级。根据各种物探方法的优缺点和对岩溶水预报的敏感性,结合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原则,优化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的预报方案和流程,提高了岩溶水位置探查的准确性,并在沪蓉西高速公路乌池坝隧道予以实施。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通过地质分析和模糊数学模型,把乌池坝隧道划分为具有不同地质灾害风险等级的地段,在不同风险等级地段,制定了不同的预报方案。通过实施该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成功预报了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岩溶水,证实了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价 风险分级 岩溶隧道 综合地质预报 乌池坝隧道
下载PDF
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52
17
作者 周轮 李术才 +4 位作者 许振浩 李利平 黄鑫 何树江 李国豪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62,共8页
针对岩溶隧道单一超前预报方法预报结果与实际开挖揭露情况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来提高对不良地质体预报的准确率,即采用宏观地质分析法、TSP地震波法、地质雷达法、掌子面围岩预判以及超前钻探相结合的方法... 针对岩溶隧道单一超前预报方法预报结果与实际开挖揭露情况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来提高对不良地质体预报的准确率,即采用宏观地质分析法、TSP地震波法、地质雷达法、掌子面围岩预判以及超前钻探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各种预报方法的优势并进行相互补充和印证,提高不良地质体超前地质预报精度。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利万高速谋道连接线齐岳山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避免了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以里程桩号GK0+708~GK0+720段范围内大型充水夹泥溶洞预报为例,详细阐述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的流程,并根据预报结果进行相应的处治措施,避免了溶洞塌方突泥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研究结果对类似岩溶地区的超前预报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宏观地质分析法 掌子面围岩预判 齐岳山隧道 充水夹泥型溶洞
原文传递
海底隧道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49
18
作者 李术才 宋曙光 +5 位作者 李利平 张乾青 王凯 周毅 张骞 王庆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3-890,共8页
围岩与水体的流固耦合作用对海底隧道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很有必要开展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研究。根据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的特点,研制可用于模拟准三维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的新型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的整体尺寸为3.4 m×3.0 m&... 围岩与水体的流固耦合作用对海底隧道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很有必要开展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研究。根据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的特点,研制可用于模拟准三维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的新型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的整体尺寸为3.4 m×3.0 m×0.8 m(宽×高×厚),由钢结构架、钢化玻璃试验箱和水压加载装置组成。其中钢结构架由6榀可独立操作的高强度合金铸钢构件通过高强螺栓连接组合而成;钢化玻璃试验箱结构,既能保证试验要求的密封性,又便于可视化观察施工过程中海底隧道围岩渗流、变形特征。同时,采用研制的新型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系统和独立研制的新型流固耦合相似材料依托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开展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研究,揭示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壁压力和围岩位移场、渗流场等的变化规律。研究方法技术及结果对类似工程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海底隧道 流固耦合 模型试验 相似材料
下载PDF
小间距隧道爆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5
19
作者 张庆松 李利平 +2 位作者 李术才 丁万涛 洪卫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655-2660,2666,共7页
分岔隧道是一种新型隧道结构形式。以漆树槽分岔隧道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掘进爆破的围岩震动效应试验,通过不同掏槽结构下爆破震动作用隧道围岩衬砌质点振动速度的频谱分析与质点振动速度幅值的分布情况分析,对小间距公路隧道混凝土衬砌... 分岔隧道是一种新型隧道结构形式。以漆树槽分岔隧道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掘进爆破的围岩震动效应试验,通过不同掏槽结构下爆破震动作用隧道围岩衬砌质点振动速度的频谱分析与质点振动速度幅值的分布情况分析,对小间距公路隧道混凝土衬砌及其围岩在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的力学特征进行论述,重点研究了小间距隧道中隔墙及爆破掌子面的震动特性及变化规律。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1)中墙迎爆侧为振速峰值区,以水平径向振速最大,且沿着中墙走向呈现规律性变化;(2)掏槽孔爆破产生的地震效应最为强烈,其震动强度是扩槽眼和周边眼的2倍左右;(3)衬砌振速主振频率主要分布在低频段,以20~95Hz为集中频段,高频地震波衰减极快;(4)同一测试断面中最大振速峰值出现在拱顶和边墙中部位置的概率最大,且大小比较接近,爆破掌子面附近的振速不适合萨道夫斯基预测公式,受爆破夹制及自由面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岔隧道 小间距 爆破监测 动力特性 频谱分析
下载PDF
一种典型的岩溶隧道衬砌压裂突水灾害成因与防治 被引量:44
20
作者 许振浩 李术才 +3 位作者 李利平 陈军 张之淦 石少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96-1404,共9页
通过季家坡隧道衬砌压裂突水工程实例分析,研究隧址区岩溶发育特征,提出高陡倾充填型岩溶裂隙蓄水构造形式,分析其形态、充填物性质和致灾机制;采用裂隙封堵、周壁注浆、排水泄压、结构置换、信息化注浆效果评估的水害处治措施治理隧道... 通过季家坡隧道衬砌压裂突水工程实例分析,研究隧址区岩溶发育特征,提出高陡倾充填型岩溶裂隙蓄水构造形式,分析其形态、充填物性质和致灾机制;采用裂隙封堵、周壁注浆、排水泄压、结构置换、信息化注浆效果评估的水害处治措施治理隧道衬砌压裂突水。高陡倾充填型岩溶裂隙蓄水构造呈高角度裂缝状产出,降雨后,极易在其裂隙空间内积水形成高水压;此外,由于其通透性较差,沉积物运移速度慢,易于在其底部堆积,在自重应力和高水压压实作用下,充填介质沉积、胶结成坚硬与半坚硬状,透水性较差,开挖揭露初期,不出水或仅少量涌水,易于被忽视;但揭露后一段时间,裂隙内充填介质不断流失,最终导致充填物产生管涌、流土或被整体挤出,进而将上方暗河水、溶腔水或地表水等导入隧道,造成衬砌压裂、隧道突水等灾害。研究成果不仅成功应用于季家坡隧道突水灾害处治,对于避免类似突水事故的发生和灾害防治亦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岩溶隧道 衬砌压裂 高陡倾充填型岩溶裂隙 突水成因 注浆封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