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113例临床及CT影像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柯柳 覃绍超 +9 位作者 刘志娟 佘东明 何唐艳 张月圆 麻芝英 温小凤 袁淑芳 陈念 韦静彬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03-1105,共3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和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影像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本院确诊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征,比较不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水平组、...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和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影像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本院确诊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征,比较不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水平组、痰涂片阳性/阴性组的CT征象及预后。结果11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平均年龄为(48.06±12.29)岁;CD4细胞≤200个/μL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占81.4%;患者临床症状多样,其中发热64例(56.6%),咳嗽58例(51.3%);痰涂片阳性率低(16.8%);胸部影像表现不典型,有多种表现;经积极治疗,获得好转率为79.6%。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CT表现缺乏特点,早期临床医生应该高度重视,尤其对于CD4细胞≤200个/μL者,提高其诊断率,早期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肺结核 CT诊断
原文传递
综合生物信息学与机器学习筛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趋化因子相关核心基因
2
作者 莫双阳 伍文红 +2 位作者 韦海小 覃海燕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目的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机器学习算法筛选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的趋化因子核心基因。方法公共数据库GEO下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芯片数据集GSE49541,采用R studio软件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 目的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机器学习算法筛选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的趋化因子核心基因。方法公共数据库GEO下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芯片数据集GSE49541,采用R studio软件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将差异基因与趋化因子通路相关基因集取交集获取趋化因子相关差异基因,然后采用机器学习LASSO回归及SVM-RFE算法筛选核心基因,通过Genemania数据库构建核心基因互作网络图,构建核心基因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验证列线图效能。结果共筛选获取差异基因148个,GO及KEGG富集分析提示差异基因富集于脂质代谢、趋化因子、细胞外基质等。最后筛选获得核心基因CCL19、CD24、ROBO1、SLC12A2,构建核心基因互作网络图,基于核心基因建立NASH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ROC曲线的AUC=0.99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988~1.000。结论CCL19、CD24、ROBO1、SLC12A2可能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生与进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诊断和精准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生物信息学 机器学习 趋化因子
下载PDF
11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柯柳 温小凤 +2 位作者 刘志娟 佘东明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8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例110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热者好转率94. 2%,咳嗽者好转率93. 22%,咳痰者好转率93. 10%,痰涂片阳性者转阴阴转率88. 24%,肺CT好转率8...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例110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热者好转率94. 2%,咳嗽者好转率93. 22%,咳痰者好转率93. 10%,痰涂片阳性者转阴阴转率88. 24%,肺CT好转率80. 90%,,死亡率4. 55%。结论积极有效地抗结核联合抗HIV治疗可有效改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预后,减少HIV/AIDS的死亡率,减少结核病在HIV/AIDS中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免疫缺陷病毒 肺结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输入性广泛耐药伤寒沙门菌感染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艾艳琴 阮巧玲 +3 位作者 朱浩翔 张怡 张继明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444-446,共3页
广泛耐药伤寒沙门菌感染在国内尚鲜见报道。现报道1例从巴基斯坦旅行归来的患者,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血培养提示伤寒沙门菌,药物敏感试验提示为广泛耐药伤寒沙门菌菌株,对氯霉素、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氟喹诺酮类、第3代头孢菌... 广泛耐药伤寒沙门菌感染在国内尚鲜见报道。现报道1例从巴基斯坦旅行归来的患者,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血培养提示伤寒沙门菌,药物敏感试验提示为广泛耐药伤寒沙门菌菌株,对氯霉素、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氟喹诺酮类、第3代头孢菌素等5类抗菌药物耐药,予亚胺培南和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旅行带来的输入性细菌耐药问题需引起国内临床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伤寒 发热 腹泻 广泛耐药 输入性
原文传递
肝纤维化的诊断和评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柯柳 刘志娟 +6 位作者 佘东明 温小凤 袁淑芳 何唐艳 张月圆 麻芝英 《微创医学》 2020年第5期660-664,共5页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是慢性肝病最重要的病理特征,早期诊断对控制肝病的病程进展、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液生物化学指标检测,超声、CT、MRI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等技术在评估肝纤维化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化 诊断 评估 进展
下载PDF
肝脂肪变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及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秀珍 袁淑芳 +6 位作者 佘东明 柯柳 何唐艳 张月圆 夏蓉 丹扬萍 《肝脏》 2022年第7期768-772,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脂肪衰减参数(CAP)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疗效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肝病科收治e抗原阳性的180例CH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结果,按照CAP分为A组(CAP... 目的探讨肝脏脂肪衰减参数(CAP)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疗效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肝病科收治e抗原阳性的180例CH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结果,按照CAP分为A组(CAP<260 db/m)60例、B组(CAP介于260~292 db/m)60例、C组(CAP>292 db/m)60例。分析抗病毒治疗12、24、48和96周时的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应答情况,各组随机入组20例进行肝病理检查评估肝纤维化情况。结果3组在年龄、性别、基线ALT、AST、HBV DNA水平无差异,与A组相比,C组患者体质指数、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GGT水平较高(P<0.05),B组的TC、TG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各随机入组20例患者进行肝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两组CAP值、BMI、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ROC分析,CAP、TG评分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分别为0.780、0.746。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第12周、24周、48周,患者ALT水平复常A组为35例(58.33%)、60例(100%)、60例(100%);B组为22例(36.67%)、55例(91.67%)、59例(98.33%);C组为14例(23.33%)、21例(35%)、48例(80%),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 DNA转阴率随着恩替卡韦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24周时三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96.67%(58例),75%(45例),63.33%(38例),其中A组和B组,A组和C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抗病毒治疗第48周和第96周,HBeAg血清转换率逐渐升高,A组为8.33%(5例),11.67%(7例);B组为1.67%(1例),5%(3例);C组为0,1.67%(1例),其中A组和C组HBeAg转阴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CAP值、TG、BMI是CHB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 病毒载量 脂肪衰减参数 FIBROSCAN
下载PDF
Notch1通路对雷公藤甲素致肝毒性的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淑芳 刘志娟 +5 位作者 何唐艳 麻芝英 张月圆 柯柳 佘东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763-3770,共8页
雷公藤甲素是传统中草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肝毒性)限制了雷公藤甲素的临床应用。本研究为探讨Notch1信号转导对雷公藤甲素诱导肝毒性的潜在保护作用。本研究以张氏肝细胞为体外模型,研究... 雷公藤甲素是传统中草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肝毒性)限制了雷公藤甲素的临床应用。本研究为探讨Notch1信号转导对雷公藤甲素诱导肝毒性的潜在保护作用。本研究以张氏肝细胞为体外模型,研究Notch1信号转导在雷公藤甲素诱导肝毒性中的作用。结果发现雷公藤甲素引起张氏肝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并伴随着Notch1激活信号的抑制。此外,Jagged1激活Notch1可以防止雷公藤甲素诱导的细胞毒性,而DAPH对Notch1的抑制则使损伤加重。这些结果表明,Notch1信号转导通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和下调凋亡来改善雷公藤甲素的有害效应,Notch1的激活可能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来保护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肝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甲素 NOTCH1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AIDS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关系的探讨
8
作者 柯柳 +2 位作者 温小凤 何唐艳 张月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103-104,共2页
探讨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是否是影响AIDS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者发病及治疗疗效、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柳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118例,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抗结核治疗。根据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 探讨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是否是影响AIDS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者发病及治疗疗效、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柳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118例,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抗结核治疗。根据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分为A组(CD4+>200/ul)21例、B组(CD4+<200/ul)97例,所有患者在入组前、抗病毒(HAART)及抗结核治疗后2-3个月、6-9个月检测CD4+T淋巴细胞水平、肺CT、抗酸杆菌涂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 先确诊AIDS而抗病毒治疗3个月以上患者占比A组为28.6%(6/21),B组为6.2%(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痰涂片阳性患者A组占14.29%(3/21),B组占15.46%(15/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发热、咳嗽、咳痰任一症状的患者,A组占85.71%(18/21),B组占63.92%(62/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CT诊断肺结核的患者,A组20例,占95.23%(20/21),B组63例,占64.95%(6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值与基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值升高,与基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结核好转率、死亡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发的AIDS患者及抗病毒治疗随访过程中均应积极进行肺结核筛查。CD4+T淋巴细胞值水平不影响痰涂片阳性率和肺结核典型症状发生率,但CD4+T淋巴细胞值>200/ul的患者CT肺结核表现较典型,易诊断。无论CD4细胞水平,只要制定个体化的HAART及抗结核方案,均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免疫缺陷病毒 肺结核 CD4+T淋巴细胞
下载PDF
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与临床及影像特点关系
9
作者 柯柳 +2 位作者 张月圆 何唐艳 袁淑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23-25,共3页
分析不同CD4+T淋巴细胞水平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征象,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的诊断水平。方法 根据CD4+T淋巴细胞水平将我院118例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者分为2组,对其临... 分析不同CD4+T淋巴细胞水平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征象,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的诊断水平。方法 根据CD4+T淋巴细胞水平将我院118例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者分为2组,对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征象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118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平均年龄为48.97±13.01;CD4+≤200/ul的双重感染者多见;患者临床症状多,CD4+≤200/ul组消瘦症状较500/ul>CD4+>200/ul组多见;痰涂片阳性率低,仅为17.8%,两组无区别;胸部CT影像表现不典型,可有多种表现, 500/ul>CD4+>200/ul组斑片状病灶占大多数(90.9%);经积极治疗,两组均可获得较好预后。结论 不同CD4+T淋巴细胞水平双重感染者的临床症状类似;500/ul>CD4+>200/ul者CT征象与单纯肺结核表现相似,CD4+≤200/ul者CT表现缺乏特征性,临床医生应该高度重视,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早期积极抗结核、抗病毒治疗可仍可获较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肺结核 CD4+T淋巴细胞 CT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