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方法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781-783,共3页
目的对比传统的凿骨劈冠法和改良涡轮机拔除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时的临床效果,评价改良涡轮机拔除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选择500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病例,其中260例(实验组)使用改良涡轮机拔除,另240例(对照组)用传统凿骨劈冠法拔... 目的对比传统的凿骨劈冠法和改良涡轮机拔除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时的临床效果,评价改良涡轮机拔除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选择500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病例,其中260例(实验组)使用改良涡轮机拔除,另240例(对照组)用传统凿骨劈冠法拔除,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张口受限程度的构成比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两组干槽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低。结论改良器械的使用,使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拔除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拔除术 阻生第三磨牙 涡轮机 劈冠法
下载PDF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4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用于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为观察对象,行切开复位术后采取微型钛板固定。按期行X线复查,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患者于手术治疗后1、3个月和6个月时,...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用于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为观察对象,行切开复位术后采取微型钛板固定。按期行X线复查,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患者于手术治疗后1、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有8、40例和52例咬功能恢复正常,41例患者创口基本于Ⅰ期痊愈。结论微型钛板用于内固定以治疗下颌骨骨折有明确疗效,患者术后咬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钛板 下颌骨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微型钛板技术在口腔颔面骨折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34期4909-4911,共3页
目的探析微型钛板技术在口腔颔面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4)与对照组(n=26)。对照组采用可吸收钛板,研究组采用微型钛板技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愈... 目的探析微型钛板技术在口腔颔面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4)与对照组(n=26)。对照组采用可吸收钛板,研究组采用微型钛板技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愈合时间、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神经损伤、错[牙合]、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板技术治疗口腔颌面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而且不良反应小,能够促进颌面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骨折 微型钛板技术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人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美玲 +3 位作者 王琼 杨聪翀 潘璐 刘来奎 《口腔生物医学》 2016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为探究CAFs可能在肿瘤微环境促进口腔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用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纯化原代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和口腔黏膜正常成纤维细胞(N... 目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为探究CAFs可能在肿瘤微环境促进口腔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用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纯化原代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和口腔黏膜正常成纤维细胞(NFs);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及免疫蛋白印迹法对口腔CAFs和NFs进行鉴定。结果:口腔CAFs和NFs分离培养成功,口腔CAFs呈长梭形,达到一定密度时呈多层生长,排列紊乱;NFs呈多胞质突的扁平星状,无重叠生长现象,排列有一定方向性。上皮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8(CK18)免疫荧光染色在口腔CAFs和NFs均呈阴性,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染色均呈阳性。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在CAFs染色呈阳性,而在NFs中染色呈阴性。结蛋白(Desmin)在CAFs和NFs中染色均呈阳性。蛋白表达水平上,相对于NFs,CAFs中α-SMA、PDGFR-α蛋白表达呈升高趋势,FSP-1呈下降趋势,而FAP、Desmin在NFs和CAFs中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CAFs与NFs相比,在形态结构、生长方式、蛋白表达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原代细胞培养 鉴定
下载PDF
4NQO诱导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HSF1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王飞 +1 位作者 王琼 刘来奎 《口腔生物医学》 2016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因子1(HSF1)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法诱导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两组,实验组用0.001%-0.004%4NQO递增性喂养大鼠8-28周,对照组则用普通自来水喂养,分别于8、16... 目的:探讨热休克因子1(HSF1)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法诱导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两组,实验组用0.001%-0.004%4NQO递增性喂养大鼠8-28周,对照组则用普通自来水喂养,分别于8、16、20、24、28周处死大鼠,通过大体标本、HE染色观察大鼠舌部组织学改变,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HSF1在大鼠舌癌变全过程的表达情况。结果:随4NQO作用时间延长和浓度递增,大鼠舌背后部黏膜相继出现颗粒状、白色斑块、疣状突起、菜花状新生物和溃疡状改变。诱导后8、16、20、24、28周,舌癌的发生率分别为0、20.0%、50.0%、66.7%、100%。HSF1在对照组大鼠舌背黏膜上皮中不表达或者微弱表达,而在实验组大鼠随着舌黏膜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HSF1表达明显增强;在原位癌中,HSF1弥漫分布于整个癌巢中;在舌黏膜浸润癌中HSF1在癌上皮中表达有所降低,而在癌基质成纤维细胞中HSF1表达增强。结论:4NQO饮水法可诱导大鼠舌黏膜发生癌变,成功建立大鼠舌癌模型,同时HSF1在大鼠舌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硝基喹啉-1-氧化物 舌癌 热休克因子1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