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深层覆盖对土壤水盐运移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3
1
作者 乔海龙 刘小京 +3 位作者 李伟 黄玮 李存桢 李志刚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5-889,共5页
通过对秸秆不同覆盖方式的土柱模拟实验研究表明,秸秆深层覆盖在土壤中形成了一个毛细管障碍层,破坏了土壤毛细管的连续性,明显降低深层土壤水分蒸发,减少了深层土壤盐分向表层的运移;秸秆表层覆盖使土表与空气的接触面变小,利于土壤保... 通过对秸秆不同覆盖方式的土柱模拟实验研究表明,秸秆深层覆盖在土壤中形成了一个毛细管障碍层,破坏了土壤毛细管的连续性,明显降低深层土壤水分蒸发,减少了深层土壤盐分向表层的运移;秸秆表层覆盖使土表与空气的接触面变小,利于土壤保水。深层秸秆结合表层秸秆覆盖对土壤的保水效果最好,而且抑制盐分的土壤表聚,减轻土壤盐分对作物生长的胁迫,降低土壤耕层的返盐,保证了作物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深层覆盖 表层覆盖 土壤盐分 毛细管 土壤水分
原文传递
病人满意度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69
2
作者 李伟 杨舟 《人民军医》 2005年第9期552-553,共2页
关键词 病人 医疗服务 调查
下载PDF
夏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段德玉 刘小京 +1 位作者 李伟 李存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9,共4页
通过限水条件下夏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实验,研究了夏季地膜覆盖对夏玉米农大108的生态效应。田间试验表明,覆膜处理后土壤保湿能力明显增强,覆膜灌水和覆膜处理土壤耕层含水量分别比对照裸地常规灌水处理增加25.6%和14.4%;覆膜处理耕层土... 通过限水条件下夏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实验,研究了夏季地膜覆盖对夏玉米农大108的生态效应。田间试验表明,覆膜处理后土壤保湿能力明显增强,覆膜灌水和覆膜处理土壤耕层含水量分别比对照裸地常规灌水处理增加25.6%和14.4%;覆膜处理耕层土壤温度高于对照,平均地温差在上午8∶00最高,5cm处可达3.6℃,14∶00覆膜和对照处理温差最小,两种处理的温度变化均在根系生长的范围内;另外,耕层土壤速效磷和有机质在覆膜和覆膜灌水处理下分别增加127%、57%和8.6%、7.1%;覆膜灌水和覆膜处理下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增加了14.4%和14.7%,产量分别增加了11.2%和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地膜覆盖栽培 生态效应 土壤保湿能力 土壤速效磷 土壤有机质 可溶性糖
下载PDF
东天山印支早期尾亚石英正长岩:成岩作用及成岩意义 被引量:47
4
作者 张遵忠 顾连兴 +3 位作者 吴昌志 翟建平 李伟 唐俊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35-1149,共15页
前人对东天古生代的构造-热事件作了大量研究,得出了许多方面的重要认识,然对东天山印支期的构造演化目前仍不清楚。本文以印支早期的尾亚石英正长岩为例,通过其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来探讨该岩体的成岩机制及成岩意义。尾亚石英... 前人对东天古生代的构造-热事件作了大量研究,得出了许多方面的重要认识,然对东天山印支期的构造演化目前仍不清楚。本文以印支早期的尾亚石英正长岩为例,通过其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来探讨该岩体的成岩机制及成岩意义。尾亚石英正长岩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5%~10%)、斜长石(15%~20%,An16~18)和钾长石(60%~65%),含少量铁质黑云母(5%)和钙质角闪石(≈5%),不舍橄榄石和辉石。该岩石SiO_2含量为62.67%~66.22%,Na_2O+K_2O(10.25%~11.00%)和TiO_2(0.45%~0.70%)含量以及K_2O/Na_2O(0.85~1.60)、FeO^T/Mgo(5.7~15.86)和CaO/Na_2O(0.37~0.68)比值高,而Mgo(0.34%~0.43%)含量以及Al_2O_3/TiO_2(23.77~38.27)比值低,偏铝(ASI 0.89~0.98),富集Rb、Ba和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U、Th、Zr和Hf等高场强元素(HFSE),亏损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Nb和Ti等高场强元素。ΣLREE,ΣHREE和ΣREE分别为76.00×10^(-6)~139.54×10^(-6),13.54×10^(-6)~22.67×10^(-6)和96.57×10^(-6)~153.08×10^(-6), (La/sm)_N,(Gd/Yb)_N,(La/Yb)_N分别为1.86~4.78,0.73~1.64和2.10~9.64,δEu为0.94~2.83,具有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比重稀土分馏大、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以及正Eu异常(0.94~2.83)的特征。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尾亚石英正长岩不是幔源岩浆分异的产物,而是直接来自于壳源。通过对比分析其它正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前人实验岩石学研究,得出了尾亚石英正长岩是在950℃~1100℃、15~20 kbar条件下,由陆内长英质麻粒岩在加厚陆壳底部发生增温和减压熔融的产物的认识。这样的成岩条件可能与特提斯洋于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向北俯冲所引发的天山地区强烈的陆内A-型俯冲及随后的伸展作用有关。本文结果表明,东天山地区在二叠纪晚期到三叠纪早期可能发生了从受古亚洲洋俯冲-碰撞体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长岩 印支期 杂岩体 尾亚 东天山 新疆
下载PDF
汽车碰撞行人交通伤害特点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李莉 杨济匡 +2 位作者 李伟 方海峰 赵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6,27,共4页
旨在研究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人损伤的发生特点、事故类型以及损伤机制,从而调查交通事故中行人、 车辆以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事故分析对行人的年龄分布、性别、损伤部位以及严重程度、车辆类型进行了研 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 旨在研究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人损伤的发生特点、事故类型以及损伤机制,从而调查交通事故中行人、 车辆以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事故分析对行人的年龄分布、性别、损伤部位以及严重程度、车辆类型进行了研 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进行了AIS、GCS分级。讨论了行人损伤的事故特点,提出了影响行人损伤的 因素,讨论了车辆交通环境和道路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 汽车碰撞 车辆 事故特点 AIS 道路交通事故 交通环境 特点分析 使用者 因素
下载PDF
围产期孕妇感染B群链球菌对母婴预后的临床影响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杨小兰 李娟 +3 位作者 李伟 黄春花 邱淑妍 江碧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4698-4700,共3页
目的探讨围产期孕妇感染B群链球菌(GBS)对母婴预后的临床影响研究,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改善母婴预后,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降低孕晚期并发症。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9月医院妇产科门诊孕期35~37周入院待产1 670份孕妇阴道... 目的探讨围产期孕妇感染B群链球菌(GBS)对母婴预后的临床影响研究,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改善母婴预后,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降低孕晚期并发症。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9月医院妇产科门诊孕期35~37周入院待产1 670份孕妇阴道分泌物和分娩后新生儿的脐带血,采用B群链球菌选择性显色培养基(液体法)培养,分析围产期孕妇B群链球菌感染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通过药敏试验(K-B法)分析其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 670份孕妇阴道和分娩后新生儿的脐带血标本中检出GBS 101株,检出率6.05%;检出的B群链球菌中,未发现耐青霉素、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菌株,其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20.79%,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分别为69.31%和51.49%;结果表明,体质量指数(BMI)≥28kg/m2、妊娠期糖尿病(GDM)、阴道念珠菌病(VVC)以及贫血是妊娠晚期孕妇GB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BS阳性孕妇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率较高;GBS阳性孕妇发生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明显高于GBS阴性孕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孕妇携带B群链球菌会增加早产、流产、产褥感染、胎儿窘迫和新生儿感染的发生,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临床发现GBS阳性应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便有效的进行干预治疗,以保证围产儿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孕妇 B群链球菌 检测 母婴预后
原文传递
硬壳覆盖条件下土壤冻融期水盐运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李伟 雷玉平 +1 位作者 张秀梅 田魁祥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1-257,共7页
采用大田试验 ,研究了水泥硬壳覆盖后冻融期土壤温度、水分、盐分的变化规律 ;采用室内土柱试验 ,研究了冻融交替时期土壤中的水盐运动规律 .试验表明 ,土壤水泥硬壳覆盖后土壤的冻结时间减少 ,冻结深度变浅 ;明显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 采用大田试验 ,研究了水泥硬壳覆盖后冻融期土壤温度、水分、盐分的变化规律 ;采用室内土柱试验 ,研究了冻融交替时期土壤中的水盐运动规律 .试验表明 ,土壤水泥硬壳覆盖后土壤的冻结时间减少 ,冻结深度变浅 ;明显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 ;明显抑制土壤在融冻时期的土壤返盐 .同时由于“冻层滞水”在春季的融化 ,有淋洗表层土壤盐分的作用 ,使土壤表层脱盐 .土柱冻融试验进一步说明 ,土壤经冻融过程后 ,土壤中的水盐发生了重新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壳覆盖 冻融期 水盐运动 土壤 温度 水分 盐分 室内土柱试验
下载PDF
道路网络理论在景观破碎化效应研究中的运用——以浙江省公路网络为例 被引量:42
8
作者 刘佳妮 李伟 包志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352-4362,共11页
随着道路的不断建设,道路网络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日益显著,众多生态学家开始从道路网络与自然景观的空间位置入手,研究不同组织形式的道路网络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探讨生态最优化的道路网络组织模式。旨在研究浙江... 随着道路的不断建设,道路网络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日益显著,众多生态学家开始从道路网络与自然景观的空间位置入手,研究不同组织形式的道路网络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探讨生态最优化的道路网络组织模式。旨在研究浙江省的干线公路网络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探讨生态最优化的道路网络组织模式。总结了道路网路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由R.T.T.Forman和J.A.G.Jaeger提出的两个道路网络影响模型;随后运用Forman教授的道路网络理论分析了浙江省干线公路网络对森林景观的破碎化影响,并运用公路影响阈值分析方法对破坏较为严重的森林景观斑块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国道、省道网络侵占的森林面积较大,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有着较大的影响;高速公路网络则使得森林景观斑块严重降级和破碎,极大地影响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若按照目前的公路规划,到2020年底,由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共同形成的道路网络将对浙江省的森林景观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最后,对浙江省公路网络的布局提出了5点调整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网络 道路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浙江省 森林景观
下载PDF
秸秆深层覆盖对水分入渗及蒸发的影响 被引量:43
9
作者 乔海龙 刘小京 +1 位作者 李伟 黄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34-38,共5页
为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造成的影响,通过在土表下20 cm处铺设3 cm厚秸秆隔层的土柱试验表明:在灌溉水分入渗时,秸秆隔层阻碍了土壤重力水入渗,降低了土壤重力水由土壤上层向下层入渗的速率;在土壤水分蒸发过程中,秸秆层隔... 为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造成的影响,通过在土表下20 cm处铺设3 cm厚秸秆隔层的土柱试验表明:在灌溉水分入渗时,秸秆隔层阻碍了土壤重力水入渗,降低了土壤重力水由土壤上层向下层入渗的速率;在土壤水分蒸发过程中,秸秆层隔断了土壤的毛细管,使秸秆层以下土壤水很难通过土壤毛细管作用而向地表运移并蒸发.秸秆深层覆盖可以使深层土壤水分的蒸散量减少2%~3%,对深层土壤的蓄水保墒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层覆盖 土壤水分 入渗 蒸发 灌水 毛细管
下载PDF
保健植物的类型及其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0
作者 李伟 包志毅 刘佳妮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6-148,共3页
我国的保健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现首先介绍保健植物的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嗅觉型、触摸型、味觉型)及其保健作用;其次阐述保健植物在因林绿地中的应用前景;最后提出了在因林绿地的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各类保健植物,营造具有良好... 我国的保健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现首先介绍保健植物的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嗅觉型、触摸型、味觉型)及其保健作用;其次阐述保健植物在因林绿地中的应用前景;最后提出了在因林绿地的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各类保健植物,营造具有良好保健功能的生态园林绿地,为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挥应有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植物 类型 园林绿地 应用
下载PDF
邻近深基坑开挖对既有地铁的影响计算分析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李伟 孙宏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19-422,共4页
深基坑的变形控制是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当深基坑邻近既有建(构)筑物时尤其重要。针对某深基坑与邻近地铁车站的相互影响分析,应用有限元建立岩土–结构整体计算模型,为减小基坑变形对地铁的影响,从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面出发,提出针对... 深基坑的变形控制是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当深基坑邻近既有建(构)筑物时尤其重要。针对某深基坑与邻近地铁车站的相互影响分析,应用有限元建立岩土–结构整体计算模型,为减小基坑变形对地铁的影响,从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面出发,提出针对措施及建议,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回弹 沉降 变形控制
下载PDF
旱稻夏季地膜覆盖栽培的生态学效应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杨艳敏 刘小京 +1 位作者 孙宏勇 李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0-54,共5页
通过旱稻夏季地膜覆盖栽培试验 ,研究了在高温季节地膜覆盖栽培的调温、保墒、活化土壤和抑草等作用 ,结果表明夏季地膜覆盖栽培 5cm~ 1 5cm地温增高 2 .6℃~0 .9℃ ,且随每日的时间有所变化 ;1 m土壤含水量提高 2 .1 6%;地膜覆盖后 ... 通过旱稻夏季地膜覆盖栽培试验 ,研究了在高温季节地膜覆盖栽培的调温、保墒、活化土壤和抑草等作用 ,结果表明夏季地膜覆盖栽培 5cm~ 1 5cm地温增高 2 .6℃~0 .9℃ ,且随每日的时间有所变化 ;1 m土壤含水量提高 2 .1 6%;地膜覆盖后 ,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吸收加快 ,叶片光合速率提高 ,对杂草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地膜栽培的旱稻产量提高68.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地膜覆盖 生态学效应 高温季节
下载PDF
NaCl胁迫下3种盐生植物生长发育及离子在不同器官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伟 刘小京 +1 位作者 赵可夫 刘海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9-52,共4页
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NaCl盐胁迫下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碱蓬(Suaeda glauca)、中亚滨黎(Atriplexcentralasiatica)等3种盐生植物生长发育及离子在不同器官分布特性结果表明,随土壤含盐量的升高,盐生植物出苗率明显降低,但对碱蓬和... 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NaCl盐胁迫下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碱蓬(Suaeda glauca)、中亚滨黎(Atriplexcentralasiatica)等3种盐生植物生长发育及离子在不同器官分布特性结果表明,随土壤含盐量的升高,盐生植物出苗率明显降低,但对碱蓬和中亚滨黎株高、碱蓬花序长度等有一定促进作用,并与土壤含盐量密切相关。盐地碱蓬和碱蓬叶片内Na+含量随土壤含盐量的增高而升高,其他离子有少量下降或变化不明显,而盐地碱蓬茎中离子含量随土壤含盐量的变化不显著。植株中各离子含量为Na>K/Mg>Ca,不同器官内含盐量为叶>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生植物 盐分 生长发育 离子
下载PDF
河北省滨海盐碱地土壤与盐生植物养分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刘小京 李伟 +1 位作者 杨艳敏 段德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6-77,共2页
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和植物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生长不同盐生植物的土壤含盐量不同,以生长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的土壤含盐量最高,达18.5 g/kg,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Pall.)次之,柽柳的最低。盐生植物的生长改变了土壤养分特征,... 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和植物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生长不同盐生植物的土壤含盐量不同,以生长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的土壤含盐量最高,达18.5 g/kg,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Pall.)次之,柽柳的最低。盐生植物的生长改变了土壤养分特征,4种生长盐生植物的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光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44%以上,生长木本盐生植物白刺、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土壤养分含量高于生长草本盐生植物碱蓬、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 Jacq.Parl.)的土壤,且不同盐生植物养分特征不同,白刺、柽柳N和P含量均高于盐地碱蓬、碱茅,K含量则与植物耐盐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盐生植物 土壤养分特征 植物养分特征
下载PDF
软土地区管幕法工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李耀良 张云海 李伟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62-967,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也愈加迅速,所面临的施工环境也愈加复杂。在施工空间狭小、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下,采用传统地下空间施工方法不能对环境进行有效保护,而采用管幕法工艺却具有一定的优势。结合上海外滩管幕工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也愈加迅速,所面临的施工环境也愈加复杂。在施工空间狭小、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下,采用传统地下空间施工方法不能对环境进行有效保护,而采用管幕法工艺却具有一定的优势。结合上海外滩管幕工程,从管幕推进工艺选择,精度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控制等方面介绍软土地区管幕法的施工工艺要点,为软土地区复杂环境下地下空间施工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幕法 地下空间 软土地区 复杂环境
下载PDF
植物种子二形性(多形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伟 刘小京 +4 位作者 毛任钊 安萍 乔海龙 黄玮 李志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34-1242,共9页
植物种子的二形性(多形性)是指在同一棵植株上生长有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学特性等方面有很大差异的两种(多种)种子。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特别是菊科、藜科、禾本科、十字花科中最为常见。二形性种子可分为有扩散结构和没有扩... 植物种子的二形性(多形性)是指在同一棵植株上生长有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学特性等方面有很大差异的两种(多种)种子。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特别是菊科、藜科、禾本科、十字花科中最为常见。二形性种子可分为有扩散结构和没有扩散结构(如冠毛和表皮毛状体)两种。如菊科的边花种子一般不具有扩散结构、个体较大,具有休眠特性和对光、温度、水、盐分等环境因子的敏感特性;而中间花种子一般具有扩散结构,个体较小,不具有休眠特性。具有休眠特性和对环境因子比较敏感的种子是形成土壤种子库的主要成分。二形性种子产生的幼苗在前期形态大小上都有差异,但生长后期有些差异不显著(70daysoldforHedypnoiscretica),有些仍很显著(AtriplexSagittata)。这二形性幼苗所产生的后代同样也具有二形性现象。二形性种子产生的比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水、盐、养分和密度胁迫等。遗传因素也影响二形性种子的比例,其遗传率一般在0.2~0.5之间,是一种数量遗传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为了解释二形性种子产生的原因,从生态学和个体发育的角度提出了两个模型:生态进化模型(两面下注策略或高低风险策略)和个体发育模型。不同植物的二形性(多形性)种子在结构、发芽休眠特性、对环境因子的反应、幼苗特性、两者的比例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尽相同。种子二形性(多形性)是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现象,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生理、生态机制,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总之,二形性种子的形成机理非常复杂,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对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采用生物技术的手段研究种子二形性的遗传机制;二形性种子激素等化学物质含量的差异;目前各种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生理生态学意义;二形性植物生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二形性 多形性 进展 发芽 扩散 两面下注策略
下载PDF
血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区分革兰阳性与阴性细菌血流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24
17
作者 唐跃华 李伟 +1 位作者 杨小兰 吕惠荣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350-2352,共3页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区分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菌所致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血培养阳性病例,其中G+菌37例,G-菌32例,比较G+菌及G-菌感染患者血PCT、CRP、NEU%变化是...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区分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菌所致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血培养阳性病例,其中G+菌37例,G-菌32例,比较G+菌及G-菌感染患者血PCT、CRP、NEU%变化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G-菌感染者PCT、CRP升高的比例明显高于G+菌感染者(2=29.85、2=17.82,P<0.01);NEU%升高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30,P>0.05);G-菌感染者血PCT、CRP、NEU%同时升高的比例明显高于G+菌感染者(2=15.52,P<0.01);G-菌感染者PCT≥10 ng/mL的比例明显高于G+菌感染者(2=24.09,P<0.01)。ROC曲线下面积PCT为0.829、CRP为0.728、NEU%为0.564、3项串联结果为0.859;以PCT≥0.5 ng/mL为临界值鉴别G+菌与G-菌感染的灵敏度为78.4%,特异度为87.5%;以CRP>10 mg/L鉴别的灵敏度为96.88%,特异度为48.65%;以NEU%>70%鉴别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37.84%。结论血PCT、CRP水平测定有助于迅速区分G+菌及G-菌所致的血流感染,PCT优于CRP;当PCT、CRP、NEU%3项指标均升高且PCT≥10 ng/mL时G-菌血流感染的可能性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下载PDF
再论大陆地壳断裂拗陷带中的华南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被引量:21
18
作者 顾连兴 胡文瑄 +5 位作者 倪培 何金祥 徐跃通 陆建军 林春明 李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92-608,共17页
华南海西—印支断裂拗陷带中的块状硫化物矿床(MSD)主要产于晚古生代海侵岩系底部附近碎屑岩向碳酸盐地层的过渡部位,含矿岩系中伴有少量双峰式火山岩和大量喷流岩,矿床中最基本的矿物共生关系是变质反应关系,金属元素和矿物相的分布往... 华南海西—印支断裂拗陷带中的块状硫化物矿床(MSD)主要产于晚古生代海侵岩系底部附近碎屑岩向碳酸盐地层的过渡部位,含矿岩系中伴有少量双峰式火山岩和大量喷流岩,矿床中最基本的矿物共生关系是变质反应关系,金属元素和矿物相的分布往往显示地层学垂直分带和侧向分带,这种分带是同生沉积-成岩、活化转移和后期改造叠加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层状矿体下盘可以存在着代表海底热液通道的脉状、角砾状和浸染状矿化,与之伴生的硅化、绢云母化和钾长石化等蚀变反映了大陆地壳及其沉积物的富硅、富钾特征。与块状硫化物呈相变关系的层状铁锰矿床下方可存在脉状铅锌和金矿床。南岭地区的断裂拗陷带形成于后加里东大陆内部,而长江中下游则处于向被动陆缘演化的环境。两个地区晚古生代MSD在成分和成矿特征等方面的一系列差异,反映了成矿时基底陆壳成熟度的差异,而钨和锡则是成熟陆壳上MSD的特征元素。与国外苏利文型明显不同的是,华南地区矿床除了与确定无疑的火山岩伴生外,所含有用金属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往往受到后期花岗岩类岩浆及其热液的改造和叠加,因此可称之为华南型矿床,并以此代表大陆地壳上MSD的成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大陆地壳 海底喷流 断裂拗陷 同生断裂 长江中、下游 华南
下载PDF
胁迫时间与非毒性离子对重金属抑制拟南芥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伟 毛任钊 刘小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43-1947,共5页
测定了Hg2+、Cd2+、Cu2+、Pb2+单一重金属胁迫对拟南芥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对幼苗生长的毒性大于对种子发芽的毒性,以抑制种子发芽的IC50为指标,4种重金属的毒性顺序为Hg2+>Cd2+>Pb2+/Cu2+,以幼苗生长为指标... 测定了Hg2+、Cd2+、Cu2+、Pb2+单一重金属胁迫对拟南芥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对幼苗生长的毒性大于对种子发芽的毒性,以抑制种子发芽的IC50为指标,4种重金属的毒性顺序为Hg2+>Cd2+>Pb2+/Cu2+,以幼苗生长为指标,则毒性顺序为:Cu2+>Hg2+>Cd2+/Pb2+,并随着胁迫时间延长,种子萌发率下降.此外,不同重金属在不同发芽时段对种子的毒性也不尽相同,Cd2+的毒性在种子吸水后的0~12h大于12~24h,而Hg2+毒性在12~24h大于0~12h,其中,种皮对减轻重金属毒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非毒性离子(Ca2+、Mg2+、K+、Na+)与重金属离子(Hg2+、Cd2+、Cu2+、Pb2+)交互作用对拟南芥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效应的研究发现,5mmol·L-1的Ca2+、Mg2+、K+、Na+可以增强Hg2+对种子发芽的毒性,但对Cd2+的毒性却没有影响.对于幼苗来说,Ca2+、Mg2+、K+、Na+可以显著增强Hg2+的毒性,Ca2+可以缓解Cd2+的毒性,但却增加Cu2+的毒性,K+可以缓解Pb2+对幼苗的毒害作用.最后,本文对重金属的毒害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拟南芥
下载PDF
面向遥感的GNSS反射信号接收处理系统及实验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伟 杨东凯 +1 位作者 李明里 张其善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04-1208,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GNSS-R信号接收处理系统(GNSS-Rreceiver system,GRrSv.2)的结构及信号处理方法。该系统可同时针对直射和反射的GNSS信号协同处理,并输出可配置延迟和多普勒的二维相关值矩阵。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进行了针对海洋和陆地... 提出了一种新的GNSS-R信号接收处理系统(GNSS-Rreceiver system,GRrSv.2)的结构及信号处理方法。该系统可同时针对直射和反射的GNSS信号协同处理,并输出可配置延迟和多普勒的二维相关值矩阵。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进行了针对海洋和陆地遥感的机载和岸基验证实验,并给出了初步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反射 遥感 接收机 延迟-多普勒相关值 土壤湿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