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黄帝内经》的营卫理论 被引量:8
1
作者 《中医药研究》 1991年第5期14-17,共4页
'营卫'理论,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和'卫'二者相互联系,在人身运行不休,保证着人身藏府以及各部组织的正常功能和人身生命活动。它来源于先天,在运行全身保证人身各部组织功能活动过程中不断... '营卫'理论,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和'卫'二者相互联系,在人身运行不休,保证着人身藏府以及各部组织的正常功能和人身生命活动。它来源于先天,在运行全身保证人身各部组织功能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被消耗,又不断地在人身藏府组织功能活动中从饮食物里得到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营卫 理论
下载PDF
三国时代的<<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考 被引量:7
2
作者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8-9,共2页
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历来众说纷纭 ,根据两汉以来古文献记载及对帝王避讳字等方面的考证 ,认为该书成书年代应在三国时代 (公元 2 2 0~ 2 80年 ) ;从其内容来看 。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成书年代 考证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小心”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中医药通报》 2007年第1期6-8,共3页
《素问·刺禁论第五十二》说:“黄帝问曰:愿闻禁数,岐伯对曰: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小心 胆府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论“穴位”在人身中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5,共3页
“穴”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穴位分布有疏有密,规定着营卫气血的循环运行,以保证全身的功能活动。穴位受藏府经络的支配,并受天地自然规律的影响,维护着卫气与营血、经脉与络脉、藏与府、人与自然的交会和贯通。穴位是外邪出... “穴”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穴位分布有疏有密,规定着营卫气血的循环运行,以保证全身的功能活动。穴位受藏府经络的支配,并受天地自然规律的影响,维护着卫气与营血、经脉与络脉、藏与府、人与自然的交会和贯通。穴位是外邪出入、舍止和阻遏气血流通、神气游行之处,是疏通经络、流畅气血、驱邪外出的重要场所。因而深入浅出地揭示了针灸、按摩治病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卫气营血 藏府经络 针灸法
下载PDF
我国古代对“脑”的认识 被引量:6
5
作者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3-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金丹集成·金丹问答》 《道枢·神景篇》
下载PDF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被引量:4
6
作者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5期553-553,579,共2页
中医药学在我国社会发展的长时期里 ,保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它有着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有着丰富多彩的医疗方法 ,疗效可靠。中医学有着明显的东方特色 ,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 ,在继承发扬中 ,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特... 中医药学在我国社会发展的长时期里 ,保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它有着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有着丰富多彩的医疗方法 ,疗效可靠。中医学有着明显的东方特色 ,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 ,在继承发扬中 ,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特色 ,还应积极汲取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 ,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学 研究 理论体系
下载PDF
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八)——辨治泌尿生殖系疾病验案 被引量:4
7
作者 《中医药通报》 2015年第4期10-11,共2页
1梦遗治验某某,男,31岁,湖北中医学院某班学员,已婚。1972年10月就诊。发病已半年余,头部发生散在性多个细小苛疮,痒甚则搔之有痛感而流黄水,继之结痂,每间隔数日则于眠睡中发生梦与女子交通而精泄出——即所谓"梦遗"一次,泄精醒后则... 1梦遗治验某某,男,31岁,湖北中医学院某班学员,已婚。1972年10月就诊。发病已半年余,头部发生散在性多个细小苛疮,痒甚则搔之有痛感而流黄水,继之结痂,每间隔数日则于眠睡中发生梦与女子交通而精泄出——即所谓"梦遗"一次,泄精醒后则感肢体倦怠疲惫,小便黄,脉濡数。病属湿热郁于肝经,治宜清利湿热,养血和肝,拟龙胆泻肝汤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梦遗 石淋 癃闭 睾丸胀痛 阴缩
下载PDF
灵魂不能丢 优势要发扬——论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 被引量:3
8
作者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4-6,共3页
针对当前存在着的以西医辨病替代中医辨证的错误倾向 ,就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及其指导思想作了阐述。强调必须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 ,正确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去认识疾病的本质 ,抓住其主要矛盾 ,才能提高诊疗水平 ,进一步发扬中医学... 针对当前存在着的以西医辨病替代中医辨证的错误倾向 ,就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及其指导思想作了阐述。强调必须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 ,正确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去认识疾病的本质 ,抓住其主要矛盾 ,才能提高诊疗水平 ,进一步发扬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辩证论治 特色 优势
下载PDF
《黄帝内经》在东方医学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为纪念天津中医药大学建校50周年而作 被引量:3
9
作者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43-146,共4页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世流传时间最早、篇幅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医学科学著作。它是中国先民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生活实践和解剖实践的经验总结。它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营卫血气、精、神、津液、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奠定了具有辨...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世流传时间最早、篇幅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医学科学著作。它是中国先民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生活实践和解剖实践的经验总结。它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营卫血气、精、神、津液、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奠定了具有辨证思维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并为中医药学尔后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几千年来,《黄帝内经》建立起来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医疗方法在保证中华民族繁衍昌盛过程中,不断的受到了临床实践的严格检验,同时也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理化体系。文章从针灸手法、辨证用药、医学教育等方面论证了中医科学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东方医学 学科 重要地位
下载PDF
“痓”非“痙”的俗体字 被引量:3
10
作者 《中医药通报》 2005年第5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俗体字 古汉语 中医古籍 中医药 俗写字
下载PDF
从实践的观点看我国中西医结合的成败 被引量:3
11
作者 《湖北中医杂志》 2003年第5期3-5,共3页
迈进 2 1世纪 ,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中医药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医药如何适应形势的要求 ,发展自己 ,走向光明的未来”这一问题 ,引起了许多同志的思考 ,其中不乏精辟的见解。本刊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于近期开辟“论坛”... 迈进 2 1世纪 ,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中医药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医药如何适应形势的要求 ,发展自己 ,走向光明的未来”这一问题 ,引起了许多同志的思考 ,其中不乏精辟的见解。本刊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于近期开辟“论坛”专栏 ,拟就有关中医药应如何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本栏目将遵循“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各抒己见 ,相互切磋”的原则 ,为大家提供论坛。热忱欢迎各位有识之士踊跃投稿 ,从学术理论到临床实践 ,从思想方法到研究途径 ,为中医药发展献计献策 ,畅所欲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学 发展史 中西医结合 实践
下载PDF
《灵枢经》析疑四则 被引量:4
12
作者 《湖北中医杂志》 1980年第5期1-4,共4页
现在流传的《灵枢经》一书,一般认为它是《黄帝内经》中的组成部份,成书的时间较早,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其中不少内容的文字保存了古义,以致许多学者都发生了误注。这里特就《灵枢经》的内容摘出了数点,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写出了这篇“... 现在流传的《灵枢经》一书,一般认为它是《黄帝内经》中的组成部份,成书的时间较早,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其中不少内容的文字保存了古义,以致许多学者都发生了误注。这里特就《灵枢经》的内容摘出了数点,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写出了这篇“《灵枢经》析疑四则”一文,来和同志们共同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枢经》 《内经》 聂辟 肠胃 关格 脾胃病 六腑 喘不得卧 金医要略 素问 痈疡 颜师古注 《甲乙经》 张介宾 聂聂 小便闭 泻肺汤 七窍不通 张志聪
下载PDF
略论中医学史和发展前景 被引量:2
13
作者 《中医药通报》 2005年第6期1-6,共6页
关键词 中医学史 发展前景
下载PDF
读《黄帝内经》札记(五) 被引量:2
14
作者 《中医药通报》 2010年第3期3-4,共2页
1膏之原 肓之原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按《素问·刺禁论》说:“鬲肓之上,中有父母”。此文“膏之原”之“膏”,读为“鬲”,“膏”、“鬲”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膏之原 育之原 其支者 丈夫总[疒贵]疝 筋瘘颈肿
下载PDF
读《金匮要略校注》后 被引量:2
15
作者 《中医药通报》 2012年第3期16-19,共4页
《金匮要略校注》(以下称《校注》)一书,乃浙江何任先生主编,殷品之、杨百茀、刘渡舟、欧阳锜等专家审定,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为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献研究课题之一,理应给人读书以启迪,然读后使人感到颇有可商之处,... 《金匮要略校注》(以下称《校注》)一书,乃浙江何任先生主编,殷品之、杨百茀、刘渡舟、欧阳锜等专家审定,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为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献研究课题之一,理应给人读书以启迪,然读后使人感到颇有可商之处,为了中医药学术之发展,特根据"百家争鸣"精神,顺序摘出疑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校注》 疑点 商榷
下载PDF
保持中医特色 弘扬中医优势——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一封信 被引量:2
16
作者 《中医药通报》 2005年第3期1-6,共6页
关键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优势 中医特色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中的“魁羸”“尪羸”“尫羸” 被引量:1
17
作者 《医古文知识》 2001年第3期32-33,共2页
根据字义和文献资料的考证,“魁羸” 一词指“高而肿起不平”。赵开美本《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所载“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中此词即此义,而俞桥本“尫羸”之“尫”字,徐镕本“尪羸”之“尪”字皆为“魁”之误字。
关键词 《金匮要略》 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魁羸” “羸”
下载PDF
排除种种干扰 促进中医药学正常发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湖北中医杂志》 2004年第8期3-6,共4页
中医药学是在我们这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度里产生的.她"地大物博",才能提供那么多的植物、动物、矿物给人们认识、辨别、选择、使用、治病以发明的基础,中医药又转过来保证民族的生存、蕃衍,人口昌... 中医药学是在我们这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度里产生的.她"地大物博",才能提供那么多的植物、动物、矿物给人们认识、辨别、选择、使用、治病以发明的基础,中医药又转过来保证民族的生存、蕃衍,人口昌盛;她"历史悠久",为中医药的发明、发展提供了时间保证,并使中医药在保障民族蕃衍昌盛过程中受到医疗实践的严格检验,且在这个严格检验过程中得到巩固和发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等比较系统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且具有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论 中医现代化论 国际接轨论 中医玄学论 经验医学论 中药祸首论
下载PDF
“按摩”古史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医古文知识》 2003年第4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按摩 中医药学 考证 中医史
下载PDF
读《神农本草经》札记 被引量:2
20
作者 《中医药通报》 2013年第6期10-13,共4页
1死肌《神农本草经》孙星衍、孙冯翼辑本,卷一载“云母,味甘平,主身皮死肌”,“鞠华,味苦平,主……皮肤死肌,恶风湿痹”,“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络石,味苦温,主风热死肌”,“细辛,味辛温,主……风湿痹痛,... 1死肌《神农本草经》孙星衍、孙冯翼辑本,卷一载“云母,味甘平,主身皮死肌”,“鞠华,味苦平,主……皮肤死肌,恶风湿痹”,“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络石,味苦温,主风热死肌”,“细辛,味辛温,主……风湿痹痛,死肌”,“雄黄,味苦平寒,主疽痔死肌”,“臬耳实,主风湿周痹,四肢拘挛,恶肉死肌”,“白鲜,味苦寒,主湿痹死肌”,“厚朴,味苦温,主血痹死肌”,“舵鱼甲,味辛微温,主创疥死肌”,“乌梅,味酸平,主偏枯不仁死肌”,“石灰,味辛温,主癞疾死肌”,“磐石,味辛大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 札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