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日本城市景观设计变迁
1
作者 户田芳树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3年第6期95-99,共5页
本次专栏将通过几个项目为大家展现日本近10年来城市景观设计的变迁。东京六本木新城于2003年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已走过10个年头。回顾这10年间发生的种种变化,可以说六本木新城的确是20世纪景观设计的代表作。它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在追... 本次专栏将通过几个项目为大家展现日本近10年来城市景观设计的变迁。东京六本木新城于2003年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已走过10个年头。回顾这10年间发生的种种变化,可以说六本木新城的确是20世纪景观设计的代表作。它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在追求享受和乐趣方面的欲望,并为其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设计 变迁 日本 对外开放 代表作 空间
原文传递
南京天加大型中央空调产业园办公楼
2
作者 李亚迪(翻译) 洲联集团(WWW5A) 《景观设计》 2013年第4期96-100,共5页
该项目的设计范围主要包括:行政大楼周边、入口广场、主题Logo墙、公共绿地景观、篮球场周边以及屋顶花园。在整个项目中,设计师从规划、建筑到景观都进行了合理的设计。
关键词 空调产业 办公楼 中央 南京 绿地景观 设计师 行政大楼 入口广场
原文传递
斯塔比亚海港码头
3
作者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3年第6期40-43,共4页
为了改善场地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设计师在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海洋建设”和“陆地建设”,包括拆除和重建大多数的原有工业建筑;同时,在不破坏维苏威火山和费托山山景的情况下,对场地的功能进行了调整,以突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为了改善场地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设计师在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海洋建设”和“陆地建设”,包括拆除和重建大多数的原有工业建筑;同时,在不破坏维苏威火山和费托山山景的情况下,对场地的功能进行了调整,以突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邻近庞贝、埃尔科雷诺和斯塔比亚考古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港码头 维苏威火山 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 海洋建设 工业建筑 地理位置
原文传递
梅赫伦市中心改造
4
作者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3年第3期42-49,共8页
近年来,梅赫伦市内的公共空间焕然一新,使这个不名一文的小城市成为了一处旅游胜地。该项目在这一改造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造工程包括一系列独立的项目:梅兰河景观重建、圣凯瑟琳大街、Hoogstraat镇的Korenmarket广场、La... 近年来,梅赫伦市内的公共空间焕然一新,使这个不名一文的小城市成为了一处旅游胜地。该项目在这一改造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造工程包括一系列独立的项目:梅兰河景观重建、圣凯瑟琳大街、Hoogstraat镇的Korenmarket广场、LangeSchip大街和弗利特酒窖,它们全部由OKRA景观事务所设计。对于每一个独立的项目,设计师都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项目在考古学中的意义、交通的便捷性、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在城市重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并将这些综合因素通过设计展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过程 市中心 景观重建 设计师 公共空间 旅游胜地 城市重建
原文传递
阿塔拉亚公园
5
作者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4年第2期J0040-J0045,共6页
该项目位于阿兰特萨镇的中心区域,是该镇城市化改造项目的二期工程。在分析并判断了项目所在地的情况之后,设计师认为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港口公共空间和港湾(以及海洋)之间缺乏视觉联系;原有的历史文化建筑,如小教堂和渔民合... 该项目位于阿兰特萨镇的中心区域,是该镇城市化改造项目的二期工程。在分析并判断了项目所在地的情况之后,设计师认为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港口公共空间和港湾(以及海洋)之间缺乏视觉联系;原有的历史文化建筑,如小教堂和渔民合作社(当地的渔民组织),并没有与场地内原有的植物景观结合在一起;该镇中心区域缺少能够举办各种活动、丰富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在场地内预留出建设市民活动中心的空间,使之与公园相得益彰;公共停车场需要修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 塔拉 公共空间 历史文化建筑 中心区域 公共停车场 二期工程 改造项目
原文传递
罗杰斯环境研究公立学校
6
作者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4年第2期J0046-J0049,共4页
该项目通过棕地修复创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学习环境,并对场地进行生态管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大而开阔的绿色屋顶、展示雨水自然过滤过程的雨水花园、雨水收集系统和代表“免费能源”的风力涡轮机。作为LEED银奖项目,该项目的景观和... 该项目通过棕地修复创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学习环境,并对场地进行生态管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大而开阔的绿色屋顶、展示雨水自然过滤过程的雨水花园、雨水收集系统和代表“免费能源”的风力涡轮机。作为LEED银奖项目,该项目的景观和建筑融合了场地原有的基础设施,并将原有地基改建成地下蓄水池。室外教学区能够使学生们在探索中更加深亥I地理解生态系统。这一再生项目将环保实践融入到教学课程中,也融入了学校整体的设计中,成为新的设计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环境 学校 雨水收集系统 风力涡轮机 地下蓄水池 生态管理 绿色屋顶 过滤过程
原文传递
新加坡皮克林宾乐雅酒店
7
作者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4年第2期J0050-J0057,共8页
该项目位于新加坡市中部的皮克林街,面朝芳林公园,场地周围分别是中央商务区、唐人街和克拉码头。该项目旨在打造一座花园式酒店,设计不仅扩大了市中心高层开发项目的绿化空间、使建筑具有可持续性,并且使其独特的建筑造型融入周围... 该项目位于新加坡市中部的皮克林街,面朝芳林公园,场地周围分别是中央商务区、唐人街和克拉码头。该项目旨在打造一座花园式酒店,设计不仅扩大了市中心高层开发项目的绿化空间、使建筑具有可持续性,并且使其独特的建筑造型融入周围的环境中。等高线轮廓的墩座与街道相呼应,其设计灵感源于盆栽。该项目的墩座经过塑形和雕刻,展现出山体岩石结构的自然景观以及亚洲的台地景观。墩座是由半径统一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组成的,结构复杂,具有很强的雕塑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酒店 建筑造型 设计灵感 自然景观 岩石结构 中央商务区 预制混凝土
原文传递
流出墙住宅
8
作者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4年第2期J0002-J0007,共6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建筑往往拒绝体现其所处环境的地域特色,这一问题亟待解决。该项目以其整体形式的设计为切入点,对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客户对建筑的期望简明扼要——一座堡垒般的住宅,人们无法攀登其外墙。该项目所在的社...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建筑往往拒绝体现其所处环境的地域特色,这一问题亟待解决。该项目以其整体形式的设计为切入点,对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客户对建筑的期望简明扼要——一座堡垒般的住宅,人们无法攀登其外墙。该项目所在的社区是喀拉拉邦最为拥挤的社区之一,客户希望能够让前来此地的人们产生敬畏感,同时也要保证空间的私密性。事实证明,建成后的住宅完全符合客户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 外墙 当代建筑 地域特色 喀拉拉邦 全球化 客户 私密性
原文传递
波西尼奥高级赛艇训练中心
9
作者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4年第2期J0008-J0015,共8页
该项目设计的中心思想和方法与场地的背景密不可分,需要考虑到各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包括原场地所具有的独特性、一座新项目应有的特征以及场地对建筑的需要。该项目要求建造一座综合场馆,专供高级(奥运级别)赛艇运动员训练使用。其... 该项目设计的中心思想和方法与场地的背景密不可分,需要考虑到各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包括原场地所具有的独特性、一座新项目应有的特征以及场地对建筑的需要。该项目要求建造一座综合场馆,专供高级(奥运级别)赛艇运动员训练使用。其设计灵活、实用性强,是一座可持续性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中心 赛艇 可持续性建筑 项目设计 不可分 场地 运动员 场馆
原文传递
贝拉斯独立住宅
10
作者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4年第2期J0022-J0027,共6页
该项目位于葡萄牙里斯本市市郊,是贝拉斯乡村俱乐部中的一栋私人住宅。项目采用城市化的结构布局,以呼应场地附近的18洞高尔夫球场(72个标准杆),球场由建筑师William Rocky Roquemore设计。设计师充分考虑了场地的结构、比例、规... 该项目位于葡萄牙里斯本市市郊,是贝拉斯乡村俱乐部中的一栋私人住宅。项目采用城市化的结构布局,以呼应场地附近的18洞高尔夫球场(72个标准杆),球场由建筑师William Rocky Roquemore设计。设计师充分考虑了场地的结构、比例、规模和地形特征,使室内公共空间的外延空间可以最大化。住宅以“贴近城市的乡村生活”为标语,因此,这一理念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该项目的设计方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住宅 室内公共空间 WILLIAM 乡村俱乐部 高尔夫球场 结构布局 设计师 私人住宅
原文传递
黄山国际中心
11
作者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4年第2期J0028-J0033,共6页
该项目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这里有著名的黎阳老街;通过老大桥,其与横江东岸的屯溪老街形成连接,二者共同构成了徽州文化体验旅游一条街。该项目以黎阳老街改造为核心,配以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商业休闲广场,突出黄山市本... 该项目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这里有著名的黎阳老街;通过老大桥,其与横江东岸的屯溪老街形成连接,二者共同构成了徽州文化体验旅游一条街。该项目以黎阳老街改造为核心,配以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商业休闲广场,突出黄山市本地的传统文化及其传承,并赋予其新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市 国际中心 徽州文化 休闲广场 生活方式 传统文化 安徽省 老街
原文传递
探索公园
12
作者 JimenaMartignoni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3年第5期48-53,共6页
该项目既是一座公园又是一座植物园,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东北部的科里纳区,距圣地亚哥市中心14千米远。该项目专门用来展示智利中部两组最重要的本土植物群落——针叶阔叶林和针叶阔叶灌木丛,同时也作为一项环境修复工程,主要针... 该项目既是一座公园又是一座植物园,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东北部的科里纳区,距圣地亚哥市中心14千米远。该项目专门用来展示智利中部两组最重要的本土植物群落——针叶阔叶林和针叶阔叶灌木丛,同时也作为一项环境修复工程,主要针对因英美集团(世界最大的矿业公司之一)的采矿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 圣地亚哥 生态环境 植物群落 修复工程 采矿活动 矿业公司 阔叶林
原文传递
漳州天竹园景观设计
13
作者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3年第4期90-95,共6页
场地分析 该项目的场地被视为是最理想的住宅地块,这里依山傍水,以悠悠青山为背景,以溪流和石景为前景,极大地接近自然,地形戏剧化而有趣。
关键词 景观设计 竹园 漳州 场地分析 接近自然 住宅 石景
原文传递
建造“景观城市”,替代“城市景观”
14
作者 Jimena Martignoni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3年第4期18-23,共6页
在当今这个时代,社会环境略显紊乱,整体发展方向难以把握,城市化进程又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居民,或许最应当做、也是最切实的(或者说更友善的)就是重新审视我们居住的城市以及城市里的其他事物,尤其是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城市景... 在当今这个时代,社会环境略显紊乱,整体发展方向难以把握,城市化进程又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居民,或许最应当做、也是最切实的(或者说更友善的)就是重新审视我们居住的城市以及城市里的其他事物,尤其是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城市景观设计师和非城市景观设计师(空前稀少),更应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城市 城市景观 景观设计师 城市化进程 城市规划师 社会环境 城市居民 建筑师
原文传递
探寻乡土景观之路——遂宁市河东新区滨江景观带规划设计
15
作者 周郝郝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3年第4期29-35,共7页
在谈“乡土景观”的时候,其实我们面对的绝大部分“乡土”,已经是被“城市化了的”或者说“粗浅的”“粗鄙的”乡土。
关键词 乡土景观 景观带 遂宁市 设计 规划 滨江 城市化
原文传递
一等海公寓小公园景观设计
16
作者 房木生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3年第4期56-61,共6页
在人工或是自然的场地中,景观设计师的作用即为二者如何相互融合做出“设计”上的判断与考量。人工的强和弱,自然的进与退,景观设计实际上是对人工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拿捏、衡量的过程。
关键词 景观设计师 公园 公寓 自然 人工
原文传递
改善局部,造福全球——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洪灾
17
作者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4年第2期16-19,共4页
2013年4月2日,布宜诺斯艾利斯遭遇特大洪灾,彻底转变了市政府和当地居民对洪灾的看法。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最近一次大洪灾之后,当地居民改变了对自然灾害的理解与态度。另一方面,现任市政府也认识到洪灾多发会造成严重... 2013年4月2日,布宜诺斯艾利斯遭遇特大洪灾,彻底转变了市政府和当地居民对洪灾的看法。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最近一次大洪灾之后,当地居民改变了对自然灾害的理解与态度。另一方面,现任市政府也认识到洪灾多发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政府基于这一现实开始重新看待、理解并思考城市中的项目。但首先要明确的是,灾害的发生不只是市政官员的责任。自然灾害是由持续不断的土地改造,这一政治范围之外的因素导致的;而土地改造的主因,是城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宜诺斯艾利斯 特大洪灾 自然灾害 土地改造 市政府 城市化 居民
原文传递
瓦埃勒的波浪形住宅
18
作者 Henning Larsen Architects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该项目是一栋造型独特的9层高住宅楼,临近Skyttehusbugten海湾和瓦埃勒峡湾,也是瓦埃勒市的新地标。该项目的外观呈波浪形,如雕塑般的“波峰”十分引人注目,这样的设计既是对场地特有元素——水波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关键词 波浪形 住宅楼 层高 地标 雕塑
原文传递
“反渠化”的景观设施
19
作者 杜昀 刘可生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几乎每一座有河流经过的城市,无一不拥有几道“引以为傲”的防洪大堤。试问,诸如此类被称为“保障生命安全”的高科技河流渠化工程,是否真正科学地解决了民生问题?是否真正遵循了自然与生命的规律?再者,城市的记忆、美感、活力与... 几乎每一座有河流经过的城市,无一不拥有几道“引以为傲”的防洪大堤。试问,诸如此类被称为“保障生命安全”的高科技河流渠化工程,是否真正科学地解决了民生问题?是否真正遵循了自然与生命的规律?再者,城市的记忆、美感、活力与生态循环系统又何在?一处处如此形同枯槁的城市滨水形象,“伟大复兴、美丽中国”之梦想又焉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化工程 设施 景观 生命安全 防洪大堤 循环系统 城市 高科技
原文传递
让城市更绿——绿色屋顶和绿色立面
20
作者 Jimena Manigoni 李亚迪(翻译) 《景观设计》 2014年第1期26-31,共6页
在过去的两年里,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府启动了很多战略性规划,目的是将该市变得更环保,并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绿色之城”计划便是其中之一。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设计师还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如能源、可持续交通工具、废物管理和... 在过去的两年里,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府启动了很多战略性规划,目的是将该市变得更环保,并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绿色之城”计划便是其中之一。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设计师还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如能源、可持续交通工具、废物管理和环境质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屋顶 布宜诺斯艾利斯 城市 环保意识 交通工具 环境质量 废物管理 市政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