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弹琵琶”并非“反弹”——敦煌莫高窟“反弹琵琶”图像探微 被引量:3
1
作者 云集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6-128,共3页
本文通过对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出现的"反弹琵琶"形象渊源的探寻研究,通过对敦煌莫高窟112窟"反弹琵琶"乐舞图像的解读,及敦煌壁画中琵琶功用的多元化发展得出:此种形象是舞伎反手持琵琶做出的舞蹈造型,琵琶在此是作... 本文通过对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出现的"反弹琵琶"形象渊源的探寻研究,通过对敦煌莫高窟112窟"反弹琵琶"乐舞图像的解读,及敦煌壁画中琵琶功用的多元化发展得出:此种形象是舞伎反手持琵琶做出的舞蹈造型,琵琶在此是作为一种增添舞蹈魅力的舞蹈道具使用,并非"反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弹琵琶 乐舞壁画 舞蹈道具
下载PDF
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困境及其再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云集 《求索》 CSSCI 2013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哲学要美,首先就应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那种专讲脱离人生的超感性的概念哲学,把哲学界定为仅仅是认识普遍规律之科学,以至人生变得千篇一律,苍白枯燥,就谈不上有哲学之美。但艺术哲学在走向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诸多困境,其中... 哲学要美,首先就应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那种专讲脱离人生的超感性的概念哲学,把哲学界定为仅仅是认识普遍规律之科学,以至人生变得千篇一律,苍白枯燥,就谈不上有哲学之美。但艺术哲学在走向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诸多困境,其中最主要的是日常生活双重性问题。即生活之意义蕴藏于日常生活,然而,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的繁琐性、平庸性等又可能使得生活之意义被蒙蔽起来。因此,在日常生活双重性问题的框架下,如何定义及处理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则成为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能否走向生活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廓清了现当代艺术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分析了生活的双重性质,即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的困境与诉求,最后对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进行了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现当代 审美 艺术哲学 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画创作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云集 《荣宝斋》 2007年第6期166-175,共10页
一老庄的哲学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庄子说:『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于四海之外。』又说:『其寐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这是现代文人所选择和效仿的境界。不知足,并不能为祸;咎并非来自欲得。... 一老庄的哲学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庄子说:『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于四海之外。』又说:『其寐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这是现代文人所选择和效仿的境界。不知足,并不能为祸;咎并非来自欲得。不知足者常思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意
原文传递
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管理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2
4
作者 云集 《现代营销(下)》 2012年第12期26-27,共2页
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集我国先人的智慧,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不论是儒家的"仁爱"思想,还是古代兵书《孙子兵法》都凝聚了当时大家的智慧,即使是放在现代,其对于企业管理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从企业文化... 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集我国先人的智慧,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不论是儒家的"仁爱"思想,还是古代兵书《孙子兵法》都凝聚了当时大家的智慧,即使是放在现代,其对于企业管理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从企业文化管理的角度,提出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联系,同时阐述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希望能够对当代的企业管理者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
下载PDF
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被引量:1
5
作者 云集 栗连成 《电子世界》 2014年第18期276-277,共2页
通信工程是钢铁企业内部沟通交流、与外部实现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工程。我们需要切实加强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确保通信工程的质量,发挥通信工程的作用。
关键词 通信工程 钢铁企业 施工质量
下载PDF
以传统文化做根基的现代企业文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云集 《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6期193-194,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引起了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然而,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一根基,要想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依靠企业不懈的努力来塑造,不断的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去其糟粕取其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引起了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然而,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一根基,要想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依靠企业不懈的努力来塑造,不断的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开阔视野,勇于创新,从我国传统文化和企业现状出发,建立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
下载PDF
谢赫“六法”与印度“六支”
7
作者 云集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5-107,共3页
中国绘画理论到魏晋开始有了系统的论述,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美术理论家,如顾恺之、谢赫、宗炳、王微等,其中谢赫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关于谢赫的生卒年历来是有争议的,王伯敏认为其生年当在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中,卒年是梁武... 中国绘画理论到魏晋开始有了系统的论述,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美术理论家,如顾恺之、谢赫、宗炳、王微等,其中谢赫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关于谢赫的生卒年历来是有争议的,王伯敏认为其生年当在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中,卒年是梁武帝大通四年。[1]据刘纲纪考证,谢赫生于刘宋后期,《画品》成书于梁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赫 “六法” 印度 中国绘画理论 美术理论家 《画品》 顾恺之 孝武帝
原文传递
孤岩雅集
8
作者 周鹏飞 文亮 +1 位作者 云集 孔贻奋 《新美域》 2007年第4期3-9,6,共7页
关键词 雅集
原文传递
文人画家的精神高地
9
作者 云集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7-29,共3页
中国文化深厚博大,包罗万象,内蕴诗画基因。而诗与绘画的生成基础,则是人们观照自然的山水情结。自然山水是中国文人心向往之的灵魂追求,是实现自我审美价值的"林泉"精神高地。人与自然"和谐"不是物质对象的统一适... 中国文化深厚博大,包罗万象,内蕴诗画基因。而诗与绘画的生成基础,则是人们观照自然的山水情结。自然山水是中国文人心向往之的灵魂追求,是实现自我审美价值的"林泉"精神高地。人与自然"和谐"不是物质对象的统一适度、或多样性统一,而是与人之和、与天之和。但无论是与人和还是与天和,都是心与物的交流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山水 天地人和 精神高地
原文传递
沧海遗珠——白舍窑影青茶盏与宋代南丰茶文化的关系
10
作者 云集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茶文化 宋代 茶盏 社会时尚 《茶经》 饮茶 中国
下载PDF
观照的意义
11
作者 云集 《新美域》 2006年第5期86-91,共6页
关键词 次见 禅意 老僧 对接过程 常规发展 变焦 心理机制 前题 十年
原文传递
精神的高地
12
作者 云集 《艺术市场》 2014年第35期94-99,共6页
如果说,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国度,那么文化国度之灵魂便是诗会与绘画。而诗与绘画的诞生基础,则是人们观照自然的山水情结所致。
关键词 精神 传统文化 山水情结 国度 绘画 观照
原文传递
当代山水画样式之我见 被引量:1
13
作者 云集 《美术大观》 2003年第10期10-11,共2页
阅读历史,总是喜欢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不同时代艺术的样式。这种样式的体悟过程,在理论意义上讲可称为有选择的批判,而批判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有二:一为雅量的兼容即思想上的认同;二为消极的抑制即思想上的背离。之所以将山水画样式作... 阅读历史,总是喜欢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不同时代艺术的样式。这种样式的体悟过程,在理论意义上讲可称为有选择的批判,而批判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有二:一为雅量的兼容即思想上的认同;二为消极的抑制即思想上的背离。之所以将山水画样式作为一般非逻辑概念提出,其用意是为了行文的方便与理解上的原始与直接,更趋向于本文所诠释的文字意义所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艺术样式 艺术创作 审美观念 艺术作品 艺术形式 绘画技巧 艺术评论
下载PDF
清风徐来
14
作者 云集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妙语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所谓造型艺术,是驾驭思维意识而去制作某个具体的形状,这个过程的实施与实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造型艺术的创作。至于它的分类,虽然名目繁多,体例复杂,但统归一体,不外乎二种形式。一曰,... “妙语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所谓造型艺术,是驾驭思维意识而去制作某个具体的形状,这个过程的实施与实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造型艺术的创作。至于它的分类,虽然名目繁多,体例复杂,但统归一体,不外乎二种形式。一曰,以自然客观的生活原型为基础的造型选择,我称为客观再现的形式。二曰,以客观现实为基本前提,充分发挥主观性的观念造型选择,我称为理性观念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艺术 思维意识 生活原型 客观现实 理性观念
原文传递
画道闲谭
15
作者 云集 《中国书画》 2006年第9期98-101,共4页
一炉青烟,浓香缭绕,似佛的空寂、萧索;似禅的诡秘、机巧;似道的自然、闲适。大笔挥洒,精心雕作,薄纸厚墨,随类赋彩。色彩、线条、结构、情感的优化整合,是中国地道的艺术精神所在。法国艺术史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一书中有段相当精... 一炉青烟,浓香缭绕,似佛的空寂、萧索;似禅的诡秘、机巧;似道的自然、闲适。大笔挥洒,精心雕作,薄纸厚墨,随类赋彩。色彩、线条、结构、情感的优化整合,是中国地道的艺术精神所在。法国艺术史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一书中有段相当精辟的话语:"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凝神观照,沉思冥想,是审美理想假道实现的基础,是人和、人乐;是天和、天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趣。这种"和谐"不是物质对象的统一、适度,或多样性统一,而是与人之和,与天之和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艺术 空间艺术 第二次生命 吸风饮露
下载PDF
反思十年美术教育的几个突出问题
16
作者 云集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9,共2页
从2000年开始,随着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从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设备的资金投入、各种人力资源的配置、艺术类生源数量的急速扩张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变化。但是客观地来看,近... 从2000年开始,随着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从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设备的资金投入、各种人力资源的配置、艺术类生源数量的急速扩张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变化。但是客观地来看,近十年来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应该说是“喜忧参半”,由此而引发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美术教育 反思 国家教育方针 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投入 教育设备 人力资源 生源数量
原文传递
李云集国画作品
17
作者 云集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李云 纸本
原文传递
精神的高地
18
作者 云集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2,共5页
在传统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诗歌与绘画毫无疑问是其文化的灵魂,而中国诗与画得以诞生的基础,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人们观照自然所生发的山水情结,喜山好水在中国文化人的内心深处一直是一种淡而隽永的渴望与理想。 为了这一审美理... 在传统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诗歌与绘画毫无疑问是其文化的灵魂,而中国诗与画得以诞生的基础,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人们观照自然所生发的山水情结,喜山好水在中国文化人的内心深处一直是一种淡而隽永的渴望与理想。 为了这一审美理想的实现,庄子曾言:“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可见,以庄子为代表的古代智者们是十分讲究与自然“和谐”之趣的。由于庄子把人看成是一种自然以及整个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他所揭示的是,无论与人和还是与天和,其本质都是心与物的交流与统一,犹如他所说的要获得“心斋”、“坐忘”、“乘物与游心”的精神境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物我相融。其实这一境界的终极所指,主要是一种心理意义上的“和谐”,而不是物质意义上的“和谐”。这种“和谐”观若落实到审美领域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依赖审美对象的物质性结构,但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审美主体的心里结构。再以庄子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境界 审美理想 传统文化 心理意义 山水情结 “心斋” “坐忘” 审美对象
原文传递
论山水画的审美理想与表现程式
19
作者 云集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4-94,共1页
如果说,中国文化之代表是诗与绘画,而诗与绘画的精神根基,则应是人们在观照自然,渴慕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山水情结。
关键词 山水画 审美理想 意境 绘画材料 造型艺术 艺术精神
原文传递
应物象形源流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云集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110,共1页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谢赫《古画品录》突出的贡献在于对绘画提出了六项标准,即"六法"。其中,"应物象形"主要是针对绘画的造型问题提出的。本文主要以"应物象形"的文化渊源和概念在绘画史的发...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谢赫《古画品录》突出的贡献在于对绘画提出了六项标准,即"六法"。其中,"应物象形"主要是针对绘画的造型问题提出的。本文主要以"应物象形"的文化渊源和概念在绘画史的发展流变为主要线索,对这一概念进行探讨,以此分析中国古代画家不同群体的绘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物象形 源流考 绘画作品 《古画品录》 理论文章 问题提出 发展流变 文化渊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