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血栓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伟 贾明珠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839-84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的变化及与血糖、血脂、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抽提及分光光度计定量分析法。结果急性脑血栓形成组LPA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0±1.7)、(1.0±0.6)μmol/L(P<0.00...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的变化及与血糖、血脂、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抽提及分光光度计定量分析法。结果急性脑血栓形成组LPA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0±1.7)、(1.0±0.6)μmol/L(P<0.005);合并血糖或血脂增高的急性脑血栓患者高于无血糖及血脂增高者,分别为(4.7±2.0)、(4.6±2.0)、(3.3±0.7)μmol/L(P<0.01)。结论LPA作为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指示物,可指示脑血栓形成的启动,可对急性脑血栓作出预报,并证实早期血栓形成;LPA值的高低与血糖血脂有密切关系;皮层支血栓LPA值高于深穿支血栓,LPA值升高程度与脑血栓严重程度相关,可用来预测脑血栓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A 急性脑血栓 患者 血糖 血浆 溶血磷脂酸 血脂 抽提 皮层 分光光度计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被引量:12
2
作者 史洁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4年第3期227-230,共4页
溶血磷脂酸(LPA)是一种生物活性磷脂介质,主要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LPA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并激活血小板使之释放更多的LPA。随着对LPA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发现LPA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脑血管痉挛有关,... 溶血磷脂酸(LPA)是一种生物活性磷脂介质,主要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LPA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并激活血小板使之释放更多的LPA。随着对LPA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发现LPA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脑血管痉挛有关,作用于星形细胞产生多种效应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 缺血性脑血管病 生化特性 膜受体 细胞内受体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脑灌注显像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聂永慧 王鲁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 (HCH)急性期 (72h内 )血肿周围及远隔区域的脑血流量 (rCBF)变化。方法 对30例HCH患者行发病后 2 4h内CT显像及发病后 72h内脑灌注显像 (SPECT) ,计算出血量及水肿量 ,对rCBF进行半定量分析 ,并进行 72h内临... 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 (HCH)急性期 (72h内 )血肿周围及远隔区域的脑血流量 (rCBF)变化。方法 对30例HCH患者行发病后 2 4h内CT显像及发病后 72h内脑灌注显像 (SPECT) ,计算出血量及水肿量 ,对rCBF进行半定量分析 ,并进行 72h内临床和SPECT评分及发病后第 4周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BI)。结果  (1)脑水肿在脑出血后 2 4h内产生 ,并且早期水肿程度与出血量及血流灌注缺损容积 (FDV)呈显著相关 (r分别为 0 .86 85和 0 .35 6 2 ,P <0 .0 1)。 (2 )脑出血后血肿周边及双侧大脑半球血流量均显著降低。 (3)急性期SPECT总评分与相应的临床功能缺损评分呈直线相关 (r=0 .87,P <0 .0 1) ,与 4周时的BI呈直线负相关 (r=- 0 .82 ,P <0 .0 1)。结论 (1)脑水肿在脑出血后 2 4h内产生 ;(2 )rCBF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有关 ;(3)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周边也存在着缺血半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脑水肿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脑血栓栓塞大鼠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薛岚平 +4 位作者 马静萍 龙雅丽 李莉 史洁 陈晨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血栓形成后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磷脂酸(PA)浓度的变化,以及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其影响。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直接插管注入凝血酶建立大鼠脑血栓栓塞模型,并预防性给予GBE,观察大鼠脑血栓栓塞后LPA和PA的水平。结果:与正... 目的:观察大鼠脑血栓形成后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磷脂酸(PA)浓度的变化,以及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其影响。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直接插管注入凝血酶建立大鼠脑血栓栓塞模型,并预防性给予GBE,观察大鼠脑血栓栓塞后LPA和PA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对照组血浆LPA和PA水平较高(P<0.05);预防性给予GBE可明显降低血浆LPA和PA水平,而安慰剂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大鼠脑血栓栓塞后血浆LPA和PA水平有不同程度增高;预防性给予GBE可降低血浆LPA水平,同时还可抑制血浆PA水平的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提取物 脑血栓 血栓栓塞 大鼠 血浆溶血磷脂酸 LPA PA 血栓栓塞
下载PDF
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形态特点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力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46-247,共2页
目的 探讨国人基底动脉分支和形态与脑供血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 5 4例正常国人 (尸体 )脑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和结论 发现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同基底动脉的行程、基底动脉主干与其分支的管径比 ,基底动脉主干... 目的 探讨国人基底动脉分支和形态与脑供血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 5 4例正常国人 (尸体 )脑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和结论 发现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同基底动脉的行程、基底动脉主干与其分支的管径比 ,基底动脉主干与其分支间的夹角大小 ,基底动脉分支的血流方向等结构特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解剖学 局部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脑血管障碍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林黎明 薛岚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流,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①生化指标检测组,32只大鼠。再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GbE低...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流,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①生化指标检测组,32只大鼠。再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GbE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大鼠。模型制造成功后,检测大鼠脑组织中与脂质过氧化有关的指标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含量的变化。②行为学、病理学检测组,24只大鼠。再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及GbE高剂量组,每组8只大鼠。模型制造成功后,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功能,并在光镜下观察脑梗死部位病理学改变。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为(1.21±0.04)nmol/mg蛋白,GbE高、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0.98±0.04)nmol/mg蛋白和(1.10±0.08)nmol/mg蛋白,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NOS、丙二醛也呈类似改变;同时GbE高、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SOD的活力高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大鼠,并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提高。结论Gb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一氧化氮的含量,提高SOD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一氧化氮合酶(NOS) 大鼠脑组织 一氧化氮含量 脂质过氧化 生化指标检测 神经行为功能 作用机制 GBE 病理学检测 病理学改变 剂量依赖性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SPECT和CT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蓬莲 魏利华 +3 位作者 李常新 张承刚 高润兰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SPECT和CT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检查的异同和优缺点,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同一患者在发病后3d内进行CT和SPECT检查。结果CT的病灶检出率为54%,SPECT为92%,两者存在相关关系(χ2=0... 目的探讨SPECT和CT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检查的异同和优缺点,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同一患者在发病后3d内进行CT和SPECT检查。结果CT的病灶检出率为54%,SPECT为92%,两者存在相关关系(χ2=0953,P>01),SPECT检出率高(χ2=30422,P<005);SPECT可发现远隔损害。结论SPECT可对老年急性脑梗死作出预警性诊断,发现的病灶更易解释临床症状;CT可发现小的深部梗死灶,可清晰地鉴别脑出血和脑梗死;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T SPECT 对比研究 老年人
下载PDF
心绞痛病人血浆溶血磷脂酸、磷脂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兆同 +3 位作者 任小利 胡国勋 赵海霞 张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87-488,共2页
目的 探讨心绞痛病人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磷脂酸(PA)浓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82例观察对象分为3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 4例)、稳定型心绞痛组(2 8例)、正常对照组(2 0名) ,在病人与健康人的知情的情况下抽血检测血浆磷脂酸... 目的 探讨心绞痛病人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磷脂酸(PA)浓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82例观察对象分为3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 4例)、稳定型心绞痛组(2 8例)、正常对照组(2 0名) ,在病人与健康人的知情的情况下抽血检测血浆磷脂酸变化情况。结果 ①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对照组(P <0 .0 1) ;而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②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中,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 血浆中LPA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在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发展方面可能有一定应用前景,且PA可能作为心肌缺血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溶血磷脂酸 磷脂酸
下载PDF
中药疏经滴剂对脑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颅内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孙锡萍 张芳 《山西中医》 1992年第2期12-13,共2页
为寻求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采用先进的经颅多普勒仪,观察了疏经滴剂对颅内最重要的血管大脑中动脉(MCA)血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疏经滴剂后,MCA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用药前的血流速度(P<0.01),说明经鼻滴注疏经滴剂确... 为寻求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采用先进的经颅多普勒仪,观察了疏经滴剂对颅内最重要的血管大脑中动脉(MCA)血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疏经滴剂后,MCA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用药前的血流速度(P<0.01),说明经鼻滴注疏经滴剂确具有增加血流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经滴剂 脑动脉硬化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顺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侯玉立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探讨 TCD中的脉动指数 (PI)与脑血管顺应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经颅多普勒 (TCD)超声仪对大脑中动脉 (MCA)的最高血流速度 (Vs) ,最低血流速度 (Vd)及平均血流速度 (Vm)进行观察 ,然后求出脉动指数 (PI) ,即 PI=(Vs- Vd) / Vm。结... 目的 探讨 TCD中的脉动指数 (PI)与脑血管顺应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经颅多普勒 (TCD)超声仪对大脑中动脉 (MCA)的最高血流速度 (Vs) ,最低血流速度 (Vd)及平均血流速度 (Vm)进行观察 ,然后求出脉动指数 (PI) ,即 PI=(Vs- Vd) / Vm。结果 通过临床上四组资料即正常组 (N) ,高血压组 (H)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 (TIA)及脑梗死组 (CI)的 PI值分析发现 ,正常值 PI最小 ,随着病情加重 ,PI值逐渐加大 ,四组间两两比较P <0 .0 5。结论  PI可作为反映血管顺应性的良好指标 ,不仅能真实地反映血管顺应性同血管本身状况 (如痉挛、受压、狭窄及扩张 ) ,外周阻力及血流量间的密切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脉动指数 动脉血管顺应性 脑缺血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性血管生成与中医药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佳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8期1381-1383,共3页
治疗性血管生成即血管生成治疗法(therapeutic angiogenesis)其定义是促进营养性侧支循环血管的形成,在业已阻塞或狭窄的动脉周围组成内生的旁路循环,用以增加毛细血管,增大血流量,从而改善缺血缺氧状态。目前认为在促进血管生成... 治疗性血管生成即血管生成治疗法(therapeutic angiogenesis)其定义是促进营养性侧支循环血管的形成,在业已阻塞或狭窄的动脉周围组成内生的旁路循环,用以增加毛细血管,增大血流量,从而改善缺血缺氧状态。目前认为在促进血管生成的众多因子中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最为特异和重要。目前研究发现VEGF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时可被脑损伤和缺氧诱导表达,VEGF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上VEGF受体1(fms-liketyrosine,Fit-1)和VEGF受体2(fetalliver kinase,Flk-1)相结合,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一些学者正尝试将外源性VEGF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血管生成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受体 中医药 缺氧诱导表达 新生血管形成 循环血管
原文传递
血流变学的变化对颅内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魏利华 +3 位作者 苏传良 孙晋华 李兵 武翠梅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241-242,245,共3页
本文采用先进的彩色三维经颅多普勒超声扫描仪(3D-TCD),观察脑动脉硬化病人在血流变正常或高粘血症下,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的改变,探讨血流变变化对脑血流的影响。结果提示:当高粘血症时,MCA 的血流速度较正常血流变组明显减慢,二... 本文采用先进的彩色三维经颅多普勒超声扫描仪(3D-TCD),观察脑动脉硬化病人在血流变正常或高粘血症下,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的改变,探讨血流变变化对脑血流的影响。结果提示:当高粘血症时,MCA 的血流速度较正常血流变组明显减慢,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硬化 血液流变学 颅内血流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对实验性脑血栓形成大鼠血浆磷脂酸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莉 +4 位作者 侯玉立 薛岗平 陈晨 龙雅丽 史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5期412-413,共2页
目的 观察实验性脑血栓形成大鼠血浆磷脂酸(PA)水平的变化以及养血清脑颗粒对PA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颈内动脉直接插管注入凝血酶建立脑血栓形成大鼠模型,并预防性给予养血清脑颗粒,观察大鼠脑血栓形成后PA的水平。结果 实验组与正... 目的 观察实验性脑血栓形成大鼠血浆磷脂酸(PA)水平的变化以及养血清脑颗粒对PA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颈内动脉直接插管注入凝血酶建立脑血栓形成大鼠模型,并预防性给予养血清脑颗粒,观察大鼠脑血栓形成后PA的水平。结果 实验组与正常组血浆PA水平比较明显上升(P <0 .0 5) ,预防性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明显降低血浆PA水平,而安慰剂组与实验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急性脑血栓形成后血浆PA水平升高;预防性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抑制血浆PA水平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大鼠 脑血栓形成 磷脂酸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15-217,共3页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 缺血性脑血管病 LPA 动脉血栓 生物学功能 靶细胞 G蛋白 信号分子 磷脂类
下载PDF
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柏雪 张丕逊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8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评价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并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以8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30例一过性缺血发作(TIA)患者为病例组,40例非心脑血管病患者为... 目的评价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并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以8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30例一过性缺血发作(TIA)患者为病例组,40例非心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部分病例行MRA检查。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在脑血栓形成组、TIA组及对照组分别为59%、50%和22%。脑血栓形成组斑块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软斑检出率在脑血栓形成组、TIA组及对照组分别为68%、53%和10%,脑血栓形成组软斑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血栓形成组内-中膜厚度(IMT)增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常见于颈总动脉近分叉处,且易发生在双侧颈动脉及与脑部病灶同侧的颈动脉,40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及MRA检查,两者对颈内动脉闭塞的吻合率为100%,轻度狭窄的吻合率为75%,中重度狭窄的吻合率为80%。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结论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对于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应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因MRA检查费用高而无法成为常规检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血管病 多普勒超声 MRA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脑血流与脑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晓雷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843-845,共3页
目的对30例脑梗死(CI)急性期(72h内)病人进行脑血流灌注显像(SPECT)及神经机能联系障碍与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之间关系进行探讨。方法譹对30例CI患者发病后CT显像及脑血流灌注显像,对脑血流量进行半定量分析。譺对30例CI患者行脑电地... 目的对30例脑梗死(CI)急性期(72h内)病人进行脑血流灌注显像(SPECT)及神经机能联系障碍与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之间关系进行探讨。方法譹对30例CI患者发病后CT显像及脑血流灌注显像,对脑血流量进行半定量分析。譺对30例CI患者行脑电地形图定量脑电参数比值(δ+θ)/(α+β)测定。结果譹脑梗死后梗死灶区域及远隔部位的脑血流灌注减少,其局部脑血流(rCBF)比值均<0.9。譺脑电地形图亦显示定量脑电参数比值升高,与rCBF有明显的相关性,呈负相关r=-0.741。结论譹脑血流灌注减少及其神经功能联系障碍导致脑功能减退。譺局部脑血流量与定量脑电参数比值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地形图 脑功能 比值 脑血流灌注显像 急性脑梗死 患者 相关性研究 负相关 神经 定量
下载PDF
脑动脉硬化症及其早期诊断探索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常新 魏利华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0年第5期239-239,F003,共2页
关键词 脑动脉硬化症 诊断 脑电图 脑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海霞 +3 位作者 赵金霞 张继英 任志荣 马彪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6期534-535,共2页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变化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TIA病人51例(TIA组),测定其血浆中LPA含量变化,另选择年龄匹配的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TIA组病人于症状发...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变化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TIA病人51例(TIA组),测定其血浆中LPA含量变化,另选择年龄匹配的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TIA组病人于症状发作后24h内血浆LPA含量为(4.58±0.71)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36±0.41)μmol/L(P<0.001)。结论LPA有可能作为一个指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启动的分子标记物,而且有可能进一步用于指导临床抗血小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溶血磷脂酸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的免疫学变化及其静脉免疫球蛋白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雷小峰 《山西临床医药》 2002年第5期323-326,共4页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免疫学变化 静脉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脑血栓病人血浆溶血磷脂酸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小飞 +2 位作者 高伟 薛岚平 田志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73-475,共3页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脑血栓病人的血浆溶血磷脂酸(LPA )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血栓病人75例为急性脑血栓组,健康人5 0名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浆LPA水平,并观察急性脑血栓病人服用银杏制剂(GbE)前后的LPA改变。结果...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脑血栓病人的血浆溶血磷脂酸(LPA )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血栓病人75例为急性脑血栓组,健康人5 0名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浆LPA水平,并观察急性脑血栓病人服用银杏制剂(GbE)前后的LPA改变。结果 急性脑血栓组病人LP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0 1) ,服用GbE后LPA明显降低,与用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急性脑血栓形成后血浆LPA水平明显增高,给予GbE后可降低血浆LPA水平,提示GbE对急性脑血栓病人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急性脑血栓 溶血磷脂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