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唐张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P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67
1
作者 曾融生 刘福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67-277,共11页
采用作者最近新提出的频谱参数化方法,对北京电信传输台网2447个远震P波到时残差数据进行了反演,说明新的参数化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实际数据.反演结果表明,京津唐张地区深部100多km内存在明显的速度横向不均匀性;50 km以上部分的结构与... 采用作者最近新提出的频谱参数化方法,对北京电信传输台网2447个远震P波到时残差数据进行了反演,说明新的参数化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实际数据.反演结果表明,京津唐张地区深部100多km内存在明显的速度横向不均匀性;50 km以上部分的结构与地表的地质构造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燕山隆起区下部表现为高速异常区,而凹陷区下部则呈现低速异常区;深度100 km以下,地表构造的痕迹逐步消失,异常蝠度也相应降低.研究区域范围内存在三个大的低速异常块体,其中以天津、唐山附近的水平尺度为100 km左右的低速异常区幅度最大,向下一直延伸到约100 km的深度,而且在100 km以下存在一低速异常构造与之对应.研究区域内发生的强震大部分都位于低速异常区边缘向高速区过渡的梯度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上地幔 P波 速度结构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其东部邻区的三维地震波速度结构与大陆碰撞模型 被引量:51
2
作者 曾融生 介寿 +5 位作者 周兵 丁志峰 何正勤 骆循 孙为国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523-533,共11页
自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以来.印度的大量地壳物质向欧亚大陆的地壳和上地幔挤入.寻找这些物质储藏的处所是了解大陆碰撞过程的关键.利用地震波层折成像方法.研究三维地震波速的结构,可为发现青藏及其邻区地壳和上地幔的异常物质... 自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以来.印度的大量地壳物质向欧亚大陆的地壳和上地幔挤入.寻找这些物质储藏的处所是了解大陆碰撞过程的关键.利用地震波层折成像方法.研究三维地震波速的结构,可为发现青藏及其邻区地壳和上地幔的异常物质提供证据.本文引用并分析地震面波和体波的层析成像结果.提出印度次大陆向欧亚大陆挤入的新模式,它不仅符合地震波速度数据,而且也和地质及地球物理现象相匹配.印度次大陆向欧亚大陆挤入的新模式可归纳如下:(1)印度次大陆的地壳向青藏的下部地壳挤入,而不是向青藏的地壳底部或上地幔的软流层挤入;(2)增多的青藏下地壳物质沿破裂的地壳底面,向东部邻区(青川滇)的上地幔软流层下插;(3)青藏中部及川滇上地幔较轻的热物质分别自地壳底面涌入地壳中;上涌物质可以达到地表附近(青藏中部)或是达到25km 深度的中地壳(川滇).视不同地区条件的不同而异.地表的张性构造和热物质的上升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陆碰撞 三维地震波速度结构
下载PDF
华北盆地强震的震源模型兼论强震和盆地的成因 被引量:52
3
作者 曾融生 +2 位作者 何正勤 丁志峰 孙为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88-301,共14页
华北盆地自第三纪以来产生不均匀沉降,形成众多凹陷和隆起.传统的热张裂模型或是拉一分模型均不适用于华北盆地.我们根据反射和折射地震探测以及地震体波层析成象的结果,说明震源区附近存在Moho界面断裂,而且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上地幔高... 华北盆地自第三纪以来产生不均匀沉降,形成众多凹陷和隆起.传统的热张裂模型或是拉一分模型均不适用于华北盆地.我们根据反射和折射地震探测以及地震体波层析成象的结果,说明震源区附近存在Moho界面断裂,而且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上地幔高温物质(低速度)向地壳下部入侵.因此,作者提出华北盆地强震以及凹陷形成的新模型,即在水平板块构造应力场的背景中,上地幔热物质向地壳下部入侵,它所产生的扰动应力场不仅在横向是不均匀的,而且在垂向也是不均匀的.它能够在地壳上部产生足够大的伸张应力场,同时在地壳中部或下部产生水平切应力场.这个新模型也能解释华北盆地的地壳厚度没有减薄,而地面热流又较大的现象. 由于地壳中力学性质随深度而改变,所以强震可能是由中部地壳的塑性形变以及上部地壳的脆性断层所组成的,即所谓两层破裂的震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盆地 强震 震源模型 成因 地震
下载PDF
中国南北地震带北段及其周缘地壳厚度与泊松比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兴臣 丁志峰 +1 位作者 武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80-2090,共11页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2013-2015年在南北地震带北段及其周缘架设的673个台站所记录到的远震波形所提取到的接收函数并应用H-κ扫描方法获取了南北地震带北段及其周缘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结果显示研究区地壳厚度从青藏高原东北...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2013-2015年在南北地震带北段及其周缘架设的673个台站所记录到的远震波形所提取到的接收函数并应用H-κ扫描方法获取了南北地震带北段及其周缘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结果显示研究区地壳厚度从青藏高原东北缘向鄂尔多斯块体逐渐减小,从65 km逐渐减薄至40 km,不同块体之间地壳厚度存在明显差异.祁连造山带西部地壳厚度超过60 km,而东部地壳厚度仅为约50 km左右,表明祁连造山带东、西部地壳增厚变形存在着明显差异.西秦岭造山带地壳厚度从60 km减薄到40 km,其东部具有较薄的地壳厚度可能经历了拆沉.阿拉善块体作为华北克拉通西部块体的一部分,西部地壳厚度约50 km,而东部约45 km,表明阿拉善块体西部由于印度一欧亚板块碰撞也受到了活化改造,其克拉通性质只在其中东部残留.研究区泊松比变化范围为0.20~0.31,平均泊松比约0.25,表明地壳主要由长英质矿物组成,较高的泊松比主要分布在六盘山断裂带和银川一河套地堑.研究结果显示地壳厚度与高程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地壳整体上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而西秦岭造山带和祁连造山带东部的部分区域地壳可能处于不均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震科学台阵观测 南北地震带 地壳结构 接收函数 泊松比
下载PDF
结合波形互相关的双差定位方法在2008年汶川地震余震序列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5
作者 吕鹏 丁志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7-419,557,共13页
选取了汶川地震主震后的2008年5月12日—2009年8月31日,震级为3.0≤MS≤5.0的余震4 240次.利用波形互相关方法得到其P波到时,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其进行定位,最终得到了2 441次重新定位的结果.统计定位误差(两倍标准偏差)在E--W方向为0.4 k... 选取了汶川地震主震后的2008年5月12日—2009年8月31日,震级为3.0≤MS≤5.0的余震4 240次.利用波形互相关方法得到其P波到时,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其进行定位,最终得到了2 441次重新定位的结果.统计定位误差(两倍标准偏差)在E--W方向为0.4 km,N--S方向为0.4 km,垂直方向为0.7 km.定位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余震深度集中在10—20 km,震中分布与龙门山中央断裂带的走向关系密切.沿龙门山断裂的地震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段性,西南段呈水平带状分布,东北段接近垂直分布,且在北川附近存在深度突变.这与龙门山断裂的地震在西南段多表现为逆冲,东北段多表现为走滑的现象相吻合.在深度剖面上地震的空间分布存在分立的特征,通过对比前人在此地区浅层的地震剖面资料,发现地震空间分布与已探知的浅部断层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定位 波形互相关 汶川地震 余震分布
下载PDF
2011年5月中国东北M_w5.7深震的非同寻常震源机制:区域波形反演与成因探讨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圣强 陈棋福 +5 位作者 赵里 高金哲 李闽峰 刘桂平 王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59-2970,共12页
本研究利用中国区域宽频地震台的波形数据,应用gCAP(generalized 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了2010年2月18日和2011年5月10日中国东北中俄边界附近发生的两个深震的矩张量解,与全球地震矩张量测定机构的结果对比分析,证实了2011年5月深震... 本研究利用中国区域宽频地震台的波形数据,应用gCAP(generalized 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了2010年2月18日和2011年5月10日中国东北中俄边界附近发生的两个深震的矩张量解,与全球地震矩张量测定机构的结果对比分析,证实了2011年5月深震具有显著的补偿线性单力偶矢量(CLVD)成分,表明基于区域波形资料的gCAP反演可获得较可靠的深震震源机制结果.结合研究区1977—2010年的深震震源机制数据反演确定的日本俯冲带前缘的区域应力场方向,分析认为2011年5月深震的非同寻常震源机制,可能是由于日本东北近海Mw9.0地震造成南东东向拉张应力的变化而造成的,属于日本俯冲带动力作用过程中的响应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深震 gCAP方法 应力场反演 日本俯冲带 东日本大地震
下载PDF
利用共转换点叠加方法研究华北地区地壳结构 被引量:23
7
作者 武岩 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28-2537,共10页
利用华北地震台阵L测线的35个台站记录的895个远震数据进行了接收函数的计算,并利用H-κ叠加方法得到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东侧和中部陆块内基岩台站下方的地壳结构.利用得到的基岩台站下方的地壳结构和通过波形模拟方法得到的渤海湾盆地... 利用华北地震台阵L测线的35个台站记录的895个远震数据进行了接收函数的计算,并利用H-κ叠加方法得到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东侧和中部陆块内基岩台站下方的地壳结构.利用得到的基岩台站下方的地壳结构和通过波形模拟方法得到的渤海湾盆地的沉积层结构作为背景模型对测线进行共转换点(CCP)叠加成像.在渤海湾盆地,通过增大CCP叠加方法中的共转换点单元,使得由于沉积层基底反射信号过强而难以识别的Ps转换波信号得以增强,获得渤海湾盆地下方的地壳结构.由CCP叠加的结果可以看出:华北克拉通地壳西厚东薄.西部陆块东侧的吕梁山下方地壳出现了地壳的突然减薄,减薄幅度约3 km.在减薄处的西侧,地壳逐渐加深,由44 km左右加深至46 km左右,之后在减薄处突然减薄至43 km左右,推测该减薄处可能是西部和中部陆块在深部的分界点;中部造山带地区的重力梯度带的西侧,地壳较为平缓,厚约42 km左右,山西断陷盆地下的地壳出现了略微的上升,幅度为2 km左右.大同盆地东侧下方的台站出现了Moho面的不连续,可能是地幔物质上涌的通道.在太行山前缘的重力梯度带内地壳迅速变浅至33 km左右,渤海湾盆地内地壳厚约32 km左右,冀中坳陷带下方地壳变浅,最浅可达29 km.沉积层基底的深度与地壳厚度呈负相关关系,可能与渤海湾盆地受到的拉张剪切作用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山西断陷带 渤海湾盆地 重力梯度带 莫霍面
下载PDF
鲁甸M_S6.5地震震源区地壳结构及孕震环境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兴臣 丁志峰 +1 位作者 武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031-4040,共10页
本文利用由中国地震局在鲁甸地震震区附近架设的35个流动观测台站记录的远震事件记录,采用接收函数H-k扫描方法和CCP叠加成像方法获取了鲁甸地震震源区的地壳精细结构,结果显示鲁甸地震发生在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变化较剧烈的地区.昭通断... 本文利用由中国地震局在鲁甸地震震区附近架设的35个流动观测台站记录的远震事件记录,采用接收函数H-k扫描方法和CCP叠加成像方法获取了鲁甸地震震源区的地壳精细结构,结果显示鲁甸地震发生在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变化较剧烈的地区.昭通断裂西南段和东北段地壳物质组分差异明显,西南段断裂两侧地壳组分均显示为中泊松比分布,东北段断裂两侧泊松比从低泊松比快速变化为高泊松比,表明东北段西南侧壳内含有更多铁镁质组分,造成昭通断裂西南段和东北段对青藏高原下地壳物质向东南运移的阻挡有所差异,导致壳内应变积累,从而引起鲁甸地震的发生.在震源区地壳内部存在的低速层,可能为此次地震提供了可能的孕震环境.鲁甸地震与芦山地震虽然均没有产生明显的地表破裂带,但两者的震源机制以及孕震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也认为未来应关注青藏高原东缘断裂的历史地震空段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本文研究结果对于理解青藏高原东缘区域的孕震背景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结构 鲁甸地震 接收函数 泊松比
下载PDF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渤海湾盆地沉积层结构 被引量:14
9
作者 武岩 丁志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7-849,981,共13页
对布设于渤海湾盆地地区的70个台站2006年9月—2009年9月记录到的895个远震数据进行接收函数计算,发现位于沉积层上的台站记录的接收函数震相较为复杂,由沉积层基底的转换波、多次波及莫霍面转换波、多次波共同构成,且随着沉积层厚度的... 对布设于渤海湾盆地地区的70个台站2006年9月—2009年9月记录到的895个远震数据进行接收函数计算,发现位于沉积层上的台站记录的接收函数震相较为复杂,由沉积层基底的转换波、多次波及莫霍面转换波、多次波共同构成,且随着沉积层厚度的增加,沉积层基底转换波、多次波与莫霍面转换波、多次波震相相互叠加,使之无法分辨出莫霍面转换波及多次波到时.为此,本文利用相邻算法对沉积层模型进行搜索,以获取与实际波形误差最小的波形相对应的模型,即台站下方的沉积层结构.结果显示:1渤海湾盆地由NNE向展布的坳陷带与隆起带组成,冀中坳陷带的沉积层厚度为3—6km,坳陷带内沿NE--NNE向分布着带状凹陷带与凸起带相间的次级构造,而且其东侧靠近沧县隆起区的凹陷带沉积层基底埋深最大,体现了渤海湾盆地基底受正断层控制而形成的半地堑(地堑)-半地垒(地垒)构造;2隆起带的波速比vP/vS大于坳陷带的波速比,推测与隆起带下第三系地层的缺失有关,坳陷带内高波速比地区与地热田的分布相对应,说明沉积层内高温环境下波速比较高;3隆起带内的S波平均速度较坳陷带内的S波平均速度小,且冀中坳陷带内沉积层较厚地区对应的S波平均速度比其它地区更大,说明渤海湾地区沉积层厚度与沉积层内的S波平均速度成反比关系,推测与下第三系地层的厚度有关,且下第三系地层越厚的地区,S波平均速度越大.以上结果表明,利用接收函数研究的结果与通过地质、地热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渤海湾盆地 沉积层结构 相邻算法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地壳结构及动力学机制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武岩 丁志峰 +1 位作者 王兴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05-2718,共14页
本文对布设在华北克拉通三个陆块的199个宽频带台站记录的远震数据进行了接收函数计算.利用H-κ迭代方法获得了该区域基岩地区的地壳结构,平滑处理后作为背景结构模型中的基岩地区地壳结构;利用相邻算法对沉积层地区的接收函数进行了波... 本文对布设在华北克拉通三个陆块的199个宽频带台站记录的远震数据进行了接收函数计算.利用H-κ迭代方法获得了该区域基岩地区的地壳结构,平滑处理后作为背景结构模型中的基岩地区地壳结构;利用相邻算法对沉积层地区的接收函数进行了波形拟合计算,获得了沉积层结构,平滑后作为背景结构模型中的沉积层结构;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完善了研究区域的背景结构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对接收函数进行了CCP(Common Conversion Point,共转换点)叠加成像,获得了Moho面成像结果,对比沉积层的成像结果发现:西部陆块中鄂尔多斯块体东部地区地壳厚度较大,约为42km,泊松比较低,小于0.24,为长英质含量较多的地壳层;位于中部陆块的山西地堑地壳厚度小于鄂尔多斯块体,且变化较大,西侧地壳厚度约为40km,东侧重力梯度带附近地壳厚度迅速减薄至36km左右,张家口—怀来—大同一带出现了地壳的局部抬升,地壳厚度等值线基本以北北东方向为主,与构造带方向基本一致,地堑内泊松比约为0.26~0.28,前人对此区域的层析成像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隆起和阴山隆起存在壳内低速层,推测为地壳部分熔融以及上地幔物质上涌造成的;东部陆块中渤海湾盆地的地壳厚度较薄,约为32km,部分地区小于30km,其中冀中坳陷带地壳厚度最薄,约为28km,沉积层基底分布与Moho面分布呈镜像对称趋势,沉积层较厚地区的地壳较薄,推测东部陆块在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下,存在北西—南东向的拉张作用,使其内发育了大量断陷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共转换点叠加 华北克拉通 拉张减薄
下载PDF
利用宽频带远震体波波形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融生 +2 位作者 吴大铭 ThomasJ.Owens GeorgeE.Randall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580-591,736,共13页
利用根据中美合作研究青藏高原深部结构计划布设在青藏高原上的11个宽频带数字地震仪记录到的远震体波数据,采用接收函数(receiver function)反演的方法,对各台站下面地壳上地幔地震波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台站接收函数是通过将三分向... 利用根据中美合作研究青藏高原深部结构计划布设在青藏高原上的11个宽频带数字地震仪记录到的远震体波数据,采用接收函数(receiver function)反演的方法,对各台站下面地壳上地幔地震波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台站接收函数是通过将三分向地震记录的两个水平分量旋转合成得到径向分量,然后在频率域除以垂直分量并变换回到时间域得到的,它仅与台站下面介质结构有关,而基本上与震源函数和传播路径无关。为压制噪声干扰,对来自同一方向上一定震中距范围内的远震记录得到的接收函数进行了叠加。采用分层弹性介质中弹性波传播矩阵理论,我们可以计算得到分层介质的理论接收函数以及它对各层弹性参数的偏导数,从而利用迭代线性反演可从观测接收函数得到台站下面的一维速度结构。本文给出了其中3个台,即温泉台、格尔木台和日喀则台的初步结果,它们分别位于高原的中部、北部和南部。从各台的接收函数中都可看到清晰的 Moho 面上的 P-S 转换波震相,其相对直达 P 波的走时延迟分别为:温泉台7.9s(东北方向结果),8.3s(东南方向结果);格尔木台8.2s;日喀则台9.0s,如此大的延迟表明高原地壳的巨厚.各台站接收函数波形的差异反映了高原南部与中北部构造上的差异,位于中北部的温泉台和格尔木台的接收函数波形都比较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体波波形 接收函数反演 S 波速度结构
下载PDF
唐海-商都地震台阵剖面下方岩石圈结构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兴臣 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828-3836,共9页
2006年10月到2009年9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华北地区布设了250个流动地震台站,本文选取其中一条从唐海经过唐山、三河、北京、张家口到商都的宽频带地震台阵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剖面49个宽频带台站记录的191个远震数据... 2006年10月到2009年9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华北地区布设了250个流动地震台站,本文选取其中一条从唐海经过唐山、三河、北京、张家口到商都的宽频带地震台阵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剖面49个宽频带台站记录的191个远震数据进行了S波接收函数的计算,通过共转换点叠加成像对剖面下方的岩石圈结构进行研究,获得了剖面下方的岩石圈精细结构.Moho界面和岩石圈一软流圈界面清晰可见,剖面下方地壳厚度从西到东逐渐减薄,从42km逐渐减薄至30km左右,西部陆块岩石圈厚度从100km逐渐减薄至70km,中部和东部陆块岩石圈厚度变化相对平稳,介于60-80km,表明剖面下方岩石圈遭受了大规模的明显减薄.结合其他地球物理方法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剖面下方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岩石圈减薄主要是由于热侵蚀作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接收函数 华北克拉通 岩石圈结构
下载PDF
一种新的三维速度结构反演模型参数化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曾融生 刘福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4-43,共10页
本文针对三维速度反演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模型的参数化作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化方法.同以往采用的矩形分块或划分网格点的方法不同,将待求扰动场按其空间频率展开,反演各阶频率系数.从三维傅氏级数理论出发,导出了一... 本文针对三维速度反演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模型的参数化作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化方法.同以往采用的矩形分块或划分网格点的方法不同,将待求扰动场按其空间频率展开,反演各阶频率系数.从三维傅氏级数理论出发,导出了一个简明且便于计算的三维空间频谱展开公式,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在空间域内离散模型和空间频率域内离散模型的不同之处. 理论分析表明,在空间域内采用过参数化离散模型来反演,会在所得到的解中混入人为的虚假结构,从而使反演解发生畸变.采用在频率域内离散模型的频谱参数化方法反演,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点.频谱参数化方法也使得我们可以过参数化(over-parameterization)离散模型,便于最大程度地从资料中提取正确信息,对模型的分辨程度完全取决于观测系统的分辨能力.这种方法在得到稳定的反演解的同时,还可得到观测系统在空间三个方向上的分辨率.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证实了以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速度结构反演 模型参数化 空间频率域展开 数值模拟 地震
下载PDF
基于P波三重震相的华南地区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苗苗 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65-3779,共15页
华南块体是研究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岩石圈减薄机制等问题的最佳场所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地震观测台网和大型流动台阵记录到的震中距10°~30°之间的两个中深源地震P波记录,利用三重震相波形拟合技术,获得了中扬子克拉通和华夏地块... 华南块体是研究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岩石圈减薄机制等问题的最佳场所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地震观测台网和大型流动台阵记录到的震中距10°~30°之间的两个中深源地震P波记录,利用三重震相波形拟合技术,获得了中扬子克拉通和华夏地块上地幔高精度P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中扬子克拉通过渡带底部存在高速异常,系太平洋俯冲板块的滞留体.俯冲的板块并没有进入下地幔,660-km间断面下沉约11 km,与后尖晶石相变的克拉伯龙斜率为负有关.而华夏地块过渡带底部并无明显高速异常,接近全球平均模型;(2)整个华南块体,410-km间断面上方普遍存在低速层,主要与上地幔部分熔融有关,与IASP91相比P波速度减小了1.38%~2.29%;(3)在研究区域内,中扬子克拉通和华夏地块都存在岩石圈减薄(<80 km),推测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快速回撤导致的岩石圈拆沉有关.且华夏地块减薄程度较明显,下伏软流圈速度较低,说明其上地幔强度较弱、温度较高.另外,中扬子克拉通过渡带中存在一个较宽的速度梯度带,可能与520-km间断面有关,其具体成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震相 华夏地块 中扬子克拉通 过渡带 岩石圈-软流圈
下载PDF
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渤海盆地的沉积覆盖 被引量:4
15
作者 贺传松 +1 位作者 丁志峰 潘纪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6-722,共7页
本研究收集了华北地震台网近6年的远震数据,提取有效接收函数12000余条,对同一台站的接收函数进行了叠加;用固定值域模拟搜索技术,获得了台站下方覆盖层(沉积覆盖)的厚度和Vp/Vs比,有效数据点27个,合理地覆盖了研究区。计算结果显示,上... 本研究收集了华北地震台网近6年的远震数据,提取有效接收函数12000余条,对同一台站的接收函数进行了叠加;用固定值域模拟搜索技术,获得了台站下方覆盖层(沉积覆盖)的厚度和Vp/Vs比,有效数据点27个,合理地覆盖了研究区。计算结果显示,上覆地层厚度受到北东向构造影响,由北西至东南渐次增厚;Vp/Vs与上覆地层厚度和P波延时成正比,上覆地层厚度大致与Vp/Vs比成正比;上覆地层厚度与S波速度成反比,与地层的松散度成正比。研究显示,上述结果为场地条件和工程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约束参数;同时,我们认为,本研究为油气勘探和油气储量计算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沉积覆盖 Vp/Vs比 场地条件 油气资源
下载PDF
RF-RTM成像方法研究新疆西准噶尔地区线性台阵下方地壳结构
16
作者 姜小欢 黄荣 +4 位作者 卢占武 罗银河 张荣堂 徐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8-368,共11页
本文基于2017年7月8日至2017年8月2日在西准噶尔地区布设的一条100 km的线性台阵,从记录的三分量波形数据中计算出P波接收函数,采用接收函数逆时偏移(RF-RTM)方法获得了台阵下方地壳结构成像结果。结果表明测线下方扎伊尔山和准噶尔盆... 本文基于2017年7月8日至2017年8月2日在西准噶尔地区布设的一条100 km的线性台阵,从记录的三分量波形数据中计算出P波接收函数,采用接收函数逆时偏移(RF-RTM)方法获得了台阵下方地壳结构成像结果。结果表明测线下方扎伊尔山和准噶尔盆地结构差异较大:扎伊尔山下Moho界面平均深度为42 km,横向连续且起伏较小;准噶尔盆地下方地壳结构成像结果较复杂,盆地基底延伸至3 km深,盆地下方Moho界面沿着测线走向(北西-南东)深度逐渐加深,在测线最南东端达到50 km;另外,在准噶尔盆地下方35 km深处可看出一明显的速度异常界面,推测可能是由古生代大洋岩石圈残片造成。上述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西准噶尔地区的大陆岩石圈形成和演化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逆时偏移 密集台阵 西准噶尔 地壳结构
下载PDF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的共转换点叠加方法研究华北克拉通上地幔过渡带结构 被引量:3
17
作者 武岩 丁志峰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1年第4期485-494,共10页
上地幔过渡带的结构形态对于研究上覆岩石圈的构造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横跨华北克拉通中东部的一条北西向的测线L上分布的35个宽频带台站记录的远震数据进行接收函数的计算和共转换点叠加成像,得到了测线下方上地幔过渡带... 上地幔过渡带的结构形态对于研究上覆岩石圈的构造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横跨华北克拉通中东部的一条北西向的测线L上分布的35个宽频带台站记录的远震数据进行接收函数的计算和共转换点叠加成像,得到了测线下方上地幔过渡带的结构。成像结果表明:华北克拉通的三个陆块处于不同的构造环境,西部陆块较为稳定,中部造山带位于地幔对流较强的构造环境内,而东部陆块由于受到太平洋俯冲板块的影响,所处环境温度较低,说明中部造山带内的裂陷盆地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幔对流作用的影响较大,而东部陆块内的新生代裂陷盆地在形成过程中,可能主要是受到右旋拉张力的作用,两者的形成主要动力或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上地幔间断面 共转换点叠加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浅析接收函数共转换点叠加成像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兴臣 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14-2819,共6页
回顾了接收函数叠加成像方法的发展过程,发现现在仍被广泛用于接收函数成像的共转换点(CCP)叠加成像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点.通过计算转换波射线路径,得到不同深度、不同震中距转换波射线参数,发现共转换点叠加方法适合于P波接收函数叠加... 回顾了接收函数叠加成像方法的发展过程,发现现在仍被广泛用于接收函数成像的共转换点(CCP)叠加成像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点.通过计算转换波射线路径,得到不同深度、不同震中距转换波射线参数,发现共转换点叠加方法适合于P波接收函数叠加成像,对S波接收函数叠加成像却可能产生错误.结果显示在震中距为60°左右时,真正的转换点位置与共转换点叠加方法追踪到的转换点位置在深度为140km处水平方向偏离约200km,在震中距70°-80°之间时,真正的转换点位置与传统共转换点叠加方法追踪到的转换点位置之间的偏差小于S波接收函数的水平分辨率.利用不同深度产生的转换波射线参数进行反投影,能将转换点归位到更接近于真实的转换点位置上,从而使得通过S波接收函数获取的地球内部结构更加可靠.在岩石圈厚度变化剧烈的地区,建议优先采用震中距在70°-80°之间的远震S波事件进行岩石圈结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反投影 平面波近似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的地壳地震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椿镛 良保 +1 位作者 丁志峰 《国际地震动态》 1991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综述了自1976年以来全球地学界对青藏高原所作的地壳地震学研究的进展,介绍了当前解释青藏高原隆起的三种假说,同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可能采用的方法。
关键词 地壳 地震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India-Eurasian collision vs. ocean-continent collision
20
作者 曾融生 吴庆举 +1 位作者 丁志峰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7年第1期1-10,共10页
Ample observational evidence shows that there is a northward crustal subduction zone underneath the Yarlung Zangbo suture between India and Eurasia. It penetrates Moho to a depth of about 100 km. There are probably mu... Ample observational evidence shows that there is a northward crustal subduction zone underneath the Yarlung Zangbo suture between India and Eurasia. It penetrates Moho to a depth of about 100 km. There are probably multiple such crustal subductions under the Himalayas.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lithosphere subduction during oceanic collisions. The detected slabs in the upper mantle north of the Yarlung Zangbo suture can be interpreted as remains of the Indian Plate's mantle lithosphere. In contrary to ocean-continent subduction, the mantle lithosphere is de- laminated from the crust as the Indian Plate subducts underneath Eurasia. Existing structural images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reveal that there were both northward and southward subductions over different geological period, causing some seismic velocity annmalies around those subduction z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ia-Eurasian collision ocean-continental collision DELAMIN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