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1
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5期113-113,115,共2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2级、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EH1组和EH2,实施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2级、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EH1组和EH2,实施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男女性别比和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H2组患者的24 h、日间和夜间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EH2组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水平(mAlb)水平比EH1组患者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尿素氮(BUN)水平和血肌酐(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组患者血压变异性同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0.209<r<0.431,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之间有直接关系,因此有必要控制好患者24 h内的血压水平,降低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肾功能 损害 变异性 关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乌宇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2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分为A组、B组、C组,比较三...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分为A组、B组、C组,比较三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心力衰竭、缺血性卒中、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死亡)。结果 C组患者的心房颤动、室速/室颤、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均高于A组、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血栓再形成、脑卒中及死亡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C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具有简便易行、费用低廉及易于重复的优点,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有效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