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探究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 1
-
-
作者
朱钧祥
-
机构
浙江上虞市春晖中学
-
出处
《中学理科(综合)》
2005年第4期47-48,共2页
-
文摘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参与认知领域,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学会探求知识的本领,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掌握了科学的结论,又能够领略到科学研究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探索问题的求知欲望十分有益.笔者就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谈一些做法.
-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法
课堂教学
实践
科学研究
培养学生
主观能动性
中学生
教师指导
认知领域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24.21
-
-
题名用数轴法解决反应先后型离子反应题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朱钧祥
-
机构
浙江省上虞春晖中学
-
出处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7年第7期92-93,共2页
-
文摘
介绍了用数轴解析反应先后型离子反应题的方法.
-
关键词
数轴法
离子反应
习题
-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勒夏特列原理综合应用的题型分析
- 3
-
-
作者
朱钧祥
-
出处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06年第1X期75-76,共2页
-
文摘
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它不适用于未达平衡的体系.对于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且不能理解为抵消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如对于平衡2NO2(g)(?)N2O4(g),通过改变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平衡确实向右移动,但容器的体积缩小了,所以各物质的浓度都大于原平衡时的浓度.对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综合应用的常见题型如下.
-
关键词
勒夏特列原理
化学计量数
分子数
-
分类号
G634.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物质熔、沸点高低的定性判断
- 4
-
-
作者
朱钧祥
-
出处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06年第4X期57-59,共3页
-
文摘
晶体的类型直接决定着晶体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延展性、水溶性等.而晶体的类型本质上又是由构成晶体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决定的.比较物质熔、沸点的高低,可先判断物质的晶体类型, 然后再根据同类晶体中晶体微粒间作用力大小来比较.
-
关键词
定性判断
金属键
新戊烷
离子电荷
键能
键长
沸点升高
相对分子质量
副族
含氧酸
-
分类号
G634.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
- 5
-
-
作者
朱钧祥
-
机构
浙江省上虞市春辉中学
-
出处
《中学化学》
2003年第7期28-29,共2页
-
-
关键词
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化学
解法
“铝三角”
计算题
解法
图象法
守恒法
中学
-
分类号
G633.80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803
-
-
题名高三化学复习教学方法之我见
- 6
-
-
作者
朱钧祥
-
机构
浙江上虞市春晖中学
-
出处
《中学理科(综合)》
2006年第2期58-58,共1页
-
文摘
高考复习的任务.一是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建立内在联系;二是锤炼思想方法,提升解题能力;三是加强知识综合.提高应用能力.为此.进入高三以来,我校高三化学备课组开展了一些有效复习策略的研究.我们采用的复习方法是六环节十二个字:“预习、提问、讨论、精讲、精练、点评”.现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一节为例作简单介绍.
-
关键词
高三化学
教学方法
化学复习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梳理知识
学生系统
高考复习
思想方法
解题能力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