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辅助热水提取阿克苏残次品红枣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磊 刘胜 +2 位作者 李静 李建贵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10期68-71,共4页
本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水浴温度、超声时间、浸提时间、颗粒大小等5个因素对提取红枣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过60目筛的红枣粉,料液比1∶20,经过8min超声,于65℃水浴锅中浸提2.5h的提取条... 本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水浴温度、超声时间、浸提时间、颗粒大小等5个因素对提取红枣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过60目筛的红枣粉,料液比1∶20,经过8min超声,于65℃水浴锅中浸提2.5h的提取条件较为理想,提取率为15.36%。超声波辅助热水提取红枣多糖不仅能有效缩短多糖提取时间,还能提高多糖的提取效率,节约人力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多糖 超声波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不同有机酸对磷酸三钙溶解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胜 +2 位作者 李静 杨越 李建贵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0-1016,共7页
为研究不同有机酸对磷酸三钙的溶解作用,将草酸等10种有机酸施加到磷酸三钙无机磷培养基中培养6 d,测定培养基中速效磷的含量,并对溶解磷酸三钙能力较强的5种有机酸进行正交试验,进一步比较研究其解磷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这10种有机酸... 为研究不同有机酸对磷酸三钙的溶解作用,将草酸等10种有机酸施加到磷酸三钙无机磷培养基中培养6 d,测定培养基中速效磷的含量,并对溶解磷酸三钙能力较强的5种有机酸进行正交试验,进一步比较研究其解磷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这10种有机酸都可以促进磷酸三钙的溶解,但它们的溶磷能力却有显著差异。其中草酸、酒石酸、丙酮酸、乳酸及乙酸等5种有机酸溶磷能力较强,苹果酸、α-戊二酸的溶磷能力较弱,丙酸、富马酸、柠檬酸溶解磷酸三钙的能力最弱。对5种溶磷能力较强的有机酸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它们溶解磷酸三钙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酒石酸、丙酮酸、乳酸、草酸、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溶磷 磷酸三钙
下载PDF
吐鲁番地区杏树小蠹虫的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祁先慧 +1 位作者 刘胜 银飞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为研究吐鲁番地区杏树小蠹虫的空间格局,给种群动态监测及综合防治提供参考,对吐鲁番地区杏园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树段解剖,鉴定种类;选择4个不同树龄杏园进行抽样调查,应用聚集度指标检测、回归分析及聚集均数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 为研究吐鲁番地区杏树小蠹虫的空间格局,给种群动态监测及综合防治提供参考,对吐鲁番地区杏园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树段解剖,鉴定种类;选择4个不同树龄杏园进行抽样调查,应用聚集度指标检测、回归分析及聚集均数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该地区杏树小蠹虫种类为多毛小蠹(Scolytus seulensis)、皱小蠹(S.rugulosus)、枝小蠹属(Ernoporus sp.)以及小蠹属(S.sp.)。其中多毛小蠹为优势种群,其次是皱小蠹,这2种小蠹分布于主干、主枝、侧枝;枝小蠹属多见于较细侧枝和副侧枝;而小蠹属分布于主枝和侧枝。(2)5种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证明,杏树小蠹虫成虫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种群,其聚集分布具密度依赖性,即聚集密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3)当种群密度较小时,种群聚集是由自身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致;当种群密度较大时,环境才是造成种群聚集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树小蠹 空间分布 聚集分布
下载PDF
吐鲁番市杏树小蠹虫的危害特点及抽样调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银飞 祁先慧 +1 位作者 刘胜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276-280,共5页
对吐鲁番市不同树龄杏园杏树小蠹科(Scolytidae)害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粗放管理的杏园,树龄越大,小蠹虫危害越高;不同方向小蠹虫平均虫口数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依次是南面>北面>西面>东面;不同部位小蠹虫... 对吐鲁番市不同树龄杏园杏树小蠹科(Scolytidae)害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粗放管理的杏园,树龄越大,小蠹虫危害越高;不同方向小蠹虫平均虫口数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依次是南面>北面>西面>东面;不同部位小蠹虫平均虫口数量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P<0.01),依次是主枝>侧枝>主干>副侧枝。抽样方法调查结果表明,10年以上树龄使用五点取样法,而10年及10年以下树龄使用棋盘式取样法能较好地代表整个杏园小蠹虫危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树 小蠹 危害特点 抽样调查
下载PDF
新疆核桃微生物菌肥菌种组合筛选
5
作者 杨越 李建贵 +4 位作者 李静 郭艺鹏 刘胜 祁先慧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9-265,共7页
为获得适合新疆自然条件下的核桃专用微生物菌肥菌种组合,从已获得的新疆本地核桃根际土壤中筛选出的解磷菌13株(解有机磷较强的6株:p-1、p-2、p-4、p-5、p-6、p-7;解无机磷较强的7株:p1、p2、p3、p4、p5、p6、p7)、解钾菌13株(k1、k2... 为获得适合新疆自然条件下的核桃专用微生物菌肥菌种组合,从已获得的新疆本地核桃根际土壤中筛选出的解磷菌13株(解有机磷较强的6株:p-1、p-2、p-4、p-5、p-6、p-7;解无机磷较强的7株:p1、p2、p3、p4、p5、p6、p7)、解钾菌13株(k1、k2、k3、k5、k6、k7、k8、k9、k10、k11、k12、k13、k14)优势功能菌株为材料,进行生物拮抗测试,再根据不同功能分类(解有机磷、解无机磷、解钾)进行复合,研究其在混菌发酵条件下的解磷解钾功能表达,其中p-4+p2+k8组合与p-4+p5+k14组合解无机磷能力最强,解磷量达到300μg/mL;解有机磷最强的组合p-7+p1+k8组合与p-6+p7+k11组合,两菌种组合能力表达稳定且达到40μg/mL;解钾能力最强的组合为p-4+p1+k5组合、p-6+p4+k5组合、p-7+p7+k11组合,最终获得最佳菌种组合:p-7+p7+k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微生物菌肥 菌种组合 筛选
下载PDF
四株解磷菌分泌有机酸与溶解磷酸三钙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胜 +4 位作者 祁先慧 李晓原 张富玮 杨文英 李建贵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4-1121,共8页
【目的】研究解磷细菌溶解难溶性磷酸盐及溶磷过程中有机酸的作用。【方法】对P7、P13、P15、P18四株解磷菌进行培养,并对其进行动态观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机酸种类及含量,研究其解磷量与有机酸之间的关系。【结果】4株解磷菌... 【目的】研究解磷细菌溶解难溶性磷酸盐及溶磷过程中有机酸的作用。【方法】对P7、P13、P15、P18四株解磷菌进行培养,并对其进行动态观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机酸种类及含量,研究其解磷量与有机酸之间的关系。【结果】4株解磷菌溶解磷酸三钙能力有显著差异,解磷能力大小依次是P15>P13>P18>P7。4株解磷菌产生有机酸的含量差异很大,并且同一株解磷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种类也会不同。经分析发现有机酸对速效磷的直接影响由强至弱排序依次是:丙酮酸、酒石酸、乳酸、乙酸、草酸。【结论】解磷能力最强的是P15菌株,丙酮酸对溶解磷酸三钙的直接影响系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微生物 酸解作用 有机酸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灰枣根际土壤养分及枣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李静 李建贵 +3 位作者 杨越 郭艺鹏 刘胜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7-232,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前期在实验室条件下筛选出的6组菌种组合对灰枣根际土壤养分及枣果品质的影响。施用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菌剂后灰枣根际土壤养分及枣果品质普遍高于对照组,其中固氮菌N2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前期在实验室条件下筛选出的6组菌种组合对灰枣根际土壤养分及枣果品质的影响。施用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菌剂后灰枣根际土壤养分及枣果品质普遍高于对照组,其中固氮菌N21+解磷菌Py8+解磷菌Pw19+解钾菌K11组合碱解氮含量在萌芽期较对照增加11.39mg/kg(P<0.05),速效磷含量在花期较对照增加10.23mg/kg(P<0.05),幼果期时土壤中速效钾含量较对照增加65.75mg/kg(P<0.05),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各植物根际促生菌菌剂处理枣果中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增加明显(P<0.05),而可溶性蛋白质及有机酸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通过对各处理土壤及枣果品质指标分析得出,固氮菌N21+解磷菌Py8+解磷菌Pw19+解钾菌K11组合的综合应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 灰枣 土壤养分 品质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菌肥对新疆灰枣根际土壤解钾效果及其与有机酸的相关性 被引量:7
8
作者 刘胜 +3 位作者 李静 杨越 杨文英 李建贵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9期125-128,共4页
为了探究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简称PGPR)菌肥对灰枣根际土壤的促生效应与解钾机制,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功能菌株K3、K7、K11、K24及空白培养基对照(CK1)、清水对照(CK0)6个处理对灰枣根际土壤... 为了探究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简称PGPR)菌肥对灰枣根际土壤的促生效应与解钾机制,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功能菌株K3、K7、K11、K24及空白培养基对照(CK1)、清水对照(CK0)6个处理对灰枣根际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与有机酸种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灰枣的1个生长周期内,施用不同的PGPR菌肥均对土壤中速效钾含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K24对土壤中矿物钾的释钾能力最佳,施菌后1 d较清水空白对照含量提高了37. 24 mg/kg。不同菌株处理的速效钾含量比清水空白对照提高了40. 39%~66. 91%,其中K7菌株处理土壤中的活菌数提升效果最优,丙酮酸含量较对照变化较为明显,浇灌菌液30 d后丙酮酸含量达到4. 018 mg/kg,明显高于清水空白对照,速效钾与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相关性。综合分析可知,PGPR菌肥在生长代谢过程中,通过分泌有机酸,产生解钾机制中的酸解作用,从而提高了根际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灰枣 根际促生菌 有机酸 速效钾
下载PDF
红枣根际解磷菌对土壤有机酸及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胜 +2 位作者 杨越 李静 李建贵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7期130-133,共4页
将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P7、P13、P15、P18进行室内培养并施入红枣根际,定期测定土壤中的活菌数和速效磷、有机酸含量,研究红枣根际施解磷菌对土壤有机酸及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解磷菌株在施入30 d时能够形成良好的定殖能力,可... 将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P7、P13、P15、P18进行室内培养并施入红枣根际,定期测定土壤中的活菌数和速效磷、有机酸含量,研究红枣根际施解磷菌对土壤有机酸及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解磷菌株在施入30 d时能够形成良好的定殖能力,可明显提高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及丙酮酸、乙酸、乳酸等有机酸含量,其中,菌株P15、P18在大田中的溶磷效果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株 有机酸 速效磷 土壤 红枣
下载PDF
新疆红枣PGPR解钾效果及其与有机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胜 +4 位作者 祁先慧 张富玮 李晓原 杨文英 李建贵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3-139,共7页
通过分析高效解钾菌对含钾矿物的解钾效果及其与有机酸的相关性,以探究解钾菌解钾作用机制。采用摇瓶实验,将经过筛选出的4株解钾菌K3、K7、K11、K24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发酵培养,然后测定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含量、速效钾含量及pH值。利用通... 通过分析高效解钾菌对含钾矿物的解钾效果及其与有机酸的相关性,以探究解钾菌解钾作用机制。采用摇瓶实验,将经过筛选出的4株解钾菌K3、K7、K11、K24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发酵培养,然后测定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含量、速效钾含量及pH值。利用通径分析法,研究草酸、酒石酸、丙酮酸、乙酸、柠檬酸5种有机酸对解钾效果的直接与间接影响。结果表明,4株解钾菌发酵液中的速效钾含量比对照(CK)增加了674.88%,且速效钾的含量与有机酸的含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相关(P<0.05),故5种有机酸均对速效钾的含量变化有影响,其中丙酮酸对钾长石溶解的直接作用影响最大,其直接通径系数为1.689,酒石酸对速效钾的间接作用影响最大,其间接通径系数为0.205。有机酸与含钾矿物解钾量呈正相关关系,速效钾的含量随着有机酸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解钾菌 解钾机理 有机酸 通径分析 影响作用系数
下载PDF
不同有机酸对含钾矿物释钾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胜 +3 位作者 李静 杨越 杨文英 李建贵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241-244,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有机酸对含钾矿物释钾作用的影响,采用振荡平衡培养法在施加含钾矿物的前提下,测定10种有机酸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 mg/L时对含钾矿物的解钾量,选取其中效果较好的5种有机酸进行正交试验,筛选最优浓度组合。... 为了研究不同有机酸对含钾矿物释钾作用的影响,采用振荡平衡培养法在施加含钾矿物的前提下,测定10种有机酸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 mg/L时对含钾矿物的解钾量,选取其中效果较好的5种有机酸进行正交试验,筛选最优浓度组合。可溶性钾含量采用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并用SPSS对数据进行整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种有机酸振荡培养144 h后,其中大部分有机酸在0.3、0.4、0.5 mg/L时达到最佳解钾效果,但乙酸、乳酸在0.2 mg/L时解钾能力最强,表现出可溶性钾含量并不完全是随着浓度的增高而提升,不同有机酸都有其最适浓度,若过量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正交试验结果可知,释钾能力表现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丙酮酸>乙酸,处理11的混合酸组合解钾效果最优,即0.10 mg/L草酸、0.10 mg/L酒石酸、0.05 mg/L乙酸、0.15 mg/L柠檬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钾矿物 有机酸 振荡平衡培养法 钾素释放 解钾效果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