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菊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9期90-91,93,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高血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依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专科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同时应用FMA评分和BI评...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高血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依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专科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同时应用FMA评分和BI评分评价两组治疗的效果,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MA评分(49.78±5.91 vs 40.61±7.24)和BI评分(56.78±8.60 vs 46.79±10.85)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脑表面贴附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成力 +3 位作者 叶碎林 张学磊 陈旭东 田达 《浙江创伤外科》 2011年第6期802-803,共2页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脑表面贴附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4例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脑表面贴附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术后存活12例,大部分意识状态及肢体功能逐渐恢复,能独立生活(...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脑表面贴附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4例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脑表面贴附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术后存活12例,大部分意识状态及肢体功能逐渐恢复,能独立生活(ADLⅡ级)5例,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7例,死亡2例。结论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脑表面贴附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 颞肌脑表面覆盖 大面积脑梗塞
下载PDF
认知行为为主的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焦虑情绪和血清中MIF和BDNF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赵红红 陆晓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1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焦虑情绪及对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脑出血康复期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3例在常规...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焦虑情绪及对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脑出血康复期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应用ELISA法分析干预前后血清中MIF和BDNF的表达。评价干预对焦虑评分及血清中MIF和BDNF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MIF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BDNF的升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积极应用认知疗法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情绪,同时可以有效改善血清中与焦虑相关的MIF和BDNF的表达,有效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焦虑 认知行为疗法 护理干预 MIF BDNF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下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学磊 田达 +3 位作者 李湖广 杜庆华 孙顺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53-456,共4页
目的研究颅内压监测下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亚低温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亚低温组患者加用亚低温治疗,控制直肠温度(RT)为3... 目的研究颅内压监测下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亚低温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亚低温组患者加用亚低温治疗,控制直肠温度(RT)为32℃~34℃;对照组患者控制RT在36℃~37℃;均监测患者的脑组织氧分压(PbtO_2)和颅内压(ICP)。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24 h、48 h、72 h、96 h的ICP、脑组织PbtO_2及血乳酸、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变化;治疗前、后给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入院时,两组ICP、Pbt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24 h、48 h、72 h、96 h,两组ICP均降低、PbtO_2均升高,亚低温组入院不同时间点ICP均低于、PbtO_2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入院时,两组血乳酸、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24 h、48 h、72 h、96 h,两组的血乳酸水平降低,BDNF水平上升;亚低温组入院后各时间点血乳酸水平低于、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3)治疗前,两组NIHSS、GO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的NIHSS评分均降低,GOS评分均上升,但亚低温组的NIHSS评分低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亚低温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监测下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快速降低患者的ICP,改善其神经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亚低温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5
5
作者 田达 +1 位作者 张学磊 李湖广 《浙江创伤外科》 2017年第3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来本院就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开颅术治疗+术后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来本院就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开颅术治疗+术后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随访3个月,研究对比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颅内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及GCS评分。结果实验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P<0.05;且实验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第10天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第5天及第10天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0天及术后3个月的GCS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采取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颅内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及GCS评分,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开颅术 高压氧 效果
下载PDF
特定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抑郁情绪及血清中CRP和Cor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周丽琼 来青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7期93-95,99,共4页
目的观察特定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抑郁情绪及对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和皮质醇(Cor)的影响,关注其意义。方法选取240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专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 目的观察特定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抑郁情绪及对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和皮质醇(Cor)的影响,关注其意义。方法选取240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专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的抑郁评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清中CRP、Cor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抑郁评分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血清中CRP和Cor变化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积极应用特定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抑郁情绪,同时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与抑郁相关的CRP和Cor的表达,有效提高疗效,患者满意率高,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抑郁 护理干预 CRP COR
下载PDF
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顺进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5期851-852,共2页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接诊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进行手术治疗。选择同期在本...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接诊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进行手术治疗。选择同期在本院接诊并接受立体定向软通道技术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出血量、GC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感染、术后再出血率、血肿残余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两组神经功能、出血量、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立体定向软通道技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ICU住院脑出血并发院内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胜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1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ICU住院脑出血并发院内感染患者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情况。方法收集79例ICU中脑出血并发院内感染的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本组肺部感染66例,泌尿系感染10例,消化系感染3例。共培养出细菌124株,其中G+菌占31... 目的观察ICU住院脑出血并发院内感染患者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情况。方法收集79例ICU中脑出血并发院内感染的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本组肺部感染66例,泌尿系感染10例,消化系感染3例。共培养出细菌124株,其中G+菌占31株,G-菌93株。G+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最多,对万古霉素敏感;G-性菌中鲍曼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最多,其中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鲍曼氏不动杆菌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严防院内感染。对感染的患者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脑出血 细菌培养 药敏 耐药
下载PDF
微创穿刺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叶碎林 张学磊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7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经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8例,将死亡的58例设为死亡组,存活的110例设为存活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入院时出血量、入院时格拉斯哥...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经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8例,将死亡的58例设为死亡组,存活的110例设为存活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入院时出血量、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首次抽吸量、术后血压控制、并发症和手术时机,然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70岁、首次抽吸量>60ml、术后血压控制>180mm Hg、手术时机>24小时、有并发症和入院时GCS≤7分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首次抽吸量>60ml、术后血压过高、手术时机过迟、有并发症和入院时GCS偏低都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必须针对这些因素改善治疗方案、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穿刺 血肿清除术 危险因素 分析
下载PDF
不同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转归中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杜庆华 田达 +2 位作者 刘进 苏畅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8期1460-146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TT)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转归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回顾分析神经监护中心2017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24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123例,传统气管切开组120例,从术后各...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TT)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转归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回顾分析神经监护中心2017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24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123例,传统气管切开组120例,从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微并发症中合计早期并发症(术后0~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中微出血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30天并发症中微出血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气道I级狭窄及声门下轻、中度狭窄均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转归中均有积极作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值得首选,同时对于个体化患者兼顾传统气管切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气管切开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成力 田达 +3 位作者 任明军 叶碎林 张学磊 《浙江创伤外科》 2011年第4期465-466,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的超早期手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0例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完全恢复日常生活(ADLⅠ级)8例,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ADLⅡ级)13例,需人帮助、扶拐可走4例,长...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的超早期手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0例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完全恢复日常生活(ADLⅠ级)8例,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ADLⅡ级)13例,需人帮助、扶拐可走4例,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2例,植物生存1例,住院期间再出血1例而放弃治疗,1例因并发严重的肺部感染而死亡。结论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且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故为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 高血压小脑出血 手术
下载PDF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颅脑创伤昏迷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庆华 张学磊 +4 位作者 田达 刘进 李湖广 苏畅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于闭合性颅脑创伤昏迷患者意识状况和残疾程度不同恢复阶段临床结果。方法本中心将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87例闭合性颅脑创伤昏迷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常规组(43例)。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纳入颅脑创伤后7... 目的观察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于闭合性颅脑创伤昏迷患者意识状况和残疾程度不同恢复阶段临床结果。方法本中心将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87例闭合性颅脑创伤昏迷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常规组(43例)。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纳入颅脑创伤后7-14天GCS 4-8分的患者,进行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2周时间,分别从伤后28天、3个月、6个月评估该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GCS、GOSE、CRS-R、DRS评分)。结果治疗后GCS评分比较,创伤时间延长分值增高且差异性有所变小,但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GOSE评分随创伤时间延长差异性变大,CRS-R评分不同阶段差异不明显,DRS评分下降幅度更高,与常规组比较,统计学均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闭合性颅脑创伤昏迷患者早期行右正中神经电刺激,不同恢复阶段意识状态及残疾程度均有差异性改善,指导早期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颅脑创伤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 促醒
下载PDF
急诊开颅合并前颅底重建处理鼻漏21例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庆华 陈旭东 +3 位作者 金一勤 叶碎林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4期699-700,共2页
目的总结急诊开颅脑外伤早期前颅底重建处理脑脊液鼻漏经验,评估前颅底重建对脑脊液鼻漏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1例存在前颅底骨折鼻漏并符合急诊开颅指征患者,如开放性颅脑损伤、脑挫裂伤、硬膜外下血肿、脑内血肿等,术前经电子计算机断... 目的总结急诊开颅脑外伤早期前颅底重建处理脑脊液鼻漏经验,评估前颅底重建对脑脊液鼻漏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1例存在前颅底骨折鼻漏并符合急诊开颅指征患者,如开放性颅脑损伤、脑挫裂伤、硬膜外下血肿、脑内血肿等,术前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重建颅底骨性结构,指导开颅手术,在手术治疗血肿、破碎脑组织及碎骨片的同时一并行前颅底骨性及膜性重建。结果经前颅底重建21例患者脑脊液鼻漏均治愈。讨论前颅底重建合并处理成为急诊开颅患者减少脑脊液鼻漏及逆行感染最佳时机,完整的骨性重建及膜性重建结合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骨折 脑脊液鼻漏 前颅底重建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下载PDF
神经导航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26例
14
作者 张学磊 叶碎林 +3 位作者 刘进 田达 《浙江创伤外科》 2009年第1期29-29,共1页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已成为治疗垂体腺瘤的常用手术。神经导航系统的应用,可使手术更加准确、安全。2003年6月至2007年7月.笔者对26例垂体腺瘤进行神经导航手术,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垂体腺瘤切除术 神经导航系统 经鼻蝶入路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神经导航手术 常用手术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15
作者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5期2003-2003,共1页
目的:通过对比重型颅脑损伤在亚低温治疗下与在常温治疗下的结果,来分析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优势。方法:通过对110例患者的临床实践,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5人,检测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状况。在患病后1年内,根据... 目的:通过对比重型颅脑损伤在亚低温治疗下与在常温治疗下的结果,来分析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优势。方法:通过对110例患者的临床实践,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5人,检测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状况。在患病后1年内,根据GCS的评分来判定,可以将结果定为好、良、轻度残疾、重度残疾和死亡等几个标准。结果:随访1-3年,观察组的32例预后良好,比例为58.18%;有13人轻度残疾,比例为23.63%;有8人重度残疾,比例为14.54%;2人死亡,比例为3.6%。对照组的22例预后良好,比例为40%;有11人轻度残疾,比例为20%;有14人重度残疾,比例为25.45%;7人死亡,比例为12.72%。通过这组数据表明在常温下颅内压下降速度和程度均低于观察组,同时在应激性溃疡和癫痫发生率上也高于观察组。结论:运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更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 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