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延可 李宝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89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单独放疗组44例、联合治疗组(化疗+复方苦参注射液)45例,参照NRS疼痛分级标准,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的...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89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单独放疗组44例、联合治疗组(化疗+复方苦参注射液)45例,参照NRS疼痛分级标准,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止痛效果与单用放疗组无明显差异,在改善生存质量方面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可改善骨转移癌疼痛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放射治疗 骨转移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利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1月兖矿新里程总医院肿瘤三科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98例,以随机法分组,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化...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利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1月兖矿新里程总医院肿瘤三科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98例,以随机法分组,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化疗方案,持续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持续3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癌胚抗原(CEA)指标水平,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观察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疗程,两组血清CEA、Cyfra21-1、VEGF均下降,而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协助传统化疗制剂用于中晚期NSCLC的治疗,有助于下调血清CEA、Cyfra21-1、VEGF水平,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不会加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晚期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谈帅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8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肝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1、2年内的复发情...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8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肝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1、2年内的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结果两组手术治疗后1、2年内的复发率比较,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18.18%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5%显著较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社会功能评分(86.06±5.75)分、躯体功能评分(82.75±4.09)分、物质生活评分(81.64±5.43)分、心理功能评分(80.70±5.8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42±6.91)、(69.06±6.97)、(68.76±6.75)、(68.86±6.48)分,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TBIL、AST、HBV-DNA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ALT(46.66±10.25)U/L、TBIL(17.55±2.74)μmol/L、AST(30.50±3.55)U/L、HBV-DNA(0.92±0.51)×10^(3)copies/ml均低于对照组的(57.68±10.44)U/L、(20.65±2.37)μmol/L、(36.72±3.11)U/L、(2.82±0.71)×10^(3)copies/ml,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虽然术后2年内复发率和肝动脉灌注化疗差异不大,但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生活质量和肝功能的改善,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术后复发 肝动脉灌注化疗
下载PDF
术后辅助化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探讨
4
作者 谈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1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胰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胰腺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辅助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予以辅助化疗和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 目的探讨分析胰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胰腺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辅助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予以辅助化疗和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生存率、无病生存率、Ⅲ/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2、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0%、59.09%、13.64%,均高于对照组的54.55%、36.36%、2.2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半年无病生存率、1年无病生存率、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5.00%、47.73%、31.82%,均高于对照组的47.73%、27.27%、11.36%,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Ⅲ/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1.82%(14/44),观察组Ⅲ/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1.36%(5/4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5.437,P=0.020<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中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以及生理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术后予以辅助化疗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升患者术后各时间生存率,同时能够让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无病生存率得到提升,并能够降低毒副反应,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化疗 放化疗 生存率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化疗与放化疗同步治疗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24期89-91,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化疗与放化疗同步治疗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放疗科收治的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共65例,其中放化疗同步组42例、单纯化疗组23例。放疗方案为累及野三维... 目的对比观察化疗与放化疗同步治疗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放疗科收治的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共65例,其中放化疗同步组42例、单纯化疗组23例。放疗方案为累及野三维适形直线加速器照射,2.0 Gy/次,1次/d,5 d/周。总DT(50~60)Gy/(5~6)周。化疗方案均为含铂(以顺铂为主)方案,有EP、MVP、NP、GP和TP等方案。比较两组有效率、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放化疗同步组为78.6%、化疗组为52.2%。放化疗同步组优于化疗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年生存率放化疗同步组分别为71.4%、47.6%、33.3%,化疗组为52.3%、26.1%、8.7%,放化疗同步组优于化疗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表现为放化疗不良反应,均能耐受。结论放化疗同步治疗晚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可提高有效率和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放化疗同步治疗 支气管肺癌 糖尿病
下载PDF
依据PET/CT、CT图像勾画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大体靶区对比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晴 马彦丽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3期50-52,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PET/CT图像、CT图像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大体靶区(GTV)的勾画。方法Ⅲ期NSCLC患者30例,采用PET/CT胸部放疗定位,将PET/CT图像传输至计划系统,由4位放射肿瘤医师分别先后依据CT图像和PET/CT图像目测勾画GTV,包括... 目的对比观察PET/CT图像、CT图像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大体靶区(GTV)的勾画。方法Ⅲ期NSCLC患者30例,采用PET/CT胸部放疗定位,将PET/CT图像传输至计划系统,由4位放射肿瘤医师分别先后依据CT图像和PET/CT图像目测勾画GTV,包括肺部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分别表示为GTVct和GTVpet/ct,并进行比较。结果 30例患者的GTVpet/ct为(147.4±7.1)cm3,GTVct为(192.0±22.0)cm3,两者比较P=0.025。有8例GTVpet/ct大于GTVct,其中2例体积变化>25%;有22例GTVpet/ct小于GTVct,其中13例体积变化>25%。15例体积变化>25%的患者均为中心型肺癌,6例周围型肺癌GTV体积变化在20%以内。不同勾画者勾画的GTV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是依据PET/CT图像勾画的GTV体积变异较单纯依据CT图像勾画的体积变异减小。结论PET/CT图像较CT图像能更准确地确定伴有阻塞性肺不张肺癌的原发灶以及更准确地确定转移淋巴结范围,减小勾画者之间的主观差异,更好地指导Ⅲ期NSCLC患者靶区的勾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靶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