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活动对内蒙古托克托县浅层地下水NO_3~–-N污染的驱动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政红 张翼龙 +3 位作者 胡波 王丽娟 朱玉 李剑锋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8-364,共7页
地下水NO_3~–-N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一个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在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所采集样品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浅层地下水NO_3~–-N分布极不均匀,NO_3~–-N含量大... 地下水NO_3~–-N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一个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在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所采集样品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浅层地下水NO_3~–-N分布极不均匀,NO_3~–-N含量大于20 mg/L的地下水分布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2.1%,广泛分布于古城镇以南的区域。少数井点地下水NO_3~–-N含量已大于100 mg/L,最高达304.6 mg/L,已发展成为硝酸型地下水。通过采用水质解析法和化学平衡法分析地下水NO_3~–-N污染来源,揭示了人类污水灌溉、粪便堆放、化肥施用等活动对托克托县地下水NO_3~–-N污染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NO3^–-N污染 源解析 人类活动 托克托县
下载PDF
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流系统变异机制及其资源效应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泽鹏 朱玉 +3 位作者 郝奇琛 王文中 张恒星 马孟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3-68,共6页
几十年的高强度开采致使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流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对含水系统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下水流场及水位动态特征,对地下水流系统演化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基本可归纳为3个演化阶段,地下水人工开采及沟谷水利工程的... 几十年的高强度开采致使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流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对含水系统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下水流场及水位动态特征,对地下水流系统演化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基本可归纳为3个演化阶段,地下水人工开采及沟谷水利工程的修建是地下流系统变异的主要驱动因子。采用均衡法对现状条件下地下水均衡情况进行了定量计算,通过与历史时期均衡情况对比分析,发现在不同水流系统演化阶段,各含水层地下水补排量差异较大,从而导致地下水资源量发生变化,与历史时期相比,潜水含水层资源量明显减小,承压含水层资源量有所增加,但总资源量一定程度减小,地下流系统变异的资源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和浩特盆地 地下含水系统 地下水流系统 资源效应
下载PDF
离散小波去噪后冬小麦叶片含水量高光谱估算
3
作者 王延仓 朱玉 +8 位作者 齐焱鑫 张志通 曹会琼 王金杲 顾晓鹤 唐瑞尹 何跃君 李笑芳 罗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59-2567,共9页
光谱噪声去除是遥感区域应用的必要过程,噪声去除效果能直接影响区域地表信息的监测精度。为分析离散小波算法对光谱数据的分解机理,探寻基于离散小波算法光谱噪声信息去除与光谱处理方法,以冬小麦冠层光谱与叶片含水量为数据源,先利用... 光谱噪声去除是遥感区域应用的必要过程,噪声去除效果能直接影响区域地表信息的监测精度。为分析离散小波算法对光谱数据的分解机理,探寻基于离散小波算法光谱噪声信息去除与光谱处理方法,以冬小麦冠层光谱与叶片含水量为数据源,先利用离散小波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去噪处理,采用的小波基为Meyer;然后以Meyer、Sym2、Coif2为小波基对去噪后的光谱数据进行信息分离,并结合相关性分析算法、偏最小二乘算法构建冬小麦叶片含水量估测模型,研究结论如下:(1)在离散小波算法下,合并的光谱曲线随合并尺度数的不断增加,原光谱曲线局部的大、中、小特征依次凸显;随H10—H1分解尺度的依次加入,分解信息对合并曲线的修正幅度也逐步减弱,其中,将H3—H1依次合并后,合并的光谱曲线几乎无变动。(2)提出的去噪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部分光谱对冬小麦叶片含水量的敏感性及敏感波段的分布:其中在1~3尺度内,降低了光谱对冬小麦叶片含水量的敏感性,改变了敏感波段的波段位置的分布情况。在4~10尺度内,能明显提升光谱对冬小麦叶片含水量的敏感性(Coif2);提出的去噪方法可提升局部波段对冬小麦叶片含水量的敏感性(Sym2)。(3)提出的去噪方法能明显提升光谱对模型的稳定性,能提升Sym2、Coif2小波基内最优模型的精度与稳定性,其中验证精度提高了8.6%(Sym2)、34.1%(Coif2),表明该研究提出的去噪处理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叶片含水量 离散小波 噪声信息 高光谱
下载PDF
福建厦门市地下水质量及开发利用建议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政红 郝奇琛 +3 位作者 李亚松 李剑锋 朱玉 李倩 《华东地质》 2022年第1期40-48,共9页
地下水质量和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该文对厦门市平原区地下水的有机和无机化学组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根据“地下水标准”和“矿泉水标准”对地下水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厦门市地下水质量总体一般,可以... 地下水质量和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该文对厦门市平原区地下水的有机和无机化学组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根据“地下水标准”和“矿泉水标准”对地下水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厦门市地下水质量总体一般,可以直接饮用的水占22.9%,经过适当处理可以饮用的水占59.8%,不能饮用的占17.3%。有益人体健康的H_(2)SiO_(3)、Sr微量组分在地下水中含量普遍较高。在采集的87组样品中,有17组高H_(2)SiO_(3)或Sr元素地下水优于“地下水标准”Ⅲ类水标准和“矿泉水标准”相关标准,为兼有饮用和医疗价值的优质天然矿泉水。影响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子为pH值和Mn、Fe等与原生地质环境有关的无机组分,以及由人类活动引起污染的无机组分NO_(3)^(-)、Pb和有机组分二氯甲烷等。基于“优质优用,按需开采”的原则,从居民饮水安全的角度,对厦门市地下水开发利用提出科学有序开采优质矿泉水、适度开采水质优良水、应急利用原生水质较差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市 地下水质量 影响因子 矿泉水 开发利用
下载PDF
不同网格加密方法在河流回补地下水模拟中的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崔伟哲 郝奇琛 +4 位作者 陈康 陈飞 唐世南 朱玉 曹胜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4-404,共11页
河流回补地下水是线状回补过程,河道附近地下水位高精度模拟是回补效果准确评估的关键。基于非结构化网格加密方法,设定4种不同的网格剖分方案(两种结构化网格和两种局部加密的非结构化网格),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对河流回补地下水过程进行... 河流回补地下水是线状回补过程,河道附近地下水位高精度模拟是回补效果准确评估的关键。基于非结构化网格加密方法,设定4种不同的网格剖分方案(两种结构化网格和两种局部加密的非结构化网格),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对河流回补地下水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末流场、距离河道不同范围回补前后水位变差、地下水均衡和模型运行效率的对比分析,阐明线状回补模拟中不同网格加密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与粗结构网格模型相比,两种局部加密的非结构化网格模型以及细结构网格模型的模拟精度高,能更准确刻画因河道回补导致的地下水位变化;两种局部加密的非结构化网格模型比细结构网格模型运行时间短,在没有大幅降低模拟精度的条件下,运行效率更高;四叉树网格模型相对于嵌套网格模型具有长期模拟的优势,在河流回补期末,模拟精度要稍高于嵌套网格模型;同时,四叉树网格模型具有多级加密的优势,加密级次越多,剖分的网格数量相对越少,运行时间相对更短。综上所述,四叉树网格加密方法既保证了模拟精度,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模型运行效率,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局部网格加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人工回补 数值模拟 网格加密 四叉树网格 嵌套网格 模拟精度 非结构化网格
下载PDF
福建厦门市硝酸型地下水特征、成因及其治理措施建议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政红 李亚松 +2 位作者 郝奇琛 李剑锋 朱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41-1452,共12页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是世界性水环境问题。地下水硝酸盐绝对含量的增加,引起水质恶化,而其相对含量的增加,改变了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在某些地区NO_(3)^(-)成为地下水中的主要阴离子之一,用“硝酸型水”命名这种新的地下水化学类型,目前...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是世界性水环境问题。地下水硝酸盐绝对含量的增加,引起水质恶化,而其相对含量的增加,改变了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在某些地区NO_(3)^(-)成为地下水中的主要阴离子之一,用“硝酸型水”命名这种新的地下水化学类型,目前正在逐渐被学者所接受。本研究通过分析厦门市平原区地下水中硝酸型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了硝酸型水的水化学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厦门市地下水已受到硝酸盐氮污染。在全区采集的87组地下水样品中,硝酸型水占比36.8%,主要分布于风化残积平原区,东部翔安区和同安区已形成较大面状分布,西部集美区和海沧区分布较少,且呈点状或局部小面积分布。硝酸型水主要存在于氧化沉积环境,具有低pH、低TDS和低硬度特征。风化残坡积含水层的酸性土壤、地下水径流缓慢和浅层地下水埋深浅等特征为地下水NO_(3)^(-)富集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人类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下渗、农业施肥等是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主要来源。建议开展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源识别研究,针对不同污染来源采取完善污染管网建设、农村改厕、科学施肥等措施,从源头上防治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型水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氮污染 地质调查工程 厦门 福建
下载PDF
晋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剑锋 朱玉 +3 位作者 刘春雷 李亚松 郝奇琛 李政红 《华东地质》 2022年第1期94-101,共8页
针对晋江流域的生态地质问题,应用Getis-Ord Gi*统计模型、Calinski-Harabasz指数评价聚类模型等评价方法,从脆弱性分级、主控因素、聚集特征三方面开展脆弱性评价,建立晋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整体来看,晋江流域西溪比东溪脆... 针对晋江流域的生态地质问题,应用Getis-Ord Gi*统计模型、Calinski-Harabasz指数评价聚类模型等评价方法,从脆弱性分级、主控因素、聚集特征三方面开展脆弱性评价,建立晋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整体来看,晋江流域西溪比东溪脆弱,上游比下游脆弱;晋江流域东南部城市聚集区脆弱性的主控因素为建筑用地、初级生产力与土壤有机质,中西部茶叶种植区的主控因素为茶叶的过度种植;脆弱性高值聚集区域在安溪县感德镇以及永春县湖洋镇一带。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晋江流域茶园种植分布现状合理性进行评估,给出具体的茶园空间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江流域 脆弱性评价 聚类分析 Getis-Ord Gi*统计模型 Calinski-Harabasz指数评价聚类模型 茶叶种植空间优化
下载PDF
河北坝上地区植硅体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林敬 毛欣 +5 位作者 姜高磊 赵红梅 李长安 毕志伟 郭娇 朱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84-2194,共11页
了解不同区域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过程,是利用植硅体指标恢复古植被和古气候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河北坝上地区103块表土植硅体的分析鉴定,共统计出棒型、尖型、帽型、鞍型、哑铃型、齿型、块状、扁平状、扇型、三棱... 了解不同区域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过程,是利用植硅体指标恢复古植被和古气候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河北坝上地区103块表土植硅体的分析鉴定,共统计出棒型、尖型、帽型、鞍型、哑铃型、齿型、块状、扁平状、扇型、三棱柱型、锥骨状、导管型、弓型和特殊型14种植硅体类型,其中植硅体类型主要以棒型和尖型为主,而短细胞植硅体的含量较少。通过研究区相对暖湿区、暖干区、冷湿区和冷干区的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对比发现,在相对较冷的区域棒型量含量较高,在相对较暖的区域扇型、扁平状和鞍型含量较高,在相对较湿的区域尖型含量较高,在相对暖湿的区域块状含量较高,在相对冷湿的区域齿型含量较高,这表明研究区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对气候环境响应较为敏感。本研究成果可为重建坝上地区古植被和古气候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上地区 表土沉积物 植硅体 空间分布 环境意义
下载PDF
基于AHP的DRASTICP呼包平原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9
作者 朱玉 曹文庚 +1 位作者 张翼龙 李政红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74-79,共6页
根据内蒙古呼包平原地区特有的水文地质条件, 使用 DRASTIC模型对浅层地下水进行防污性能评价, 利用 层次分析法( AHP)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值, 其中影响最大的因子为含水层埋深及包气带岩性.建立符合呼包平原的 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评价模型... 根据内蒙古呼包平原地区特有的水文地质条件, 使用 DRASTIC模型对浅层地下水进行防污性能评价, 利用 层次分析法( AHP)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值, 其中影响最大的因子为含水层埋深及包气带岩性.建立符合呼包平原的 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评价模型.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完成防污性能指标计算,编制呼包平原防污性能评价 分布图, 并与传统DRASTIC方法所编制的分布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防污性相对较低的地区分布于 呼包平原地下水补给上游的山前地区,而防污能力较高的地区位于平原区中南部.使用 AHP方法建立的评价模 型更能较真实反映当地浅层地下水的防污性能状况, 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防污性 DRASTIC模型 AHP 呼包平原 ARCGIS
下载PDF
滹沱河石家庄段浅层地下水回补过程中磺胺类抗生素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10
作者 张书缘 张威 +6 位作者 董一慧 朱玉 刘雅慈 王妍妍 王平 李佳乐 孔祥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0-629,共10页
为识别地下水回补过程中磺胺类抗生素(SAs)的污染特征及风险水平,于2020—2021年分2期采集滹沱河补水沿线16口浅层监测井的地下水样品,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分析地下水中20种SAs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并利用风险... 为识别地下水回补过程中磺胺类抗生素(SAs)的污染特征及风险水平,于2020—2021年分2期采集滹沱河补水沿线16口浅层监测井的地下水样品,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分析地下水中20种SAs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并利用风险熵值法进行生态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中SAs总体污染程度较低,回补初期地下水中共检出7种SAs,按检出率大小依次为磺胺甲恶唑(93.75%)、磺胺嘧啶(37.50%)、磺胺氯哒嗪(18.75%)、磺胺吡啶(18.75%)、磺胺甲氧嘧啶(6.25%)、磺胺脒(6.25%)、磺胺醋酰(6.25%),平均检出浓度最高的为磺胺嘧啶(29 ng/L)和磺胺甲恶唑(9.2 ng/L)。在优质南水北调水回补的混合稀释作用下,地下水中SAs检出率和检出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历史污水处理厂排放及农业畜禽养殖污染是造成局部区域下水中SAs污染的主要原因。地下水中磺胺甲恶唑和磺胺嘧啶在回补初期属于中等生态风险,且磺胺嘧啶对人体健康具有中等风险。回补后期各SAs评价均无明显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回补 浅层地下水 磺胺类抗生素 分布特征 风险评价 滹沱河
下载PDF
厦门市多水源多目标联合配置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郝奇琛 孙倩 +4 位作者 李亚松 李政红 朱玉 李剑锋 崔伟哲 《华东地质》 2022年第1期79-86,共8页
通过遗传算法和权重系数法,兼顾地表水、地下水等多种水源以及供水能力、供需关系等约束条件,构建厦门市多水源联合配置模型,研究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目标条件下,各行政区多种水源的联合配置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在特枯水年只有优先... 通过遗传算法和权重系数法,兼顾地表水、地下水等多种水源以及供水能力、供需关系等约束条件,构建厦门市多水源联合配置模型,研究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目标条件下,各行政区多种水源的联合配置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在特枯水年只有优先考虑社会效益方案才能达到较高的生活用水保证率;常规开采地下水条件下,岛内思明和湖里两区以配置九龙江的外调水为主,岛外其他四区以配置本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主;开采地下水储存资源作为应急供水水源可大幅提升供水安全保障程度,但也改变了各区的供水结构,地下水供给占比大幅提升。研究表明,可以利用遗传算法面向不同目标对多种水源进行合理配置,地下水能够在保障供水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地下水 遗传算法 多目标 优化配置 应急供水
下载PDF
基于改进DPSIR模型的京津冀地区优先回补地下水水源地筛选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玉 李亚松 +4 位作者 刘雅慈 郝奇琛 陈李宁 李炳华 孔祥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57-1365,共9页
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水源地超采问题严重,引发了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贯通为该地区地下水水源地的回补涵养提供了契机;然而,京津冀地区众多地下水水源地在回补条件和回补需求等方面各异,在有限回补水源条件下,... 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水源地超采问题严重,引发了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贯通为该地区地下水水源地的回补涵养提供了契机;然而,京津冀地区众多地下水水源地在回补条件和回补需求等方面各异,在有限回补水源条件下,亟需建立该地区地下水水源地回补优先性评价和分级方法,从而筛选出可优先回补的水源地.借助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评价模型理念,在综合分析地下水水源地产生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存在压力、不利状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地下水回补工程产生的响应基础上,解析影响地下水回补的关键因素,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专家咨询和评分,建立了涵盖5个准则和21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集.在阈值确定和数据标准化基础上,依据评分数据确定各准则和指标权重,最后通过综合指数法构建基于DPSIR模型的地下水水源地回补优先性评价体系,并对京津冀地区具有代表性的76个浅层地下水水源地进行了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轴,分布在山前冲洪积扇的32个浅层地下水水源地为优先和较优先回补等级,从山前至中部平原地下水水源地回补优先性逐渐变差;回补水源类型、浅层含水层储水空间、区域浅层地下水质量、浅层含水层防污性能是影响评价结果的最重要指标.研究显示,位于京津冀山前的冲洪积扇地区的地下水水源地应最优先考虑回补,中部平原地下水水源地大多为一般或暂不考虑,东部平原区地下水水源地普遍不适宜回补.该评价方法指标选取和权重计算科学客观,可为京津冀地下水水源地的涵养提供标靶和决策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地下水水源地 地下水回补 回补优先性评价 DPSIR模型
下载PDF
基于离散小波技术定量反演冬小麦叶片含水量的研究
13
作者 朱玉 王延仓 +3 位作者 李笑芳 刘星宇 顾晓鹤 赵起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02-2909,共8页
受大田环境的影响,田间采集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内含有大量与目标信息无关的噪声,这制约了高光谱数据对冬小麦植株信息的估测能力。为制约噪声信息对光谱信息的影响,探寻提升光谱对冬小麦植株水分供给信息估测能力的方法,通过野外地面实验... 受大田环境的影响,田间采集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内含有大量与目标信息无关的噪声,这制约了高光谱数据对冬小麦植株信息的估测能力。为制约噪声信息对光谱信息的影响,探寻提升光谱对冬小麦植株水分供给信息估测能力的方法,通过野外地面实验获取大田冬小麦高光谱数据及其叶片含水量信息,采用离散小波算法处理分析高光谱数据,结合相关性分析算法、偏最小二乘算珐,定量分析5类小波基对离散小波算法分离光谱信息的影响规律,离散小波算法在分离可用光谱信息与噪声中的普适规律及小波基对信息分离的影响进行探讨,从而为田间光谱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结果表明:(1)与冬小麦含水量敏感的波段多分布于D1-D5尺度,且敏感波段在各小波基内的分布区间相对一致,但波段位置与相关强度均存在一定差异,这表明小波基的选择能影响高频信息与冬小麦叶片含水量的相关强度与波段位置。(2)可用的光谱信息与噪声信息均随分解尺度的增加而呈先升后降的规律,噪声信息对高频信息估测能力的干扰强度随尺度的增加而降低,高频信息对冬小麦叶片含水量的估测能力随尺度的增加而降低。(3)模型的精度与稳定性是可用光谱信息与噪声信息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基于meyer小波基的D5尺度构建的估测模型为最优模型,其建模精度的R 2=0.625、RMSE=1.562,验证精度的R 2=0.767、RMSE=1.828。本研究的结论可为基于离散小波算法的光谱处理与分析提供指导,并为受噪声影响较重的光谱信息的处理与分析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也可为我国西南、南部等全年水汽含量较高区域内或北方夏季作物叶片含水量的检测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叶片含水量 离散小波 噪声信息 高光谱
下载PDF
福建晋江流域锰负荷分布及源区识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玉 李剑锋 +3 位作者 郝奇琛 李亚松 李政红 刘春雷 《华东地质》 2022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以福建晋江流域锰元素为研究对象,将整个流域划分为60个子流域并在各子流域出口处设置水质监测断面,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对断面锰浓度进行取样测试,研究锰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流量监测和降水资料,利用水文比拟法计算并总结锰负荷... 以福建晋江流域锰元素为研究对象,将整个流域划分为60个子流域并在各子流域出口处设置水质监测断面,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对断面锰浓度进行取样测试,研究锰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流量监测和降水资料,利用水文比拟法计算并总结锰负荷的空间分布,基于锰负荷贡献率进行了锰源区识别。结果表明:丰水期锰浓度普遍高于枯水期,西溪锰浓度总体高于东溪。受矿山开采影响,全年锰浓度最大值位于上游双溪与大畬溪交汇处。锰负荷丰水期远高于枯水期,且具有随径流向下游聚集的趋势,最大值位于晋江流域最下游入海口断面。识别出的锰源区主要位于西溪流域以及干流下游临入海口子流域,应在今后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江流域 锰浓度 锰负荷 源区识别 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综合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非结构化与结构化网格剖分在地下水数值模拟中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鹏伟 费宇红 +4 位作者 郝奇琛 李亚松 朱玉 孟素花 郭春艳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第14期193-196,共4页
MODFLOW作为水文地质行业一款标准三维地下水流模拟程序,受到科研及生产领域从业人员的广泛应用。作为改进版本的MODFLOW-USG采用了高效灵活的非结构化网格剖分进行空间离散,相比于传统结构化网格剖分,非结构化网格剖分可使用更少的网... MODFLOW作为水文地质行业一款标准三维地下水流模拟程序,受到科研及生产领域从业人员的广泛应用。作为改进版本的MODFLOW-USG采用了高效灵活的非结构化网格剖分进行空间离散,相比于传统结构化网格剖分,非结构化网格剖分可使用更少的网格数量提高局部的模拟精度,同时大大减少模型的运行时间。深入认识和理解非结构化网格剖分与结构化网格剖分的区别与特点,有助于建模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模拟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化网格剖分 地下水数值模拟 MODFLOW-USG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16
作者 朱玉 李宇 王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免疫系统具有复杂性、多变性以及可塑性,目前其组成和动态变化的研究只局限在群体效应,无法体现其异质性。单细胞技术的出现革新了研究者们对免疫学问题的认识。单细胞RNA测序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单细胞技术,它能够在单细胞和单分子... 免疫系统具有复杂性、多变性以及可塑性,目前其组成和动态变化的研究只局限在群体效应,无法体现其异质性。单细胞技术的出现革新了研究者们对免疫学问题的认识。单细胞RNA测序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单细胞技术,它能够在单细胞和单分子的水平进行免疫学分析,揭示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的免疫反应过程。本文对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的一般流程、发展及其在免疫学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在免疫学方面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系统 单细胞测序 RNA测序 免疫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