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文明双向共促的逻辑与路径
1
作者
李锋
朱熹
诺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4,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文明的建设过程是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数字技术为主要推动力,并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发展过程。从数字经济的特征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文明的...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文明的建设过程是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数字技术为主要推动力,并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发展过程。从数字经济的特征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文明的本质特征及其生成和发展实践来看,二者在数据驱动、环境协同和产业转型方面具有双向共促的基本逻辑。数据驱动层面,数据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环境协同层面,城市文明坚实人才储备、健全数字基础设施,保障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产业转型层面,数字经济与城市文明共促传统产业升级,形成双向融合、协同发展的有机共生体。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构建公共生活空间促进城市文明意识进步,发展“数算碳”融合发展体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水平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另外,再造城市文明形象可以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地方特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持续优化数据要素市场配置;延长融合发展产业链可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城市文明通过坚实的人才储备有助于引导数字产业的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中国式现代化
城市文明
数据要素
文化产业数字化
原文传递
题名
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文明双向共促的逻辑与路径
1
作者
李锋
朱熹
诺
机构
河海大学商学院
河海大学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所
出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4,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的文化产业动力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23BH166)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途径研究”(23ZDA081)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21ZZD001)。
文摘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文明的建设过程是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数字技术为主要推动力,并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发展过程。从数字经济的特征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文明的本质特征及其生成和发展实践来看,二者在数据驱动、环境协同和产业转型方面具有双向共促的基本逻辑。数据驱动层面,数据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环境协同层面,城市文明坚实人才储备、健全数字基础设施,保障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产业转型层面,数字经济与城市文明共促传统产业升级,形成双向融合、协同发展的有机共生体。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构建公共生活空间促进城市文明意识进步,发展“数算碳”融合发展体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水平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另外,再造城市文明形象可以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地方特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持续优化数据要素市场配置;延长融合发展产业链可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城市文明通过坚实的人才储备有助于引导数字产业的崛起。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中国式现代化
城市文明
数据要素
文化产业数字化
Keywords
digital economy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urban civilization
data elements
digitalization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分类号
F290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文明双向共促的逻辑与路径
李锋
朱熹
诺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