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声致相变纳米探针用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级联疗法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凡正超
夏纪筑
+2 位作者
朱炜
薇
胥莹
赵香芝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705-712,共8页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脂质载药纳米探针HD@P-NPs,探讨其体外超声成像效果及用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迁移抑制和级联放大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以全氟乙烷为核心脂质壳层,负载血卟啉单甲醚和阿霉素的脂质载药纳米探针HD@P-N...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脂质载药纳米探针HD@P-NPs,探讨其体外超声成像效果及用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迁移抑制和级联放大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以全氟乙烷为核心脂质壳层,负载血卟啉单甲醚和阿霉素的脂质载药纳米探针HD@P-NPs,观察其形态、结构并检测粒径和Zeta电位,计算药物包封率和载药率;进一步观察HD@P-NPs在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辐照下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成像效果;溶血实验检测HD@P-NPs在不同浓度下的溶血率。取对数生长期的瘢痕疙瘩KFs按照不同实验条件培养,并分为5组: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LIFU辐照组、D@P-NPs组(仅加入阿霉素)、HD@P-NPs组、HD@P-NPs+LIFU辐照组,使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Calcein AM/PI染色观察各组细胞活性;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活性氧荧光染色观察各组活性氧产生情况,获取其荧光强度。结果成功制备HD@P-NPs,呈球形且大小均一,平均粒径(170.36±6.03)nm,平均Zeta电位(-36.91±3.56)mV;血卟啉单甲醚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67.41%、5.18%,阿霉素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72.80%、11.20%。LIFU辐照后,HD@P-NPs相变产生微气泡,在3 W/cm^(2)、2 min辐照条件下可实现最佳成像效果,后续实验采用此辐照条件。HD@P-NPs在25、50、100、200μg/ml浓度下的溶血率分别为(2.48±0.02)%、(4.87±0.06)%、(5.03±0.03)%、(6.10±0.04)%。对照组、LIFU辐照组、D@P-NPs组、HD@P-NPs组及HD@P-NPs+LIFU辐照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96.87±0.71)%、(77.94±2.83)%、(77.11±3.53)%、(49.75±1.25)%,HD@P-NPs+LIFU辐照组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P-NPs+LIFU辐照组见明显红色荧光及少量绿色荧光。对照组、LIFU辐照组、D@P-NPs组、HD@PNPs组、HD@P-NPs+LIFU辐照组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29.96±3.20)%、(28.62±2.56)%、(18.13±0.89)%、(17.46±0.20)%、(10.04±1.62)%,其中HD@P-NPs+LIFU辐照组细胞迁移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探针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血卟啉单甲醚
阿霉素
声动力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2
作者
胥莹
杨青艳
+4 位作者
王世界
王文渊
朱炜
薇
凡正超
夏纪筑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569-577,共9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检测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患者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应变参数,探讨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与心肌缺血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在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患者80例,根据Gensini...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检测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患者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应变参数,探讨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与心肌缺血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在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患者80例,根据Gensini评分标准分为无病变组(Gensini评分=0分)28例、轻度病变组(0分<Gensini评分<25分)26例及中重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25分)26例。记录各组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的发生率、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处心肌节段与病变冠状动脉供血心肌节段的对应率,测量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厚度及面积;应用2D-STI获取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整体峰值纵向应变和环向应变(GLSendo、GCSendo)、心尖四腔心峰值纵向应变(AP4LSendo)、心尖三腔心峰值纵向应变(AP3LSendo)、心尖两腔心峰值纵向应变(AP2LSendo)、心内膜回声增强处心内膜下心肌峰值纵向应变和环向应变(LSendo-ee、CSendo-ee)、左心室短轴基底段峰值环向应变(SAXBCSendo)、左心室短轴中间段峰值环向应变(SAXMCSendo)、左心室短轴心尖段峰值环向应变(SAXACSendo),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厚度及面积、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应变参数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各组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病变组、中重度病变组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处心肌节段与病变冠状动脉供血心肌节段的对应率均较高(75.0%、72.6%)。与无病变组比较,轻度病变组GLSendo、GCSendo、AP4LSendo、LSendo-ee、CSendo-ee、SAXACSendo、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厚度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无病变组和轻度病变组比较,中重度病变组GLSendo、GCSendo、AP4LSendo、AP3LSendo、AP2LSendo、LSendo-ee、CSendo-ee、SAXBCSendo、SAXM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
二维
左心室
回声增强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模态成像仿生纳米粒对甲状腺髓样癌的声动力治疗
3
作者
朱炜
薇
凡正超
+2 位作者
胥莹
夏纪筑
赵香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410-3419,共10页
背景:声动力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治疗手段具有非侵入性和时空可控性的特点,在甲状腺髓样癌无创性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制备具有双模态成像能力的仿生癌细胞膜涂层脂质纳米粒,检测纳米粒的理化性质、靶向能力、成像效果、...
背景:声动力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治疗手段具有非侵入性和时空可控性的特点,在甲状腺髓样癌无创性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制备具有双模态成像能力的仿生癌细胞膜涂层脂质纳米粒,检测纳米粒的理化性质、靶向能力、成像效果、细胞毒性和抗迁移能力。方法: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胆固醇、血卟啉单甲醚、全氟己烷为原料,通过薄膜水合-超声振荡法制备脂质纳米粒HP@LNP,其中血卟啉单甲醚装载于脂质纳米结构的疏水层,全氟己烷装载于脂质纳米结构的亲水核心层内;将甲状腺髓样癌细胞膜包覆于脂质纳米粒HP@LNP表面,构建具有主动靶向甲状腺髓样癌细胞能力的仿生脂质纳米粒MHP@LNP。表征纳米粒MHP@LNP的理化性质、靶向能力、免疫逃逸能力、成像效果、细胞毒性和抗迁移能力。结果与结论:①脂质纳米粒MHP@LNP呈现典型的核壳结构,粒径为131.06 nm,平均电位为-30.59 mV,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脂质纳米粒MHP@LNP与癌细胞膜蛋白图谱相符合,荧光共定位结果显示脂质纳米粒MHP@LNP与癌细胞膜的荧光信号显著重合。脂质纳米粒MHP@LNP纳米粒内血卟啉单甲醚的包封率为87.8%,载药率为14.6%。在低强度聚焦超声刺激下,脂质纳米粒MHP@LNP可发生相变产生微泡,在4 min时超声信号强度达到最大值。在激光照射下,脂质纳米粒MHP@LNP的光声信号强度与其质量浓度呈现线性相关。脂质纳米粒MHP@LNP具有同源细胞靶向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未经低强度聚焦超声照射前的脂质纳米粒MHP@LN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经低强度聚焦超声照射后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有效杀伤甲状腺髓样癌细胞,并抑制甲状腺髓样癌细胞的迁移能力。②结果表明,脂质纳米粒MHP@LNP能够在超声和光声双模态成像引导下实现声动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纳米粒
声动力疗法
低强度聚焦超声
声敏剂
活性氧
癌细胞膜
同源靶向
纳米医学
光声成像
双模态成像
题名
声致相变纳米探针用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级联疗法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凡正超
夏纪筑
朱炜
薇
胥莹
赵香芝
机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出处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705-712,共8页
基金
泸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2YYJC0037、2022YJY108)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博士启动资金项目(20123)。
文摘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脂质载药纳米探针HD@P-NPs,探讨其体外超声成像效果及用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迁移抑制和级联放大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以全氟乙烷为核心脂质壳层,负载血卟啉单甲醚和阿霉素的脂质载药纳米探针HD@P-NPs,观察其形态、结构并检测粒径和Zeta电位,计算药物包封率和载药率;进一步观察HD@P-NPs在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辐照下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成像效果;溶血实验检测HD@P-NPs在不同浓度下的溶血率。取对数生长期的瘢痕疙瘩KFs按照不同实验条件培养,并分为5组: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LIFU辐照组、D@P-NPs组(仅加入阿霉素)、HD@P-NPs组、HD@P-NPs+LIFU辐照组,使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Calcein AM/PI染色观察各组细胞活性;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活性氧荧光染色观察各组活性氧产生情况,获取其荧光强度。结果成功制备HD@P-NPs,呈球形且大小均一,平均粒径(170.36±6.03)nm,平均Zeta电位(-36.91±3.56)mV;血卟啉单甲醚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67.41%、5.18%,阿霉素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72.80%、11.20%。LIFU辐照后,HD@P-NPs相变产生微气泡,在3 W/cm^(2)、2 min辐照条件下可实现最佳成像效果,后续实验采用此辐照条件。HD@P-NPs在25、50、100、200μg/ml浓度下的溶血率分别为(2.48±0.02)%、(4.87±0.06)%、(5.03±0.03)%、(6.10±0.04)%。对照组、LIFU辐照组、D@P-NPs组、HD@P-NPs组及HD@P-NPs+LIFU辐照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96.87±0.71)%、(77.94±2.83)%、(77.11±3.53)%、(49.75±1.25)%,HD@P-NPs+LIFU辐照组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P-NPs+LIFU辐照组见明显红色荧光及少量绿色荧光。对照组、LIFU辐照组、D@P-NPs组、HD@PNPs组、HD@P-NPs+LIFU辐照组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29.96±3.20)%、(28.62±2.56)%、(18.13±0.89)%、(17.46±0.20)%、(10.04±1.62)%,其中HD@P-NPs+LIFU辐照组细胞迁移率低
关键词
纳米探针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血卟啉单甲醚
阿霉素
声动力治疗
Keywords
Nanoprobes
Keloid fibroblasts
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
Doxorubicin
Sonodynamic therapy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2
作者
胥莹
杨青艳
王世界
王文渊
朱炜
薇
凡正超
夏纪筑
机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出处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569-577,共9页
基金
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SYF113)。
文摘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检测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患者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应变参数,探讨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与心肌缺血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在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患者80例,根据Gensini评分标准分为无病变组(Gensini评分=0分)28例、轻度病变组(0分<Gensini评分<25分)26例及中重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25分)26例。记录各组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的发生率、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处心肌节段与病变冠状动脉供血心肌节段的对应率,测量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厚度及面积;应用2D-STI获取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整体峰值纵向应变和环向应变(GLSendo、GCSendo)、心尖四腔心峰值纵向应变(AP4LSendo)、心尖三腔心峰值纵向应变(AP3LSendo)、心尖两腔心峰值纵向应变(AP2LSendo)、心内膜回声增强处心内膜下心肌峰值纵向应变和环向应变(LSendo-ee、CSendo-ee)、左心室短轴基底段峰值环向应变(SAXBCSendo)、左心室短轴中间段峰值环向应变(SAXMCSendo)、左心室短轴心尖段峰值环向应变(SAXACSendo),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厚度及面积、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应变参数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各组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病变组、中重度病变组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处心肌节段与病变冠状动脉供血心肌节段的对应率均较高(75.0%、72.6%)。与无病变组比较,轻度病变组GLSendo、GCSendo、AP4LSendo、LSendo-ee、CSendo-ee、SAXACSendo、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厚度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无病变组和轻度病变组比较,中重度病变组GLSendo、GCSendo、AP4LSendo、AP3LSendo、AP2LSendo、LSendo-ee、CSendo-ee、SAXBCSendo、SAXMCS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
二维
左心室
回声增强
冠状动脉疾病
Keywords
Echocardiography
Speckle tracking,two-dimensional
Left ventricle
Echo enhancemen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分类号
R540.4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1.4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模态成像仿生纳米粒对甲状腺髓样癌的声动力治疗
3
作者
朱炜
薇
凡正超
胥莹
夏纪筑
赵香芝
机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410-3419,共10页
基金
泸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2YYJC0037),项目负责人:夏纪筑
泸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22JYJ108),项目负责人:赵香芝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博士启动资金项目,项目负责人:赵香芝。
文摘
背景:声动力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治疗手段具有非侵入性和时空可控性的特点,在甲状腺髓样癌无创性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制备具有双模态成像能力的仿生癌细胞膜涂层脂质纳米粒,检测纳米粒的理化性质、靶向能力、成像效果、细胞毒性和抗迁移能力。方法: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胆固醇、血卟啉单甲醚、全氟己烷为原料,通过薄膜水合-超声振荡法制备脂质纳米粒HP@LNP,其中血卟啉单甲醚装载于脂质纳米结构的疏水层,全氟己烷装载于脂质纳米结构的亲水核心层内;将甲状腺髓样癌细胞膜包覆于脂质纳米粒HP@LNP表面,构建具有主动靶向甲状腺髓样癌细胞能力的仿生脂质纳米粒MHP@LNP。表征纳米粒MHP@LNP的理化性质、靶向能力、免疫逃逸能力、成像效果、细胞毒性和抗迁移能力。结果与结论:①脂质纳米粒MHP@LNP呈现典型的核壳结构,粒径为131.06 nm,平均电位为-30.59 mV,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脂质纳米粒MHP@LNP与癌细胞膜蛋白图谱相符合,荧光共定位结果显示脂质纳米粒MHP@LNP与癌细胞膜的荧光信号显著重合。脂质纳米粒MHP@LNP纳米粒内血卟啉单甲醚的包封率为87.8%,载药率为14.6%。在低强度聚焦超声刺激下,脂质纳米粒MHP@LNP可发生相变产生微泡,在4 min时超声信号强度达到最大值。在激光照射下,脂质纳米粒MHP@LNP的光声信号强度与其质量浓度呈现线性相关。脂质纳米粒MHP@LNP具有同源细胞靶向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未经低强度聚焦超声照射前的脂质纳米粒MHP@LN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经低强度聚焦超声照射后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有效杀伤甲状腺髓样癌细胞,并抑制甲状腺髓样癌细胞的迁移能力。②结果表明,脂质纳米粒MHP@LNP能够在超声和光声双模态成像引导下实现声动力治疗,
关键词
脂质纳米粒
声动力疗法
低强度聚焦超声
声敏剂
活性氧
癌细胞膜
同源靶向
纳米医学
光声成像
双模态成像
Keywords
lipid nanoparticle
sonodynamic therapy
low-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sonosensitize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cancer cell membrane
homologous targeting
nanomedicine
photoacoustic imaging
dual-modality imaging
分类号
R459.9 [医药卫生—治疗学]
R318.08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R736.1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声致相变纳米探针用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级联疗法的实验研究
凡正超
夏纪筑
朱炜
薇
胥莹
赵香芝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胥莹
杨青艳
王世界
王文渊
朱炜
薇
凡正超
夏纪筑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模态成像仿生纳米粒对甲状腺髓样癌的声动力治疗
朱炜
薇
凡正超
胥莹
夏纪筑
赵香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
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