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数字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被引量:11
1
作者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2,共4页
使用数字媒体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是近年来的趋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包括"传承"和"推广"两个方面。就"推广"方面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播应注意充分挖掘数字媒体虚拟空间体验性的特征。就"传承"... 使用数字媒体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是近年来的趋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包括"传承"和"推广"两个方面。就"推广"方面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播应注意充分挖掘数字媒体虚拟空间体验性的特征。就"传承"方面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播应注意充分挖掘数字媒体是一种分众媒体的特征。数字技术的核心必须以内容为主,过度娱乐化会消解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数字媒体 分众媒体
原文传递
对本雅明文艺批评中“Aura”概念的梳理 被引量:6
2
作者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Aura”在本雅明的文艺批评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对有关此概念的论述进行梳理,以对“Aura”进行多层次的界定,并以此作为契入点,来考察本雅明对现代艺术和古典艺术的看法。
关键词 Aurd 现代艺术 技术复制
下载PDF
创意思维与文化资源整合在构建创意城市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中国城市经济》 2010年第8X期299-300,共2页
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很多大城市单靠科学方法的逻辑已经无法解决城市问题,创意地解决城市问题是在城市现代化进程基本完成后出现的模式,也是城市实行产业结构升级、打造世界城市的重要策略。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如果持单一的现代性逻... 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很多大城市单靠科学方法的逻辑已经无法解决城市问题,创意地解决城市问题是在城市现代化进程基本完成后出现的模式,也是城市实行产业结构升级、打造世界城市的重要策略。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如果持单一的现代性逻辑发展城市,不注意城市自身的文化资源,就会使城市发展出现同质化现象,而逐渐失去竞争力。创意城市策略的基本理念在于:它不仅视文化为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且将文化作为创造性表达的手段,是创意得以成长的沃土,为创意城市的构建提供了发展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城市 现代化 文化资源
下载PDF
东南亚地区中国书法文化传播策略浅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斌 《对外传播》 2020年第12期23-25,共3页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原来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比较多地把精力放在欧美地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七年里,中国一部分文化艺术界人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人文艺术层面的交流,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与互信,这有助于中国和更多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对未来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文化交流 海外传播 文化艺术界 文化多样性 广泛参与 中共中央办公厅 东南亚地区 欧美地区
下载PDF
草根文化在中国喜剧电影中的表现 被引量:2
5
作者 《海峡人文学刊》 2021年第4期74-81,153,共9页
中国喜剧电影经历了早期承担启蒙教化,到后来以草根民众趣味为尚的转折。草根文化常以喜剧形式表现的原因在于大众往往不拘于礼法约束,容易突破等级界限束缚。"草根文化"体现在喜剧电影中的叙事美学层面,有表现弱势群体对权... 中国喜剧电影经历了早期承担启蒙教化,到后来以草根民众趣味为尚的转折。草根文化常以喜剧形式表现的原因在于大众往往不拘于礼法约束,容易突破等级界限束缚。"草根文化"体现在喜剧电影中的叙事美学层面,有表现弱势群体对权势精英群体的奚落、融入戏仿与拼贴等技法、以草根话语解构严肃文本等特点。注重反映草根生活与趣味、表现草根心理与欲求、使用适合草根大众口味的幽默方式,注重从中国传统曲艺中挖掘资源,是中国喜剧电影通过长期实践与探索总结出来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根文化 喜剧电影 戏仿 解构
下载PDF
当代诗歌如何面对公共生活与重大事件 被引量:1
6
作者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24,266,共3页
公共生活以及重大事件只有真正进入诗人的个体经验,谈论是否应该介入才有意义。在中国当代诗坛,一些诗歌无意识地受到写作惯性的影响,缺乏探索性,当公共事件与个人生活相遇时,优秀的当代诗歌所努力呈现的多是个体经验被媒体语言以及其... 公共生活以及重大事件只有真正进入诗人的个体经验,谈论是否应该介入才有意义。在中国当代诗坛,一些诗歌无意识地受到写作惯性的影响,缺乏探索性,当公共事件与个人生活相遇时,优秀的当代诗歌所努力呈现的多是个体经验被媒体语言以及其它集体符号遮盖与篡夺的痕迹,恰恰反对表达的过度流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诗歌 写作惯性 个体经验
原文传递
让世界感受中国书法之美——周斌书法创作与传播思想访谈 被引量:1
7
作者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7X期28-34,共7页
周斌,一九六四年十一月生于上海,文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书法文献学出站博士后。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组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中国书法文... 周斌,一九六四年十一月生于上海,文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书法文献学出站博士后。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组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中国书法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作品入展全国性展览三十余次,论文入选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论坛、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一九九三年获'谢稚柳书法艺术提名奖',出版个人专著十余部。主持多项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潘基文 书法创作
原文传递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评周斌的书法创作
8
作者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2-45,共4页
周斌书法传达出的是一种精敛、优雅的美。他的作品像一尊尊精美的瓷器,像杭州西湖边盛开的荷花,像绾着高髻的美人,高贵、儒雅、灵动、温润,有君子之风。
关键词 书法创作 周斌 杭州西湖
原文传递
王闿运的西方文化观及在诗文中的表现
9
作者 《郑州师范教育》 2016年第6期56-61,共6页
王闿运对待来自西方各国器物的态度和方式是,一般先在古籍中找到这些器物在中国古代就已存在的根据,然后予以肯定与接受。由于他对西方缺乏全面了解,他对于这些器物的评判往往出现偏差。在对待西方宗教与制度方面,王闿运不同于郭嵩焘等... 王闿运对待来自西方各国器物的态度和方式是,一般先在古籍中找到这些器物在中国古代就已存在的根据,然后予以肯定与接受。由于他对西方缺乏全面了解,他对于这些器物的评判往往出现偏差。在对待西方宗教与制度方面,王闿运不同于郭嵩焘等人主张积极学习西方,而是从传统儒学的夷夏之辨出发,对西方文化大致持否定与抵制的态度。他反对兴建新学堂,批评华人慕夷现象,但又坚决主张官方应及时制止民间毁教堂的行为。他的西方文化观总体是基于维护中国古代宗法伦理社会模式,而表现为传统士大夫的保守民族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闿运 西方文化 民族主义
原文传递
生存在民间的传统——对《闯关东》文化层面的分析
10
作者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6期54-56,共3页
《闯关东》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阐释了我们民族的传统。它注重正面民族精神的塑造,从一个家族的奋斗史探寻全中华民族的生存历程,力求在小家之中寻找一种大智慧、大勇猛、大义气,支撑它的不是无聊的笑料,而是家族和时代的沧桑。在《闯关... 《闯关东》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阐释了我们民族的传统。它注重正面民族精神的塑造,从一个家族的奋斗史探寻全中华民族的生存历程,力求在小家之中寻找一种大智慧、大勇猛、大义气,支撑它的不是无聊的笑料,而是家族和时代的沧桑。在《闯关东》中,朱开山等人所体现出来的正是传统儒家教化的力量和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闯关东》 传统 民间
下载PDF
“物”的境遇与拯救之途——对文艺批评领域关于主体性哲学反思思潮的梳理
11
作者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3期59-63,共5页
20世纪以来,一些作家和艺术家日益感到人的主体性存在对于作品的干涉,这种主体性存在直接影响了作品对“物”的呈现和对事件的表述,在创作领域和批评领域中,本雅明、凯恩特等人对此均提出进行自觉抵制的观念。
关键词 “物” 主体性 同一性 讽喻 本雅明 凯恩特
下载PDF
书法鉴赏心理机制浅析
12
作者 周斌 《书法赏评》 2009年第5期32-38,共7页
每个人的行为以及情感意志多是由其动机与需求支配,由于环境、学识、年龄、物质条件等的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动机与需求,如求食、求饮、避痛、睡眠等方面的生理需要;还有探索、接受外来信息刺激、成就、赞许等方面的心理需要。心理... 每个人的行为以及情感意志多是由其动机与需求支配,由于环境、学识、年龄、物质条件等的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动机与需求,如求食、求饮、避痛、睡眠等方面的生理需要;还有探索、接受外来信息刺激、成就、赞许等方面的心理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按需要的等级分类,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第一层的需要是生理需要;第二层的需要是安全需要;第三层的需要为对“爱与归属”的需要;第四层的需要为对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第五层的需要为“自我实现”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机制 书法鉴赏 生理需要 情感意志 人的行为 物质条件 信息刺激 心理需要
原文传递
文化中的身体:儒家体育观的现代意义
13
作者 《体育科研》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从文化的视角对体育涉及的关键概念"身体"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中西文化体系对于"身体"的不同阐述,着重分析了中国儒家文化中的身体观。文章认为,人的身体永远是被嵌于某一文化体系中的身体,不存在有超越文化的身体,... 从文化的视角对体育涉及的关键概念"身体"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中西文化体系对于"身体"的不同阐述,着重分析了中国儒家文化中的身体观。文章认为,人的身体永远是被嵌于某一文化体系中的身体,不存在有超越文化的身体,现代竞技体育对于身体有过于强调自然性层面而偏离人文精神的倾向,中国古代儒家所谈论的身体是建立在心性修养之上而非自然性本能层面的身体,儒家对身体的理解不是个体性的,而是联系于他人的存在,因此非常重视身体的礼仪实践。儒家身体观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运动的基本精神指向,对我们当今如何看待自我身体以及运动具有很大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文化 身体 体育
下载PDF
《二十四诗品》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
14
作者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45-49,59,共6页
《二十四诗品》诸家解析主要遗留下三个问题:《诗品》诸品之间是否有内在的联系;《诗品》是讲诗歌风格还是讲诗歌作法;《诗品》是以一品为主,还是诸品间没有轻重。这三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对司空图诗观的理解。《二十四诗品》这部批评文本... 《二十四诗品》诸家解析主要遗留下三个问题:《诗品》诸品之间是否有内在的联系;《诗品》是讲诗歌风格还是讲诗歌作法;《诗品》是以一品为主,还是诸品间没有轻重。这三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对司空图诗观的理解。《二十四诗品》这部批评文本侧重于由真境逼而虚境生产生的“近而不浮,远而不尽”之格,与“风格”不同,亦与偏重超越意味的意境不同。《诗品》诸品间存在次第关系,且带有诗歌写作的实践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下载PDF
论王闿运的“以词掩意”观
15
作者 《郑州师范教育》 2016年第2期50-54,共5页
王闿运是晚清湖湘派诗人的首领,他在论诗时多次提到"以词掩意",这和他对"文"的认识有关。他强调"文"所具有的"隐""曲"等方面的特征,认为"意"需要以"词"掩之,反... 王闿运是晚清湖湘派诗人的首领,他在论诗时多次提到"以词掩意",这和他对"文"的认识有关。他强调"文"所具有的"隐""曲"等方面的特征,认为"意"需要以"词"掩之,反对在诗中"露意"或者"意多于词"。在这种诗学思想指导下,王闿运对于历代诗歌梳理出两大体系,试图打破宋明以来宗陶的诗学体系,进而树立以谢灵运为宗的谱系。王闿运的"以词掩意"观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常州今文学派治经路径的影响,另外也受到了王夫之诗学思想的影响。王闿运"以词掩意"观的宗旨在于批判当时宋明理学的诗学观,将诗歌从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理学框架中解脱出来,进而为晚清士人寻求新的思想资源提供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闿运 清代诗学 以词掩意
原文传递
书法国礼在文化外交中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浅析
16
作者 周斌 《文化与传播》 2020年第4期97-100,共4页
书法艺术作为国礼赠送他国,可通过文化外交方式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助力。书法国礼赠送应抓住特殊人群,实现文化外交效果最大化效应;书法国礼既要具有适合作为国礼赠送的一般特性,又要针对不同国家特点进行策划设计;书法国礼作品的准备... 书法艺术作为国礼赠送他国,可通过文化外交方式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助力。书法国礼赠送应抓住特殊人群,实现文化外交效果最大化效应;书法国礼既要具有适合作为国礼赠送的一般特性,又要针对不同国家特点进行策划设计;书法国礼作品的准备需要一定的周期,有必要设立书法国礼策划中心,建立完整的书法国礼赠送操作流程与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国礼 文化外交 中国文化
下载PDF
“与古为徒”,文化多元时代对中国传统的坚守——论周斌的书法创作
17
作者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21期36-40,共5页
元人方回在《读张功父<南湖集>序》中曾写道:"且如‘人生守定梅花死’,此句殊佳,何人辄用朱笔圈改?予窃谓朱笔之人未得所谓正法眼藏也。"此处所谓"正法眼藏",乃佛教用语,指无上正法,亦指彻见真相辨别优劣的... 元人方回在《读张功父<南湖集>序》中曾写道:"且如‘人生守定梅花死’,此句殊佳,何人辄用朱笔圈改?予窃谓朱笔之人未得所谓正法眼藏也。"此处所谓"正法眼藏",乃佛教用语,指无上正法,亦指彻见真相辨别优劣的智慧之眼。方回此处,指判断诗句好坏的眼力。若把这段话用之于书法,则指书家对书法有识别判断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难能可贵。在书法领域,各种创作思潮与观念频繁更迭,在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些人看似有了很多的自由选择,但正因为缺乏"正法眼藏",而对诸种观念失去自己的判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用语 书法创作 文化多元化 周斌 自由选择 创作思潮 判断力 识别判断
下载PDF
“经”应如何阐释——论徐复观的“天命”解中隐含的经典阐释方法
18
作者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3-16,共4页
徐复观对历代有关孔子"天命"的解释做了仔细地梳理和评价,从中可略窥徐复观对中国古代哲学经典阐释的路径和独有的方法,这种路径既不同于清人考证式的研究,又不同于"五四"时期熊十力等学者的研究路径,他对以上二者... 徐复观对历代有关孔子"天命"的解释做了仔细地梳理和评价,从中可略窥徐复观对中国古代哲学经典阐释的路径和独有的方法,这种路径既不同于清人考证式的研究,又不同于"五四"时期熊十力等学者的研究路径,他对以上二者尤其是以西方形而上学来解析儒家的方法提出了批评,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回到原典本身尊重中国哲学特质的思想,徐复观认为应以"体验"的方法与"敬"的态度来面对中国传统哲学经典,而体现出探索我们自己民族传统哲学经典解读与研究方法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复观 天命
下载PDF
高二适留给中国书坛的精神遗产
19
作者 周斌 《书法》 2015年第10期119-123,共5页
高二适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不是单由他的章草创作以及他在创作技法层面的突破与创新所决定,历史上大多数书法家都不是仅仅凭借其书法技巧而奠定其地位与影响力的,除了作品本身的技法技巧之外,还有品德、学识、行为方式、身份、家族等诸多... 高二适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不是单由他的章草创作以及他在创作技法层面的突破与创新所决定,历史上大多数书法家都不是仅仅凭借其书法技巧而奠定其地位与影响力的,除了作品本身的技法技巧之外,还有品德、学识、行为方式、身份、家族等诸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遗产 创作技法 书法史 行为方式 诗镜 书学 言在 书道 事形 章山
原文传递
论王闿运对魏晋诗歌的模仿及其模仿观
20
作者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90-96,共7页
王闿运在五言诗创作实践中非常重视对魏晋诗歌的模仿,他的模仿观建立在对诗有“家数”“格调”的认识基础上,王闿运平生模仿最为用力的是其所谓的谢诗格调。他对于魏晋诗歌除了对原诗词句层面的模仿外,更为重视模仿诗歌的写作技法。王... 王闿运在五言诗创作实践中非常重视对魏晋诗歌的模仿,他的模仿观建立在对诗有“家数”“格调”的认识基础上,王闿运平生模仿最为用力的是其所谓的谢诗格调。他对于魏晋诗歌除了对原诗词句层面的模仿外,更为重视模仿诗歌的写作技法。王闿运对魏晋诗歌的模仿行为在五四时期招致很多非议与批评,他模仿的宗旨其实是为了探究诗歌的“古式”与古法,最终是为了“治心”和修养自己的心性,与受强调创新的西方浪漫主义影响的五四时期文学评价标准有很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闿运 模仿 晚清诗坛 保守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