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病机-方-证-药”分析化肝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机制
1
作者
朱
毅
梁
邵岩峰
+2 位作者
于莉
李婕
王庆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5-139,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复杂,西药治疗通常很难得到满意的疗效。中医基于辨证论治对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及病变过程产生的次要病机同时入手,治疗上依据主次确立基本治法,方从法出,用药精确,可有效缓解症状,还能极大降低药物不良反...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复杂,西药治疗通常很难得到满意的疗效。中医基于辨证论治对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及病变过程产生的次要病机同时入手,治疗上依据主次确立基本治法,方从法出,用药精确,可有效缓解症状,还能极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复发频率,为患者的预后及其生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病机为肝胃郁热,胃气上逆,此为本,同时因人、因时、因病程不同,其他病机(燥、热、瘀、虚、痰)可为标实。本文拟从“病机-方-药-证”角度探讨化肝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机制。其主要治法是疏肝和胃、降逆清火,同时因人、因时、因病程长短,结合疏润结合、清化痰瘀、调养并举治法,贯穿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过程中,以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病机-方-证-药
化肝煎
理论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浊毒理论辨析胃“炎-癌转化”
2
作者
朱
毅
梁
于莉
邵岩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2期90-95,共6页
慢性非可控性炎症在胃癌的产生、发展、恶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的浸润构成了适宜肿瘤生长的炎性微环境,肿瘤侵袭、转移更离不开炎性微环境的持续存在,炎症与癌症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根据Correa模型,胃癌的发生常经历...
慢性非可控性炎症在胃癌的产生、发展、恶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的浸润构成了适宜肿瘤生长的炎性微环境,肿瘤侵袭、转移更离不开炎性微环境的持续存在,炎症与癌症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根据Correa模型,胃癌的发生常经历一个完整的炎-癌级联。在早期“炎-癌”转化阶段的中医药辨证施治可有效干预胃黏膜癌变的进程,中医药是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浊毒理论是李佃贵教授在古人对于浊与毒认识的基础上创新归纳而来的,李教授提出浊毒内蕴是胃“炎-癌转化”的核心病机,“浊为毒之渐,毒为浊之深”,“湿-浊-毒”是疾病病机发展的特点,与胃“炎-癌转化”特性具有相似之处。慢性炎症与“浊”密切相关,癌症与“毒”联系紧密,浊化、毒化反映出疾病病理状态的持续恶化,浊毒轻重往往可以预示疾病发展的规律。基于浊毒理论,从浊毒转化深入阐明胃“炎-癌”病机动态演变全过程,将化浊解毒法贯穿疾病治疗始终,施以精准分期治疗,以“扶正、健脾、化痰、散瘀”等治法使得浊化毒去、瘀除络通,进而达到减缓、阻断甚至逆转胃“炎-癌转化”进程的目的,以期为中医药干预胃“炎-癌转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毒理论
炎-癌转化
非可控性炎症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病机-方-证-药”分析化肝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机制
1
作者
朱
毅
梁
邵岩峰
于莉
李婕
王庆莲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脾胃病科
出处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5-139,共5页
基金
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闽卫医政函〔2023〕1163号)
福建中医药大学林平中医药传承工作室(闽中医〔2023〕56号)。
文摘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复杂,西药治疗通常很难得到满意的疗效。中医基于辨证论治对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及病变过程产生的次要病机同时入手,治疗上依据主次确立基本治法,方从法出,用药精确,可有效缓解症状,还能极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复发频率,为患者的预后及其生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病机为肝胃郁热,胃气上逆,此为本,同时因人、因时、因病程不同,其他病机(燥、热、瘀、虚、痰)可为标实。本文拟从“病机-方-药-证”角度探讨化肝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机制。其主要治法是疏肝和胃、降逆清火,同时因人、因时、因病程长短,结合疏润结合、清化痰瘀、调养并举治法,贯穿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过程中,以获良效。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病机-方-证-药
化肝煎
理论机制
Keyword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Pathogenesis-formula-syndrome-medicine
Huagan Decoction
Theoretical mechanism
分类号
R571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浊毒理论辨析胃“炎-癌转化”
2
作者
朱
毅
梁
于莉
邵岩峰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出处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2期90-95,共6页
基金
福建省2023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闽卫医政函[2023]1163号)
福建中医药大学林平中医药传承工作室(闽中医[2023]56号)。
文摘
慢性非可控性炎症在胃癌的产生、发展、恶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的浸润构成了适宜肿瘤生长的炎性微环境,肿瘤侵袭、转移更离不开炎性微环境的持续存在,炎症与癌症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根据Correa模型,胃癌的发生常经历一个完整的炎-癌级联。在早期“炎-癌”转化阶段的中医药辨证施治可有效干预胃黏膜癌变的进程,中医药是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浊毒理论是李佃贵教授在古人对于浊与毒认识的基础上创新归纳而来的,李教授提出浊毒内蕴是胃“炎-癌转化”的核心病机,“浊为毒之渐,毒为浊之深”,“湿-浊-毒”是疾病病机发展的特点,与胃“炎-癌转化”特性具有相似之处。慢性炎症与“浊”密切相关,癌症与“毒”联系紧密,浊化、毒化反映出疾病病理状态的持续恶化,浊毒轻重往往可以预示疾病发展的规律。基于浊毒理论,从浊毒转化深入阐明胃“炎-癌”病机动态演变全过程,将化浊解毒法贯穿疾病治疗始终,施以精准分期治疗,以“扶正、健脾、化痰、散瘀”等治法使得浊化毒去、瘀除络通,进而达到减缓、阻断甚至逆转胃“炎-癌转化”进程的目的,以期为中医药干预胃“炎-癌转化”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浊毒理论
炎-癌转化
非可控性炎症
肿瘤微环境
Keywords
Turbid toxin theory
Inflammation-cancer transformation
Non-resolving inflammatio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分类号
R27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病机-方-证-药”分析化肝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机制
朱
毅
梁
邵岩峰
于莉
李婕
王庆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浊毒理论辨析胃“炎-癌转化”
朱
毅
梁
于莉
邵岩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