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10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朱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8期2213-2214,共2页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计划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试产条件并自愿试产的102例临床资料。结果:与同期非疤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组相比,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组的产...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计划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试产条件并自愿试产的102例临床资料。结果:与同期非疤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组相比,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出血量、产程、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母婴不良结局,再次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比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多。结论: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如处理得当计划分娩,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疤痕子宫 妊娠 再次分娩 缩宫素
下载PDF
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6028-6029,共2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共收集2008年1月~2011年6月6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单独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B组患者给予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 目的:探讨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共收集2008年1月~2011年6月6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单独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B组患者给予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96.7%。治疗后两组间控制出血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与A组(单独低剂量米非司酮组)患者相比,B组(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及不良反应明显比较低(P<0.05)。结论: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治疗疗效比较明显,且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妈富隆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原文传递
二硫化锡纳米片的原位辐照与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辛磊 李京仓 +4 位作者 熊雨薇 文一峰 朱明 尹奎波 孙立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5-451,共7页
二硫化锡(SnS2)由于其具有储量丰富、光学性能独特、储锂/钠容量高等优点,在光电探测以及储能等领域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然而,SnS2纳米片的制备存在尺寸分布不均和分散性差等问题,同时SnS2纳米片结构的稳定性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水热法... 二硫化锡(SnS2)由于其具有储量丰富、光学性能独特、储锂/钠容量高等优点,在光电探测以及储能等领域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然而,SnS2纳米片的制备存在尺寸分布不均和分散性差等问题,同时SnS2纳米片结构的稳定性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SnS2纳米片,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对材料分散度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研究了SnS2纳米材料的抗电子束辐照性能和热稳定性。实验发现,聚乙二醇能显著抑制SnS2纳米片的团聚。电子束辐照后,SnS2转变为SnS。当温度升高至325℃时,SnS2逐渐分解消失。该结果对于SnS2的可控制备及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锡 透射电子显微镜 水热法 电子束辐照
下载PDF
液基细胞薄片联合宫颈活检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明 乔东方 庄一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联合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妇科门诊3 600例TCT检查标本(诊断标准采用TBS细胞学分类),并对TCT检查阳性者作宫颈组织活检。结果:3 600例TCT检查中阳性者232例...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联合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妇科门诊3 600例TCT检查标本(诊断标准采用TBS细胞学分类),并对TCT检查阳性者作宫颈组织活检。结果:3 600例TCT检查中阳性者232例,阳性率6.4%,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8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6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7例,鳞状细胞癌(SCC)33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其中慢性炎症78例,CINⅠ58例,CINⅡ22例,CINⅢ40例,鳞状细胞癌34例。结论:TCT检查联合宫颈活检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 宫颈活检 诊断
下载PDF
光还原法合成Pt/Fe_(2)O_(3)/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催化剂及其抗烧结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志慧 王云鹏 +5 位作者 符婉琳 朱明 柴蕴玲 吴敏 孙岳明 代云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83,共11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获得的多孔Fe_(2)O_(3)纳米棒与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的复合材料作为载体,通过光还原法成功制备清洁、高活性的Pt/Fe_(2)O_(3)/N⁃RGO催化剂,并进一步研究其中的光还原反应机理和催化剂的抗烧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静电纺丝法获得的多孔Fe_(2)O_(3)纳米棒与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的复合材料作为载体,通过光还原法成功制备清洁、高活性的Pt/Fe_(2)O_(3)/N⁃RGO催化剂,并进一步研究其中的光还原反应机理和催化剂的抗烧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Fe_(2)O_(3)对光的强吸收作用促使光生电子和空穴的产生,N⁃RGO有效延长光生载流子的寿命,使得电子从O^(2-)转移到Fe^(3+)。Fe_(2)O_(3)/N⁃RGO中部分还原的Fe^(2+)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可使PtCl_(6)^(2-)在Fe_(2)O_(3)表面还原并迅速成核,生长为粒径约2.13 nm的Pt纳米颗粒。此外,甲醇作为空穴清除剂可以快速有效地消耗掉扩散到载体表面的光生空穴,使导带中积累的电子与PtCl_(6)^(2-)发生还原反应,从而提高Pt纳米颗粒的光还原速率。电纺Fe_(2)O_(3)纳米棒独特的粗糙表面为Pt纳米颗粒异相成核提供了大量活性位点。富含点缺陷的N⁃RGO片层能缩短Fe_(2)O_(3)的光生载流子扩散路径,提高光沉积的效率;同时,其特征褶皱结构可以作为物理屏障,防止Pt纳米颗粒聚集。得益于金属与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在500℃高温老化后,Pt纳米颗粒仍能维持较小的尺寸(2.67 nm),表现出优良的抗烧结性能。在对硝基苯酚加氢反应中,Pt/Fe_(2)O_(3)/N⁃RGO在400℃老化后仍具有高达22.2 L·g^(-1)·s^(-1)的反应速率常数,约为老化前的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光沉积 Fe_(2)O_(3) PT 还原氧化石墨烯
下载PDF
赝弹性银硫系化合物阻变行为的透射电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熊雨薇 李京仓 +6 位作者 谭治远 朱明 尹奎波 商尚炀 魏琦 夏奕东 孙立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5-642,共8页
银硫系化合物由于尺寸可缩减性好、擦写速度快、具有多值存储能力等优点,在阻变存储器介质材料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但随着介质材料尺寸的不断缩小,材料表/界面结构对器件的性能产生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从微观尺度上揭示阻变介质材料表... 银硫系化合物由于尺寸可缩减性好、擦写速度快、具有多值存储能力等优点,在阻变存储器介质材料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但随着介质材料尺寸的不断缩小,材料表/界面结构对器件的性能产生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从微观尺度上揭示阻变介质材料表/界面对性能影响的相关机理至关重要。本文利用脉冲激光沉积制备了Ag_(10)Ge_(15)Te_(75)薄膜,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构建了以其为介质的阻变存储器,研究了其阻变过程中微观形貌与物相的演化。实验发现,尺寸在20 nm以下的Ag_(10)Ge_(15)Te_(75)薄膜在被电压脉冲熔断后,能够用"冷焊"的方式重新连接并仍保持阻变特性。当给其施加正向电压时,薄膜中生成Ag_(2)Te多晶颗粒。当挤压拉伸薄膜时,Ag_(2)Te多晶颗粒不会消失。当施加反向电压时,Ag_(2)Te多晶颗粒消失。分析认为,Ag_(10)Ge_(15)Te_(75)薄膜的形变属于Coble赝弹性,Ag_(2)Te多晶的生成与电场诱导沉积有关。实验的结果对于构建新型柔性阻变存储器结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_(10)Ge_(15)Te_(75) 透射电子显微镜 阻变存储器 赝弹性行为
下载PDF
子宫内膜增厚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内膜出血中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王桂平 乔东方 +1 位作者 朱明 解莹 《河南中医》 2014年第B11期350-35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下诊断子宫内膜增厚与其术后病理学表现的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患者临床资料,对病理证实的56 例患者子宫内膜病变超声声像图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6 例患者内膜厚度为12.00mm - 33.50mm(平均厚度20.5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下诊断子宫内膜增厚与其术后病理学表现的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患者临床资料,对病理证实的56 例患者子宫内膜病变超声声像图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6 例患者内膜厚度为12.00mm - 33.50mm(平均厚度20.53±1.96mm),病理学诊断包括呈增生期改变13 例;呈分泌期改变4例;慢性子宫内膜炎1 例、退变绒毛1 例、子宫内膜息肉8 例、内膜增生过长23 例:单纯性增生过长15 例、复杂性增生过长及不典型增生过长8 例、子宫内膜腺癌6 例.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子宫内膜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增厚一部分患者已存在子宫内膜腺癌,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并应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子宫内膜厚度 围绝经期 绝经期 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