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63
1
作者 黄克伦 滕红林 +3 位作者 王靖 李驰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分析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探讨如何避免椎间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1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5例,女47... 目的:分析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探讨如何避免椎间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1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5例,女47例;平均年龄42.9岁;L3,4突出6例,L4,5突出68例,L5S1突出58例。统计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各类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132例患者中,术中发生硬膜损伤1例(硬膜与髓核粘连),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术后肌力感觉较术前无下降,创口愈合良好;术中减压不满意立即改为开放手术2例,为伴有椎间孔狭窄及髓核粘连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短期(3个月)内复发2例,术后髓核残留3例,均通过翻修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术后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经询问原有心脏病史。术中发生高脑脊液压2例。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学习曲线陡峭,初学者在开始椎间孔镜手术前,必须有一定的开放手术经验,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在熟悉解剖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前提下,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椎间盘移位 并发症
下载PDF
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滕红林 +4 位作者 黄克伦 林超伟 吴诗阳 王建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8-495,共8页
目的 :评价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0月,共有43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入选,随机分入两个手术组... 目的 :评价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0月,共有43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入选,随机分入两个手术组并获得至少1年随访。其中采用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23例,随访时间23.1±5.9个月;采用PPECD治疗20例,随访时间25.6±8.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前及术后各随访点(1d、1周、1个月、3个月、1年)的上肢疼痛VAS评分、创口疼痛VAS评分,术前及术后1年颈椎前凸Cobb角、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轴性症状发生率、重返工作岗位时间等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在术后1年随访时进行Macnab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d时ACDF组及PPECD组的上肢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13±1.78分、1.02±2.24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较术前的7.13±1.25分、7.28±1.30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1d时PPECD组的创口疼痛VAS评分为1.91±0.58分,显著小于ACDF组的3.87±1.19分(P<0.05),但术后1周后随访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PPECD组在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重返工作岗位时间等方面均显著小于ACDF组(P<0.05)。ACDF组和PPECD组术后1年时颈椎前凸Cobb角分别为13.7°±6.9°和8.2°±4.8°,较术前的4.3°±11.3°、4.7°±8.9°均有显著增大(P<0.05),且ACDF组的平均增幅显著大于PPECD组(P<0.05)。术后1年时PPECD组的颈椎活动度同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CDF组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术后1年时NDI评分、轴性症状发生率及Macnab临床疗效评价优良率方面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ACDF相当,但前者手术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 经皮 脊柱内镜 椎间盘切除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脊柱内镜手术治疗下肢剧烈放射痛的微小腰椎间盘突出 被引量:13
3
作者 滕红林 +2 位作者 黄克伦 林超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6期508-513,共6页
目的:研究伴有严重症状的微小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特征及采用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行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伴有严重症状的微小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4例,其中男20例,... 目的:研究伴有严重症状的微小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特征及采用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行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伴有严重症状的微小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1~73(48.8±10.1)岁,随访时间8~48(21.8±10.3)个月。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手术相关资料,术前、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比较术前和术后评分,末次随访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级评价手术疗效。结果:34例均以单侧下肢剧烈放射痛为主要症状,术前症状持续时间0.33~84个月。椎间盘突出位于L4,5的7例,L5S1的27例。根据腰椎间盘突出MSU分区,31例位于B区。所有病例术中证实突出髓核压迫神经根,26例神经根明显红肿。手术时间30~80(43.5±9.5)min,术前VAS评分(8.1±1.3)分,ODI评分(31.8±6.7)分;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分别为(1.1±0.3)分和(0.7±0.4)分,ODI分别为(5.3±2.1)分,及0~10分,中位分值2分,术后均较术前改善。术后末次随访进行Macnab疗效评定,优28例,良6例。在随访期内仅1例出现椎间盘突出原位复发。结论:伴有严重症状的微小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以单侧下肢剧烈放射痛为主要症状,往往起病较急,病程较短,突出髓核一般仅卡压神经根出硬膜段,局部炎症重。对于此类患者,薄层CT扫描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采用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此类患者,症状缓解迅速,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脊柱内镜手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后路单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池永龙 +5 位作者 黄其杉 徐华梓 王向阳 林焱 毛方敏 倪文飞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5期383-387,共5页
目的比较后路单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后路经椎弓根单节段与短节段内固定,短节段组21例,单节段组16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 目的比较后路单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后路经椎弓根单节段与短节段内固定,短节段组21例,单节段组16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4.3个月,对两组间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周以及术后12个月两组间的椎体前缘高度矫正率、后凸Cobb’s角矫正率以及椎管受堵解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对骨折的复位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因此认为两组内固定的疗效均是确切的,且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切口长度、估计出血量方面单节段优于短节段,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也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靠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单节段 短节段 内固定
下载PDF
去神经化术在髌股关节炎膝前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洋 王靖 +2 位作者 李驰 滕红林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3-57,共5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去神经化术对髌股关节炎膝前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60例髌股关节炎膝前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给... 目的探究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去神经化术对髌股关节炎膝前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60例髌股关节炎膝前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术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Lysholm评分和Kujala评分。结果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各项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WOMAC评分、Lysholm评分和Kujala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均较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30例患者出现2例感染和1例血管神经损伤,对照组30例患者出现1例感染和1例关节活动受限,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髌股关节炎膝前痛患者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术治疗能够缓解疼痛,改善髌股关节功能和临床疗效,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炎 膝前痛 关节镜清理术 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及椎板间隙入路脊柱内镜治疗腰4/5向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驰 +6 位作者 滕红林 王靖 周洋 黄克伦 林超伟 吴诗阳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7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评价2种入路脊柱内镜治疗L_(4~5)向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对55例2014年6月—2016年12月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行经椎间孔(A组)或经椎板间隙入路(B组)治疗的L_(4~5)向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患者资... 目的评价2种入路脊柱内镜治疗L_(4~5)向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对55例2014年6月—2016年12月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行经椎间孔(A组)或经椎板间隙入路(B组)治疗的L_(4~5)向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等情况,并对2组术前术后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Macnab’s临床疗效等级评分进行比较;同时根据游离程度不同再将2组分为低度游离组(AL、BL)、高度游离组(AH、BH),并对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31例(AL组16例,AH组15例),B组患者24例(BL组13例,BH组11例),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平均手术时间B组显著小于A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B组的平均改善率优于A组(P<0.05),低度游离组间(AL vs.BL)的VAS评分改善率及ODI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高度游离组间(AH vs.BH)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H组优于AH组;2组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2种入路脊柱内镜均可用于治疗L_(4~5)向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且安全有效,但对于高度向下游离的突出,经椎板间隙入路较经椎间孔入路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椎间孔入路 椎板间隙入路 脊柱内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原文传递
对带横连杆的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T11~L3)的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黄其杉 +3 位作者 池永龙 吴立军 滕红林 王靖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评价带横连杆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椎骨折后脊柱的稳定性。方法将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3)用椎体楔行切除法在L1椎体上制作严重压缩性骨折模型,部分骨折标本作带或不带横连杆的椎弓根钉内固定。这样共有4种脊柱标本:(1)正常标本;(2... 目的评价带横连杆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椎骨折后脊柱的稳定性。方法将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3)用椎体楔行切除法在L1椎体上制作严重压缩性骨折模型,部分骨折标本作带或不带横连杆的椎弓根钉内固定。这样共有4种脊柱标本:(1)正常标本;(2)未固定骨折标本;(3)用带横连杆椎弓根钉固定的骨折标本;(4)用不带横连杆椎弓根钉固定的骨折标本。用三维激光扫描仪依次测量各脊柱标本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然后将其标准化为稳定指数以比较4种标本的差异。结果与未固定骨折标本相比,两种固定均能显著提高损伤脊柱在各个运动方向的稳定性。带横连杆椎弓根钉固定的骨折标本稳定性虽优于无横连杆固定,但无统计差异。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无论有无横连杆,均能有效提高损伤脊柱的稳定性,而横连杆似乎未能进一步增加稳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 横连杆 骨折 脊柱 稳定性
下载PDF
颈椎过伸伤患者MRI椎前高信号、椎管矢状径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毕 +4 位作者 滕红林 黄克伦 王靖 李驰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8期686-689,共4页
目的 :探讨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过伸伤患者MRI椎前高信号、椎管矢状径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过伸伤患者病例资料100例,根据MRI T2序列有无椎前高信号分为椎前高信号组和... 目的 :探讨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过伸伤患者MRI椎前高信号、椎管矢状径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过伸伤患者病例资料100例,根据MRI T2序列有无椎前高信号分为椎前高信号组和无椎前高信号组,其中椎前高信号组39例,男31例,女8例,年龄21~83岁,平均(58.10±14.78)岁;无椎前高信号组61例,男49例,女12例,年龄32~77岁,平均(55.05±10.36)岁。通过MRI正中矢状面测量下颈椎各椎间盘层面椎管矢状径,并记录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及椎管狭窄节段数;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神经功能分级及运动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ASIA运动评分椎前高信号组为52.56±31.97,无椎前高信号组为67.70±22.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椎前高信号组患者的髓内高信号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椎前高信号组(P=0.006);两组患者ASIA运动评分与损伤节段椎间盘层面椎管矢状径存在正相关(P=0.003),且椎管狭窄节段越多,ASIA分级越差。结论:成人无骨折脱位颈椎过伸伤MRI椎前高信号、椎管矢状径均与伤后神经功能相关,而存在多节段椎管狭窄的患者更易遭受严重的颈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颈髓损伤 椎前高信号 椎管矢状径
下载PDF
单侧Wiltse肌间隙入路对侧椎板减压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7
9
作者 李驰 王靖 +2 位作者 滕红林 周洋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比较经后正中单侧肌间隙入路对侧肌肉剥离椎板减压与两侧肌肉剥离单侧减压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效果及其对多裂肌损伤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单侧椎板减压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43例,... 目的:比较经后正中单侧肌间隙入路对侧肌肉剥离椎板减压与两侧肌肉剥离单侧减压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效果及其对多裂肌损伤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单侧椎板减压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43例,男29例,女14例;年龄21~64岁,平均42.3岁。根据非减压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肌间隙入路组(A组)和多裂肌剥离入路组(B组)。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评估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2个月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进行CT检查,并对两组患者两侧多裂肌、椎管进行CT测量。结果:43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4~21个月,平均16.3个月。3例患者术后创口部分未愈合,予清创缝合换药后治愈;无断钉发生。A组与B组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背部VAS评分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测量:所有患者伤椎椎管狭窄率手术后明显缩小(P<0.05),A组两侧多裂肌手术前后面积及密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两侧多裂肌手术前后面积及密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单侧椎旁肌间隙入路对侧椎板减压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疗效确切;与两侧多裂肌剥离入路比较,创伤小,对多裂肌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手术入路 减压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对动脉硬化患者颈椎旋转手法治疗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靖 +3 位作者 黄河 滕红林 张纯武 吴春雷 《中医正骨》 2011年第10期14-17,共4页
目的:采用经颅多普勒评价动脉硬化患者行颈椎旋转手法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8例动脉硬化患者纳入动脉硬化组,同期选取50例经检查无明显动脉狭窄、硬化斑块及高血压病史的志愿者纳入对照组。分别采用经颅多普勒测定2组患者颈椎中立位、... 目的:采用经颅多普勒评价动脉硬化患者行颈椎旋转手法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8例动脉硬化患者纳入动脉硬化组,同期选取50例经检查无明显动脉狭窄、硬化斑块及高血压病史的志愿者纳入对照组。分别采用经颅多普勒测定2组患者颈椎中立位、左右旋转45°时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流速及搏动指数等参数。结果:颈椎中立位时2组患者双侧椎动脉血流参数、左旋颈时右侧椎动脉血流参数、右旋颈时左侧椎动脉血流参数及颈椎中立位和左右旋颈时基底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旋颈时对照组左侧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流速大于动脉硬化组(t=5.944,P=0.000;t=6.571,P=0.000;t=6.665,P=0.000),搏动指数小于动脉硬化组(t=4.802,P=0.001);右侧旋颈时对照组右侧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流速大于动脉硬化组(t=4.122,P=0.001;t=4.221,P=0.000;t=11.320,P=0.000),搏动指数小于动脉硬化组(t=2.249,P=0.001)。结论:颈椎旋转手法能改变动脉硬化患者椎动脉的血流参数,而经颅多普勒能够准确反映这些变化,因而可用于颈椎手法前对伴有动脉硬化的患者进行筛查,以减少由于椎动脉血流改变而引起的临床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动脉硬化 椎动脉 基底动脉 手法 骨科
下载PDF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侧块螺钉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洋 滕红林 +2 位作者 王靖 李驰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0期943-946,共4页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侧块螺钉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侧块螺钉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患者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57~68岁,平均5...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侧块螺钉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侧块螺钉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患者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57~68岁,平均57岁.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进行分析.同时记录Cobb角及颈椎活动度,分析颈椎退变程度.结果:33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5.6个月.出现脑脊液漏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C5神经根麻痹4例,JOA评分由术前的5.2±2.1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11.3±2.4 (P<0.05),Cobb角由术前的(6.5±3.4)°提升至末次随访时的(13.2±4.9)°(P<0.05).颈椎活动度由术前的(30.4±9.2)°下降至末次随访时的(26.5±8.7)°(P<0.05).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侧块螺钉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疗效良好,具有适用范围广、牢固等优点,但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不稳 椎板成形术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椎间孔哑铃形肿瘤 被引量:6
12
作者 滕红林 吴哲褒 +4 位作者 吴春雷 王靖 陈鑫 肖建如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切除胸腰椎椎间孔哑铃形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共收集胸腰段哑铃形肿瘤患者32例:神经鞘瘤23例,神经纤维瘤6例,神经纤维瘤病3例。手术采用胸腰椎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术中分离多...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切除胸腰椎椎间孔哑铃形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共收集胸腰段哑铃形肿瘤患者32例:神经鞘瘤23例,神经纤维瘤6例,神经纤维瘤病3例。手术采用胸腰椎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术中分离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切除关节突关节后,暴露椎间孔内外的肿瘤,完整切除肿瘤。必要时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脊柱植骨融合术重建脊柱稳定性。所有患者获得随访。结果所有肿瘤均全切除,其中23例行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神经功能均有改善。术后随访8个月至6年,平均32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脊柱后凸、侧凸等畸形。结论以椎间孔及椎间孔外部分为主的腰椎椎间孔哑铃形肿瘤,可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间孔切开切除,必要时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此方法具有肿瘤暴露好、术中出血少、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兼顾脊柱稳定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哑铃形肿瘤 胸腰椎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单侧枢椎椎板螺钉在椎动脉变异的上颈椎不稳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毕 滕红林 +3 位作者 王靖 李驰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寰椎侧块螺钉联合单侧枢椎椎板螺钉+对侧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自体双皮质骨加压植骨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伴椎动脉变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行后路寰椎侧块螺钉联合单侧枢椎椎板螺钉+对侧枢椎椎... 目的:探讨后路寰椎侧块螺钉联合单侧枢椎椎板螺钉+对侧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自体双皮质骨加压植骨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伴椎动脉变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行后路寰椎侧块螺钉联合单侧枢椎椎板螺钉+对侧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自体双皮质骨加压植骨融合术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6—77岁,平均47.5岁。术前患者枕颈部活动受限伴或不伴疼痛,VAS评分0-7分,平均3.50±2.71;椎动脉造影或颈椎CTA示单侧椎动脉明显狭窄。观察术中有无神经及血管损伤;术后7d内行X线和CT检查,了解内固定位置;术后随访观察有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失败并发症、复位丢失,以及植骨融合率等。结果:12例单侧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术中未发生神经和椎动脉损伤。患者颈部VAS评分0.92±0.90,较术前明显减轻(P=0.01)。术后x线示12例患者颈椎序列恢复良好,CT示1例枢椎椎板腹侧皮质侵犯,余位置均良好。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和复位丢失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12例均骨性融合。结论:后路寰椎侧块螺钉联合单侧枢椎椎板螺钉+对侧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自体双皮质骨加压植骨融合术,既避免了传统螺钉固定椎动脉损伤的同时,又克服了部分病例双侧枢椎椎板螺钉时植骨床的不足,在保证良好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良好的骨性融合率。单侧枢椎椎板螺钉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补充固定措施应用于椎动脉变异的上颈椎不稳患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椎板螺钉 内固定 上颈椎不稳 椎动脉变异
下载PDF
雌二醇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抗自噬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滕红林 +6 位作者 王靖 林超伟 黄克伦 陈毕 李驰 周洋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2期230-23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雌二醇干预严重脊髓损伤(SCI)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2只SD雌性大鼠,体重为20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4只。其中2组(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动脉夹(15 g闭合力)建立大鼠严重脊髓损伤夹闭模型。干预组在脊髓... 目的探讨自噬在雌二醇干预严重脊髓损伤(SCI)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2只SD雌性大鼠,体重为20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4只。其中2组(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动脉夹(15 g闭合力)建立大鼠严重脊髓损伤夹闭模型。干预组在脊髓损伤前1周即开始隔天肌注苯甲酸雌二醇,持续到安乐死之前。为比较高剂量雌二醇的疗效,脊髓损伤后7、14、21、28 d采用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评估大鼠运动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记检测脊髓损伤后3 d自噬标志物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损伤后3 d LC3在运动神经元中的免疫活性。结果高剂量雌二醇明显改善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损伤后14、21、28 d各时间点对应的BBB评分较模型组高。脊髓损伤术后3 d,模型组的LC3、Beclin-1表达高于假手术组,雌二醇干预治疗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抑制其表达。与之相反,自噬底物P62在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相比有明显降低。然而,给予雌二醇治疗后,P62表达显著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运动神经元中增强的LC3免疫活性被高剂量雌二醇所抑制。结论雌二醇在脊髓损伤过程中的神经保护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与抑制过度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脊髓损伤 自噬
原文传递
基于微信平台的骨科中外学生混编PBL教学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滕红林 +1 位作者 王靖 《基础医学教育》 2020年第2期138-140,共3页
在当前骨科学的实习带教中,普遍存在着中国学生积极性低下,留学生因语言障碍参与度低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实习带教中创新性地采用中外学生混编结合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极大提高了中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 在当前骨科学的实习带教中,普遍存在着中国学生积极性低下,留学生因语言障碍参与度低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实习带教中创新性地采用中外学生混编结合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极大提高了中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带教老师也从以往繁琐低效的教学形式中解放出来,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更有意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引导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教学改革 PBL 微信 留学生
下载PDF
局麻侧卧位开窗髓核摘除治疗伴心肺合并疾病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靖 唐天驷 +2 位作者 滕红林 雄白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局麻侧卧位开窗髓核摘除治疗伴心肺疾病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对12例伴心肺合并疾病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局麻下采用侧卧位开窗髓核摘除治疗,观察术中生命体征、术后心肺合并症等。评估ODI评分与腰痛... 目的探讨局麻侧卧位开窗髓核摘除治疗伴心肺疾病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对12例伴心肺合并疾病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局麻下采用侧卧位开窗髓核摘除治疗,观察术中生命体征、术后心肺合并症等。评估ODI评分与腰痛及腿痛VAS评分。结果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未出现手术节段错误、神经根或硬膜囊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12例均获随访,时间11~46(27.3±10.7)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日常生活。腰痛VAS评分术前为3~6(4.25±1.13)分,术后为1~5(3.33±1.1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腿痛VAS评分术前为5~9(6.58±1.31)分,术后为1~5(2.17±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术前为19~30(25.08±3.32)分,术后为7~17(11.67±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侧卧位开窗髓核摘除治疗伴心肺合并疾病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局部 髓核摘除 老年人 心肺合并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发生C_5神经根麻痹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洋 滕红林 +2 位作者 王靖 李驰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1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分析两种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因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接受椎管成形术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0例接受4节段(C3-C6)... 目的:分析两种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因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接受椎管成形术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0例接受4节段(C3-C6)椎管成形术(A组),男44例,女36例,平均年龄(68.4±9.2)岁;80例接受3节段(C4-C6)椎管成形术(B组),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6.8±8.9)岁。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分别记录颈痛VAS评分,上肢痛VAS评分,JOA评分,MR最小脊髓直径,颈椎的Cobb角及活动度。术后观察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及C5神经根麻痹时三角肌肌力,伴随神经症状,恢复时间。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2.4±3.2)个月。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颈痛VAS评分、上肢痛VAS评分、JOA评分、MRI最小脊髓直径、颈椎的Cobb角及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中7例(8.75%)发生C5神经根麻痹,其中4例出现上肢放射痛,3例出现上肢感觉减退;在末次随访时2例残留轻微的上肢放射痛及感觉减退。B组患者中5例(7.5%)发生C5神经根麻痹,其中3例出现上肢放射痛,2例出现上肢感觉减退,在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上肢放射痛及感觉减退均恢复正常。两组C5神经根麻痹的患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5神经根麻痹时三角肌肌力、伴随神经症状、恢复时间A组分别为(2.3±1.0)N、30例(37.5%)、(11.4±1.0)周,B组分别为(2.8±0.8)N、23例(28.8%)、(8.2±0.8)周,三角肌肌力下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随神经症状及恢复时间A组比B组差。结论:两种术式相比,患者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的概率相当,但是C4-C6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患者C5神经根麻痹症状较轻,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板成形术 神经根病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椎动脉超声对动脉硬化患者颈椎旋转手法治疗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滕红林 王靖 +4 位作者 张纯武 吴春雷 赵亮 吕超 《中医正骨》 2011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通过对伴有动脉硬化中老年患者进行模拟旋颈状态下颈椎椎动脉超声检查,权衡手法的好处和潜在的风险,为临床医师对颈椎采取手法治疗前提供参考。方法:对208例动脉硬化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椎动脉的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充盈... 目的:通过对伴有动脉硬化中老年患者进行模拟旋颈状态下颈椎椎动脉超声检查,权衡手法的好处和潜在的风险,为临床医师对颈椎采取手法治疗前提供参考。方法:对208例动脉硬化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椎动脉的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充盈程度,血流频谱形态等。测量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流速(VMIN)、平均血流速度(VTAMX)]、反映血管舒缩和阻力状况的阻力指数(RI)、反映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弹性的搏动指数(PI)。结果:超声显示在旋颈状态下VA血流变细,血管迂曲及局部受压狭窄;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者,可见血管内膜粗糙,管壁增厚,回声增强,有动脉粥样硬化小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椎骨段VA走形迂曲,VA平均内径<3 mm。在过屈位旋颈后血流减少甚至部分患者彩色血流中断而不显像。在正常仰卧位时所测得的血流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左右旋颈45°后,检测所得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开始出现差异,当过屈位旋颈45°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呈现显著性差异。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可以观察椎动脉形态的变化并对血流进行定量测定,其检查操作便捷,敏感性高,可以作为颈椎手法前筛查潜在VA损伤的动脉硬化患者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超声检查 动脉硬化 颈椎旋转手法
下载PDF
单纯上肢受累型与四肢受累型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岩 +3 位作者 滕红林 黄克伦 陈毕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4-639,共6页
目的比较分析单纯上肢受累型与四肢受累型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患者76例。根据神经损伤累及范围,分为单纯上肢受累组(上肢组,39... 目的比较分析单纯上肢受累型与四肢受累型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患者76例。根据神经损伤累及范围,分为单纯上肢受累组(上肢组,39例)和四肢受累组(四肢组,37例)。上肢组男35例,女4例;年龄21—80岁[(52.5±13.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4例,平地摔伤8例,高处坠落6例,重物砸伤1例。损伤节段:C3/4 16例,C4/5 14例,C5/6 9例。四肢组男30例,女7例;年龄36~78岁[(59.6±9.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6例,平地摔伤11例,高处坠落7例,重物砸伤3例。损伤节段:C3/4 9例,C4/518例,C5/6 10例。测量两组损伤节段椎管矢状径、最大椎管组成及最大脊髓压迫,记录颈椎相关退变因素、治疗方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标准评价入院及末次随访时上肢运动功能。结果上肢组和四肢组损伤节段椎管矢状径[(7.5±1.5)mm:(6.8±1.2)mm]、最大椎管组成[(28.9±9.6)%:(34.9±10.6)%]、入院时ASIA评分[(31.6±11.8)分:(22.7±11.3)分)]、末次随访时ASIA评分[(46.2±4.2)分:(40.2±4.0)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最大脊髓压迫[(15.7±11.9)%:(17.0±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退变因素方面,上肢组的椎体后缘骨赘的发生率(15%)要低于四肢组(51%)(P〈0.01)。上肢组20例(49%)选择手术治疗,四肢组31例(84%)选择手术治疗(P〈0.05)。结论相较于四肢受累型患者,单纯上肢受累型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更多见于年轻患者,椎体后缘骨赘的发生率低,椎管内缓冲空间大,受到的神经损伤程度较轻,更倾向于非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磁共振成像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芍药苷对椎间盘内紊乱兔Fas介导的凋亡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立君 王靖 +2 位作者 滕红林 李驰 《脊柱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在兔椎间盘内紊乱(internal disc disruption,IDD)发生过程中,是否干预死亡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影响髓核细胞的凋亡,及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96只,雌雄不限,体重(3.0±0.5)kg。随机分为4组,每组2... 目的探讨芍药苷在兔椎间盘内紊乱(internal disc disruption,IDD)发生过程中,是否干预死亡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影响髓核细胞的凋亡,及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96只,雌雄不限,体重(3.0±0.5)kg。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其中3组行纤维环穿刺造模(分别在L3/L4,L4/L5及L5/L6椎间盘进行穿刺)。造模后各组分别采用芍药苷高剂量每天120 mg/kg、低剂量每天30 mg/kg及生理盐水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分笼常规饲养。分别在术后的3周、6周和10周将各组大白兔处死取材,每个时间点8只,离断腰椎,分离椎间盘。免疫组化法检测Fas、FasL、Caspase-8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造模组Fas、FasL、Caspase-8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高、低剂量组Fas、FasL、Caspase-8的表达较生理盐水组降低(P<0.05)。各造模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低剂量组细胞凋亡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芍药苷可以抑制Fas表达,进而抑制Caspase-8的激活,最终起到抑制髓核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甙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细胞凋亡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