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朱新 魏春华 +3 位作者 杨玉坤 石军锋 马荣耀 王天才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寻找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及评价筛选颈动脉狭窄的方法。方法 对 10 6例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询问病史、检验血脂、体检颈动脉、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颈...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寻找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及评价筛选颈动脉狭窄的方法。方法 对 10 6例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询问病史、检验血脂、体检颈动脉、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颈动脉颅外段 ,必要时行全脑血管DSA检查。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高 ;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重于TIA组患者 ;颅外颈动脉狭窄≥ 5 0 %有 7例 (6 6% ) ,有糖尿病、吸烟史及高LDL血症的患者颈动脉严重狭窄发生率明显增高 ;颈动脉狭窄率超过 3 0 %者多有血管杂音 ;颅外段颈动脉超声检查与DSA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吸烟史及高LDL血症是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可通过对高危人群体检颈动脉作初步筛选 ,再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颈动脉 ,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狭窄程度 ,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卒中 患者 危险因素 彩色多谱勒超声 DSA检查 吸烟史 血症 体检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超早期应用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朱新 魏春华 +1 位作者 石军锋 杨玉坤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甘露醇 脑出血 高血压
下载PDF
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新 马荣耀 +3 位作者 石军峰 王天才 凌云 王相阁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行全脑血管造影,其中52例局部动脉内应用尿激酶(UK)药物溶栓和机械性破栓治疗,治疗后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神经功...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行全脑血管造影,其中52例局部动脉内应用尿激酶(UK)药物溶栓和机械性破栓治疗,治疗后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记录严重的不良反应。结果溶栓患者中NIHSS评分≥10分者51例,NIHSS评分<10分者仅1例,动脉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37例,占71.2%,治疗90 d时转归良好者占51.9%(27/52)。NIHSS评分<10分而未进行动脉溶栓治疗的患者转归良好者占80.0%(20/25)。溶栓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2例,非症状性颅内出血5例,症状性颅内出血6例,其中死亡9例。结论超选择性动脉内应用尿激酶和机械性破栓治疗中度脑梗死(NIHSS评分≥10分)是有效的,但有可能会增加脑出血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溶栓 机械性破栓 脑梗死 急性 尿激酶
下载PDF
尤瑞克林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例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新 刘斌 石军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8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67例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应用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口服及血塞通针静脉点滴,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静脉点滴。结果...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67例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应用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口服及血塞通针静脉点滴,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90d内发生脑梗死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帕金森病失眠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黄大帅 朱新 王延庆 《广州医药》 2024年第4期382-387,共6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帕金森病失眠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南阳南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失眠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参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帕金森病失眠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南阳南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失眠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参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递质指标水平、帕金森症状表现及睡眠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49/50)高于参照组82.00%(41/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递质多巴胺及5-羟色胺水平分别为(6.84±0.62)、(22.75±0.59),均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帕金森病症状表现及睡眠质量总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到帕金森病失眠患者的治疗中,能提升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帕金森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帕金森 失眠 睡眠质量
下载PDF
2197例益气通络颗粒治疗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的远期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贺耀德 张鹏 +13 位作者 郭珍妮 岳淑敏 刘志伟 朱新 何根全 张继才 王素娟 白江来 秦润祥 辛丽华 宋颖民 田书娟 王晋潮 杨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973-976,共4页
目的对益气通络颗粒治疗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的远期安全性进行深入评估。方法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牵头的国内44家中心招募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益气通络颗粒治疗4 w,随访90 d,通过分析随访期间不良... 目的对益气通络颗粒治疗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的远期安全性进行深入评估。方法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牵头的国内44家中心招募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益气通络颗粒治疗4 w,随访90 d,通过分析随访期间不良事件、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的比例,评估益气通络颗粒的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97例患者作为安全性人群,经90 d随访,共有242例患者(11.0%)发生不良事件,23例患者(1.1%)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无受试者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随访过程中,研究者未发现与益气通络颗粒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异常。结论益气通络颗粒治疗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的远期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颗粒 缺血性脑卒中 安全性
下载PDF
尿激酶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明勇 杨玉坤 +5 位作者 王天才 朱新 马荣耀 石军锋 秦鸥 尹珺洁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5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尿激酶 颈动脉 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疗效
下载PDF
卒中单元对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新 凌云 +5 位作者 石军锋 徐显贵 马荣耀 杨玉坤 王天才 冯大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0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医疗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建立符合南阳市情的卒中单元医疗模式,提高我市脑血管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卒中单元组与传统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医疗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建立符合南阳市情的卒中单元医疗模式,提高我市脑血管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卒中单元组与传统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评价(NIHSS)、生活能力评价(BI)、社会功能评价(OHS)和医疗花费等。结果两组患者病死率与住院花费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评价(NIHSS)、生活能力评价(BI)、社会功能评价(OHS)、并发症及卒中复发方面,卒中单元组优于传统治疗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应用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医疗模式,能明显提高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回归社会的能力,并能降低卒中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卒中单元 疗效
下载PDF
侧脑室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23例重型脑室出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斌 马荣耀 朱新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年第12期1157-1158,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超早期行侧脑室引流术,尿激酶灌注,术后第二天开始行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地塞米松鞘内注射,配合体位引流。结果23例患者抢救成功19例,死亡4例,病死率17.4%。结论超早期积极的行施微创脑室外引流... 目的探讨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超早期行侧脑室引流术,尿激酶灌注,术后第二天开始行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地塞米松鞘内注射,配合体位引流。结果23例患者抢救成功19例,死亡4例,病死率17.4%。结论超早期积极的行施微创脑室外引流和术后腰穿脑脊液置换等救治措施不失为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侧脑室引流 脑脊液置换
下载PDF
山豆根导致中毒性脑病1例报道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延庆 娄红岩 +1 位作者 吴广 朱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4期2675-2677,共3页
山豆根是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茎,性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能,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山豆根在我国古代药方中经常被使用。近年来,对于山豆根的研究越来越多。山豆根中含有生物碱、黄酮类、三萜类等主要成分,现代药理研究... 山豆根是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茎,性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能,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山豆根在我国古代药方中经常被使用。近年来,对于山豆根的研究越来越多。山豆根中含有生物碱、黄酮类、三萜类等主要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这些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保肝、改善心血管活性等作用[1]。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山豆根具有抗炎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抗炎机制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关[2]。过量的山豆根是导致中毒的主要原因。随着药理研究的进展,关于山豆根中毒的病例被报道出来,山豆根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肝损伤、心血管损伤、肾损伤、生殖和发育毒性、胃肠道反应、变态反应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其中肝损伤最常见,研究发现山豆根可诱导正常肝细胞凋亡[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中毒 个案分析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17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荣耀 石军锋 +5 位作者 王天才 杨玉坤 朱新 王相阁 秦鸥 张红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 狭窄 支架
下载PDF
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荣耀 石军峰 +5 位作者 王天才 杨玉坤 朱新 王相阁 秦鸥 张红芳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和内科药物治疗双侧重度颈动脉狭窄/闭塞病人的疗效。方法一侧颈动脉闭塞,对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病人21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8例,接受颈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B组13例,接受内科药物治疗。临床和超声波随访1年半...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和内科药物治疗双侧重度颈动脉狭窄/闭塞病人的疗效。方法一侧颈动脉闭塞,对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病人21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8例,接受颈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B组13例,接受内科药物治疗。临床和超声波随访1年半。结果A组患者术前颈动脉狭窄程度为70% ̄98%,颈内动脉支架放置成功,术后狭窄程度小于10%,除1例偶发一次一过性脑出血(TIA)外,其他病人未再出现TIA和中风发作,颈动脉超声随访1年半,未见明显的管腔再狭窄(狭窄<30%)。B组病人9例再次卒中(5例发生脑梗塞,其中2例死亡,4例反复TIA),另4例病情无变化。超声波检查发现7例病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动脉粥样斑块增多增大,管腔进一步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闭塞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其短-中期疗效优于内科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去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附术抢救急性大面积脑梗塞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天才 马荣耀 +4 位作者 石军峰 徐显贵 杨玉昆 张继东 朱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研究去大骨瓣减压并颞肌帖附术抢救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65例急性大面积脑梗塞住院患者,按是否同意手术分为手术组31例,内科组34例,手术组行去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附于术,其余治疗两组相同。3月后统计各组死亡率、重... 目的:研究去大骨瓣减压并颞肌帖附术抢救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65例急性大面积脑梗塞住院患者,按是否同意手术分为手术组31例,内科组34例,手术组行去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附于术,其余治疗两组相同。3月后统计各组死亡率、重症监护时间、存活病例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①手术组死亡率38.71%,内科组死亡率67.65%,P<0.01;术前有脑疝征象的病例手术组死亡率41.66%,内科组死亡率93.75%,P<0.05;早期手术组死亡率15.38%,晚期手术组死亡率55.56%,P<0.01;晚期手术组死亡率与内科组相比,P>0.05。②存活病例重症监护时间:手术组短于内科组,P<0.05;早期手术组短于晚期手术组P<0.05。③存活病例生存质量:手术组与内科组无差异;早期手术组高与内科组,P<0.05;晚期于术组与内科组无差异。④手术病人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去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附术能抢救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生命,但晚期手术生活质量差;CT发现脑梗塞面积大,且中线结构移位明显,病情有加重趋势,应尽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减压 颞肌贴附 抢救 大面积脑梗塞 临床对照研究
下载PDF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期临床研究
14
作者 魏春华 朱新 +2 位作者 石军锋 杨玉坤 马荣耀 《蛇志》 2004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并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按照全国脑防办《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第二阶段临床再评价研究》实施方案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 49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 目的 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并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按照全国脑防办《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第二阶段临床再评价研究》实施方案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 49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对照组。评定指标包括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Barthel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 2 3例 ,终止治疗 5例 ,其中 1例自动退出试验、 2例消化道出血、 1例出现皮肤大片淤斑、 1例突然死亡 ;对照组 2 6例 ,终止 1例 ,为自动退出试验。 ( 1 )治疗组应用降纤酶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 P <0 .0 0 1 )。尤其用药第 6天最显著 ;( 2 )治疗后 1 4天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 ,但第 1 4天、 3个月时 Barthel指数评分并无显著差异 ;( 3 )治疗组应用降纤酶后有 1例病情加重 ,而对照组中有 4例病情加重 ;( 4 )治疗组中有 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1例皮肤大片淤斑 ,而对照组无上述情况。结论 降纤酶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作用确切 ,对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显著 ,具有抑制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的作用 ,本组无 1例并发颅内出血 ,但有消化道出血及皮下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纤酶 治疗 急性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安全性
下载PDF
Moyamoya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研究(附31例报告)
15
作者 朱新 马荣耀 +4 位作者 杨芳 归青巧 石军锋 杨玉坤 魏春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5期275-277,共3页
目的总结Moyamoya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2月至2004年10月经DSA或MRA确诊的31例Moyamoya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31例患者平均年龄25·7岁;脑卒中和头痛是本组Moyamoya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目的总结Moyamoya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2月至2004年10月经DSA或MRA确诊的31例Moyamoya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31例患者平均年龄25·7岁;脑卒中和头痛是本组Moyamoya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分别为83·9%(26例)和74·2%(23例);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以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为主,而成年患者以出血性脑卒中发病为主;所有患者均有颈内动脉或其分支狭窄或闭塞和Moyamoya血管形成,其中有27例患者的CT或MRI表现为双侧病灶。结论对于年轻无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一时性缺血性发作(TIA)或脑卒中患者,尤其有卒中史或反复头痛发作者必须使用MRA以除外Moyamoya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YAMOYA病 影像学特征 临床表现 缺血性脑卒中 青少年患者 出血性脑卒中 反复头痛 影像学资料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8例疗效分析
16
作者 朱新 凌云 马荣耀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5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尿激酶 治疗 进展性脑梗死 疗效
下载PDF
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0例疗效观察
17
作者 朱新 石军锋 《蛇志》 2000年第3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降纤酶 治疗 疗效试验
下载PDF
降纤酶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随机、双盲、对照的II期临床研究
18
作者 魏春华 朱新 +2 位作者 石军锋 杨玉坤 马荣耀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1期6834-6835,共2页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进行客观评价。方法:按照全国脑防办《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第二阶段临床再评价研究》实施方案,对49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进行客观评价。方法:按照全国脑防办《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第二阶段临床再评价研究》实施方案,对49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对照组。评定指标包括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副作用。结果:治疗组23例,终止治疗5例,其中1例自动退出试验,2例消化道出血,1例出现皮肤大片瘀斑,1例突然死亡;对照组26例,终止1例,为自动退出试验。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应用降纤酶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非常显著(P<0.001),尤其用药第6天最显著犤治疗组为(68.10±54.46)g/L,对照组为(327.44±142.17)g/L犦;治疗后14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14d,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并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应用降纤酶后有1例病情加重,而对照组中有4例病情加重。结论:降纤酶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作用确切显著,在此样本中对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显著,具有抑制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的作用,但可能有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降纤酶 治疗组 血浆纤维蛋白原 双盲 急性脑梗死 临床 水平 结论 实施方案
下载PDF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19
作者 石军锋 徐显贵 +11 位作者 杨玉坤 魏春华 马荣跃 王天才 凌云 杨芳 朱新 刘明勇 刘松 夏明栓 秦欧 张红芳 《蛇志》 2000年第2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降纤酶 药物治疗 疗效试验 双盲对照
下载PDF
Moyamoya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分析
20
作者 朱新 杨芳 +3 位作者 归青巧 石军锋 杨越峰 杨明栋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1521-1522,共2页
目的总结Moyamoya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1992年2月~2004年10月经DSA或MPA确诊的31例Moyamoya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 结果31例患者平均年龄25.7岁;脑卒中和头痛是本组Moyamoya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发... 目的总结Moyamoya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1992年2月~2004年10月经DSA或MPA确诊的31例Moyamoya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 结果31例患者平均年龄25.7岁;脑卒中和头痛是本组Moyamoya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分别为83.9%(26例)和74.2%(23例);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以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为主,而成年患者以出血性脑卒中发病为主;所有患者均有颈内动脉或其分支狭窄或闭塞和Moy-amoya血管形成,其中有27例患者的CT或MRI表现为双侧病灶. 结论对于无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年轻TIA或脑卒中患者,尤其有卒中史或反复头痛发作者则要考虑Moyamoya病的可能;MRA是诊断Moyamoya病的较好的无创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YAMOYA病 诊断 影像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