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4例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及脑部CT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黄海青 开国维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5-16,共2页
作者以114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 CT 和中医证型的分析。结果见出血性中风中经络的发生率多于中脏腑的发生率,经为3:1。中脏腑证 CT 表现重于中经络证,与临床表现相吻合;中脏腑证发病年龄和出血量高于中经络证;特殊部位出血即... 作者以114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 CT 和中医证型的分析。结果见出血性中风中经络的发生率多于中脏腑的发生率,经为3:1。中脏腑证 CT 表现重于中经络证,与临床表现相吻合;中脏腑证发病年龄和出血量高于中经络证;特殊部位出血即使量很少,亦表现为中脏腑证。当伴有脑部其它病变时,中等量、少量或微量出血可表璎为中脏腑证。两证型中均以实证为多,虚证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中风 辩证分型 CT 诊断 中风
下载PDF
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CT诊断 被引量:13
2
作者 崔延安 周钟珩 +2 位作者 黄海青 王智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878-881,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CT特征,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的CT、临床及病理资料的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116例。结果:病变直接来源于妇科器官(子宫及附件)108例,妇科器官外的8例。其中良性74例,恶性42例。囊实性病...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CT特征,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的CT、临床及病理资料的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116例。结果:病变直接来源于妇科器官(子宫及附件)108例,妇科器官外的8例。其中良性74例,恶性42例。囊实性病变CT平扫表现为高低不一的混杂密度,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CT对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定位准确率高,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对定性诊断亦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腔 囊实性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肛周脓肿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午才 陆锦贵 +1 位作者 黄海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MSCT)及磁共振(MRI)对肛周脓肿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怀疑肛周脓肿或伴有肛瘘的患者进行MSCT或MRI检查,并通过手术进行验证。结果 20例肛周脓肿或伴有肛瘘病例均在手术前通过MSCT或MRI较好的病灶显示和准确诊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MSCT)及磁共振(MRI)对肛周脓肿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怀疑肛周脓肿或伴有肛瘘的患者进行MSCT或MRI检查,并通过手术进行验证。结果 20例肛周脓肿或伴有肛瘘病例均在手术前通过MSCT或MRI较好的病灶显示和准确诊断,肛周脓肿及肛瘘的显示与术中所见吻合,在病灶及肛瘘的支路显示方面,MRI的显示效果更好。结论 MSCT和MRI都可以对肛周脓肿或伴有肛瘘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诊断,在对病灶的显示尤其是复杂肛瘘的支路显示方面,MRI具有更加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对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胡旭宇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MSCTA)在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颅颈部CTA检查的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全部行颅颈部CTA检查,对其颈动脉成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MSCTA)在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颅颈部CTA检查的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全部行颅颈部CTA检查,对其颈动脉成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检查共发现病变血管43支,轻度狭窄20支(46%),中度狭窄14支(33%),重度狭窄7支(16%),闭塞2支(5%)。其中1级可评价血管显示率为87%,2级可评价血管显示率为11%,3级可评价血管显示率为2%。结论 64排128层MSCTA可用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病变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胸痹心痛中医证型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文莉 崔延安 +1 位作者 黄海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5-546,共2页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的证型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之间的关系,为胸痹心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67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16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观察不同证型的冠脉狭窄范围及程度。结果:胸痹心痛的不同证型...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的证型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之间的关系,为胸痹心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67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16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观察不同证型的冠脉狭窄范围及程度。结果:胸痹心痛的不同证型在冠脉狭窄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3个实证与3个虚证之间有显著差异。心血瘀阻证及痰浊壅塞证在重度狭窄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在病变范围上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组(P均<0.05)。结论:胸痹心痛中医证型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胸痹心痛实证较虚证重。痰浊壅塞证与心血瘀阻证无论在狭窄程度还是在病变分布上都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是胸痹心痛的危险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证候分型 冠状动脉狭窄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MSCT多期扫描在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透明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孙鑫 王智涛 +3 位作者 崔延安 魏云飞 汤井源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pAML)和透明细胞癌(ccRCC)多排螺旋CT(MS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fpAML和ccRCC患者各20例,测量肿瘤的短径和长径... 目的探讨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pAML)和透明细胞癌(ccRCC)多排螺旋CT(MS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fpAML和ccRCC患者各20例,测量肿瘤的短径和长径、CT平扫及多期增强的肿瘤CT值及邻近肾皮质的CT值,对肿瘤的短/长径比、多期相的肿瘤CT值及肿瘤/肾皮质CT值之比(相对强化值)进行比较分析,并绘制两者的短/长径比值、皮质期相对强化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参考阈值。结果fpAML组与ccRCC组的平均年龄、短/长径比值、平扫CT值、皮质期相对强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示当短/长径比选取0.88为参考阈值时,诊断fpAML和ccRCC的敏感性为85.0%,特异性为75.0%;当皮质期相对强化值选取0.84作参考阈值,诊断fpAML和ccRCC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75.0%。结论短/长径比值、平扫CT值、皮质期相对强化值对鉴别fpAML与ccRCC有价值,选取适当阈值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透明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骶神经障碍综合征中医药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顾尽晖 史仁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6-33,共8页
目的:通过对“补肾温阳,活血通络”作用的自拟中药内服方治疗骶神经障碍综合征(SNDS)的临床研究,探索中医药治疗SNDS的病机、治法及疗效。方法:中医药治疗总例数5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前者予以中药口服自拟中药基本方(济... 目的:通过对“补肾温阳,活血通络”作用的自拟中药内服方治疗骶神经障碍综合征(SNDS)的临床研究,探索中医药治疗SNDS的病机、治法及疗效。方法:中医药治疗总例数5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前者予以中药口服自拟中药基本方(济川煎和独活寄生汤为基本方加减而成)随证加减,后者予以长强穴及局部阿是穴电针治疗,疗程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肛门直肠痛、排便障碍、肛门失禁、腹胀腹痛及腰痛的症状积分情况,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情况。结果:(1)疗效指标:中医药治疗研究两组患者的常见症状依次为:肛门直肠痛(82.8%),排便障碍(75.9%),腰痛(62.1%),腹胀痛(50%),肛门失禁(15.5%)。各组以上症状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研究组的排便障碍疗效更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中医证候: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疗效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疗效更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SNDS根据其症状特点,归属于中医便秘、痹证、痛证的范畴,肾阳虚、寒湿痹阻、血脉瘀滞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补肾温阳、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是本病的主要治法,采用以济川煎和独活寄生汤为基本方加减而成的基本方治疗以及采用针灸疗法SNDS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总体疗效相当。(2)采用辨证用药治疗本病较针灸治疗对SNDS的排便障碍、肛门直肠痛症状的改善疗效更好。(3)采用中医药治疗的疗效和国内文献中报告的生物反馈疗法和神经阻滞疗法的疗法接近,并能改善排便障碍、腰痛及腹胀痛等并发症状。(4)SNDS的临床特点为:好发于女性,好发于30-60岁;SNDS的临床症状除肛门失禁外,相互并发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神经障碍综合征 中医药 临床试验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虎 张碧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30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CNS)孤立性纤维瘤(SFT)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CNS中SFT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病灶均呈实性边界清晰的占位性病变,直径12~70 mm,平均38 mm;病灶形态呈类圆形16例(72.7%),不...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CNS)孤立性纤维瘤(SFT)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CNS中SFT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病灶均呈实性边界清晰的占位性病变,直径12~70 mm,平均38 mm;病灶形态呈类圆形16例(72.7%),不规则形6例(27.3%);10例经平扫CT显示,9例呈高密度,1例呈低密度,2例伴有骨质侵犯,肿块均无明显钙化;18例MRI扫描显示:T1WI呈低信号5例,等信号7例,不均匀等低混杂信号6例,而T2WI呈等信号13例,低信号4例,高信号伴实质内散在低信号1例;增强扫描后呈明显均匀强化10例,明显不均匀强化12例;14例邻近脑膜增厚。结论:虽然SFT是CNS少见肿瘤,但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如常发生于桥小脑角区、CT呈高密度、MRI呈等低信号并明显强化,通过分析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中枢神经系统 CT MRI DWI
下载PDF
食管裂孔表面积与食管裂孔疝及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卢健 嵇振岭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971-974,共4页
目的:运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测量生理状态下的食管裂孔表面积,了解食管裂孔表面积与食管裂孔疝及胃食管反流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食管裂孔疝组和胃食管反流病组,每组均设置相匹配的对照组。通过多排螺旋CT后处理和分析获得各... 目的:运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测量生理状态下的食管裂孔表面积,了解食管裂孔表面积与食管裂孔疝及胃食管反流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食管裂孔疝组和胃食管反流病组,每组均设置相匹配的对照组。通过多排螺旋CT后处理和分析获得各组食管裂孔表面积。结果:平均食管裂孔表面积食管裂孔疝组为(8.7±6.3)cm^2,其对应的对照组为(2.6±0.9)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食管裂孔表面Ⅰ型(滑动型)为(6.9±5.3)cm^2,Ⅲ型为(13.9±6.0)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裂孔疝组中有42%伴有胃食管反流病,而其对照组只有10%伴有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组中35%的Ⅰ型食管裂孔疝者有胃食管反流病,而60%的Ⅲ型食管裂孔疝者有胃食管反流病。对食管裂孔疝组和胃食管反流病组的混合人群分析时,无胃食管反流病者平均食管裂孔表面积为(3.9±2.7)cm^2,有胃食管反流病者平均食管裂孔表面积为(7.3±4.9)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食管裂孔疝组患者的食管裂孔表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食管裂孔疝患者中部分伴有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的面积大更容易出现酸反流症状。在食管裂孔疝和无食管裂孔疝的混合人群中,较大的食管裂孔表面积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但是食管裂孔表面积不能用于区分那些无食管裂孔疝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裂孔表面积 多排螺旋CT 食管裂孔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测量食管裂孔表面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健 +2 位作者 嵇振岭 王志 胡心惠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647-650,共4页
目的:使用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技术测量食管裂孔表面积(hiatal surface area, HSA),建立测量HSA的新方法,为抗反流手术的术前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收集2... 目的:使用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技术测量食管裂孔表面积(hiatal surface area, HSA),建立测量HSA的新方法,为抗反流手术的术前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36例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 H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置匹配的对照组,运用软件工作站进行MDCT数据的后期处理来确定HSA。结果: HH组HSA为(8.7±6.3)cm^2,大于对照组的(2.6±0.9)cm^2 ( P< 0.001)。两名放射科医师进行独立测量显示相关系数为0.998( P< 0.001)。结论:使用MDCT的MPR技术可测量体内HSA,这种方法可为抗反流手术的术前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 食管裂孔表面积 多排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下载PDF
卵巢卵泡膜瘤-纤维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愉 孙鑫 +1 位作者 陈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4期48-49,共2页
目的通过对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瘤-纤维瘤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术前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术前进行CT平扫+增强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瘤-纤维瘤患者的影像学征象。结果 15例患者16个病灶,单发14例(93%),... 目的通过对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瘤-纤维瘤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术前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术前进行CT平扫+增强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瘤-纤维瘤患者的影像学征象。结果 15例患者16个病灶,单发14例(93%),双侧双发1例(7%)。病灶平均长径(7.55±4.45)cm,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分叶,边界清晰,无浸润性表现。囊性11个,实性3个,囊实性2个。边界均较清晰;囊性部分CT值12~26 HU,实性部分CT值27~36 HU;增强扫描囊性部分不强化,囊壁及分隔有明显强化,实性部分有轻度强化在5~14 HU,大部分强化在5 HU左右,未见增粗的血管影。结论根据卵巢卵泡膜瘤-纤维瘤中卵泡膜细胞和纤维细胞两种成分所占比例的不同,囊实性占比不同,肿瘤的边界较清晰,强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卵泡膜瘤-纤维瘤 CT表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CT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实用医技杂志》 1998年第2期73-74,共2页
CT特别是螺旋CT是诊断甲状腺肿瘤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对甲状腺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良性肿块为低密度的境界清晰的结节影,无周围组织的浸润。恶性肿块为境界不清的低密度灶,可伴有周围组织的转移浸润。螺旋增强扫描可更... CT特别是螺旋CT是诊断甲状腺肿瘤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对甲状腺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良性肿块为低密度的境界清晰的结节影,无周围组织的浸润。恶性肿块为境界不清的低密度灶,可伴有周围组织的转移浸润。螺旋增强扫描可更清晰地显示肿块的细节,对肿块的良恶性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CT X线诊断 应用
下载PDF
胆囊癌肝侵犯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钟珩 崔延安 +1 位作者 黄海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1304-1306,共3页
目的:探讨CT对胆囊癌肝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CT检查,并经临床证实为胆囊癌肝侵犯的CT表现。结果:25例胆囊癌肝侵犯的病例中有21例CT作出了正确的的诊断,CT上大部分病例表现为胆囊癌肿与肝分界不清,邻近肝脏处出现不规... 目的:探讨CT对胆囊癌肝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CT检查,并经临床证实为胆囊癌肝侵犯的CT表现。结果:25例胆囊癌肝侵犯的病例中有21例CT作出了正确的的诊断,CT上大部分病例表现为胆囊癌肿与肝分界不清,邻近肝脏处出现不规则的低密度区,增强后不规则强化。结论:CT对胆囊癌肝浸润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肝侵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原发后腹膜恶性间质瘤侵入下腔静脉一例
14
作者 崔延安 周钟珩 +1 位作者 文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425,共2页
关键词 恶性间质瘤 下腔静脉 后腹膜 侵入 上腹部包块 实验室检查 CT检查 上腹痛
下载PDF
胆囊癌肝浸润的CT诊断(附25例与B超对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延安 周钟珩 +1 位作者 黄海青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82-684,688,共4页
目的:探讨CT对胆囊癌肝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B超及CT检查,并经临床证实为胆囊癌肝浸润的CT表现。结果:25例胆囊癌肝浸润的病例中有21例CT作出了正确的的诊断,CT上大部分病例表现为胆囊癌肿与肝分界不清,邻近肝脏处出... 目的:探讨CT对胆囊癌肝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B超及CT检查,并经临床证实为胆囊癌肝浸润的CT表现。结果:25例胆囊癌肝浸润的病例中有21例CT作出了正确的的诊断,CT上大部分病例表现为胆囊癌肿与肝分界不清,邻近肝脏处出现不规则的低密度区,增强后不规则强化。而B超仅对其中的11例诊断准确。结论:CT对胆囊癌肝浸润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且明显优于B超(P<0.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性病变的CTA价值及中医辨证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兆春 祝新 +3 位作者 于小利 钟庆芳 唐亮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16层螺旋CTA在下肢动脉硬化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该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64例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成像后,使用三维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并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血管重建图... 目的:探讨和总结16层螺旋CTA在下肢动脉硬化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该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64例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成像后,使用三维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并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能显示下肢血管管腔不规则,单发或多发狭窄或闭塞等。结论:下肢动脉血管成像CAT检查可作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病变的诊断及术前评价和筛选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 16层螺旋CT CAT
下载PDF
多层CT靶扫描对肺小结节(≤2cm)的诊断意义分析
17
作者 张愉 曾亮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B12期253-254,共2页
目的肺小结节(≤2cm)的患者予以多层CT靶扫描,分析多层CT靶扫描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疑似肺小结节(≤2cm)患者,据数据归纳显示有患者例数60例,2017年2月-2017年6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选择段落,对所有疑似肺小结节(≤2cm)患者均... 目的肺小结节(≤2cm)的患者予以多层CT靶扫描,分析多层CT靶扫描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疑似肺小结节(≤2cm)患者,据数据归纳显示有患者例数60例,2017年2月-2017年6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选择段落,对所有疑似肺小结节(≤2cm)患者均予以多层CT靶扫描,并予以术后病理结果进行诊断结果比较。结累多层CT靶扫描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在肺小结节(≤2cm)的诊断准确性数据中,不存在明显的比较性数据差异,P〉0.05;经过术后病理确诊有28例患者为肺癌,有良性病变患者29例,上述诊断结果与多层CT靶扫描诊断结果数据差异仍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CT靶扫描对肺小结节(≤2cm)的诊断意义显著,可以对肺小结节特征予以清晰图像显示,可以大大提高诊断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CT 扫描 肺小结节 诊断分析
下载PDF
向社会开放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方向
18
作者 《一重技术》 2002年第4期118-119,共2页
从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几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的优势,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向社会开放 发展方向 可能性 必要性 可行性
下载PDF
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马润磊 黄海青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749-750,753,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hilps brilliance64排128层CT对150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CT冠状动脉造影(CTA)检查,观察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与回旋支(LCX)分支的夹角、斑块到LAD与LCX分支的距离...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hilps brilliance64排128层CT对150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CT冠状动脉造影(CTA)检查,观察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与回旋支(LCX)分支的夹角、斑块到LAD与LCX分支的距离,分析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150例患者左冠状动脉LAD与LCX分支夹角平均为(85.2±6.5)°,有斑块患者左冠状动脉分支角度平均为(92.2±9.7)°,无斑块者左冠状动脉分支角度平均为(79.3±8.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斑块与左冠状动脉分叉处距离平均(13.5±3.2)mm,Sperarmen相关分析显示LAD分叉角度与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之间存在负相关(r=-0.436,P<0.05),LCX斑块与分叉处距离平均(4.5±0.4)mm,Sperarmen相关分析显示LCX分叉角度与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之间无相关性(r=-0.212,P>0.05)。结论:左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与左冠状动脉斑块间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多层面图像重建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李正军 吉安平 +1 位作者 陈虎 《临床误诊误治》 2008年第4期67-68,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7年8月在我院行16层螺旋CT检查,并经手术或临床随访确诊的19例肠梗阻病例,采用多层面重建技术对16层螺旋CT原始数据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并...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7年8月在我院行16层螺旋CT检查,并经手术或临床随访确诊的19例肠梗阻病例,采用多层面重建技术对16层螺旋CT原始数据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CT诊断与临床手术结果或随访结果相符,其中CT扫描显示肠梗阻位于小肠11例,结肠8例;肠梗阻病因为肠粘连8例,肿瘤7例,肠套叠、胆石性肠梗阻各2例;单纯性肠梗阻15例,绞窄性肠梗阻4例。仅依据横断面平扫图像确定梗阻部位16例,结合多层面图像重建技术确定梗阻部位18例。结论: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明确肠梗阻的诊断、梗阻部位和梗阻病因以及肠道血运状态方面优于单纯的横断面图像,对肠梗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肠肿瘤 肠粘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