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颈丛神经阻滞加穴位注射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朱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87-888,90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颈丛神经阻滞与穴位注射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小剂量颈丛阻滞联合穴位注射方案麻醉,即25 mg杜冷丁与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液20 m L双侧合谷穴... 目的探讨小剂量颈丛神经阻滞与穴位注射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小剂量颈丛阻滞联合穴位注射方案麻醉,即25 mg杜冷丁与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液20 m L双侧合谷穴与内关穴注入,2%氯普鲁卡因7 m L与0.894%罗哌卡因5 m L颈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常规颈丛神经阻滞联合杜氟合剂方式麻醉,即2%氯普鲁卡因10 m L与0.894%罗哌卡因10 m L混合颈丛阻滞麻醉,诱导15~20 min以氟哌啶2.5 mg以及杜冷丁25 mg辅助麻醉。观察2组术中镇痛效果以及麻醉前后血压、心率、血氧分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2组血压、心率、血氧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对照组血压、心率明显升高(P均<0.05),而血氧分压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血氧分压无明显变化(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颈丛神经阻滞联合穴位注射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镇静效果良好,可以稳定患者血压、心率、血氧分压,具有安全性较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颈丛神经阻滞 穴位注射 甲状腺手术 麻醉
下载PDF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抑制咳嗽反应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朱敦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745-747,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罗库溴铵与雏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对咳嗽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收治需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116例,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对比观察全麻诱导期咳嗽反应及临床情... 目的:对比观察罗库溴铵与雏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对咳嗽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收治需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116例,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对比观察全麻诱导期咳嗽反应及临床情况。结果:罗库溴铵组咳嗽反应明显较轻,气管插管即刻咳嗽较少,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相比维库溴铵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均能有效抑制咳嗽反应,但罗库溴铵抑制效果更为理想,且起效快、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诱导期 罗库溴铵 维库溴铵 咳嗽反应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苏醒期小儿血清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及补体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敦 官彬 +2 位作者 关正 谭静 朱宇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8期1483-1486,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啶对小儿麻醉后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以及补体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下腹股沟斜疝、急性阑尾炎以及肠套叠手术患儿7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每组25例,其中A组实施0.5μg/kg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啶治...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啶对小儿麻醉后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以及补体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下腹股沟斜疝、急性阑尾炎以及肠套叠手术患儿7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每组25例,其中A组实施0.5μg/kg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啶治疗,B组实施0.25μg/kg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啶治疗,C组实施右美托咪啶0.2~0.7μg/kg/h持续泵入。对比三组患者苏醒情况、血清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补体水平、镇定及躁动评分。结果:手术后,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管时间、解除监护时间明显缩短,且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C两组相比,B组手术后C反应蛋白及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较低,而C3及C4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镇静、躁动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5μg/kg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啶能够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炎性反应,缓解麻醉后神经损伤,有助于脏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小儿麻醉 肌钙蛋白I C反应蛋白 补体
原文传递
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时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宇麟 景桂霞 +1 位作者 朱敦 胡训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6-516,520,共2页
关键词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咪唑安定和异丙酚联合用于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联合镇静麻醉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06-407,共2页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联合异丙酚在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中的镇静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异丙酚镇静麻醉,实验组在对照基础上联合咪唑安定麻醉...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联合异丙酚在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中的镇静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异丙酚镇静麻醉,实验组在对照基础上联合咪唑安定麻醉,比较两组镇静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HR和MA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1时HR与MAP,与T0比较(P<0.05);实验组T1时HR和MAP,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P<0.01)。结论: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过程中在异丙酚镇静麻醉基础上联合咪唑安定效果理想,该方案镇静起效快,恢复清醒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手术 @咪唑安定 @异丙酚 麻醉 老年人
下载PDF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肝移植患者应用中的肌松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宇麟 景桂霞 +2 位作者 赵鸽 朱敦 谭敬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8-589,共2页
目的探讨单次静脉注射国产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肝移植患者应用中的肌松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肝硬化接受肝移植手术和肝功能正常患者各20例,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单次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3×ED95),用Orga... 目的探讨单次静脉注射国产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肝移植患者应用中的肌松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肝硬化接受肝移植手术和肝功能正常患者各20例,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单次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3×ED95),用Organon公司的TOF-Watch加速度仪进行肌松监测。结果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肝移植患者中起效时间延长(P<0.05),临床作用时间和恢复时间与肝功能正常者无明显差异。结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能安全地用于肝移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 药效学 肝移植
下载PDF
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0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麻醉处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03—2014-12收治的8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A组采取舒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取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比较2组不...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麻醉处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03—2014-12收治的8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A组采取舒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取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比较2组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麻醉后,仅T_4、T_5时刻HR与T_5时刻SBP与T_0时刻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后,T_1、T_2、T_3、T_4、T_5等时刻HR、SBP、DBP指标的T_0时刻值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T_1、T_2、T_3、T_4、T_5时刻的HR、SBP、DBP均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吞咽反射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躁动、呛咳发生率分别为8.9%、6.7%,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减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减少躁动、呛咳等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血流动力学 麻醉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肝移植术中胃黏膜pH值、乳酸盐和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宇麟 景桂霞 +2 位作者 朱敦 赵鸽 高燕凤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2-624,共3页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对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胃黏膜pH值(pHi)、乳酸盐(LAC)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患者30例,随机分为山莨菪碱组和对照组。山莨菪碱组术中使用山莨菪碱40 mg,对照组使用相同容量...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对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胃黏膜pH值(pHi)、乳酸盐(LAC)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患者30例,随机分为山莨菪碱组和对照组。山莨菪碱组术中使用山莨菪碱40 mg,对照组使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无肝期前、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和术毕测定血流动力学、pHi、LAC和肾功能指标。结果与无肝期前相比,两组无肝期30 min中心静脉压(CVP)明显降低,新肝期60 min CVP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CVP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pHi均在肝门阻断后明显下降(P<0.05),在新肝开放后逐渐恢复,山莨菪碱组pHi在新肝60 min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恢复较慢,在新肝60 min与术前和山莨菪碱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pHi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肌酐(Cr)和β2-微球蛋白(β2-MG)术中各时点与术前相比及两组之间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无肝期30 minLAC水平明显增高,持续至术毕(P<0.01);与对照组相比,山莨菪碱组在无肝期30 min后各时点LAC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移植术中使用山莨菪碱能改善组织微循环,促进胃肠道低灌注恢复,增加术中尿量,对改善肾功能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微循环 肾功能 山莨菪碱
下载PDF
山莨菪碱在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宇麟 景桂霞 +3 位作者 李小刚 刘齐宁 高燕风 朱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6-699,共4页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对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患者30例,ASA分级Ⅲ-Ⅳ,随机分为山莨菪碱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山莨菪碱组术中使用1 g/L山莨菪碱10 mg/h,对照组使用相同...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对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患者30例,ASA分级Ⅲ-Ⅳ,随机分为山莨菪碱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山莨菪碱组术中使用1 g/L山莨菪碱10 mg/h,对照组使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无肝期前、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和术毕测定血流动力学、组织氧代谢和肾功能指标。结果与无肝期前相比,两组无肝期30 min中心静脉压(CVP)明显降低,新肝期60 min CVP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CV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出血量、总入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山莨菪碱组尿量显著增多(P<0.05),而速尿的用量显著减少(P<0.05);两组肌酐(Cr)和β2-微球蛋白(β2-MG)术中各时点与术前相比及两组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无肝期30 min乳酸盐(LAC)水平明显增高,持续至术毕(P<0.01);与对照组相比,山莨菪碱组在无肝期30 min后各时点LAC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移植术中使用山莨菪碱能改善组织微循环,增加术中尿量,对改善肾功能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微循环 肾功能 山莨菪碱
下载PDF
颈丛阻滞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附32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宇麟 景桂霞 +4 位作者 朱敦 谭敬 申新 李小刚 高燕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80-82,85,共4页
目的 观察颈丛阻滞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效果。方法  2 8名ASAⅡ~Ⅲ级患者行 32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采用深浅丛联合阻滞 ,观察围术期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 ,分流管放置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麻醉后血压和心率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 目的 观察颈丛阻滞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效果。方法  2 8名ASAⅡ~Ⅲ级患者行 32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采用深浅丛联合阻滞 ,观察围术期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 ,分流管放置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麻醉后血压和心率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它时点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颈动脉夹闭前后收缩压和心率的波动性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率为 5 0 .0 % ,低血压 6 .2 5 % ,心动过速 2 8.1% ,心动过缓 6 .2 5 % ,分流管放置率 6 .2 5 %。患者满意率 84 .4 %。无 1例改用全麻 ,无严重围术期并发症。结论 颈丛阻滞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麻醉 颈丛阻滞 血液动力学 并发症
下载PDF
硬膜外术后镇痛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盖毅文 李小刚 +1 位作者 朱敦 薛梅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367-369,共3页
目的 探讨术后使用镇痛泵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上腹部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 (对照组 )、Ⅱ (镇痛泵组 )两组 ,采用AS -3 0 0型电脑肺功能测定仪监测术前和术后 12、2 4、48h仰卧位时肺活量 (Vc... 目的 探讨术后使用镇痛泵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上腹部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 (对照组 )、Ⅱ (镇痛泵组 )两组 ,采用AS -3 0 0型电脑肺功能测定仪监测术前和术后 12、2 4、48h仰卧位时肺活量 (Vc)、潮气量 (VT)、1秒肺活量 (FEV1.0 )、最大呼气中期流速 (MMF)及呼吸频率 (RR) ,同时测定脉搏氧饱和度 (SPO2 )及术前和术后 8、12h的血气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均有明显抑制 ,但Ⅱ组患者术后肺功能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Ⅰ组 (P <0 .0 1)。结论 应用止痛泵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上腹部手术后的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泵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上腹部手术 肺功能
下载PDF
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的麻醉处理与体会
12
作者 朱敦 赵鸽 薛梅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3年第5期441-442,共2页
本文概述了一例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约麻醉处理,重点讨论行腔内隔绝术的麻醉处理的特点。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麻醉 AORTIC ANEURYSM SEPARATED CAVITY anesthesis
下载PDF
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在安氟醚吸入麻醉中对心率变异性及脑电指标的影响
13
作者 景桂霞 朱耀民 +2 位作者 朱敦 严军 叶平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 探讨CO2 人工气腹在安氟醚吸入麻醉中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 (heartratevariability ,HRV)及脑电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指标的不同影响。 方法 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技术 (HRV PSA)和脑电功率谱分析技术 (... 目的 探讨CO2 人工气腹在安氟醚吸入麻醉中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 (heartratevariability ,HRV)及脑电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指标的不同影响。 方法 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技术 (HRV PSA)和脑电功率谱分析技术 (EEG PSA)对 2 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在麻醉前、麻醉诱导插管后及CO2 人工气腹后HRV指标LF、HF、LF HF、TP及EEG参数BIS、95 %SEF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 麻醉诱导插管后LF、HF、TP、BIS及95 %SEF均显著降低 ,LF HF未见明显改变 ;CO2 人工气腹后LF、LF HF、TP显著升高 ,HF、BIS及 95 %SEF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人工气腹 安氟醚 吸入麻醉 心率变异性 脑电指标 脑电功率谱 腹腔镜 胆囊切除手术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赵鸽 朱敦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4年第6期489-490,共2页
目的:研究异丙酚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两组患儿各10例,A组异丙酚复合氯胺酮作静脉麻醉,B组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肌松剂行气管插管静脉麻醉,监测患儿麻醉用药量及用药期间、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静脉用药到完全... 目的:研究异丙酚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两组患儿各10例,A组异丙酚复合氯胺酮作静脉麻醉,B组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肌松剂行气管插管静脉麻醉,监测患儿麻醉用药量及用药期间、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静脉用药到完全清醒的麻醉效果、血压、呼吸的变化及患儿术后24h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20例患儿麻醉效果均满意,术中术后生命体征较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的麻醉方法应用于小儿,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氯胺酮 小儿
下载PDF
含有4-对溴苯基-3,5-二(2-吡啶基)-1,2,4-三氮唑钴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英文) 被引量:9
15
作者 齐丽 朱敦 +2 位作者 解大景 吴艳飞 沈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8-872,共5页
本文合成了一个二价钴配合物[CoL52(NCS)2],(配体L5=4-对溴苯基-3,5-二(2-吡啶基)-1,2,4-三氮唑)。其结构由单晶X衍射结构分析,红外和电喷雾离子质谱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钴原子和2个三芳基三氮唑配体的4个氮原子... 本文合成了一个二价钴配合物[CoL52(NCS)2],(配体L5=4-对溴苯基-3,5-二(2-吡啶基)-1,2,4-三氮唑)。其结构由单晶X衍射结构分析,红外和电喷雾离子质谱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钴原子和2个三芳基三氮唑配体的4个氮原子(平面)和2个硫氰根的氮原子(轴向)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磁性测定表明在1.8~300K的温度范围内该配合物处于高自旋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配合物 晶体结构 三氮唑 磁性
下载PDF
1例巨大甲状腺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志敏 朱敦 +1 位作者 王艳华 王宏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0-101,共2页
报告了1例男性老年巨大甲状腺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主要包括术前鼓励主动咳嗽,睡眠前后、进食前后、雾化吸入前后的排痰护理,及时控制了肺部感染,为手术赢得了时间;术后特别重视吸痰技巧和气管切开排痰护理。患者... 报告了1例男性老年巨大甲状腺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主要包括术前鼓励主动咳嗽,睡眠前后、进食前后、雾化吸入前后的排痰护理,及时控制了肺部感染,为手术赢得了时间;术后特别重视吸痰技巧和气管切开排痰护理。患者术后康复顺利,转入康复科继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瘤 肺部感染 围手术期 呼吸道管理
原文传递
浅谈水胶体创面敷料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龚祖光 范婷 朱敦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1年第8期16-17,49,共3页
水胶体敷料是一类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新型创面敷料。本文对水胶体敷料的特性及其在急性和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作了简要阐述。此外,还介绍了与新型创面敷料开发休戚相关的湿性伤口愈合原理。
关键词 水胶体敷料 湿性愈合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中职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管理 被引量:14
18
作者 朱敦 《西部素质教育》 2018年第15期195-196,共2页
为了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中职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包括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完善班级管理体系;坚持以生为本,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改进管理方法,强调教育活动的多样化;拓展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职班主任 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 学生全面发展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断裂原因探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敦 张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06-507,共2页
目的 :探讨下胸椎腰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方法 :有随访资料 73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术后的病人 ,有 7例发生 8根椎弓根螺钉断裂 ,全部集中在T1 1 ~L2 。结果 :椎弓根螺钉发生断裂的原因 :(1 )胸腰段是... 目的 :探讨下胸椎腰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方法 :有随访资料 73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术后的病人 ,有 7例发生 8根椎弓根螺钉断裂 ,全部集中在T1 1 ~L2 。结果 :椎弓根螺钉发生断裂的原因 :(1 )胸腰段是断钉的好发处 ,与其生理特点有关。 (2 )椎弓根螺钉设计不合理。 (3)未按椎弓根矢状位角度置入螺钉。 (4)椎间隙撑开过度 ,加剧螺钉负荷。结论 :椎弓根螺钉断裂是综合因素 ,某单一因素加剧断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 椎弓根螺丝钉 矢状位角度 内固定
下载PDF
拇指桡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缺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俊杰 朱敦 +6 位作者 张新伟 江洪水 张玉标 任鹏举 黄泽忠 赵守国 郝剑军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9-310,共2页
目的探讨拇指挠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们采用拇指橈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患者25例,于第一掌骨背侧中线偏橈侧设计并切取筋膜蒂皮瓣,将皮瓣逆行转移修复... 目的探讨拇指挠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们采用拇指橈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患者25例,于第一掌骨背侧中线偏橈侧设计并切取筋膜蒂皮瓣,将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覆盖创面。结果本组所有创面均I期愈合,其中3例术后出现皮下淤血及水泡,2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均经换药后愈合,皮瓣血运良好。术后随访时间为7-12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弹性、质地均良好,外形饱满,两点分辨觉:缝合神经者为5-9mm,未缝合神经者为9-17mm。结论应用拇指橈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是一种简单、成活率高、疗效较满意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外科皮瓣 筋膜蒂 皮肤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