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R1234ze(E)/离子液体工质对的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垚 朱山 +1 位作者 王晓坡 孙艳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5,共7页
针对传统吸收式制冷工质对H_2O/LiBr和NH_3/H_2O等存在的问题,且含离子液体的工质对是一类有潜力的新型吸收式制冷工质对,选取烯烃类制冷剂R1234ze(E)与3种离子液体[Bmim][PF_6]、[Hmim][PF_6]和[Omim][PF_6]组成的工质对在单效吸收式... 针对传统吸收式制冷工质对H_2O/LiBr和NH_3/H_2O等存在的问题,且含离子液体的工质对是一类有潜力的新型吸收式制冷工质对,选取烯烃类制冷剂R1234ze(E)与3种离子液体[Bmim][PF_6]、[Hmim][PF_6]和[Omim][PF_6]组成的工质对在单效吸收式制冷循环中的性能展开了研究。首先,运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关联了3种工质对的相平衡数据,建立了相关的热力学模型;其次,通过建立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发生温度、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时工质对的循环倍率、稀溶液与浓溶液的浓度差、系统性能系数以及■效率等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与文献中的R1234ze(E)以及其他离子液体(包括[Hmim][Tf_2N]、[Omim][BF_4]、[Hmim][BF_4]和[Emim][BF_4]等)组成的工质对在吸收式制冷循环中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冷凝温度为30℃时,3种工质对的性能在发生温度70℃时达到最大值,循环的■效率在65℃时达到最大,且工质对R1234ze(E)/[Omim][PF_6]的性能系数最大,可达到0.21,其■效率为0.089;R1234ze(E)/[Hmim][Tf_2N]系统性能最优,R1234ze(E)/[Emim][BF_4]的性能最低。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新型制冷工质对在吸收制冷循环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 R1234ze(E) 离子液体 性能分析
下载PDF
房地产企业应用全面预算开展费用管理的有效路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山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3年第9期124-126,共3页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工具,它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政策频出,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工具,它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政策频出,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较多困难,房地产行业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期。房地产企业在当前背景下,只有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避免被市场淘汰。因此,房地产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防范管理过程中资金浪费等一系列问题,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针对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究,认为房地产企业需要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优化费用管理体系,这是房地产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条重要路径,希望能够为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质量和水平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 全面预算 费用管理 路径
原文传递
落体法流体高压液相黏度实验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小杰 朱山 +1 位作者 王晓坡 杨富鑫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8-791,共4页
基于落体法原理研制了一套高压液相黏度实验测试系统,可测量的温度范围为293~363K,压力范围为0.1~45MPa。该套系统主要包括黏度计本体、落体下落时间测量系统、温度控制与测量系统、压力控制与测量系统等几部分。采用十二烷、十四烷、... 基于落体法原理研制了一套高压液相黏度实验测试系统,可测量的温度范围为293~363K,压力范围为0.1~45MPa。该套系统主要包括黏度计本体、落体下落时间测量系统、温度控制与测量系统、压力控制与测量系统等几部分。采用十二烷、十四烷、十六烷等物质对所研制的实验系统进行了标定,获得了其仪器系数,并确定了系统的黏度测量范围在0.576~4.081 mPa·s之间。在此基础上,测量了癸酸甲酯的高压液相黏度,并与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其测量的不确定度在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体法 高压黏度 实验测量
原文传递
改进的Tait方程用于预测高压液体密度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山 郎寒肖 王晓坡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5-58,共4页
Tait方程被普遍认为是流体高压液相密度的最佳关联式,为了将该方程变为具有预测功能的模型,在7种直链烷烃高压密度数据的基础上,对Tait方程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形式简单的可以预测流体高压液相密度改进的Tait方程。在此基础上,将... Tait方程被普遍认为是流体高压液相密度的最佳关联式,为了将该方程变为具有预测功能的模型,在7种直链烷烃高压密度数据的基础上,对Tait方程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形式简单的可以预测流体高压液相密度改进的Tait方程。在此基础上,将该模型拓展到了脂肪酸酯类物质,分别建立了脂肪酸甲酯和脂肪酸乙酯高压液相密度预测模型。此外,采用未参与回归的6种脂肪酸甲酯(包括丁酸甲酯、戊酸甲酯、己酸甲酯、庚酸甲酯、辛酸甲酯和壬酸甲酯)的实验数据对模型预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绝对平均偏差均小于1%,可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t方程 脂肪酸甲酯 脂肪酸乙酯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脂肪酸酯的自由体积理论黏度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小杰 王晓坡 朱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14,共6页
在对文献中发表的22种脂肪酸甲酯和16种脂肪酸乙酯的液相黏度实验数据进行收集的基础上,建立了脂肪酸酯类物质的自由体积理论黏度模型,并得到了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对脂肪酸甲酯而言,实验值和计算值的最大偏差小于5.5%(其中脂肪酸链... 在对文献中发表的22种脂肪酸甲酯和16种脂肪酸乙酯的液相黏度实验数据进行收集的基础上,建立了脂肪酸酯类物质的自由体积理论黏度模型,并得到了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对脂肪酸甲酯而言,实验值和计算值的最大偏差小于5.5%(其中脂肪酸链的碳原子数与不饱和键数之比为20∶1和22∶1的除外),对脂肪酸乙酯,最大偏差小于4.0%(其中脂肪酸链的碳原子数与不饱和键数之比为18∶1和18∶2的除外)。分析发现,模型参数与酯类相对分子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获得了其定量关系,使得所建立的模型具有了预测同类物质黏度的功能。将预测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验值进行比较发现,对38种脂肪酸酯类,黏度总体平均相对偏差小于1%,可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模型 脂肪酸甲酯 脂肪酸乙酯 自由体积理论
下载PDF
异丁烷或二甲醚与角鲨烷饱和溶液黏度实验研究
6
作者 贾秀璨 朱山 +1 位作者 孙艳军 王晓坡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46-2650,共5页
研制了一套基于毛细管法的用于测量气体溶解在液体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饱和溶液黏度的实验系统。为了扩大黏度的测量范围,本文采用两根不同尺寸的毛细管并联,使实验台更为便捷可靠。利用该实验台分别测量了异丁烷(R600a)与角鲨烷、二甲醚... 研制了一套基于毛细管法的用于测量气体溶解在液体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饱和溶液黏度的实验系统。为了扩大黏度的测量范围,本文采用两根不同尺寸的毛细管并联,使实验台更为便捷可靠。利用该实验台分别测量了异丁烷(R600a)与角鲨烷、二甲醚(DME)与角鲨烷组成的饱和溶液在温度范围为303.15~343.15 K内的黏度数据。同时,还利用Setchenow模型和Hind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对比分析了模型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溶液 黏度 角鲨烷 异丁烷 二甲醚
原文传递
气液饱和溶液黏度实验系统及其性能测试
7
作者 张垚 朱山 +1 位作者 孙艳军 王晓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77,共6页
针对目前国内外对气-液达到平衡状态时其饱和液相黏度实验研究非常少的现状,将相平衡装置与双毛细管法黏度测量装置进行集成,搭建了一套可以用于测量气液饱和溶液黏度的实验系统。通过对纯质乙醇、正庚烷以及离子液体[Hmim][Tf2N]等的... 针对目前国内外对气-液达到平衡状态时其饱和液相黏度实验研究非常少的现状,将相平衡装置与双毛细管法黏度测量装置进行集成,搭建了一套可以用于测量气液饱和溶液黏度的实验系统。通过对纯质乙醇、正庚烷以及离子液体[Hmim][Tf2N]等的黏度进行测试并与文献值对比,得到3种物质的实验值与文献值的绝对平均偏差分别为1.13%、0.89%和2.15%。在此基础上,测量得到了温度为298.15、323.15和343.15 K时含饱和制冷剂R134a的离子液体[Hmim][Tf2N]在不同压力、不同溶解度时的黏度实验数据,并将实验数据拟合成温度和组分的多项式形式。通过与方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实验值与多项式计算值的绝对平均偏差为1.42%,最大偏差为2.86%,验证了文中搭建的气液饱和溶液黏度实验系统的可靠性,可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饱和溶液 溶解度 黏度 双毛细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