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賢良進卷考論 被引量:4
1
作者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09年第1期165-185,共21页
本文以北宋士大夫参加“制科”考试前上呈的“贤良进卷”为研究对象,以张方平、李觏、陈舜俞、苏轼、苏辙、李清臣、秦观七人的“贤良进卷”为例,分析其性质、结构和写作特点。然後,举例概论“贤良进卷”与北宋学术思想、党争形势、... 本文以北宋士大夫参加“制科”考试前上呈的“贤良进卷”为研究对象,以张方平、李觏、陈舜俞、苏轼、苏辙、李清臣、秦观七人的“贤良进卷”为例,分析其性质、结构和写作特点。然後,举例概论“贤良进卷”与北宋学术思想、党争形势、文学创作的关系,并认为它的来源是唐代的进士“行卷”,是科举制度影响文学的最佳成果,也是士大夫文学的典范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科 贤良进卷 策论 体系性 士大夫文学
下载PDF
東坡尺牘的版本問題 被引量:2
2
作者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2010年第1期185-194,共10页
對現存於中、日兩國的東坡尺牘諸多版本,擇其重要者,作出詳細考察,歸納其版本系統,並從校定文本和繫年研究兩個方面論述其资料價值。
关键词 東坡尺牘 版本
原文传递
蘇軾前身故事的真相與改寫 被引量:2
3
作者 趙惠俊 《岭南学报》 2018年第1期123-141,2,共20页
北宋禪僧惠洪最早記録了蘇軾前身是雲門宗禪僧五祖師戒的故事。他不僅構建了這個故事,也一手記録了五祖師戒形象的所有元素。惠洪所爲可能與其祖師黄龍慧南叛出雲門宗這一事件相關,他通過建構蘇軾前身故事及五祖師戒形象,來維護黄龍慧... 北宋禪僧惠洪最早記録了蘇軾前身是雲門宗禪僧五祖師戒的故事。他不僅構建了這個故事,也一手記録了五祖師戒形象的所有元素。惠洪所爲可能與其祖師黄龍慧南叛出雲門宗這一事件相關,他通過建構蘇軾前身故事及五祖師戒形象,來維護黄龍慧南的聲名,表明其並非背叛雲門宗,而是真正傳承雲門法脈。後來蘇軾前身故事被世俗社會引入戲曲小説,並將其與紅蓮故事拼合,展現出與士大夫話語不一樣的面貌,成爲禪宗在世俗社會的傳法手段。五祖師戒在小説戲曲中被)變爲五戒禪師,這個新形象成爲流傳最廣的蘇軾前身樣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蘇軾前身 五祖師戒 五戒禪師 惠洪 黄龍慧南
下载PDF
毗沙门天王崇拜源流及其造像艺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新国学》 2006年第1期68-88,共21页
中国佛教艺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宗教形象与艺术美的类型的高度一致性,如果说佛陀是以浑厚与慈祥,以那种包容一切的宁谧的微笑来征服人心,使之自觉其渺小无常而回向皈依的话,唐代的菩萨造形则以超麈脱俗,以女性的美丽风姿来召唤向... 中国佛教艺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宗教形象与艺术美的类型的高度一致性,如果说佛陀是以浑厚与慈祥,以那种包容一切的宁谧的微笑来征服人心,使之自觉其渺小无常而回向皈依的话,唐代的菩萨造形则以超麈脱俗,以女性的美丽风姿来召唤向善爱美的灵魂,投向明净的理想世界,至于本文要论述的天王力士,却是以撼天拔地的阳刚之气,以那种穿透一切的神圣的震慑力,来体现毁减的威胁、惩罚的警告与扶持的安全感,它既是完备的宗教神系不可或缺的成员,也是造形艺术所追求的普遍理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神系 艺术美 阳刚之气 投向 女性 类型 艺术
原文传递
试评华兹华斯与雪莱的诗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87-91,共5页
然后我起身,飞上天堂蓝色的穹顶,跨过座座高山,踏过层层波浪,把我的长袍留在大海的泡沫上。我的足迹用火焰在云中开路,山洞间充满了我光彩的身影,空气敞开绿色的大地让我拥抱。雪莱,《阿波罗之歌》①我常常卧在榻上,怀着茫然忧郁的心情... 然后我起身,飞上天堂蓝色的穹顶,跨过座座高山,踏过层层波浪,把我的长袍留在大海的泡沫上。我的足迹用火焰在云中开路,山洞间充满了我光彩的身影,空气敞开绿色的大地让我拥抱。雪莱,《阿波罗之歌》①我常常卧在榻上,怀着茫然忧郁的心情,它们便闪现在我心灵的眼前,这正是孤寂的福音。随后我的心充满了欢愉,与水仙花一齐起舞。华兹华斯,《我象一片白云,孤独地飘荡》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席卷全欧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象一股澎湃的浪潮,猛烈地冲击着当时社会上和文艺界各种传统习俗,给沉闷的文学艺术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文艺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诗歌创作中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兹华斯 诗歌创作 浪漫主义文学 十八世纪 诗歌语言 文学思潮 古典主义 法国大革命 传统习俗 水仙花
下载PDF
“小二娘”考——苏轼《与胡郎仁修》三简释读
6
作者 《新国学》 2010年第1期353-363,共11页
《苏轼文集》卷六十《于胡郎仁修三首》①,孔凡礼《苏轼年谱》繁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四月②,当时苏轼从海南岛北归,到达长江下游,而离其去世于常州,亦仅数月而已。全文如下:第一简:某启。得彭城书,知太夫人捐馆,闻问,哀痛不已。行役无... 《苏轼文集》卷六十《于胡郎仁修三首》①,孔凡礼《苏轼年谱》繁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四月②,当时苏轼从海南岛北归,到达长江下游,而离其去世于常州,亦仅数月而已。全文如下:第一简:某启。得彭城书,知太夫人捐馆,闻问,哀痛不已。行役无便,未由奉疏。人至,忽辱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二娘 长江下游 北归 捐馆 行役 年谱 建中靖国
原文传递
蘇軾與臨濟宗禪僧尺牘考辨
7
作者 《新国学》 2015年第1期99-112,共14页
《蘇軾文集》卷六十一集中了蘇軾寫給僧人的尺牘,筆者曾屬文考證這些僧人中有十一位雲門宗禪僧。此後繼續比對資料,發現尚有兩位雲門宗禪僧,爲前文所遺漏,這兩人分別是中際可遵與清涼和。此外可以確定爲臨濟宗禪僧的則有三位,分別是:東... 《蘇軾文集》卷六十一集中了蘇軾寫給僧人的尺牘,筆者曾屬文考證這些僧人中有十一位雲門宗禪僧。此後繼續比對資料,發現尚有兩位雲門宗禪僧,爲前文所遺漏,這兩人分別是中際可遵與清涼和。此外可以確定爲臨濟宗禪僧的則有三位,分別是:東林常總、清隱惟湜、南華重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蘇軾 尺牘 雲門宗 臨濟宗
原文传递
行旅書寫與“筆記體遊記”
8
作者 段天姝 《新宋学》 2019年第1期72-84,共13页
一、題解《全宋筆記》編纂之初,編者對"筆記"的涵義曾有如下説明:筆記乃隨筆記事而非刻意著作之文……筆記叙事雖或有所側重,然其内部並無嚴密體系,各條記事互不相關,表現了其信筆劄録,叙事紛雜的特性。故凡題材專一,體系結... 一、題解《全宋筆記》編纂之初,編者對"筆記"的涵義曾有如下説明:筆記乃隨筆記事而非刻意著作之文……筆記叙事雖或有所側重,然其内部並無嚴密體系,各條記事互不相關,表現了其信筆劄録,叙事紛雜的特性。故凡題材專一,體系結構緊密的專集,雖亦有逐條叙事者,則亦非隨筆之屬,如專門的詩話、語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役志 郫筒酒 牛心寺 天竺寺 青城山
原文传递
雅俗之間:禪宗文學的兩種面向--以禪僧詩“行卷”和“演僧史”話本爲例
9
作者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3-228,397,398,共18页
宋代禪僧多作詩詞古文、四六疏榜,編撰行卷、别集,與士大夫文化合流;但作爲宗教,禪宗仍須面向更爲廣大的下層民衆,從而也與"説參請"、"演僧史"等通俗文藝相涉。根據現存資料勾稽"禪僧詩"和"演僧史&q... 宋代禪僧多作詩詞古文、四六疏榜,編撰行卷、别集,與士大夫文化合流;但作爲宗教,禪宗仍須面向更爲廣大的下層民衆,從而也與"説參請"、"演僧史"等通俗文藝相涉。根據現存資料勾稽"禪僧詩"和"演僧史"的概況,可見兩者之間時有互動,且共同浮現出南宋的"臨安高僧羣"印象。我們藉此可以考察禪僧這一"特殊羣體"在文學史上溝通雅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禪僧 行卷 演僧史 特殊羣體
下载PDF
关於仇兆鳌《杜诗详注》中的音注——一万处以上的音注意味著什么
10
作者 佐藤浩一 《古典文献研究》 CSSCI 2009年第1期242-265,共24页
一、问题之所在对杜甫作品进行注释的书很多,从"九家注"、"二十家注"、"六十家注"、"百家注",如此不断增加,直到"千家注"的出现。
关键词 音注 《杜诗详注》 仇兆鳌 九家 康熙皇帝 李太白文集 虎圈 翰林院 杜工部 双泉草堂
原文传递
讀《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編年總案》
11
作者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11年第1期383-396,共14页
清人王文诰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是彼时为止最详尽的苏轼年谱。今人周裕铛着《宋僧惠洪行履着述编年总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亦是今日为止最详尽的惠洪年谱。
关键词 惠洪 编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苏文忠 年谱 清人
下载PDF
蘇軾廬山之行及其“悟”
12
作者 《新宋学》 2014年第1期187-200,共14页
一、題解依詩、禅關係研究的一般思路,把蘇軾看作一個思想上深受禪宗影響的詩人,其實低估了他的禪悟境界,從而也低估了他在詩、禪高度融合方面所具有的象徵意義。
关键词 思想 影響 意義 禪悟 蘇軾 歷代 禪宗 思路 禪門
原文传递
《蘇轍年譜》訂補
13
作者 《新宋学》 2017年第1期391-449,共59页
宋人孫汝聽《蘇潁濱年表》,雖簡略,却多今日不可復得之原始資料。今人曾棗莊、孔凡禮先生皆作《蘇轍年譜》(曾譜,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孔譜,學苑出版社2001年版),則以《年表》爲基礎,參以史籍、文集所載行事,排比考證而得。孔譜後出... 宋人孫汝聽《蘇潁濱年表》,雖簡略,却多今日不可復得之原始資料。今人曾棗莊、孔凡禮先生皆作《蘇轍年譜》(曾譜,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孔譜,學苑出版社2001年版),則以《年表》爲基礎,參以史籍、文集所載行事,排比考證而得。孔譜後出,最爲詳細,故知人論世,必以爲據。予數年以來,閲讀有關蘇轍之資料,略有管見,即附記孔譜之側。今録出以爲《訂補》,意不在糾譜之錯,而在考蘇之實,但臨文辨析,有似摘發,讀者幸見諒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人 陝西 附記 學苑 讀者 行事 糾譜 蘇潁濱 故知 年表
原文传递
論秦觀賢良進策
14
作者 《新宋学》 2001年第1期45-59,共15页
《淮海集》卷十二至二二有《進策》三十篇、《進論》二十篇~①,是秦觀於元祐間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制科時進呈朝廷的。秦觀以其婉約詞蜚聲後代,在當時却以文章名世,他的賢良進策也曾受到時人的高度評價,是北宋散文中的名作。兹先... 《淮海集》卷十二至二二有《進策》三十篇、《進論》二十篇~①,是秦觀於元祐間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制科時進呈朝廷的。秦觀以其婉約詞蜚聲後代,在當時却以文章名世,他的賢良進策也曾受到時人的高度評價,是北宋散文中的名作。兹先考述秦觀應制科之史實,再就其進策中所表達的政見及寫作藝術略談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見 散文 科之史 評價 制科 時人 直言 進策
原文传递
從“焦慮”到傳統——讀艾朗諾《美的焦慮:北宋士大夫的審美思想與追求》
15
作者 《新国学》 2014年第1期284-304,共21页
此書原名The Problem of Beauty: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ina,2006年由哈佛大學出版。據我所知,美國學者田安(Anna M.Shields)已經爲此書寫了書評~①。所以,本文將針對剛剛出版的中文譯本(上海古籍... 此書原名The Problem of Beauty: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ina,2006年由哈佛大學出版。據我所知,美國學者田安(Anna M.Shields)已經爲此書寫了書評~①。所以,本文將針對剛剛出版的中文譯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4月),表達一個中國本土研究者的閱讀感受。首先應該注意的是,中文譯本令人意外地將標題中的problem(問題)譯成(或者說改成)了'焦慮',還在副標題中加入了'士大夫'一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國 美國 思想 問題 標題 研究者 譯本
原文传递
陸佃年譜
16
作者 張弛 《新宋学》 2020年第1期405-461,共57页
陸佃,字農師,陸游之祖,王安石弟子,《宋史》卷三四三有傳。所著《陶山集》,有四庫館臣輯《永樂大典》本。今人研究述及其生平者有孔凡禮《陸游家世叙録》(《文史》總第31輯,中華書局,1989年)及傅璇琮主編《宋才子傳箋證·北宋後期卷... 陸佃,字農師,陸游之祖,王安石弟子,《宋史》卷三四三有傳。所著《陶山集》,有四庫館臣輯《永樂大典》本。今人研究述及其生平者有孔凡禮《陸游家世叙録》(《文史》總第31輯,中華書局,1989年)及傅璇琮主編《宋才子傳箋證·北宋後期卷·陸佃傳》(遼海出版社,2011年)。現在二者基礎之上,考諸史籍、詩文等相關材料,進一步梳述其生平出處始末,力求詳盡,以供參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史》 四庫館 傅璇琮 年譜 《永樂大典》 王安石 陸游 今人研究
原文传递
《宋代學記文研究:文本闡釋與文體考察》
17
作者 倪春軍 《人文中国学报》 2022年第1期329-335,共7页
出版: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8月,頁數:281頁幾乎所有人到達學齡以後,會有十到二十年的時間在學校接受教育,這種情形在目前的中國已習見爲常,但施予教育的小學、中學、大學乃至研究生院這一體系,其實是晚清以來纔逐步建立的。... 出版: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8月,頁數:281頁幾乎所有人到達學齡以後,會有十到二十年的時間在學校接受教育,這種情形在目前的中國已習見爲常,但施予教育的小學、中學、大學乃至研究生院這一體系,其實是晚清以來纔逐步建立的。换句話説,我們所熟知的教學系統,基本上是從西方社會移植過來的,在其初期,有“新式學堂”之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學 出版日期 研究生院 教育
下载PDF
“太学体”及其周边诸问题
18
作者 《宋代文化研究》 2009年第1期174-198,共25页
北宋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权知贡举,'时举者务为险怪之语,号‘太学体’,公一切黜去,取其平淡造理者,即预奏名'。此年登第者中有程颢、张载、苏轼、苏辙、曾巩、曾布、王韶、梁焘、吕惠卿、章惇等,几乎囊括了北宋中后期哲学、... 北宋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权知贡举,'时举者务为险怪之语,号‘太学体’,公一切黜去,取其平淡造理者,即预奏名'。此年登第者中有程颢、张载、苏轼、苏辙、曾巩、曾布、王韶、梁焘、吕惠卿、章惇等,几乎囊括了北宋中后期哲学、文学、军事和政治界最具代表性的一批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界 应试 文学 造理者 时举者 代表性 哲学 军事 太学
原文传递
“神童”时代(上):杨亿
19
作者 《新国学》 2008年第1期218-237,共20页
从'士大夫文学'的角度研究北宋文学诗,设置一个前欧阳修的时代,应该是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做法。本文研究欧阳修崛起的前夕,以杨亿和晏殊为代表的文学。鉴于这两位皆由'神童'出身,故称'神童时代'。上篇先以杨亿为... 从'士大夫文学'的角度研究北宋文学诗,设置一个前欧阳修的时代,应该是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做法。本文研究欧阳修崛起的前夕,以杨亿和晏殊为代表的文学。鉴于这两位皆由'神童'出身,故称'神童时代'。上篇先以杨亿为中心,探讨其怎样从点缀升平的'神童'成长为人格鲜明的士大夫。笔者认为,突破所谓'西昆诗人'的固有印象,将杨亿置回从太宗晚期至真宗一朝的'党争'环境中,还原其士大夫身份,从而探讨其文学,及其对后辈的影响,会令我们更贴切地把握宋初文学的进展过程。本文试图作这样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亿 神童 党争 太平兴国五年进士集团 士大夫
原文传递
東坡居士的“家”
20
作者 《新国学》 2019年第1期1-18,共18页
蘇軾對故鄉眉州有深厚的感情,但在漂泊的生涯中,他也不斷地將所處之地認同爲“家”。這一方面是因爲蘇洵本來就有移家中原的計劃,另一方面得益於他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他引入佛家“前世”之説,使“故鄉”可以不限一地;又在《尚書》注... 蘇軾對故鄉眉州有深厚的感情,但在漂泊的生涯中,他也不斷地將所處之地認同爲“家”。這一方面是因爲蘇洵本來就有移家中原的計劃,另一方面得益於他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他引入佛家“前世”之説,使“故鄉”可以不限一地;又在《尚書》注釋中取“地脈”之説,借此擴展“家”的空間範圍。作爲歸宿感的寄託,蘇軾的“家”無處不在,使“歸”的涵義相應開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州 常州 惠州 地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