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兰坪盆地的形成及演化 被引量:69
1
作者 陶晓风 朱利东 +2 位作者 刘登忠 王国芝 李佑国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1-525,共5页
滇西兰坪盆地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且复杂的历史过程 ,由洋盆→洋陆转换→陆内盆地→盆山转换等过程。根据盆地充填和造山带特征 ,讨论兰坪盆地的演化历史及盆山对应关系。通过对兰坪盆地地质资料综合分析 ,可将兰坪盆地及周缘造山带... 滇西兰坪盆地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且复杂的历史过程 ,由洋盆→洋陆转换→陆内盆地→盆山转换等过程。根据盆地充填和造山带特征 ,讨论兰坪盆地的演化历史及盆山对应关系。通过对兰坪盆地地质资料综合分析 ,可将兰坪盆地及周缘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兰坪地块形成阶段 ;陆内盆地演化阶段 ;盆山转换及推覆构造形成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坪盆地 地史分析 盆地演化 云南 洋盆 洋陆转换
下载PDF
西藏高原与喜马拉雅的隆升历史和研究方法:回顾与进展 被引量:70
2
作者 王成善 戴紧根 +3 位作者 刘志飞 朱利东 李亚林 贾国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0,共30页
西藏高原和喜马拉雅的隆升历史是新生代以来众多地质事件的边界条件。因此,它对于我们理解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以及亚洲环境变化等许多地质过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尽管各种替代指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研究高原隆升历史,然而,不同方法所得... 西藏高原和喜马拉雅的隆升历史是新生代以来众多地质事件的边界条件。因此,它对于我们理解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以及亚洲环境变化等许多地质过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尽管各种替代指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研究高原隆升历史,然而,不同方法所得出的高原隆升历史并不一致。这主要归咎于一些替代指标本身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从而严重阻碍了获取正确的高原隆升历史。在对这些替代指标进行详细的阐述之后,对其指示的高原隆升历史进行重新评估,并结合在高原腹地开展的工作,提出了原西藏高原的隆升模式,即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在始新世就已经达到现在的海拔高度,而此时青藏高原北部还是低地,南部和西部可能还处在海洋环境。在中新世时,高原向北、向东和向南生长并在第四纪时形成现在的高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喜马拉雅 隆升历史 新生代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高原向北生长过程 被引量:53
3
作者 王成善 朱利东 刘志飞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3-381,共9页
从可可西里到河西走廊的青藏高原的北部地区 ,地貌具有独特的“盆—岭”相间的特征 ,是青藏高原隆升增长过程中长期地质作用的产物 ,沉积盆地记录了这一过程的演化历史。对可可西里盆地、柴达木盆地和酒泉盆地新生代的沉积充填与盆地动... 从可可西里到河西走廊的青藏高原的北部地区 ,地貌具有独特的“盆—岭”相间的特征 ,是青藏高原隆升增长过程中长期地质作用的产物 ,沉积盆地记录了这一过程的演化历史。对可可西里盆地、柴达木盆地和酒泉盆地新生代的沉积充填与盆地动力学背景的研究发现 ,3个盆地的演化序列具有相似性 ,盆地的早期为走滑盆地或伸展盆地性质 ,中期发育前陆盆地 ,最后以山间盆地结束。以南北向挤压短缩为动力背景的前陆盆地是高原北部造山带运动的直接响应。高原北部前陆盆地的发育时序为 :可可西里前陆盆地 (5 3~ 2 3Ma)、柴达木前陆盆地 (46~ 2 .4 5Ma)和酒泉前陆盆地 (2 9.5~ 0 .13Ma) ,反映了青藏高原北部在新生代具有向北阶段性生长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可可西里盆地 柴达木盆地 酒泉盆地 生长模式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羌塘复合型前陆盆地充填模式 被引量:55
4
作者 李勇 王成善 +4 位作者 伊海生 石和 林金辉 朱利东 李祥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7,共8页
根据沉积物碎屑组分、粗碎屑楔状体、边缘相、古流向和沉积、沉降中心等重建了盆地结构、古地理和古地貌 ,认为该盆地是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多岛洋体制下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特殊类型的复合前陆盆地 ,它的形成和发展同金沙江缝合带与班... 根据沉积物碎屑组分、粗碎屑楔状体、边缘相、古流向和沉积、沉降中心等重建了盆地结构、古地理和古地貌 ,认为该盆地是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多岛洋体制下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特殊类型的复合前陆盆地 ,它的形成和发展同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碰撞和对冲有关 ,是盆地两侧板块边缘的大型逆冲作用的产物。在此基础上 ,根据中央隆起地貌景观交替性变化和盆地中“三砂二灰”的幕式沉积特点 ,将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羌塘前陆盆地演化过程分为 5个阶段 ,其中巴通期和牛津—提唐期是羌塘盆地南北两侧构造活动相对平静期 ,而巴柔期、卡洛期、提唐—贝里阿斯期是羌塘盆地南北两侧构造活动强烈时期 ,强烈的逆冲推覆作用产生大量的构造负载 ,导致中央隆起强烈地挠曲隆升 ,造成了盆地中的幕式沉积 ,产生构造层序和层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前陆盆地 充填模式 中侏罗世 早白垩世 青藏高原 构造层序 幕式沉积
下载PDF
藏北羌塘地区地层新资料 被引量:58
5
作者 伊海生 林金辉 +3 位作者 赵兵 李勇 石和 朱利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5,共7页
新的牙形石化石资料证实在羌塘北部地区有泥盆纪查桑组地层,它是该盆地保存的最古老海相沉积地层。羌塘地区中西部广大地区上侏罗统索瓦组顶部产有丰富的以Virgatosphinctes和Aulacosphinctes两属为主的菊石化石,可初步建立5个菊石组合... 新的牙形石化石资料证实在羌塘北部地区有泥盆纪查桑组地层,它是该盆地保存的最古老海相沉积地层。羌塘地区中西部广大地区上侏罗统索瓦组顶部产有丰富的以Virgatosphinctes和Aulacosphinctes两属为主的菊石化石,可初步建立5个菊石组合,其中Berriasella和Blanfordiceras菊石的出现使最高海相层位上延至提塘阶顶部或贝利阿斯阶,而圆笠虫(Orbitolina)、似异卷虫(Heterohelix)出现可能反映有海相白垩纪地层的存在。在晚三叠世肖茶卡组中发现有Epigondolella牙形石动物群,这是我国晚三叠世最高层位牙形石带又一产地。首次在双湖比隆组油页岩剖面顶部发现产Harploceras sp.菊石化石的层位,时代属早土托阿尔期(Toarcian),解决了这一特殊沉积地层单位长期争论的时代归属问题,并提出它与早侏罗世海侵高峰期全球缺氧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地区 青藏高原 生物地层 海相层 缺氧事件 牙形石 早侏罗世
下载PDF
酒西盆地首例湖相“白烟型”喷流岩──热水沉积白云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51
6
作者 郑荣才 王成善 +5 位作者 朱利东 刘红军 方国玉 杜文博 王崇孝 汪满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共8页
酒西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中广泛发育的纹层状“白云质泥岩”和“泥质白云岩”,以其富含铁白云石、钠长石和方沸石等特殊的矿物组分和优越的油气地质条件 ,引起众多石油地质工作者的重视。以往的研究成果中 ,认为此两类岩石的成因均与火... 酒西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中广泛发育的纹层状“白云质泥岩”和“泥质白云岩”,以其富含铁白云石、钠长石和方沸石等特殊的矿物组分和优越的油气地质条件 ,引起众多石油地质工作者的重视。以往的研究成果中 ,认为此两类岩石的成因均与火山作用有关。在该项研究中 ,依据此两类岩石的空间展布规律与北东向基底断裂的拉张活动密切相关 ,岩石的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特征主要显示热水沉积性质 ,并含有大量重晶石、地开石和出现微量闪锌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特征的热液矿物 ,认为此两类岩石均属于湖相“白烟型”喷流岩 ,识别出各以铁白云石、钠长石、重晶石、方沸石和地开石为主的 6种热水矿物组合类型。在此基础上 ,划分出脉状充填型、水爆角砾型、盆地沉积型和区域扩散型 4种成因类型的喷流岩。文中首次提出喷流型热水沉积铁白云岩成因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白烟型”喷流岩 酒西盆地 下白垩统 热水矿物组合 热水沉积白云岩 成因类型
下载PDF
长江三峡阶地的年代对比法及其意义 被引量:43
7
作者 向芳 朱利东 +2 位作者 王成善 李永昭 杨文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长江三峡的成因是一悬而未决的难题,而阶地的划分对比又是解决三峡贯通问题的切入点.作者在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阶地对比中的年代对比法.利用对比结果,结合在三峡出口处记录水系演化历史的宜昌地区第四纪早期沉积特征、物源分析及ES... 长江三峡的成因是一悬而未决的难题,而阶地的划分对比又是解决三峡贯通问题的切入点.作者在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阶地对比中的年代对比法.利用对比结果,结合在三峡出口处记录水系演化历史的宜昌地区第四纪早期沉积特征、物源分析及ESR测年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认为贯通三峡的长江在宜昌地区出现的时间晚于湖相沉积结束的时间(0.75±0.08) Ma,而长江三峡段的阶地最多可以划分为5级,其中最老一级阶地的年龄为0.7~0.73 Ma.由此证实了长江三峡是形成于中更新世早期的相对年轻的河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 阶地对比 年代对比 贯通时间 中更新世早期
下载PDF
川东茅口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3
8
作者 林良彪 陈洪德 朱利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0-507,共8页
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硅质岩广泛分布。通过野外剖面的详细研究和硅质岩主量、稀土和同位素的分析,认为茅口组硅质岩为沉积于台盆相中的热水硅质岩,其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含量为80.09%~97.91%,富集Fe、Mn等元素,Al/(Al+Fe+Mn)平均值... 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硅质岩广泛分布。通过野外剖面的详细研究和硅质岩主量、稀土和同位素的分析,认为茅口组硅质岩为沉积于台盆相中的热水硅质岩,其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含量为80.09%~97.91%,富集Fe、Mn等元素,Al/(Al+Fe+Mn)平均值为0.30;REE总量平均值为8.72×10-6,δCe值为0.39~0.81,为负异常,δEu值为0.35~5.85,从Eu负异常到Eu正异常;δ30Si值为0.2‰~1.2‰,与热水来源石英较为接近;根据δ18O计算出硅质岩形成时古海水的温度为34~89℃。热水硅质岩的形成与火山活动和断裂有关,下渗的海水与岩浆热液混合,并被加温,溶解了大量SiO2等有关元素;然后以热泉形式通过断裂喷出,使附近海水中SiO2含量极大提高并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 茅口组 硅质岩 地球化学 成因
下载PDF
矿区生态重建 被引量:27
9
作者 朱利东 林丽 +2 位作者 付修根 庞艳春 熊永柱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0-314,共5页
针对矿区生态重建涉及学科多、面广 ,而中国矿区生态重建基础理论研究又十分薄弱 ,许多地区或矿区采用单一植被恢复生态系统 ,但效果不佳 ,往往出现生态系统不稳定等现象。根据生物协同进化、生态环境多样性平衡原理 ,提出了土壤治理。
关键词 生态重建 植被 微生物 矿区 土壤治理 治理措施
下载PDF
陆相盆地沉积作用与构造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26
10
作者 陶晓风 刘登忠 朱利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10-414,共5页
构造作用与沉积作用两者之间的联系性和统一性正受到人们重视。陆相盆地沉积作用受构造作用的控制极为明显。沉积演化就是构造演化的反映 ,陆相盆地沉积作用直接反映了构造活动的特征。陆相盆地沉积作用最主要的特征是相变快和幕式沉积... 构造作用与沉积作用两者之间的联系性和统一性正受到人们重视。陆相盆地沉积作用受构造作用的控制极为明显。沉积演化就是构造演化的反映 ,陆相盆地沉积作用直接反映了构造活动的特征。陆相盆地沉积作用最主要的特征是相变快和幕式沉积作用。按构造动力学背景 ,可将陆相盆地分为三大类型 :张性盆地、压性盆地和剪性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盆地 盆地类型 构造背景 盆地充填 沉积作用 构造作用
下载PDF
青西凹陷下白垩统湖相喷流岩成因探讨及其意义 被引量:32
11
作者 范铭涛 杨麟科 +3 位作者 方国玉 汪满福 李铁锋 朱利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0-564,共5页
青西凹陷下白垩统泥云岩 (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白云岩 ,统称“泥云岩”)以其富含泥级钠长石、石英、铁白云石和重晶石等特殊矿物成分为特点。从构造、沉积、岩石学等方面对青西凹陷下白垩统泥云岩进行了地质分析 ,指出泥云岩的成... 青西凹陷下白垩统泥云岩 (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白云岩 ,统称“泥云岩”)以其富含泥级钠长石、石英、铁白云石和重晶石等特殊矿物成分为特点。从构造、沉积、岩石学等方面对青西凹陷下白垩统泥云岩进行了地质分析 ,指出泥云岩的成因与湖底热水喷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西凹陷 泥级钠长石 泥云岩 热水矿物 喷流岩
下载PDF
青藏高原南部洋板块地质重建及科学意义 被引量:34
12
作者 李光明 张林奎 +3 位作者 吴建阳 解超明 朱利东 韩芳林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14,共14页
在复杂碰撞造山带中发现、识别和重建能够揭示从洋中脊形成到海沟俯冲消亡洋陆转换过程的洋板块地层(OPS)单元及岩石组合序列,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冈底斯地块南部与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地区发现和识别出大量洋岛、海山... 在复杂碰撞造山带中发现、识别和重建能够揭示从洋中脊形成到海沟俯冲消亡洋陆转换过程的洋板块地层(OPS)单元及岩石组合序列,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冈底斯地块南部与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地区发现和识别出大量洋岛、海山、洋内弧、楔顶盆地、大洋盆地等洋板块地层。通过对该洋板块地层岩石组合序列、产出状态与变形变质特征与形成时代、构造环境等的初步研究,得出如下新的认识:(1)新发现的洋板块地层单元是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在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俯冲消减而形成增生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青藏高原南部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洋同时存在并连续演化;(3)南冈底斯带在中生代具有新特提斯增生楔和增生弧的地质背景,并且该增生楔是冈底斯南缘加厚新生下地壳的重要物质组成部分,对斑岩铜矿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 洋板块地质 重建 特提斯演化 意义
下载PDF
川南下志留统石牛栏组沉积体系与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33
13
作者 马东洲 陈洪德 +1 位作者 朱利东 林良彪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8-232,共5页
四川盆地南部下志留统石牛栏组为在缓坡陆棚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碳酸盐台地的沉积,可划分出4个岩性段和2个沉积旋回。沉积体系在空间展布特征上表现为由南向北的从碎屑滨岸→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生物礁/滩→台地边缘斜坡→浅水陆棚浅滩→... 四川盆地南部下志留统石牛栏组为在缓坡陆棚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碳酸盐台地的沉积,可划分出4个岩性段和2个沉积旋回。沉积体系在空间展布特征上表现为由南向北的从碎屑滨岸→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生物礁/滩→台地边缘斜坡→浅水陆棚浅滩→泥质浅水陆棚→深水陆棚变化,在垂向上则由泥/灰质深水→浅水陆棚→碳酸盐台地的变化;海平面变化是控制沉积体系发育和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石牛栏组 沉积体系 古地理
下载PDF
西成矿田泥盆系铅锌矿床中的有机成矿作用 被引量:25
14
作者 朱弟成 朱利东 +3 位作者 林丽 熊永柱 庞艳春 付修根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1-208,共8页
西成矿田是秦岭多金属成矿带最重要的铅锌矿田之一 .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有机质和有机分子与金属元素的关系、矿石、围岩及与矿石共生的炭沥青的元素分析及有机流体萃取金属元素的模拟实验方面出发 ,探讨了有机质在西成铅锌矿田形成过... 西成矿田是秦岭多金属成矿带最重要的铅锌矿田之一 .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有机质和有机分子与金属元素的关系、矿石、围岩及与矿石共生的炭沥青的元素分析及有机流体萃取金属元素的模拟实验方面出发 ,探讨了有机质在西成铅锌矿田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 :( 1)与矿化有关的岩石 (硅质岩和灰岩 ) ,主峰碳数均为nC18,中间支链烷烃、伽玛蜡烷、胡萝卜烷系列含量比非矿化岩石高 ;( 2 )与矿化有关岩石 (硅质岩和大理岩 )的生物母源以菌藻类低等生物为主 ,并有陆源母质混入 ,矿床形成于还原环境 ,矿床中存在来源相同或相似的异源有机质 ;( 3)Pb、Zn元素与芳烃、氯芳沥青“A”、非烃 +沥青呈显著的负相关 ;与非烃、有机硫、有机硫 / (有机碳× 1.2 2 )比值呈正相关关系 ;Pb、Zn元素与正构烷烃、甾萜烷、胡萝卜烷等有机分子丰度具正相关关系 ,而与w(∑C2 2 -) /w(∑C2 2 +)、w(三环萜烷 ) /w(四环萜烷 )、w(C2 0 +C2 1) /w(C2 3 +C2 4 )及w(萜烷 ) /w(甾烷 )等有机分子比值具负相关关系 ;( 4)炭沥青与围岩、矿石中子活化分析结果表明 ,在后期改造成矿作用中 ,炭沥青与矿石有紧密联系 ,有机质和成矿元素一起在改造成矿期抵达成矿部位并参与了成矿 ;( 5 )模拟实验表明 ,在热水流体中 ,有机水的加入增大了对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成矿作用 铅锌矿床 有机质 泥盆系 围岩 中子活化分析 沥青
下载PDF
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中玄武岩砾石特征及其与长江三峡贯通的关系 被引量:24
15
作者 向芳 朱利东 +1 位作者 王成善 杨文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6-10,24,共6页
通过对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中峨眉山玄武岩砾石的寻找和研究,可以确定三峡以西物质搬运至宜昌地区的时间,从而为长江三峡贯通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在详细研究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相基础上,分析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时... 通过对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中峨眉山玄武岩砾石的寻找和研究,可以确定三峡以西物质搬运至宜昌地区的时间,从而为长江三峡贯通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在详细研究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相基础上,分析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时代沉积物中玄武岩质砾石的岩石学、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从而发现0.7Ma以前云池组和善溪窑组的扇三角洲及湖相沉积物中,不存在来自三峡西侧的峨眉山玄武岩,而在0.7 Ma以后的阶地沉积及现代河床中却可以找到该玄武岩砾石。结果表明,在0.7 Ma以前不存在贯通三峡的长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砾石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峨眉山玄武岩 长江三峡 贯通时间 宜昌地区
下载PDF
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与三峡贯通的关系 被引量:24
16
作者 向芳 王成善 +3 位作者 李国忠 朱利东 李永昭 姜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7-121,共5页
水系的变化导致物源区的变化,反映在相关沉积盆地中表现为沉积物中矿物组合的改变,以及特征矿物的出现。通过对三峡出口处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中重矿物特征的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野外沉积特征研究和样品ESR测年资料,认为0.73 Ma以... 水系的变化导致物源区的变化,反映在相关沉积盆地中表现为沉积物中矿物组合的改变,以及特征矿物的出现。通过对三峡出口处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中重矿物特征的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野外沉积特征研究和样品ESR测年资料,认为0.73 Ma以前的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中重矿物特征明显不同于之后的阶地沉积及现代河床沉积物。这种重矿物组合的不同反映了0.7 Ma前后物源区的改变,同时也指示长江三峡贯通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地区 第四纪 重矿物 长江三峡 贯通时间
下载PDF
青藏高原盆地系统演化与高原形成时间 被引量:14
17
作者 朱利东 王成善 +5 位作者 伊海生 刘登忠 向芳 刘志飞 赵西西 刘顺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9-255,共7页
青藏高原在以时间为坐标的隆升过程中,高原的范围、高度都是呈阶段性递增的。随着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在高原的内部和外围发育了众多的沉积盆地,在这些沉积盆地中详细地记录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高原北部盆地的演化显示出向北递进增... 青藏高原在以时间为坐标的隆升过程中,高原的范围、高度都是呈阶段性递增的。随着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在高原的内部和外围发育了众多的沉积盆地,在这些沉积盆地中详细地记录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高原北部盆地的演化显示出向北递进增长的特征,以南北挤压为动力背景的北部前陆盆地演化代表了盆地对高原周缘造山带的响应关系:金沙江缝合带、昆仑山、祁连山的新生代逆冲抬升的时间分别为53Ma、46Ma和29.5Ma。对高原南北盆地-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对比发现:祁连山和高喜马拉雅的逆冲时间相同,说明青藏高原在渐新世基本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盆地演化 前陆盆地 构造隆升 形成时间
下载PDF
西藏尼玛盆地油页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亚林 王成善 +2 位作者 朱利东 王立成 杨文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72-1874,共3页
青藏高原在长期复杂的演化过程中发育了一系列时代与类型不同的含油气盆地,但由于古生代以来冈瓦纳大陆裂解和特提斯洋的开启-闭合-造山作用的影响,特别是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板块强烈碰撞造山和高原隆升作用的影响,含油气盆地受到了不... 青藏高原在长期复杂的演化过程中发育了一系列时代与类型不同的含油气盆地,但由于古生代以来冈瓦纳大陆裂解和特提斯洋的开启-闭合-造山作用的影响,特别是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板块强烈碰撞造山和高原隆升作用的影响,含油气盆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加之恶劣的自然环境,青藏高原成为中国目前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程度最低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地质意义 油页岩 西藏 青藏高原 演化过程 造山作用 特提斯洋
下载PDF
疏勒河上游河流地貌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20
19
作者 褚永彬 朱利东 +3 位作者 陈伟 张建国 杨文光 陶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5-474,共10页
疏勒河上游位于中祁连地块,受到中祁连南缘断裂带、中祁连北缘断裂带的差异控制,其地貌是青藏高原隆升的结果。本文以疏勒河上游为研究对象,应用ArcGIS水文分析工具,提取河流纵剖面、Hack剖面、sL参数以及Hl,分析了河流的形态特征... 疏勒河上游位于中祁连地块,受到中祁连南缘断裂带、中祁连北缘断裂带的差异控制,其地貌是青藏高原隆升的结果。本文以疏勒河上游为研究对象,应用ArcGIS水文分析工具,提取河流纵剖面、Hack剖面、sL参数以及Hl,分析了河流的形态特征;提取流域边界高程剖面,分析了流域演化遗留的地貌证据。研究结果表明,疏勒河上游河流纵剖面以线性函数为最佳拟合函数,说明疏勒河上游河段整体上处于河流发育早期阶段;Hack剖面呈明显的凸形,说明第四纪以来流域所在地区处于强烈的构造抬升;河流流向转折、SL异常值以及河流纵剖面裂点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从流域边界剖面识别的垭口又与上述三者具有对应关系。综合上述河流特征及流域边界剖面所反映的信息,推测研究区发生过3次袭夺事件。古疏勒河、古昌马河以及古野马河的重组塑造了现在的疏勒河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勒河上游 河流纵剖面 Hack剖面 SL参数 袭夺 野马河 流域边界高程剖面
原文传递
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利东 殷苏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4,共3页
阐述了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特点和要求 ,在比较通用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后 ,提出了基于WindowsCE .NET平台开放式数控的构想 。
关键词 开放式数控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WINDOWS CE.NE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