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稻鸭生态结构对稻田有害生物群落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71
- 1
-
-
作者
朱凤姑
丰庆生
诸葛梓
-
机构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农技站
浙江省金华金穗农业技术部
-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37-41,共5页
-
文摘
2000—2002年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有机稻米生产基地进行了稻鸭生态共育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稻鸭共生45~60d,鸭在稻田中的除草、除虫和控病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取代化学除草剂和稻飞虱的药剂防治,减少水稻纹枯病的危害,使稻田生态趋于良性循环。研究表明,该项技术对抑制稻田有害生物作用明显。
-
关键词
水稻
稻鸭生态
有害生物群落
综合防治
-
Keywords
rice
rice-duck ecology
harmful biotic community
integrated control
-
分类号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有机稻田生态演变初探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朱凤姑
-
机构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2期164-170,共7页
-
基金
金华市技术创新工程重点项目(2003031)
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会项目(2003~2005)
-
文摘
2000—2005年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有机稻米生产基地进行了稻田生态演变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有机农业标准后农田生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土壤肥力提高,理化性状得到改善,残留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减少,初步形成健康肥沃的土壤;有益和有害生物群落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群得到保护和繁衍,发挥了对害虫群落的控制作用,趋向有益和有害生物生态平衡,除大发生年外,病虫草害程度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水稻产量在经过转换期减产后,进入有机生产期,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增产。并且具备再持续增产的土壤、生态条件。有机稻田生态符合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
关键词
有机稻田
生态演变
生物群落
-
分类号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稻鸭共育”技术与我国有机水稻种植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6
- 3
-
-
作者
金连登
朱智伟
朱凤姑
许立
-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
浙江金华市婺城区农技站
-
出处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年第2期49-52,共4页
-
文摘
随着我国有机水稻的发展势态,解决种植中的技术难题日显迫切。经过我国多年来对"稻鸭共育"技术的应用推广,其已成为全国当前有机水稻种植解决相关技术难题,并体现出经济的、技术的、生态环境安全多项效果的重要选择。
-
关键词
稻鸭共育
技术方式
有机水稻
效果
选择
-
分类号
X3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稻米无公害化生产的稻鸭共育技术应用推广效果研究
被引量:6
- 4
-
-
作者
朱凤姑
金连登
蔡洪法
李小菊
-
机构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农技推广站
中国水稻研究所
-
出处
《中国稻米》
2004年第3期21-22,共2页
-
文摘
2000~2002年 ,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进行了稻米无公害生产的稻鸭共育技术应用推广效果研究。结果显示 ,每667m2稻田放养12只麻鸭或半番鸭 ,稻鸭共生期45~60天 ,以鸭粪肥田 ,基本能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追肥 ;除草、除虫效果显著 ,可以取代化学除草剂除草和稻飞虱的药剂防治 ,并促进稻田生态趋向良性循环。稻鸭共育技术是当前有机、绿色、无公害稻米生产的重要技术之一。该项技术在金华市婺城区推广实施 ,使推广区农民总增收84.5万元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关键词
稻米
无公害化生产
水稻
鸭
共育技术
技术推广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834
-
-
题名水稻新品种Ⅱ优2070再生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刘旭宇
朱凤姑
王祥根
-
机构
浙江省金华县农业局金华市农科所
-
出处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0年第7期18-19,共2页
-
-
关键词
水稻
Ⅱ优2070
再生特性
产量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Ⅱ优2070的再生特性及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 6
-
-
作者
刘旭宇
朱凤姑
王祥根
-
机构
金华县农业局
金华市农科所
-
出处
《新农村》
2001年第2期10-11,共2页
-
文摘
再生稻是头季稻收割后,使潜伏芽萌发成穗而获得产量的一种省工、省力、省本的轻型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新形势下提高种粮效益的有效途径。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薪品种Ⅱ优2070于1999年在金华县作再生栽培获得成功,一般田块两季合计产量达700~850千克/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
-
关键词
“Ⅱ优2070”
再生特性
再生稻
栽培技术
生产机理
化学调控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杂交水稻早季制种亲本生育特性及高产技术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徐根富
马晓东
朱凤姑
金招法
于金吐
-
机构
浙江省金华市种子公司
永康县种子公司
金华县种子公司
兰溪市种子公司
浦江县种子公司
-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4-38,共5页
-
文摘
金华几年来早季制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早制条件下父母本播始历期延长,出叶、分蘖缓慢,抽穗开花快而集中,主茎叶片数和有效积温则相对较稳定,故确定父母本播差及花期相遇标准时应有别于夏制;早制适宜始穗期在7月10~15日,隔离条件好的也可安排在7月16日前后,以利于晚稻早栽高产;早制以早、中熟组合最为适宜,其次是密阳46配组的近熟组合;晚稻以特早熟晚粳品种为宜,制种田成熟早的也可适当搭配中迟熟晚粳糯品种;早制优质高产的技术关键在于安排好父母本播差,建立稳产高产苗穗结构,适当增加“九二0”用量,减轻高温低湿天气对抽穗扬花的不良影响及防止水泥地高温烫种。
-
关键词
杂交稻
制种
生育特性
水稻
亲本
-
分类号
S511.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浙江怎样发展有机稻米
被引量:1
- 8
-
-
作者
金连暨
朱凤姑
等
-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
-
出处
《农村经济导刊》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1-11,共1页
-
文摘
当前,有机稻米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热销产品之一。随着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浙江金华在2000年大胆地调整水稻种植结构。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进行了有机稻米的生产与技术试验。经过一年的努力探索,该项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125亩试验基地实现了早、晚稻亩产合计平均640.8公斤,稻谷质量达到相关标准,同时还较好地改善了试验区域农田的生态环境,达到了试验所要求的技术与经济效益目标,农民比上年度平均增收15%以上,所产稻谷全部被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新港粮油公司定购,2001年此项试验继续深入进行,面积扩大到了1000亩。
-
关键词
浙江
稻米生产
有机稻米
发展
对策
-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早稻中组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9
-
-
作者
朱凤姑
金樟贤
余志秋
-
机构
浙江省金华县农业局
-
出处
《中国稻米》
2000年第6期20-20,共1页
-
-
关键词
早稻品种
中组1号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11.310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3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