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12块股前外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
作者 任振虎 吴汉江 +5 位作者 谭宏宇 王铠 龚朝建 张胜 刘金兵 朱兆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修复重建的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13年6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进行了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的患者1 185例(1 212块皮瓣)。记录并统计患者的基本资料、缺损部位、皮瓣的...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修复重建的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13年6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进行了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的患者1 185例(1 212块皮瓣)。记录并统计患者的基本资料、缺损部位、皮瓣的面积及类型、受区血管的处理方法、供区并发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等情况。结果1 212块皮瓣成活1 176块,坏死36块,成活率97.0%。皮瓣供区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股前外侧肌皮瓣重建口腔颌面部各个部位的缺损后,90%以上的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功能恢复及美观效果。吻合1根静脉与吻合2根静脉相比,可以显著地缩短显微操作时间(P=0.000 3)。2组的静脉危象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及静脉危象导致的皮瓣坏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前外侧肌皮瓣组织供应量大,可满足口腔颌面部各个部位缺损的修复要求。股前外侧肌皮瓣比其他游离皮瓣,更适合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应作为首选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口腔癌 颌面部缺损
下载PDF
髁状突骨折与颞颌关节骨性强直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6
2
作者 吴汉江 朱兆 +1 位作者 李运良 吴湘卿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 探讨髁状突骨折与发生颞颌关节骨性强直的关系。方法 对 2 8例有髁状突骨折病史的颞颌关节骨性强直患者 ,术前拍颞下颌骨全景X线片 ,CT横断或冠状扫描 ,部分病侧同时行二维和三维重建 ,并与外伤后X线片对照。在施行颞颌关节成形... 目的 探讨髁状突骨折与发生颞颌关节骨性强直的关系。方法 对 2 8例有髁状突骨折病史的颞颌关节骨性强直患者 ,术前拍颞下颌骨全景X线片 ,CT横断或冠状扫描 ,部分病侧同时行二维和三维重建 ,并与外伤后X线片对照。在施行颞颌关节成形关节重建术中 ,采用颧弓根水平高位截骨 ,探查髁状突和关节盘的存在。结果  2 8例伤后的X线片均提示 :发生颞颌关节强直的病例为髁状突高位 (囊内 )横断骨折。而且 ,髁状突骨折块移位大 ,下颌升支明显上移。术前冠状CT显示髁状突移位于关节骨性强直区的内侧 ,上移的下颌升支与关节窝骨性融合。术中探查发现 2 0例 2 2侧有明显移位的完整的髁状突和关节盘。结论 在髁状突颈部高位 (囊内 )横断骨折病例 ,若髁状突骨折块发生严重移位、脱出关节窝外 ,可同时伴发关节盘移位。而下颌升支则在升颌肌群牵引下明显上移 ,形成对关节窝的继发损伤 ,最终导致颞颌关节骨性强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骨折 颞下颌关节 关节强直
下载PDF
下颌骨缺损的外形修复与功能重建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志平 吴汉江 朱兆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61-63,共3页
下颌骨缺损常常导致严重的功能丧失和颜面畸形.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方法较多,有自体肋骨或髂骨等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病变下颌骨切除后冷冻或煮沸后再植,代用品植入以及人工生物材料植入.而最接近生理功能的为自体骨移植,又可分为游离骨... 下颌骨缺损常常导致严重的功能丧失和颜面畸形.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方法较多,有自体肋骨或髂骨等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病变下颌骨切除后冷冻或煮沸后再植,代用品植入以及人工生物材料植入.而最接近生理功能的为自体骨移植,又可分为游离骨移植和血管化骨移植.游离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临床上已应用,效果很好.我们对1983年以来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用自体游离骨移植修复的病人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外形修复 功能重建
下载PDF
自体颅骨移植在眶底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兆 吴汉江 +1 位作者 李运良 MarkRStevens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4-296,共3页
目的 评价自体颅骨移植在治疗面部外伤致眶底缺损中的作用。方法 对 3 4例面部创伤眶底爆裂骨折 (以下简称眶底骨折 )有骨质缺损者 ,采用冠状切口取自体骨 ,结膜切口加外眦切开入路进行骨移植修复缺损。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创口愈合良... 目的 评价自体颅骨移植在治疗面部外伤致眶底缺损中的作用。方法 对 3 4例面部创伤眶底爆裂骨折 (以下简称眶底骨折 )有骨质缺损者 ,采用冠状切口取自体骨 ,结膜切口加外眦切开入路进行骨移植修复缺损。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创口愈合良好 ,无感染。供骨区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 3个月内有轻微下睑外翻 ,通过自行按摩半年后已不明显 ,8例术前有眶下区麻木者 ,术后1~ 6个月全部恢复 ,4例有复视者术后消失。通过半年至 5年 (平均 11个月 )的随诊 ,移植骨成活良好 ,供受骨区切口瘢痕不明显。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 自体颅骨移植并发症少 ,对眶底的重建有许多优点 ,是眶底重建的理想移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底缺损 自体骨移植 颅骨 眶底重建
原文传递
自体肋软骨移植在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兆 吴汉江 +1 位作者 李运良 王志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7期108-109,共2页
目的 :评价自体肋软骨移植在治疗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中的作用。方法 :对 16例唇裂术后鼻畸形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进行了整复。结果 :除 1例鼻小柱旁切口二期愈合外 ,其余 15例创口均愈合良好 ,所有病例鼻小柱得到不同程度的延长 ,鼻尖及... 目的 :评价自体肋软骨移植在治疗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中的作用。方法 :对 16例唇裂术后鼻畸形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进行了整复。结果 :除 1例鼻小柱旁切口二期愈合外 ,其余 15例创口均愈合良好 ,所有病例鼻小柱得到不同程度的延长 ,鼻尖及鼻翼形态恢复满意。结论 :肋软骨量多 ,易雕刻成各种所需的外形 ,用于治疗严重唇裂术后鼻畸形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软骨移植 唇裂术后 鼻畸形手术
下载PDF
阿霉素注射神经干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金兵 吴汉江 +2 位作者 朱兆 邓年丰 李运良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3-164,共2页
对 6 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施行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全部病例均在术后 2周内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 ,其中 6 3.2 %在术后 2 4h内痛疼消失 ;2 8.9%在术后 1周内疼痛消失 ;7.9%在术后 2周内疼痛消失。随访结果显示 ,3年内复发率为 10 .... 对 6 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施行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全部病例均在术后 2周内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 ,其中 6 3.2 %在术后 2 4h内痛疼消失 ;2 8.9%在术后 1周内疼痛消失 ;7.9%在术后 2周内疼痛消失。随访结果显示 ,3年内复发率为 10 .3% ,3~ 5年复发率为 15 .4%。该方法具有复发率低、疗效肯定、安全、微创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阿霉素 治疗应用 评价研究 注射治疗 神经干
下载PDF
应用血管吻合新方法109例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任振虎 吴汉江 +3 位作者 朱兆 张胜 谭宏宇 王铠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08-710,共3页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吻合新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2至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患者108例(109块皮瓣),男性78例,女性30例,年龄31~73岁.根据显微血管吻合不...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吻合新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2至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患者108例(109块皮瓣),男性78例,女性30例,年龄31~73岁.根据显微血管吻合不同方法将109块皮瓣分为试验组(46块皮瓣)和对照组(63块皮瓣),试验组显微动脉的吻合方法为本研究设计并首先应用的等距双剪口套叠缝合法(简称:四针法),对照组为常规的等距双定点间断缝合法(简称:常规法),两组的显微静脉吻合方法均为常规的间断吻合法.结果 试验组的动脉吻合时间为(7.3±1.7) min,对照组为(14.5±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试验组无动脉危象发生,出现1块静脉危象并发生皮瓣坏死,对照组动脉危象1块、静脉危象2块,其中1块静脉危象抢救失败,皮瓣坏死.结论 四针法具有缝合定点准确、省时高效、通畅率高等优点,可作为颌面部重建常用游离皮瓣动脉吻合的一种可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吻合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旋股外侧血管嵌合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在口腔颌面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龚朝建 王铠 +5 位作者 张胜 谭宏宇 朱兆 刘金兵 任振虎 吴汉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旋股外侧血管嵌合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口腔颌面部复杂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行旋股外侧血管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66例,术中解剖观察旋股外侧血管皮穿支的分布、数量、类型及来源;回... 目的探讨旋股外侧血管嵌合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口腔颌面部复杂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行旋股外侧血管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66例,术中解剖观察旋股外侧血管皮穿支的分布、数量、类型及来源;回顾并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应用旋股外侧血管嵌合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洞穿性缺损29例,其中颊部26例,口底一颏部2例,鼻底1例。结果66例患者股前区共有旋股外侧血管皮穿支333支,平均5.0(1~9)支;股前外侧区有皮穿支282支,平均4.3(1—8)支,78.7%来源于降支,19.9%来源于横支,1.4%来源于升支,85.5%的穿支血管为肌皮穿支,肌间隙穿支占14.5%;38例患者股前内侧区存在旋股外侧血管皮穿支。29例嵌合皮瓣28例成活,1例坏死,成功率96.6%;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术后供、受区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旋股外侧血管嵌合皮瓣设计灵活,适合于口腔颌面部复杂缺损的修复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旋股外侧血管 嵌合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游离股前外侧单叶(肌)皮瓣制备的外科技术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铠 谭宏宇 +3 位作者 吴汉江 朱兆 刘金兵 龚朝建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90-493,共4页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单叶皮瓣制备的外科技术及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4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245块游离股前外侧单叶肌皮瓣修复术后缺损.皮瓣制备方法 :在髂前上棘至髌骨外上缘的髂-髌连线内...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单叶皮瓣制备的外科技术及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4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245块游离股前外侧单叶肌皮瓣修复术后缺损.皮瓣制备方法 :在髂前上棘至髌骨外上缘的髂-髌连线内侧3 cm处,根据所需皮瓣的厚度在上、中、下不同区域设计切口.选取管径较粗、搏动有力的穿支血管制备皮瓣,携带肌肉组织充填死腔.制备皮瓣面积较大时,尽量带多个穿支血管.皮瓣面积(4 cm×4 cm)~(10 cm×25 cm).对18块皮下脂肪较厚的皮瓣削薄处理.结果 245块肌皮瓣,3块坏死,成功率98.8%.无一块因未找到合适的穿支血管而放弃.8块行皮下脂肪修剪的皮瓣术后出现水疱,但皮瓣血供良好,均成活.5块因取瓣面积较大供区创面行植皮术,所植皮片全部来源于切口的上份;其余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244例患者对外形及功能恢复均满意.结论 该制备肌皮瓣方法 有利于寻找穿支血管;切取皮瓣宽度<8 cm,创面可直接拉拢缝合,≥8 cm时需要植皮,可选择切口上部为供皮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技术 股前外侧皮瓣
原文传递
三维CT成像诊断髁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汉江 罗建光 朱兆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获得高质量颞颌关节三维CT影像的方法 ,评价其对髁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4例髁突骨折患者 ,采用 3种扫描方式 (横断、冠状、螺旋 ) ,2种扫描范围 (横断位 :眶耳平面上方 1cm至下颌升支中份或颏下点。冠状位 :乳突至下... 目的 :探讨获得高质量颞颌关节三维CT影像的方法 ,评价其对髁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4例髁突骨折患者 ,采用 3种扫描方式 (横断、冠状、螺旋 ) ,2种扫描范围 (横断位 :眶耳平面上方 1cm至下颌升支中份或颏下点。冠状位 :乳突至下颌升支前缘或颏前点。)和 2种层厚 (2 5mm、5 0mm)扫描 ,以勾画法删除层面影像中的颈椎、茎突、枕骨和部分乳突 ,表面阴影显示法 (SSD)完成三维重建。结果 :2 5mm薄层横断扫描获得的三维重建影像质量最佳 ,勾画删除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消除颈椎等对骨折观察的影响。 14例患者检出髁突骨折 2 1侧 ,骨折部位、髁突移位情况显示理想。结论 :薄层横断扫描配合勾画删除技术 ,可获得高质量三维重建影像 ,准确、直观地显示髁突骨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三维重建 CT 诊断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铠 谭宏宇 +3 位作者 吴汉江 朱兆 刘金兵 龚朝建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53-757,共5页
目的探讨修复各类口腔颌面部缺损时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可能性和实用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开展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172例,皮瓣最小面积4cm×4cm,最大面积10cm×25cm;修复缺损部位有舌部106例,颊部14例,口底1... 目的探讨修复各类口腔颌面部缺损时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可能性和实用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开展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172例,皮瓣最小面积4cm×4cm,最大面积10cm×25cm;修复缺损部位有舌部106例,颊部14例,口底15例,下唇颏部1例,硬软腭6例,上颌3例,下颌18例,口咽部2例,面部大面积缺损3例,颈肩部1例和颞下凹3例。其中,肌皮瓣151例,其次为筋膜皮瓣13例和嵌合皮瓣8例。结果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成活率为98.3%(169/172)。术后血管危象4例,其中1例抢救成功,3例组织瓣坏死。皮瓣边缘部分坏死3例,术后出血1例。腮腺区积液和腮腺瘘6例,口底瘘8例,感染6例,大腿皮瓣供区感染及皮肤部分坏死3例。术后患者均获得可接受的面部外形以及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可以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种复杂的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口腔肿瘤 移植 自体
原文传递
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连续整块切除术后缺损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金兵 吴汉江 +3 位作者 朱兆 吴湘卿 谭宏宇 王铠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连续整块切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2006年11月-2008年12月,对109例舌癌患者采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连续整块切除术后缺损。其中男75例,女34例;年龄23~75岁,平均50.4岁。病程1~6个月。根据2...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连续整块切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2006年11月-2008年12月,对109例舌癌患者采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连续整块切除术后缺损。其中男75例,女34例;年龄23~75岁,平均50.4岁。病程1~6个月。根据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IUCC)标准行TNM分期:T2N0M035例,T2N1M08例,T2N2M02例,T3N0M031例,T3N1M012例,T3N2M07例,T4N0M05例,T4N1M04例,T4N2M03例,T4N3M02例。舌癌切除术后舌缺损范围为5cm×3cm~12cm×8cm。术中切取股前外侧肌皮瓣范围7cm×4cm~20cm×8cm。82例T3、T4及术后病理报告淋巴结阳性者配合术后放疗。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及伤口愈合情况,并随访评价再造舌形态、功能,皮瓣供区功能及皮瓣对术后放疗的耐受性。结果5例术后5~7d出现口底下颌下漏;大腿供区1例出现皮下积液,1例出现伤口裂开;均经换药后愈合。其余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均成活。105例肌皮瓣完全成活,成活率为96.3%;3例术后3~5d出现皮瓣远端或边缘局部坏死,均经换药后愈合;1例术后3d出现皮瓣完全坏死而被清除,改用胸大肌皮瓣修复。8例皮瓣修薄患者术后1d皮瓣出现水疱,抽去水疱内容物后痊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0.5~2.5年,平均1.2年。再造舌稍萎缩,但外形仍丰满,舌颌沟深浅适度,无下颌下区凹陷;语言及吞咽功能恢复满意。供区瘢痕隐蔽,下肢无功能障碍。放疗患者未出现皮瓣坏死。结论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安全可靠,修复效果好,对供区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对放疗耐受性好,是修复舌癌连续整块切除术后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肌皮瓣 舌癌 连续整块切除 软组织缺损 舌再造 修复
原文传递
羟基磷灰石涂层牙种植体骨内种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汉江 朱兆 +2 位作者 李运良 谭国富 罗敏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1997年第1期15-18,共4页
142颗羟基磷灰石涂层牙种植体被植入73例患者,临床观察18-48个月,累积成功率为92.3%,生命表分析显示成功率随临床观察时间延长而下降。在本组资料,羟基磷灰石涂层剥脱和基桩中央螺栓折断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这可能与种植体羟基磷... 142颗羟基磷灰石涂层牙种植体被植入73例患者,临床观察18-48个月,累积成功率为92.3%,生命表分析显示成功率随临床观察时间延长而下降。在本组资料,羟基磷灰石涂层剥脱和基桩中央螺栓折断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这可能与种植体羟基磷灰石涂层质量和机械设计不合理有关。在牙槽骨高度和宽度不足的病例,植入种植体时同期植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涂层 牙种植体 骨内种植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穿支嵌合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铠 谭宏宇 +3 位作者 吴汉江 朱兆 刘金兵 龚朝建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部皮肤穿支血管的嵌合皮瓣,为修复口腔颌面部的大面积、复杂的洞穿性缺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根据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走行及分支、其在股部正面及两侧可能存在的皮肤穿支血管,设计以旋股外侧动... 目的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部皮肤穿支血管的嵌合皮瓣,为修复口腔颌面部的大面积、复杂的洞穿性缺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根据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走行及分支、其在股部正面及两侧可能存在的皮肤穿支血管,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穿支嵌合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8例。此种皮瓣可分为3种类型:股前外侧皮瓣+股前内侧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股直肌穿支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股前外侧皮瓣。结果术后8例16块皮瓣均成活,无并发症,且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未行皮片移植。术后随访1—9个月,患者面部外形和功能均良好,供区畸形和功能障碍均不明显。结论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穿支嵌合皮瓣吻合血管数量少,较切取2个皮瓣供区损伤小,组织量大,适合口腔颌面部大型复杂的组织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复发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金兵 吴汉江 +2 位作者 朱兆 邓年丰 李运良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 探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复发原因。方法 研究68例采用该技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复发与临床因素及术后疼痛消失时间的关系。结果 复发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板机点无关(P>0.05);而与三叉神经的分... 目的 探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复发原因。方法 研究68例采用该技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复发与临床因素及术后疼痛消失时间的关系。结果 复发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板机点无关(P>0.05);而与三叉神经的分支及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有关(P<0.05)。第II支复发率高于其它两支;术后疼痛消失时间越长,复发率越高。结论 三叉神经细胞体的破坏不全可能是该技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复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阿霉素 复发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面中份骨折小钛板内固定和钢丝骨间结扎治疗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汉江 朱兆 +2 位作者 李运良 段红明 吴湘卿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比较钢丝骨间结扎和小钛板内固定治疗面中份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头皮冠状入路及辅助切口,对40例面中份骨折行钢丝骨间结扎和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结果钢丝骨间结扎不能获得良好的稳定性,而小钛板坚固内固定则可重建面中份骨... 目的比较钢丝骨间结扎和小钛板内固定治疗面中份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头皮冠状入路及辅助切口,对40例面中份骨折行钢丝骨间结扎和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结果钢丝骨间结扎不能获得良好的稳定性,而小钛板坚固内固定则可重建面中份骨骼的支柱结构,获得足够的三维稳定性和重建理想的面部外形。在眶下缘、颧上颌缝区,手术野显露较差,小钛板内固定较钢丝骨间结扎更为方便可靠。结论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是治疗面中份骨折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中份骨折 冠状切口入路 小钛板 坚固内固定
原文传递
牙种植体植入同期植骨增加种植床骨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汉江 朱兆 +2 位作者 李运良 谭国富 罗敏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1999年第4期173-176,共4页
对38例牙缺失伴局部骨量不足的患者,在牙种植体植入同期,分别采用羟基磷灰石HA、HA加自体骨、脱钙骨和自体骨移植,增加种植床的三维骨量。37例获得成功,1例失败。结果表明:牙种植体植入同期植骨修复局部骨缺损是可行的,有利于拓展种植... 对38例牙缺失伴局部骨量不足的患者,在牙种植体植入同期,分别采用羟基磷灰石HA、HA加自体骨、脱钙骨和自体骨移植,增加种植床的三维骨量。37例获得成功,1例失败。结果表明:牙种植体植入同期植骨修复局部骨缺损是可行的,有利于拓展种植义齿修复的适应症和提高长期成功率。HA,HA加自体骨、脱钙骨和自体骨均可作为植骨材料,但应根据骨量不足的类型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骨移植 骨量不足
下载PDF
颅、颌骨溶解症2例报道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运良 刘京兵 朱兆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83-184,共2页
骨溶解症(massive osteolysis)又名骨消溶症,是一种缓慢发展极具破坏性疾病,表现为自发性骨吸收,为一罕见疾病。我科近年收治2例发生在上、下颌骨、颅骨的骨溶解症,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颌骨溶解症 颅骨溶解症 CT 诊断
下载PDF
颧骨复合体骨折1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运良 吴汉江 朱兆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分析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特点 ,评价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 14 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A型骨折 5 4例 (3 8.5 % ) ,B型骨折 65例 (4 6.5 % ) ,C型骨折 2 1例 (15 % )。有 116例进行了手术治疗。 18例进行了... 目的 分析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特点 ,评价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 14 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A型骨折 5 4例 (3 8.5 % ) ,B型骨折 65例 (4 6.5 % ) ,C型骨折 2 1例 (15 % )。有 116例进行了手术治疗。 18例进行了眶的重建。 81例采用了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结论 颧骨复合体骨折必须及时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骨折 治疗 临床特点 钛板坚强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自体颅骨移植在口腔颌面部畸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兆 吴汉江 +1 位作者 李运良 王志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82-483,共2页
目的 研究自体颅骨外板移植在治疗口腔颌面部畸形或缺损中的作用。方法 经面中份骨折复位固定时的冠状切口或颅骨直接切口 ,获取所需的颅骨外板 ,经调磨塑形后配合坚强内固定技术用于口腔颌面部畸形的矫正或骨骼支架的重建。结果 3 ... 目的 研究自体颅骨外板移植在治疗口腔颌面部畸形或缺损中的作用。方法 经面中份骨折复位固定时的冠状切口或颅骨直接切口 ,获取所需的颅骨外板 ,经调磨塑形后配合坚强内固定技术用于口腔颌面部畸形的矫正或骨骼支架的重建。结果 3 1例口腔颌面部畸形或骨缺损患者用自体颅骨进行治疗。其中外伤所致眶底缺损 17例、颧骨陈旧性骨折 6例、颞颌关节强直面部畸形 5例 ,肿瘤切除后重建 2例 ,唇腭裂畸形 1例。通过 6个月至 7年 (平均 11个月 )的随访 ,所有病例术后创口愈合良好 ,移植骨成活 ,未见明显吸收。供受骨区切口瘢痕不明显 ,患者面部外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1例术后 3个月内有轻微下睑外翻 ,通过自行按摩半年后已不明显。结论 自体颅骨移植并发症少 ,移植后很少吸收 ,可很好的完成面部支架的重建 ,有效地矫正各种原因导致的口腔颌面部骨骼畸形及缺损 ,颅骨采取方便 ,手术创伤小 ,对生理功能干扰小 ,是理想的移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畸形 自体骨移植 颅骨 手术方法 骨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