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腹腔镜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郭孟刚 杨绪全 +1 位作者 周海宁 朱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3期4083-4087,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疗效,并分析对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食管中下段癌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0)。观察组行胸腹腔镜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疗效,并分析对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食管中下段癌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0)。观察组行胸腹腔镜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放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分别于术前、术后1月检测患者的肺功能,于术前1天、术后7天检测患者的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留置胸引管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喉返神经损伤、吻合口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心律失常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月肺功能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对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IVOR-LEWIS手术 胸腔镜 腹腔镜 肺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在临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朱允 马路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2期117-120,共4页
体外膈肌起搏器是我国研制的创新技术产品,主要通过刺激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它能够有效增强膈肌肌力,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体外膈肌起搏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有30余年历史,研究成果较... 体外膈肌起搏器是我国研制的创新技术产品,主要通过刺激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它能够有效增强膈肌肌力,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体外膈肌起搏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有30余年历史,研究成果较多,应用范围较广,目前主要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文章通过体外膈肌起搏技术在临床疾病中的研究做一综述,尤其是在颈髓损伤、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顽固性呃逆、膈肌功能障碍等疾病。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减轻患者的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受能力,肺通气功能受损严重和症状严重的患者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膈肌起搏 膈肌 肺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慢性电刺激
下载PDF
FoxO1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朱允 周海宁 +1 位作者 杨波 张永恒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5期423-425,共3页
FoxO1基因是调节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自噬、代谢和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理作用的转录因子,主要通过转录和传导各种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信号发挥其生物学功能。此外,FoxO1还参与人体生长发育、代谢、自噬、应激、DNA... FoxO1基因是调节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自噬、代谢和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理作用的转录因子,主要通过转录和传导各种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信号发挥其生物学功能。此外,FoxO1还参与人体生长发育、代谢、自噬、应激、DNA损伤或修复、肿瘤发生、血管生成等生命过程。FoxO1基因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FoxO1基因在胰岛β细胞、脂肪细胞分化、氧化应激、肌纤维形成中的作用及与肿瘤的关系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1基因 转录因子 自噬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庆 张永恒 +1 位作者 刘勇恩 朱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2期3726-3728,共3页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一直都以肺叶切除为主,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成为另一个选择,为探讨该术式的安全可行性,本文就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 早期肺癌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下载PDF
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庆 刘勇恩 +2 位作者 张永恒 马幸生 朱允 《现代临床医学》 2017年第5期332-334,共3页
在食管外科领域,胃是消化道重建的首选器官。最早期开展的是全胃代食管,近年来,开展的管状胃代食管得到了大力推广,管状胃更符合食管的解剖生理,在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比全胃更具优势。本文就管状胃在临床应用中优势... 在食管外科领域,胃是消化道重建的首选器官。最早期开展的是全胃代食管,近年来,开展的管状胃代食管得到了大力推广,管状胃更符合食管的解剖生理,在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比全胃更具优势。本文就管状胃在临床应用中优势、不足、存在的争议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管状胃 现状 进展
下载PDF
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海宁 朱允 +1 位作者 郭孟刚 胡杰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5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胸腹腔镜手术在食管癌切除中的安全性、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共52例食管癌患者采用联合胸腹腔镜切除术,左侧俯卧位下胸腔镜游离食管及胸部淋巴结清扫;再平卧位,腹腔镜游离胃及腹部淋巴结清扫,然... 目的探讨联合胸腹腔镜手术在食管癌切除中的安全性、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共52例食管癌患者采用联合胸腹腔镜切除术,左侧俯卧位下胸腔镜游离食管及胸部淋巴结清扫;再平卧位,腹腔镜游离胃及腹部淋巴结清扫,然后将胃制成管状,并左颈部手工分层吻合。结果本组资料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除1例因肿瘤明显外侵中转开胸完成手术外,其余51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乳糜胸1例,肺部感染4例,声音嘶哑4例,颈部吻合口瘘2例。结论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切除术具有微创、恢复快、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等特点,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但相关术后并发症需提高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切除术 胸腔镜 腹腔镜
下载PDF
转录因子FoxO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允 向小勇 +1 位作者 陈力 沈学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2-665,共4页
目的检测FoxO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荧光染料法,检测42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及配对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FoxO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 目的检测FoxO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荧光染料法,检测42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及配对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FoxO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FoxO1蛋白的表达及组织学定位。结果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FoxO1mRNA及蛋白均呈低表达,而食管鳞癌组织中FoxO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高分化食管鳞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中低分化食管鳞癌组织(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FoxO1 mRNA及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FoxO1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1 食管鳞癌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杂交Debranching技术治疗创伤性主动脉弓破裂合并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海宁 张永恒 +4 位作者 杨波 夏洪韬 朱允 马幸生 刘建平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7-880,共4页
目的 研究杂交Debranching技术在创伤性主动脉弓破裂合并假性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例创伤性主动脉弓破裂合并假性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杂交Debranching技术在治疗创伤性主动脉弓破裂合并假... 目的 研究杂交Debranching技术在创伤性主动脉弓破裂合并假性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例创伤性主动脉弓破裂合并假性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杂交Debranching技术在治疗创伤性主动脉弓破裂合并假性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术后1周,3,6,12个月及每年随访超声或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明确治疗效果. 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8~10.5 h,平均7.6h;术中失血量250~450 ml,平均310 ml;住院时间26~45 d,平均32 d.术后随访0.5~2年,随访期内无死亡,复查CTA或超声未见造影剂外溢. 结论 杂交Debranching技术治疗创伤性主动脉弓破裂合并假性主动脉瘤患者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破裂 动脉瘤 假性 杂交手术
原文传递
Foxol与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允 向小勇 +1 位作者 陈力 沈学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Foxol和Ki-67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36例)组织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12例)组织中Foxo1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oxol蛋白... 目的:探讨Foxol和Ki-67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36例)组织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12例)组织中Foxo1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oxol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16.67%,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0。Foxol和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P<0.01)。Foxol蛋白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增高而显著增高(P<O.01),而Ki-67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增高而降低(P=0.107)。Foxol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ol及Ki-67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且随肿瘤分化程度的增高Foxol的表达显著升高,而Ki-67的表达则显著降低。提示Foxol和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其作用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1 KI-67 食管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胸腹腔镜下胸中上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孟刚 胡杰伟 +2 位作者 朱允 钟钏 马幸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胸腹腔镜下胸中上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近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胸腹腔镜手术,其中50例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目的探讨并分析胸腹腔镜下胸中上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近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胸腹腔镜手术,其中50例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三野组),48例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二野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率、术后并发症、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胸腹腔镜三野组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较二野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留置胸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与二野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22.94±3.26)枚、(15.41±1.84)枚,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6.00%(33/50)、43.75%(2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与二野组喉返神经损伤率分别为26.00%、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吻合口瘘、乳糜胸、肺部感染、肺栓塞、心律失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术后1年、2年颈部淋巴结复发率较二野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术后1年、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二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中上段食管癌行胸腹腔镜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 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Claudin-1蛋白的表达对食管癌细胞的自噬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懿 戴天阳 +2 位作者 马幸生 朱允 周海宁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检测Claudin-1蛋白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食管鳞癌癌细胞的的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laudin-1在食管癌各细胞株的表达情况。SiRNA干扰Claudin-1蛋白的表达后,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果。mRFP-GFP-LC3腺病... 目的检测Claudin-1蛋白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食管鳞癌癌细胞的的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laudin-1在食管癌各细胞株的表达情况。SiRNA干扰Claudin-1蛋白的表达后,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果。mRFP-GFP-LC3腺病毒转染SiR组及NC组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siR组与NC组的细胞自噬情况。结果细胞株KYSE 150的Claudin-1蛋白表达量最高,Si-RNA干扰Claudin-1的表达后siR组的自噬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 05)。结论 Claudin-1蛋白的表达增多对食管癌细胞的细胞自噬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UDIN-1 自噬 食管癌
下载PDF
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诊疗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允 周海宁 +1 位作者 杨波 张永恒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4期4507-4508,4513,共3页
心脏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是心脏术后常见且危重的并发症之一。体外循环期间往往会发生血流动力学紊乱、低流量、灌注不足等因素使肾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机体内环境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而发生AKI。随着体外循环设备日趋... 心脏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是心脏术后常见且危重的并发症之一。体外循环期间往往会发生血流动力学紊乱、低流量、灌注不足等因素使肾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机体内环境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而发生AKI。随着体外循环设备日趋完善以及手术质量的提高,因体外循环灌注引起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已趋于下降,但危重患者和重大手术,如大血管手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矫治以及多瓣膜置换等手术,因长时间体外转流和主动脉血流阻断后发生肾功能损害的概率仍然较高。尽早采取预防性保护治疗措施可明显提高心脏术后AKI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急性肾损伤 临床诊疗
下载PDF
浅谈药物热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 被引量:25
13
作者 朱允 沈学远 +1 位作者 陈力 向小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8期226-227,共2页
药物热是应用药物本身引起的发热,是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之一,亦可能是某些药物唯一或主要的症状表现。临床上常与疾病所引起的发热难以鉴别诊断。目前,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及临床应用,药物热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加之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准... 药物热是应用药物本身引起的发热,是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之一,亦可能是某些药物唯一或主要的症状表现。临床上常与疾病所引起的发热难以鉴别诊断。目前,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及临床应用,药物热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加之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准,出现误诊、误治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合理用药,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热 药物不良反应 发病机制 临床诊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