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孙思邈与龙宫方——《千金方》中的佛教医学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朱伟常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8-10,共3页
-
文摘
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有不少精妙的佛教医学内容,归纳起来,大致包括大慈救苦之心、“四大”发病之说、耆婆治病方药和佛门养生方法。这些佛教医学内容与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所称的“龙宫方”传闻有内在联系,并认为“龙宫方”之“龙”,非指有神通能变化的“龙神”,当是“龙象”之言。“龙象”比拟具有勇力、猛于修行的人。
-
关键词
医学
孙思邈
《千金方》
《千金翼方》
少精
《千金要方》
发病
唐人
比拟
内容
-
Keywords
Sun Simiao,“Thousand Golden Prescriptions”, Buddhist medicine, Dragon Palace Formulas
-
分类号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R212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亦医亦文刘草窗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胡蓉
朱伟常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教研室
-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11年第5期44-45,共2页
-
基金
上海市中医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301)
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工作室项目(Z1008210)
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szy08005)
-
文摘
通过相关的史、诗内容考证痛泻药方的创制者刘溥草窗绝非所云的"清代医生",而是明代太医院医官、著名诗人和画家。
-
关键词
刘溥
医学
文学
-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
-
题名晋唐佛教医学之东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朱伟常
-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34-35,共2页
-
文摘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魏晋以降流布更广。迨至东晋,所译的佛典已经为数近千。在此以后,“南朝四百八十寺”,其盛行之况空前绝后,而到晚唐之世则其势转衰了。晋代传入我国的佛教,主要有“般若”和“禅学”
-
关键词
晋唐
佛教医学
-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
-
题名绝唱与拯救——吴梅村《病中有感》和沈时誉的议病书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朱伟常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06年第1期22-24,共3页
-
文摘
论述明清之际文学家吴伟业与名医沈时誉的友情以及书信来往。沈时誉身为名医而富有文才,故能以文与吴伟业交,可见作为医生,加强文化修养十分重要。
-
关键词
吴梅村
沈时誉
文化修养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K826.2
-
-
题名湖南省地方预决算公开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曹建辉
朱伟常
-
机构
湖南省财政厅财政监督检查局
-
出处
《财政监督》
2017年第11期15-18,共4页
-
文摘
自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对预决算的公开范围、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和职责分工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经过9年的探索和实践,预决算公开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湖南省部分市州和县市区的检查调研,全面分析湖南省预决算公开的现状及成效,深入查找公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政府和部门
预决算公开
问题
对策建议
-
分类号
F812.3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揉合儒道 兼综医术——《抱朴子》养生思想研究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朱伟常
-
机构
上海中医学院
-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1-4,共4页
-
文摘
葛洪(284~364),字稚川,号抱朴子。晋代丹阳句容人。他揉合儒道,兼综医术,著《玉函方》百卷(侠),《肘后救卒方》三卷,以及《抱朴子》内、外篇。《抱朴子》内篇言“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等事,其间固有不经之说,但关于医学和化学方面的问题。
-
关键词
葛洪
抱朴子
养生
-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法天则地 道无鬼神——试论《老子》与中医学的关系
- 7
-
-
作者
朱伟常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2-15,共4页
-
文摘
指出《老子》的人法自然的思想,受到古医家的珍视。上自《黄帝内经》,下迄历代名医,均自觉抑或不自觉地运用《老子》哲学来指导中医学术与临床实践。认为《老子》哲学与《内经》理论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
关键词
《老子》
中医学
哲学
《内经》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历代医林人物的诗词贡献
- 8
-
-
作者
胡蓉
陈丽云
朱伟常
-
机构
[
-
出处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5-127,共3页
-
基金
上海市教委预算内科研项目(编号:20LOJW65)
上海市中医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建设(编号:$30301)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严世芸名师工作室(编号:Z1008210)
-
文摘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家,其历史之悠久,诗人之众多,是世界上任何一国不能比拟的。自从《诗》被儒家奉为经典而称《诗经》之后,国人对《诗》的教学绵亘不断,历千载而不歇。随着历史的发展,《诗》之后有《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相继代兴,其体虽有变化,而无非《诗》之余绪。推源《诗》体能在千百年间不断继承、发展的缘由,除了儒家的《诗》教之外,其真正的原因乃在于诗的写作最能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即所谓“诗言志”、“言为心声”。
-
关键词
医林人物
诗词
历代
《诗经》
儒家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陶弘景的诗文和书法
- 9
-
-
作者
朱伟常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09年第4期17-18,共2页
-
文摘
在南北朝时,陶弘景(452—536)撰著《本草经集注》《补阙肘后百一方》和《养性延命录》诸书,因而享誉医林,名传千古。其实,陶氏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药学家,而且还精研天文、历算、地理、物产等学。他考证历史纪年,编著《帝代年历》;观测天体运行,研制浑天象。同时,他还是一位洽通儒、释、道思想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其学识之富赡,才艺之超群,远非一般所想象。
-
关键词
陶弘景
诗文
赏析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生命在于静止宜改为生命在于宁静
- 10
-
-
作者
朱伟常
-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40-41,共2页
-
文摘
怀着浓厚的兴趣,阅读了张文江先生的新著《生命在于静止》一书,闭卷思之,委实获益匪浅。乍看书名,自然想到伏尔泰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张先生的“生命在于静止”恰恰与之相反,这难道是作者故作惊人之笔?事实恐非如此,我认为这是张先生博洽古今、
-
关键词
气功
养生
以静养生
-
分类号
R247.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水调歌头——祝贺《中医药文化》创刊30周年
- 11
-
-
作者
朱伟常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14年第3期10-10,共1页
-
文摘
三十年而立,锦绣瞻前程。见说文以载道,道亦载斯文。传承中华文化,探索轩岐医道,多少暮和晨,披榛怀师友,继业有新人。信达雅,真善美,寸心存。万口齐称一卷,纸贵洛阳城。愿比鸿飞海上,展翼与时皆进,挥翰显精神,佳日逢嘉庆,举酒祝长春。
-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创刊
中华文化
水
真善美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铁崖乐府中的医药诗
- 12
-
-
作者
朱伟常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医古文知识》
2000年第3期11-11,共1页
-
-
关键词
铁崖乐府
医药诗
养生
-
分类号
I222.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