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岸带生态恢复区不同林龄红树林对CH_4和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森 蔡厚才 +6 位作者 陈万东 林利 倪孝品 伍尔魏 唐剑武 李香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14-2422,共9页
甲烷(CH_4)和二氧化碳(CO_2)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交换的两种重要温室气体,是海岸带蓝碳通量观测和蓝色碳汇功能评估的重要组成参数,其产生排放过程受潮汐、土壤属性和树龄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利用理加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对浙江... 甲烷(CH_4)和二氧化碳(CO_2)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交换的两种重要温室气体,是海岸带蓝碳通量观测和蓝色碳汇功能评估的重要组成参数,其产生排放过程受潮汐、土壤属性和树龄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利用理加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对浙江省南部鳌江口海岸带生态恢复区不同林龄红树林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和CH_4)排放通量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研究移植1年红树林幼苗和移植5年红树林生态恢复区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研究温室气体通量随红树林植被的变化特征,为蓝碳收支估算提供重要数据基础,并为红树林湿地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鳌江口海岸带生态恢复区不同林龄红树林蓝碳生态系统均为大气CH_4的排放源,平均CH_4排放通量为(0.67±0.06) mg·m^(-2)·h^(-1)(以C计,下同)。移植5年红树林生态恢复区为CO_2的吸收汇,其中高潮滩红树林平均通量为(-8263±2.29) mg·m^(-2)·h^(-1),低潮滩为(-26.05±17.94) mg·m^(-2)·h^(-1)。移植1年红树林幼苗恢复区为大气CO_2的排放源,平均排放通量为(96.95±46.94) mg·m^(-2)·h^(-1)。红树林植被的生物量对恢复区固碳增汇功能发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林龄是影响海岸带红树林恢复区蓝碳通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蓝碳收支估算中需要考虑林龄变化对碳汇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蓝碳 红树林 林龄 温室气体
下载PDF
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池塘混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戚正梁 何竺柳 +4 位作者 唐舟凯 高阳 赵波 储张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6期73-75,78,共4页
研究了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技术。2011年4月初向池塘内投放80~100 g/尾的大黄鱼,混养池塘投放4 000~5 000尾/hm^2,共投放4 500尾/hm^2,5月下旬投放规格为150~200只/kg的三疣梭子蟹,混养池塘投放30 000只/hm^2,共投放33 000只/h... 研究了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技术。2011年4月初向池塘内投放80~100 g/尾的大黄鱼,混养池塘投放4 000~5 000尾/hm^2,共投放4 500尾/hm^2,5月下旬投放规格为150~200只/kg的三疣梭子蟹,混养池塘投放30 000只/hm^2,共投放33 000只/hm^2,梭子蟹单养池塘60 000只/hm^2,共投放66 000只/hm^2。大黄鱼单养池塘投放8 000~10 000尾/hm^2,共投放9 000尾/hm^2;当年11月中下旬收获商品大黄鱼,大黄鱼单养池塘平均单产2 118.7~2 238.7 kg/hm^2,混养池塘1 329.6~1 460.3 kg/hm^2,存活率分别为76.2%和85.3%;9~11月收获商品梭子蟹,梭子蟹单养池塘的平均单产1 701.8~1 747.1 kg/hm^2,混养池塘的平均单产为1 253.5~1 314.3kg/hm^2,存活率分别为17.8%和21.3%。混养、大黄鱼单养、梭子蟹单养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83~1∶1.96、1∶1.69~1∶1.81、1∶1.57~1∶1.76。由此可见,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混养有助于提高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三疣梭子蟹 池塘 混养
下载PDF
浙江玉环披山岩礁潮间带大型底栖藻类空间分布及多样性研究
3
作者 伍尔魏 俞存根 +4 位作者 蔡厚才 陈万东 林利 倪孝品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0-216,共7页
在浙江玉环披山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布设5个岩相潮间带断面,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分季度对潮间带大型底栖藻类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岩相潮间带共有大型底栖藻类43种,其中,红藻16种、褐藻5种、绿藻5种、蓝藻1种。春夏秋... 在浙江玉环披山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布设5个岩相潮间带断面,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分季度对潮间带大型底栖藻类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岩相潮间带共有大型底栖藻类43种,其中,红藻16种、褐藻5种、绿藻5种、蓝藻1种。春夏秋冬四季的大型底栖藻类的平均生物量为167.97g·m^-2,其中春季最高(337.49g·m^-2),夏季最低(99.76g·m^-2)。根据其适温性分析,该调查区域的大型底栖藻类以暖温带种类为主,占总种类数的63%;其次是亚热带种。鼠尾藻是四季唯一共有优势种。大型底栖海藻类四季物种丰富度指数(D)总平均值为0.50,均匀度指数(J′)为0.32,多样性指数(H′)为0.43,三者数值按季节从大到小排序均为春>冬>秋>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藻类 岩礁潮间带 玉环披山 保护区
下载PDF
高效氯氟氰菊酯、敌百虫对豆娘幼虫的急性毒性
4
作者 何竺柳 戚正梁 +5 位作者 王小军 唐舟凯 高阳 赵波 储张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315-321,共7页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开展了高效氯氟氰菊脂和敌百虫两种常用渔药对豆娘幼虫的急性毒性试验,并建立相应死亡率—药物质量浓度对数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豆娘幼虫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敏感程度大于对敌百虫的敏感程度,两种药物在24 h、48 ...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开展了高效氯氟氰菊脂和敌百虫两种常用渔药对豆娘幼虫的急性毒性试验,并建立相应死亡率—药物质量浓度对数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豆娘幼虫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敏感程度大于对敌百虫的敏感程度,两种药物在24 h、48 h、96 h的半致死浓度为6.44μg/L、5.31μg/L、4.57μg/L和0.81 mg/L、0.65 mg/L、0.56 m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89μg/L、0.11 mg/L。进一步开展了两种常用渔药对5日龄和25日龄泥鳅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在泥鳅苗种培育池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豆娘幼虫的致死率≤5.8%,不宜作为豆娘幼虫的杀除药物;而敌百虫对豆娘幼虫具有明显的杀除效果,致死率可达89.6%以上,可作为杀除泥鳅仔鱼敌害-豆娘幼虫的常规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氟氰菊酯 敌百虫 豆娘幼虫 急性毒性
下载PDF
浙江玉环披山岩礁潮间带贝类种类数量组成与生态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万东 伍尔魏 +4 位作者 蔡厚才 倪孝品 俞存根 林利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掌握浙江玉环披山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岩礁潮间带贝类资源状况,于2015年11月、2016年2月、5月、8月,共4次对该区岩礁潮间带的5个断面进行了定量与定性采样调查,并对贝类的种类、数量、区系组成、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共鉴... 为了掌握浙江玉环披山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岩礁潮间带贝类资源状况,于2015年11月、2016年2月、5月、8月,共4次对该区岩礁潮间带的5个断面进行了定量与定性采样调查,并对贝类的种类、数量、区系组成、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披山岩礁潮间带贝类33种,隶属于3纲9目17科。根据温度适应性质分,属于4个类群:广温广布性种18种,占54.6%;温带种1种,占3.0%;亚热带种13种,占39.4%;热带种1种,占3.0%。此次调查贝类总平均生物量为413.84 g/m^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266.71个/m^2。条纹隔贻贝是4个季度的绝对优势种。贝类物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1.7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1.56,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7。研究表明,玉环披山潮间带贝类多样性指数属正常范围,显示未过度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环披山 岩礁潮间带 优势种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