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超声常规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杰 《中国数字医学》 2019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常规检查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13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均采用经腹部超声常规扫查法进行检查,确定病灶的大小、形态、回声特征,将诊...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常规检查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13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均采用经腹部超声常规扫查法进行检查,确定病灶的大小、形态、回声特征,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3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诊断得到确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分别占56.64%、15.93%和12.39%。患者经腹部超声常规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2.04%,临床误诊率为4.42%,诊断漏诊率为3.54%;腹部超声常规检查子宫肌瘤病灶区内血流较少,见稀疏的短条状血流,肌瘤瘤体内部血供不丰富,周边血供较内部血供更加丰富,并且内部主要以静脉血流多,局部病灶周围见环状,稀少血流信号,周边血流明显高于瘤体内血流平均阻力指数。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部超声常规诊断效果理想,能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超声 常规检查 子宫肌瘤 诊断效果 预后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对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趋势及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雅昆 王亭亭 +4 位作者 张洪 薛站 霍晓敏 谭承建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81,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试验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相关文献从年发文量、文献来源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文献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中国奶牛、... 试验旨在探究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试验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相关文献从年发文量、文献来源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文献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中国奶牛、动物医学进展等期刊,研究热点涉及抑菌试验、致病菌、药敏试验、耐药性分析、分离鉴定等领域,研究方法包括综述、系统评价、试验研究、临床治疗及安全性评价等。研究表明,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畜牧科学、兽医科学及饲料与添加剂等领域,其中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评价始终是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软件 中草药 奶牛乳房炎 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
下载PDF
不同杀青工艺对金荞麦叶总黄酮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汤洪敏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6-239,共4页
为了拓展金荞麦的资源利用,以不同杀青工艺处理的金荞麦鲜叶为原料,测定其总黄酮的溶出率,且与自然阴干做比较,探讨微波、热风、蒸汽、锅炒杀青工艺处理的金荞麦茶叶中总黄酮溶出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金荞麦叶中含有较为丰富的黄酮类化合... 为了拓展金荞麦的资源利用,以不同杀青工艺处理的金荞麦鲜叶为原料,测定其总黄酮的溶出率,且与自然阴干做比较,探讨微波、热风、蒸汽、锅炒杀青工艺处理的金荞麦茶叶中总黄酮溶出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金荞麦叶中含有较为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与自然阴干金荞麦叶中总黄酮溶出率9.58%相比,4种杀青方法中,热风杀青中总黄酮溶出率最高,热风杀青时间10 min、温度120℃时,总黄酮溶出率是8.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叶 杀青工艺 总黄酮 溶出率
原文传递
基于GEO数据库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作者 张雅昆 王亭亭 +3 位作者 谭晶 杨敏 谭承建 《中国奶牛》 2024年第5期21-25,共5页
试验旨在筛选与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其作用机理。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筛选得到与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密切相关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25413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联合Strin... 试验旨在筛选与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其作用机理。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筛选得到与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密切相关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25413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联合String数据库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并筛选出主要的关键基因。结果显示,在GSE25413数据集中共筛选得到12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49个,下调表达基因78个。GO分析共得到450条功能注释,主要涉及炎症反应、缺氧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共得到446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癌症途径、肿瘤坏死因子等信号通路。PPI互作网络共筛选得到IL-6、IL-1B、VEGFA、CXCL8等10个关键基因。经筛选获得的关键基因可作为潜在的分子标志物用于奶牛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靶点的选择,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差异表达基因 GEO数据库
下载PDF
Plackett-Burman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赪桐中类叶升麻苷纯化工艺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雅昆 王亭亭 +4 位作者 张洪 霍晓敏 薛站 谭承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44,共7页
为优化赪桐中类叶升麻苷的纯化工艺,并分析其稳定性,试验对8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进行吸附-解吸能力比较,筛选出最优的大孔树脂型号;采用Plackett-Burman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上样液浓度、上样液流速、洗脱液浓度等因素水平,优... 为优化赪桐中类叶升麻苷的纯化工艺,并分析其稳定性,试验对8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进行吸附-解吸能力比较,筛选出最优的大孔树脂型号;采用Plackett-Burman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上样液浓度、上样液流速、洗脱液浓度等因素水平,优化赪桐中类叶升麻苷的纯化工艺。通过高效液相测定纯化物在不同温度、光照、pH、抗氧化剂等环境条件下类叶升麻苷的含量。结果表明:赪桐中类叶升麻苷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ADS-7型号大孔吸附树脂、上样液浓度9.0 mg/mL、上样液流速3.0 m L/min、洗脱液浓度58%,验证试验中的类叶升麻苷回收率可达到76.04%,与所建模型预测接近;稳定性试验表明,温度越高、光照时间越久、pH越高、类叶升麻苷的稳定性越差。同时,添加抗氧化剂可以明显增强其稳定性。故纯化后的类叶升麻苷应在低温、避光、酸性环境中贮藏和使用,且可通过添加不同种抗氧化剂延长其使用期限。采用Plackett-Burman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赪桐中类叶升麻苷纯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后续抗奶牛乳房炎中草药型饲料添加剂产品的研发及产品稳定性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赪桐 类叶升麻苷 纯化工艺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赪桐潜在抗奶牛乳房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雅昆 王亭亭 +3 位作者 霍晓敏 薛站 谭承建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7,77,128,129,共7页
为了探究赪桐潜在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作用机制,试验基于网络药理学,利用TCMSP数据库收集赪桐潜在抗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活性成分,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收集与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相关的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绘制赪桐活性成分与致病... 为了探究赪桐潜在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作用机制,试验基于网络药理学,利用TCMSP数据库收集赪桐潜在抗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活性成分,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收集与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相关的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绘制赪桐活性成分与致病菌靶点网络图,通过将筛选到的致病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致病菌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最后利用DAVID、Metascape数据库对各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共得到赪桐潜在抗奶牛乳房炎活性成分11个,对应致病菌靶点86个;共得到97个节点,174条相互作用关系;去除游离的病菌靶点后,最终得到31个关键作用靶点。GO功能注释得到312条基因数量较大的功能注释,主要涉及细胞膜、原子核、蛋白质结合、基于转录正向调控过程、信号转导过程等。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蛋白结合通路、酶结合通路、ATP结合通路等。说明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赪桐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作用于不同靶点,并通过调控炎症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过程达到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赪桐 网络药理学 活性成分 奶牛乳房炎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黄花棘豆中1个新的喹诺里西啶生物碱
7
作者 王亭亭 张雅昆 +4 位作者 张洪 薛站 霍晓敏 谭承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6-1032,共7页
目的 研究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的生物碱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反相RP-18、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黄花棘豆生物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和化学计算对化学结构进行鉴定;采用浸虫浸叶法对... 目的 研究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的生物碱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反相RP-18、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黄花棘豆生物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和化学计算对化学结构进行鉴定;采用浸虫浸叶法对含量相对较大的化合物4、7进行抗斜纹夜蛾杀虫试验,采用MTT法对化合物1进行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活性试验。结果 从黄花棘豆生物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花棘豆碱H(1)、sophoridine(2)、allomatrine(3)、isosophoridine(4)、sophoramine(5)、7α-hydroxysophoramine(6)、oxylupanine(7)、lehmannine(8)、flavesine G(9)、13β-hydroxymatrine(10),化合物4、7杀斜纹夜蛾的半数致死浓度(50%lethal concentration,LC50)分别为44.02、8.72mg/mL。浓度为1×10-4mol/L时,化合物1对乙肝表面抗原分泌的抑制率为(33.87±3.20)%。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的喹喏里西啶二聚体生物碱,化合物7~10为首次从黄花棘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对斜纹夜蛾幼虫表现出较强的杀虫活性,化合物1表现出较强的抗HBV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棘豆 斜纹夜蛾 抗乙型肝炎病毒 喹诺里西啶生物碱 黄花棘豆碱H oxylupanine lehmannine flavesine G
原文传递
基于神经网络和响应面法优化赪桐中类叶升麻苷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雅昆 王亭亭 +4 位作者 张洪 薛站 霍晓敏 谭承建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57-61,共5页
试验旨在优化赪桐中类叶升麻苷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神经网络法以赪桐中类叶升麻苷的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提取工艺;研究最佳工艺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耻垢分枝杆菌、无乳链球菌... 试验旨在优化赪桐中类叶升麻苷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神经网络法以赪桐中类叶升麻苷的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提取工艺;研究最佳工艺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耻垢分枝杆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粒度目数100目、提取温度80℃、液料比13 mL/g、乙醇浓度63%、提取时间90 min、提取3次,此条件下类叶升麻苷得率为12.27 mg/g。最佳工艺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耻垢分枝杆菌、无乳链球菌则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提取工艺优化后赪桐中类叶升麻苷得率相对较高,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赪桐 类叶升麻苷 提取 抑菌
下载PDF
黄花棘豆生物碱成分及其抗斜纹夜蛾活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薛站 霍晓敏 +3 位作者 张雅昆 王亭亭 谭承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10-116,共7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从黄花棘豆提取物中得到21个生物碱成分,分别鉴定为苦参碱、异苦参碱、别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定碱、(—)-7,11-去氢苦参碱、12,13-去氢苦参碱、12,13... 采用硅胶柱层析、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从黄花棘豆提取物中得到21个生物碱成分,分别鉴定为苦参碱、异苦参碱、别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定碱、(—)-7,11-去氢苦参碱、12,13-去氢苦参碱、12,13-去氢槐定碱、13,14-去氢槐定碱、槐胺碱、7β-槐胺碱、5β,7β-槐胺碱、5β-氧化槐胺碱、槐醇、8β-羟基槐定碱、(—)-14β-羟基苦参碱、Ochrocephalamine A、N-甲基金雀花碱、白羽扇豆碱、(+)-17-氧代白羽扇豆碱、氧化白羽扇豆碱。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5、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1~化合物16、化合物18、化合物20、化合物2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浸虫浸叶法对12个含量较大的化合物进行抗斜纹夜蛾幼虫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除化合物6以外,其余11个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且化合物12表现出较强的杀虫活性,浓度为10 mg/mL时72 h的校正死亡率为5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棘豆 生物碱 斜纹夜蛾 杀虫活性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实战演武厅——点评叙利亚战场的俄罗斯武器装备
10
作者 周恩平 +1 位作者 陈鸿 本刊编辑部 《航空世界》 2016年第2期26-31,共6页
2016年初,据俄罗斯国防部有关人士称,2015年俄罗斯空军演习数量增加了三分之一。但是,再多的演习也难以将代实战演练,而真实的战场,总会有意外和危险。2015年11月24日,一架俄罗斯苏-24战机被土耳其F-16战机击落,坠落在位于叙利... 2016年初,据俄罗斯国防部有关人士称,2015年俄罗斯空军演习数量增加了三分之一。但是,再多的演习也难以将代实战演练,而真实的战场,总会有意外和危险。2015年11月24日,一架俄罗斯苏-24战机被土耳其F-16战机击落,坠落在位于叙利亚西北部的拉卡基亚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空军 叙利亚 武器装备 战场 F-16战机 实战演练 国防部 土耳其
原文传递
前沿科研成果融入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以钩藤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卫亚丽 谭承建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208-210,239,共4页
掌握药用植物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是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本文以贵州道地药材钩藤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中生物碱类成分进行提取,之后对混合生物碱进行分离,最后对分离得的单体生物碱进行结构鉴定。在教学过程... 掌握药用植物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是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本文以贵州道地药材钩藤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中生物碱类成分进行提取,之后对混合生物碱进行分离,最后对分离得的单体生物碱进行结构鉴定。在教学过程中,本实验可以锻炼学生掌握中药材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科研思维、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热爱家乡,开发家乡药用植物资源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生物碱 质谱 核磁 科学前沿
下载PDF
田基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伟 苑春茂 +2 位作者 郝小江 李亚男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8-332,共5页
目的:对黔产田基黄中降血糖的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多种方法从田基黄提取物中分离单体化合物,利用MS、1H-NMR、13C-NMR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田基黄的甲醇提取... 目的:对黔产田基黄中降血糖的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多种方法从田基黄提取物中分离单体化合物,利用MS、1H-NMR、13C-NMR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田基黄的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酸(1)、oleanolic acid 3-O-arabinoside(2)、齐墩果酸(3)、diospyrolide(4)、6-hydroxystigmast-4-en-3-one(5)、N-benzoyl-L-phenylalaninyl-N-benzoyl-L-phenylalaninate(6)、sampsone C(7)、wightianin(8)、isoferulic acid(9)、blumenol A(10)和apocynol A(11)。结论:其中,化合物2、4~6和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基黄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黄花棘豆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研究
13
作者 王亭亭 张雅昆 +6 位作者 张洪 薛站 霍晓敏 严敏 路浩 谭承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1-75,共5页
探究草原毒草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的毒性作用,为深入解析和再认识黄花棘豆的毒性成分及其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技术,对黄花棘豆地上部分植物... 探究草原毒草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的毒性作用,为深入解析和再认识黄花棘豆的毒性成分及其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技术,对黄花棘豆地上部分植物样品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1D-NMR、2D-NMR、IR和UV等波谱解析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在此基础上通过测定单体化合物对α-甘露糖苷酶(α-mannosidase)的抑制活性,来评价其毒性效应。结果显示,从黄花棘豆总生物碱中分离得到4个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分别鉴定为(1R,8aS)-l-hydroxy-indolizidines(1)、2-epi-lentiginosine(2)、swainsonine(3)和swainsonine N-oxide(4);α-甘露糖苷酶糖活性测定发现,化合物1~4对α-甘露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0.35、0.20、0.94、2.08μmol/L。化合物1、2和4为首次从黄花棘豆中分离得到,4种生物碱单体均表现出较强的α-甘露糖苷酶抑制活性,强弱顺序为化合物2>1>3>4,表明这些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可能在黄花棘豆毒性作用方面发挥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棘豆 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 α-甘露糖苷酶 毒性作用
下载PDF
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的探讨
14
作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4期78-78,共1页
混凝土如果在施工中处理不当,会因为很多因素干扰带来质量问题,如裂缝、鼓包、渗漏、变形等等。因此,建筑施工采用很多施工工艺和技术,正是为了防止这些问题出现。其中,后浇带施工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自身问题... 混凝土如果在施工中处理不当,会因为很多因素干扰带来质量问题,如裂缝、鼓包、渗漏、变形等等。因此,建筑施工采用很多施工工艺和技术,正是为了防止这些问题出现。其中,后浇带施工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自身问题造成的收缩和沉降,提高建筑质量,改善建筑物外观和平面布局。但是这项技术的施工难度比较大,技术要点众多。因此需要在施工中对质量和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后浇带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