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肌调节因子MyoD与myogenin在肌肉损伤修复过程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成 +5 位作者 刘克玄 李才明 冯善伟 李群 柳太云 黄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成肌调节因子MyoD与myogenin在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方法用盐酸布比卡因局部注射制作肌肉损伤模型,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取腓肠肌行冰冻切片,HE染色显示损伤肌肉的病理变化,用SABC法检测MyoD与myogenin的表达。结果Myo... 目的探讨成肌调节因子MyoD与myogenin在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方法用盐酸布比卡因局部注射制作肌肉损伤模型,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取腓肠肌行冰冻切片,HE染色显示损伤肌肉的病理变化,用SABC法检测MyoD与myogenin的表达。结果MyoD在肌肉损伤后18 h开始表达,48 h达高峰;myogenin在肌肉损伤后24 h开始表达,72 h达高峰。结论MyoD与myogenin在肌肉损伤后的再生修复过程中起作用,可作为鉴定肌肉前体细胞和反映肌肉再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肌调节因子 MYOD MYOGENIN 肌肉损伤 修复过程 动态变化
下载PDF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成 冯慧宇 +20 位作者 黄绍良 方建培 肖露露 姚晓黎 陈纯 叶欣 卢锡林 文剑明 张为西 李中 冯善伟 徐宏贵 黄科 周敦华 陈维 谢有梅 席静 张萌 黎阳 刘颖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9-405,共7页
目的比较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患者经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其肌肉再生、抗肌萎缩蛋白表达和运动功能的改变;以及评价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1例经基因分析和肌肉活检及抗肌萎缩蛋白检测确诊的、已丧失... 目的比较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患者经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其肌肉再生、抗肌萎缩蛋白表达和运动功能的改变;以及评价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1例经基因分析和肌肉活检及抗肌萎缩蛋白检测确诊的、已丧失行走能力的DMD患儿,经HLA配型,在脐血库中寻找到一个全相合的脐血供体。采用白消安+环磷酰胺+兔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预处理后进行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采用环孢素A和骁悉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versushostreaction,GVHD)。同时定期检测原发病的生化指标如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造血重建的植入证据(血型转变、肌肉和血液系统的聚合酶链反应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缺陷基因是否纠正、新生肌肉是否出现、肌肉中抗肌萎缩蛋白是否表达和运动功能是否改善。结果(1)中性粒细胞在脐血干细胞移植后第15天(+15天)达到0.5×109/L,白细胞在+25天达正常水平;血小板于+22天达到20×109/L;血红蛋白维持于85~100g/L。术后140天骨髓穿刺提示三系生长旺盛;(2)移植后140天血型转为供体AB型。至今没有出现移植物抗宿主反应。(3)术后18天、30天、43天、55天、74天、233天患者外周血DNA和术后140天、183天、235天骨髓细胞DNA经PCRSTR检测为供者独立植入;(4)患儿术后60天取外周血做基因分析,显示19号缺失的外显子得到完全纠正,患儿转变为正常基因型;(5)患儿在移植后75天的肌肉活检可见新生肌管形成,抗肌萎缩蛋白免疫组化呈弱阳性,少数为强阳性反应,DNA分析:供者基因DNA占1%~13%;移植后126天抗肌萎缩蛋白免疫组化检测显示阳性的肌纤维明显增多,供者基因DNA上升至2.5%~25%;(6)患儿血清CK从移植治疗前的5735U/L降至274U/L;(7)术后100天体检发现患儿肌力略有改善,肢端温暖。结论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DMD,可在移植后短期内重建造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干细胞移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抗肌萎缩蛋白 造血功能
原文传递
55例胰岛素瘤所致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凌云 +2 位作者 郑民 张成 张为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提高对胰岛素瘤所致的神经精神症状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70年以来收治的经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的5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胰岛素瘤患者从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4±4)年,仅20%的患者能在发病1年内确诊... 目的提高对胰岛素瘤所致的神经精神症状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70年以来收治的经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的5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胰岛素瘤患者从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4±4)年,仅20%的患者能在发病1年内确诊;任何年龄都可发病,20~50岁发病的占72.7%;临床表现多种多样,89.1%的患者有意识障碍,50.9%的患者还伴有抽搐发作,发作形式以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为主;45.5%的患者出现精神症状,以个性、行为改变为主;仅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的只有12.7%;所有患者发作时血糖均低于3.0mmol/L,补糖水或进食后症状可完全缓解或有所缓解;影像学检查中以超声内镜阳性率最高,达100%;肿瘤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以胰尾最多见,占47.3%;7.3%的患者术后复发;7.3%的患者在术前发作间歇存在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术后也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对表现为发作性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应常规检测空腹血糖和发作时血糖。对原因不明的低血糖患者,要注意检查胰腺,排除胰岛素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瘤 低血糖脑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文 张成 +6 位作者 陈松林 张为西 姚晓黎 黄慧 冯善伟 柳太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54-858,共5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及其对诱导后的神经元样细胞保护作用,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更优良的细胞。方法体外培养MSCs至第5代后,分别用BDNF、β-巯基乙醇(β-ME)诱导...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及其对诱导后的神经元样细胞保护作用,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更优良的细胞。方法体外培养MSCs至第5代后,分别用BDNF、β-巯基乙醇(β-ME)诱导MSCs,诱导后的第1、3和6小时计算两组神经元样细胞数,对各时间点两组神经元样细胞阳性率进行了比较;诱导后行神经细胞标记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RT-PCR及蛋白质印迹鉴定。结果两组诱导剂诱导后的细胞均呈神经元样细胞的形态;BDNF组诱导分化后细胞的存活时间远较β-ME组长;BDNF组在诱导后6h近于诱导高峰,而β-ME在诱导2h即达高峰,但随后神经元样细胞渐死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在两组诱导后细胞的巢蛋白(Nestin)、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丝蛋白(NF)表达均呈阳性,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呈阴性;RT-PCR显示NSE、NFL,MAP-2的mRNA表达阳性,GFAP有较弱的表达;蛋白质印迹可见两组诱导剂诱导的细胞均表达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记抗体NSE。结论BDNF能单独诱导MSCs分化形成神经元样细胞,而且分化后细胞的存活时间长,有望用于治疗脑缺血、神经变性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元 诱导分化 大鼠
下载PDF
ACE-1基因和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才明 张成 +6 位作者 邱淑莲 卢锡林 吴海新 陈伟奇 罗伟良 刘集鸿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1转换酶 (ACE 1)基因和N5,N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 (IS)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检测 143例IS及 15 4例对照组的ACE 1和M...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1转换酶 (ACE 1)基因和N5,N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 (IS)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检测 143例IS及 15 4例对照组的ACE 1和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 IS患者ACE 1基因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37 1%、48 3%、14 7% ,对照组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44 2 %、37 7%、18 2 % ,IS组患者的ID基因型相对危险性为对照组的 1 2倍 ;IS患者的MTHFR基因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40 5 %、45 5 %、14 0 % ,对照组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 3 0 %、31 8%、5 2 % ,2组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ACE 1基因多态性与MTHFR基因多态性之间存在协同作用。结论 MTHFR基因TT、CT型可能是IS的危险因子 ,CC型可能是IS的保护因子 ,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 脑缺血 遗传易感性
原文传递
应用多个微卫星DNA位点进行Duchenne/Becker肌营养不良症携带者的检测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文 张成 +5 位作者 谢有梅 陈松林 张为西 卢锡林 姚晓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 筛查和确定 Duchenne/ Becker肌营养不良症 ( Duchenne/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 BMD)家系的女性成员中的致病基因携带者与正常者 ,为进一步行产前诊断或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提供信息。方法 用 PCR方法对 dystrophin基因第 ... 目的 筛查和确定 Duchenne/ Becker肌营养不良症 ( Duchenne/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 BMD)家系的女性成员中的致病基因携带者与正常者 ,为进一步行产前诊断或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提供信息。方法 用 PCR方法对 dystrophin基因第 4 4、4 5、4 9和 5 0内含子以及 5′DMD 的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s,STR)扩增 ,然后进行基因扫描、软件分析 ,对 4个 DMD/ BMD家系中 2 7个成员的这 5个微卫星 DNA位点的多态性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在 4个家系 17名女性成员中 (有 1例女性 DMD患者 ) ,系谱和 STR多态性分析结果均符合的 DMD基因肯定携带者有 6名 ;单纯根据 STR多态性连锁分析结果确诊为 DMD基因携带者的女性成员有 5名 ,确诊为正常女性成员有 5名。在这 5个 STR位点中 ,最具多态性的位点是 STR- 4 9,多态性最少的位点是 STR- 5 0。结论 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结合基因扫描能快速、准确、客观地检出 Duchen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位点 Duchenne/Becket肌营养不良症 携带者 检测 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 基因诊断
原文传递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诊断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成 苏全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 对中国人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进行基因诊断。方法 用 Eco R 以及 Eco R / Bln 消化基因组 DNA,0 .6 %琼脂糖凝胶电泳 ,P13E11探针进行 Southern印迹杂交。结果 患者所得 Eco R +Bln / P13E11DNA片段长度在 15~ 33kb之间 ,而... 目的 对中国人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进行基因诊断。方法 用 Eco R 以及 Eco R / Bln 消化基因组 DNA,0 .6 %琼脂糖凝胶电泳 ,P13E11探针进行 Southern印迹杂交。结果 患者所得 Eco R +Bln / P13E11DNA片段长度在 15~ 33kb之间 ,而正常对照在 41kb以上。发现两个症状前患者。结论 以 P13E11探针通过 Southern印迹杂交探测 Eco R / Bln 双酶消化的基因组 DNA可对中国人绝大部分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进行基因诊断 ,并可进行症状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基因诊断 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才明 张成 +5 位作者 卢锡林 冯慧宇 苏全喜 张鸿炼 邱淑莲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45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TOAST(Trail of ORG10172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脑梗死型(CE)、小动脉阻塞型(SAA... 目的探讨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45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TOAST(Trail of ORG10172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脑梗死型(CE)、小动脉阻塞型(SAA)、其他明确病因的中风型(SOE)和不明原因的中风型(SUE);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中、重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筛查脑卒中组和334例无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患者或健康人(对照组)的MTHFR基因C677T的多态分布,详细记录卒中危险因素。结果脑卒中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8%、40.5%和7.7%,对照组分别为56.9%、38.3%和4.8%,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与中、重型缺血性脑卒中、LAA和CE型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吸烟、酗酒、伴糖尿病群体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10),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非吸烟、非酗酒、不伴糖尿病群体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T基因型、T等位基因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患因子;MTHFR基因与吸烟、酗酒、糖尿病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性 N^5 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的早期诊断与症状前诊断 被引量:8
9
作者 苏全喜 +2 位作者 张为西 卢锡林 张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对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FSHD)进行早期诊断和症状前诊断。方法 以p1 3E1 1为探针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 5例疑诊FSHD病人及 36例高危人群进行基因诊断。结果  5例疑诊病人均得到确诊 ,在 36例高危人群中发现 8例症... 目的 对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FSHD)进行早期诊断和症状前诊断。方法 以p1 3E1 1为探针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 5例疑诊FSHD病人及 36例高危人群进行基因诊断。结果  5例疑诊病人均得到确诊 ,在 36例高危人群中发现 8例症状前患者。结论 对有家族史的仅有双侧面瘫或一侧面瘫的病人 ,以及FSHD高危人群应及早进行基因诊断和症状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良 早期诊断 症状前诊断 高危人群 诊断
下载PDF
中国南方汉族人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才明 张成 +6 位作者 邱淑莲 卢锡林 吴海新 陈伟奇 罗伟良 刘集鸿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526-528,共3页
目的 :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 N5 ,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 (IS)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PCR RFL P)检测 14 3例 IS患者及 15 4例对照组患者 MTHFR基因多态性。... 目的 :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 N5 ,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 (IS)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PCR RFL P)检测 14 3例 IS患者及 15 4例对照组患者 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 :IS患者中 TT型频率为 14 .0 % ,CT型频率为 4 5 .5 % ,CC型频率为 4 0 .5 % ,T等位基因频率为 36 .7% ,C等位基因频率 6 3.4 % ;对照组中 TT型频率为 5 .2 % ,CT型频率为 31.8% ,CC型频率为 6 3.0 % ,T等位基因频率为 2 1.1% ,C等位基因频率为 78.9%。2组各频率间差异有显著性 ;普通型和重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TT基因型、T等位基因与 IS显著相关。结论 :MTHFR基因多态性与IS有一定关系 ,MTHFR基因可能是 IS的易感基因 ,对人群进行大规模筛选 ,早期对 TT和 CT基因型的人群进行维生素干预 ,对预防 IS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南方汉族人 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遗传易感性 N5 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71例的临床和遗传特点 被引量:8
11
作者 姚晓黎 张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2-403,共2页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FSHD 临床 遗传特点
原文传递
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为肌样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凌云 +1 位作者 张成 邓宇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65-1668,共4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向肌样细胞分化前后骨骼肌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方法:体外分离成年SD大鼠骨髓干细胞,培养增殖,用5-氮杂胞苷诱导分化,RT-PCR检测分化前和分化后1d、2d、5d和7d骨骼肌特异性转录因子生肌决定因子MyoD、肌细胞生成素... 目的: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向肌样细胞分化前后骨骼肌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方法:体外分离成年SD大鼠骨髓干细胞,培养增殖,用5-氮杂胞苷诱导分化,RT-PCR检测分化前和分化后1d、2d、5d和7d骨骼肌特异性转录因子生肌决定因子MyoD、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RF4以及肌肉特异性肌酸磷酸激酶MCK的表达。结果:MyoD在诱导前后均有表达,在诱导后1d表达显著上调(P<0·05);myogenin、MRF4和MCK在诱导前无表达,诱导后2d开始出现myogenin和MRF4的表达,诱导后7d开始出现MCK的表达。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能表达一定水平的骨骼肌细胞的分化调控基因MyoD,它向肌样细胞的分化可能与MyoD、myogenin和MRF4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 阿扎胞苷 肌样细胞
下载PDF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量:6
13
作者 柳太云 张成 +3 位作者 肖露露 姚晓黎 冯善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条件。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正常人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用DMEM/F12培养基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取扩增5代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分别用β-巯基乙醇(β-ME)、二甲基亚砜(DMSO)、...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条件。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正常人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用DMEM/F12培养基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取扩增5代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分别用β-巯基乙醇(β-ME)、二甲基亚砜(DMSO)、神经条件培养液诱导脐血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脐血MSC的Nestin表达和神经元样细胞特异性标志。结果脐血原代和2、5代MSC的Nesti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12.4%和20.8%。神经条件培养液诱导神经元样细胞阳性率最高达36%,β-ME、DMSO分别为33%和25%。结论脐血MSC具有神经干/祖细胞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 诱导分化
下载PDF
50例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诊断与临床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苏全喜 申本昌 +4 位作者 卢锡林 谢有梅 李婉仪 张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709-712,共4页
目的对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并总结其临床特征,以提高FSHD的诊断水平。方法以p13E-11为探针用EcoRⅠ+BinⅠ双酶切的Southern杂交方法对50例FSHD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50例FSHD患者的基... 目的对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并总结其临床特征,以提高FSHD的诊断水平。方法以p13E-11为探针用EcoRⅠ+BinⅠ双酶切的Southern杂交方法对50例FSHD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50例FSHD患者的基因诊断结果为EcoRⅠ+BinⅠ/p13E-11片段大小介于10~33.5 kb,平均(17.70±6.628)kb。家族遗传性患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FSHD多在青少年期慢性起病,病情缓慢进展;选择性侵犯面肌、肩带肌和上臂肌,部分患者逐渐累及盆带肌和下肢肌肉,患肌常不对称受累;血清CK水平正常或轻中度增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肌活检呈肌病特征。结论以p13E-11为探针用EcoRⅠ+BinⅠ双酶切的Southern杂交方法可对FSHD患者进行基因诊断,识别FSHD的临床特征以及进行基因诊断可提高FSHD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基因诊断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苯巴比妥对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预防:附35例报告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雪华 何政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2-22,17,共2页
脑室内出血是引起早产儿死亡和发育延迟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对脑室内出血的发生期望有效的预防方法,药物预防尤其是苯巴比妥的应用日渐引起重视。现将我科新生儿病区应用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资料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 脑室内出血是引起早产儿死亡和发育延迟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对脑室内出血的发生期望有效的预防方法,药物预防尤其是苯巴比妥的应用日渐引起重视。现将我科新生儿病区应用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资料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治疗组:1993年7月至1994年7月在我科新生儿病区住院,资料完整的早产儿3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出血 颅内出血 预防 苯巴比妥 新生儿
下载PDF
成肌调节因子MyoD和myogenin在不同月龄DMD模型鼠mdx小鼠的表达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成 +2 位作者 李才明 柳太云 冯善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3-185,F0006,共4页
目的探讨成肌调节因子MyoD和myogenin在不同月龄DMD模型鼠mdx鼠的表达情况。方法取不同月龄DMD模型鼠mdx鼠以及相应的同龄正常C57鼠的腓肠肌,冰冻切片后用HE染色显示肌肉病理,SABC-DAB染色检测成肌调节因子MyoD和myogenin的表达。结果... 目的探讨成肌调节因子MyoD和myogenin在不同月龄DMD模型鼠mdx鼠的表达情况。方法取不同月龄DMD模型鼠mdx鼠以及相应的同龄正常C57鼠的腓肠肌,冰冻切片后用HE染色显示肌肉病理,SABC-DAB染色检测成肌调节因子MyoD和myogenin的表达。结果不同月龄mdx鼠肌肉坏死和再生程度不同,MyoD和myogenin在1月龄mdx鼠表达最强,在13月龄mdx鼠仍有表达,在正常同龄C57鼠不表达。结论MyoD与Myogenin在肌肉损伤后的再生修复过程中起作用,可作为鉴定肌肉前体细胞和反映肌肉再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形成调节因子 肌营养不良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胃癌患者调节性T细胞胞内外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凌云 +1 位作者 潘志忠 朱兆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0-273,共4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认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密切相关,但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的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胃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产生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干扰素-γ(i... 背景与目的:目前认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密切相关,但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的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胃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产生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IL-10及肿瘤生长因子-β(tumor growth factor-β,TGF-β)的分泌情况,进一步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胃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的作用。方法:按常规方法制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方法分离CD4+CD25+T细胞及CD4+CD25-T细胞后,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及ELISA法分别研究CD4+CD25+T细胞在胞内及胞外产生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IFN-γ、IL-4、IL-10及TGF-β的水平。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胃癌患者分泌内细胞因子IFN-γ、IL-4及IL-10的CD4+CD25+T细胞占CD4+细胞的百分比均显著增高(P<0.05)。(2)培养96h后,上清液的各种细胞因子水平,无论是胃癌患者还是健康对照组,CD4+CD25+T细胞分泌的IL-10及TGF-β均显著高于CD4+CD25-T细胞(P<0.05)。CD4+CD25+T细胞分泌的IFN-γ显著低于CD4+CD25-T细胞(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体外免疫抑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一些抑制性细胞因子有关,特别是细胞因子TGF-β在胃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T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抑制
下载PDF
ACE-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才明 张成 +6 位作者 邱淑莲 卢锡林 吴海新 陈伟奇 罗伟良 刘集鸿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 - 1转换酶 ( ACE- 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 ( IS)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 ( PCR)技术检测 143例 IS及 15 4例对照组患者 ACE- 1基因多态性。结果  IS组 ACE- 1基因 DD基因型和 D等位基因与对照组比...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 - 1转换酶 ( ACE- 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 ( IS)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 ( PCR)技术检测 143例 IS及 15 4例对照组患者 ACE- 1基因多态性。结果  IS组 ACE- 1基因 DD基因型和 D等位基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重型组 ID基因型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D等位基因与临床IS相关。结论  ACE- 1基因 ID基因型可能是 IS危险因子 ,ID基因型与重型 I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l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 脑卒中 遗传易感性 研究
下载PDF
^3H-TdR标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mdx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柳太云 李经伦 +8 位作者 姚晓黎 董群伟 苏全喜 冯善伟 李才明 刘祖国 张成 刘长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mdx鼠能否修复骨骼肌肌膜病变及干细胞在其体内的分布特点.方法用氚-脱氧胸腺嘧啶(3H-TdR)标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s),以每只鼠干细胞1×107/0.3 ml经尾静脉注入18只免疫抑制的mdx鼠(8~10周...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mdx鼠能否修复骨骼肌肌膜病变及干细胞在其体内的分布特点.方法用氚-脱氧胸腺嘧啶(3H-TdR)标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s),以每只鼠干细胞1×107/0.3 ml经尾静脉注入18只免疫抑制的mdx鼠(8~10周龄).于移植后24 h、48 h、2周、1月、2月、4月处死鼠,分别测定各组织器官的放射活性;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骨骼肌肌膜营养障碍基因(dystrophin,Dys)表达情况.结果移植后1月,多数组织、器官放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以骨髓、肝、脾放射活性增高更为明显.大多数组织器官放射活性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而骨骼肌放射活性的从2周时开始逐渐升高,于1月时达到高峰(27.65±3.53 Bq/mg湿重).1月之后,骨髓、骨骼肌放射活性仍保持较高水平.免疫荧光显示移植后24 h、48 h、2周骨骼肌Dys免疫荧光呈阴性,1月后呈阳性,1月、2月、4月阳性率分别为:6.6%、8.4%、8.9%.结论 hBM-MSCs能植入mdx鼠体内,并融合、分化为骨骼肌,部分修复骨骼肌肌膜病变;hBM-MSCs移植入mdx鼠后早期主要分布在骨髓、肝、脾,后期主要分布在骨髓、骨骼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间充质干细胞 氚-脱氧胸腺嘧啶
下载PDF
肌肉特异性微小RNA和成肌调节因子在C2C12细胞成肌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佳 +1 位作者 郑民 张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2期5999-6005,共7页
背景:骨骼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是由多因素参与的受严格调控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其中,微小RNA和成肌调节因子作为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分子在成肌分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目的:探讨微小RNA-1,133,206在C2C12细胞成肌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背景:骨骼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是由多因素参与的受严格调控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其中,微小RNA和成肌调节因子作为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分子在成肌分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目的:探讨微小RNA-1,133,206在C2C12细胞成肌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成肌调节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用含体积分数2%马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诱导C2C12细胞体外成肌分化,分别诱导分化后0,1,2,3,4,6d时提取细胞总RNA,用于real time RT-PCR检测。结果与结论:倒置显微镜观察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诱导C2C12细胞分化后3d开始有肌管和肌球蛋白重链阳性细胞形成,并随诱导时间延长而增多。Real time RT-PCR检测显示,C2C12细胞成肌分化过程中,微小RNA-1,133,206与成肌调节因子MyoD和myogenin mRNA的表达水平均先上升后又恢复至接近分化前水平,而pax7 mRNA的表达则无明显变化。提示肌肉特异性微小RNA及成肌调节因子可能对C2C12细胞的成肌分化发挥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肌细胞 分化 肌管 微小RNA 成肌调节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