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30
1
作者 王宁利 欧阳洁 +4 位作者 周文炳 赖铭莹 叶天才 明兵 陈静嫦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6-51,I005,I006,共8页
目的 对中国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闭青 )房角关闭机制进行研究 ,为按发病机制分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和诊断性的治疗方法对 12 6例 (12 6只眼 )原发性闭青的房角及房角相关解剖结构... 目的 对中国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闭青 )房角关闭机制进行研究 ,为按发病机制分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和诊断性的治疗方法对 12 6例 (12 6只眼 )原发性闭青的房角及房角相关解剖结构进行活体、实时、定性及半定量观察分析。结果根据UBM房角及房角相关解剖结构的观察 ,可将原发性闭青房角关闭机制分为单纯性瞳孔阻滞型(48例 ,48只眼 ,占 38.1% ) ,单纯性非瞳孔阻滞型 (9例 ,9只眼 ,占 7.1% ) ,多种机制共存型 (6 9例 ,6 9只眼 ,占 5 4.8% )。单纯性瞳孔阻滞型闭青瞳孔缘相对位置靠前 ,周边虹膜因瞳孔阻滞而膨隆 ,房角关闭与虹膜根部附着点位置及睫状体位置无关 ;单纯性非瞳孔阻滞型闭青瞳孔缘相对位置靠后 ,无瞳孔阻滞因素参与 ,房角关闭与前位的睫状体及附着靠前的周边虹膜肥厚堆积有关 ;多种机制共存型闭青除有瞳孔阻滞因素参与外 ,大多数患者具有虹膜根部附着点靠前和 (或 )睫状体前位和 (或 )周边虹膜肥厚等非瞳孔阻滞因素参与 ,结果形成特殊的爬行性房角关闭。结论 中国人原发性闭青房角关闭机制呈多样性。建议建立以房角关闭不同机制为基础的青光眼分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分类法 房角关闭机制
原文传递
非穿透小梁手术术中和术后早、中期并发症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56
2
作者 王宁利 吴河坪 +3 位作者 叶天才 陈秀琦 明兵 范志刚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9-334,共6页
目的 评价非穿透小梁手术术中和术后早、中期并发症及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 8例 (2 5 8只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按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匹配后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行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植入术 (14 ... 目的 评价非穿透小梁手术术中和术后早、中期并发症及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 8例 (2 5 8只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按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匹配后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行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植入术 (14 2只眼 ) ,另一组行小梁切除术 (116只眼 )。非穿透小梁手术组和小梁切除术组患者术前平均眼压分别为 (31 85± 4 83)mmHg(1mmHg =0 133kPa)和 (32 5 9± 4 6 2 )mmHg。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及术中、术后 3个月内的并发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眼压 :非穿透小梁手术组患者术后 7、14d ,1、3、6个月时 ,平均眼压分别为 (6 6 7± 2 4 3)mmHg、(11 4 2± 2 89)mmHg、(12 5 9± 2 2 4 )mmHg、(15 4 5± 1 82 )mmHg、(17 99± 1 80 )mmHg ;小梁切除术组患者眼压分别为 (4 87± 1 6 5 )mmHg、(10 4 8± 2 38)mmHg、(12 0 1± 2 83)mmHg、(15 0 1± 2 6 6 )mmHg、(17 4 8± 2 97)mmHg。术前、后 1~ 6个月 ,两组患者眼压差异无显著意义(t=1 2 8、1 78、1 5 5、1 6 0 ,P =0 2 0 2、0 0 77、0 12 4、0 112 )。术后 7d及 14d ,小梁切除术组平均眼压低于非穿透小梁手术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t=7 0 3、2 89,P <0 0 0 0 1、P =0 0 0 4 )。 (2 )视力 :两组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开术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显微镜检查
原文传递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术后房角形态的改变 被引量:37
3
作者 郑东健 王宁利 +1 位作者 甄兆忠 明兵 《眼科》 CAS 2000年第3期131-135,共5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房角形态的改变 ,揭示白内障手术对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形态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中央前房深度仪、前房角镜、裂隙灯显微镜、Schi tz压陷式眼压计对 2 8例 ( 2 ... 目的 :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房角形态的改变 ,揭示白内障手术对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形态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中央前房深度仪、前房角镜、裂隙灯显微镜、Schi tz压陷式眼压计对 2 8例 ( 2 8只眼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连续病例手术前后的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眼压进行对照观察 ,其中有 6例病人用UBM检查手术前后的房角情况。结果 :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加深者 2 8例 ( 1 0 0 % ) ,眼压不同程度下降者 2 3例 ( 82 % ) ,房角增宽者 2 1例( 75% ) ,术前房角有粘连者 2 1例 ,术后粘连范围减少者 1 1例 ( 52 % )。UBM检查发现瞳孔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在白内障术后 ,中央前房加深 ,虹膜由膨隆变为平坦 ,房角入口由狭窄、关闭变为增宽、开放 ,睫状体在白内障术后发生后移 ;非瞳孔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在白内障术后 ,虹膜根部附着位置与形态及睫状体的形态与位置无明显改变 ,房角没有增宽和开放。结论 :瞳孔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术后由于瞳孔阻滞解除 ,房角均可较术前不同程度增宽 ,甚至部分非牢固粘连区可再开放 ,所以 ,应先行单纯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对房角和眼压再评价 ,然后针对术后房角和眼压状态作出对青光眼的处理 ;非瞳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联摘除术 前房 房角形态
原文传递
三种途径植入房水引流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宁利 高汝龙 +2 位作者 唐仕波 吴河坪 明兵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9-413,共5页
目的 观察 3种途径 (经角膜缘植入前房、经角膜缘后植入后房及经睫状体平坦部植入玻璃体腔 )植入房水引流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 99例 (99只眼 )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根据植入途径分为 3组 :经角膜缘植... 目的 观察 3种途径 (经角膜缘植入前房、经角膜缘后植入后房及经睫状体平坦部植入玻璃体腔 )植入房水引流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 99例 (99只眼 )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根据植入途径分为 3组 :经角膜缘植入前房组 5 8例 (5 8只眼 ) ,经角膜缘后植入后房组 16例 (16只眼 ) ,经睫状体平坦部植入玻璃体腔组 2 5例 (2 5只眼 )。结果 术后随访 6~ 34个月 ,平均 19 6个月。引流物经角膜缘植入前房组眼压 <2 1mmHg(1mmHg =0 133kPa)者 46例(79 3%) ,其中需加用局部降眼压药物者 6例 (10 3%) ;经角膜缘后植入后房组眼压 <2 1mmHg者 12例 (75 0 %) ,其中需加用局部降眼压药物者 1例 (6 2 %) ;经睫状体平坦部植入玻璃体腔组眼压 <2 1mmHg者 13例 (5 2 0 %) ,其中需加用局部降眼压药物者 3例 (12 0 %)。 3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6 5 2 5 ,P <0 0 5 )。经睫状体平坦部植入玻璃体腔组成功率较低。但经除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后 ,3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 83 3%、75 0 %及 5 8 8%,差异无显著性 (χ2 =4 2 31,P >0 0 5 )。结论 通过 3种途径植入房水引流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基本相同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植入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水引流植入物 难治性青光眼 治疗途径
原文传递
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与传统方法对泪膜功能评价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沈沛阳 陈海波 +4 位作者 刘红山 明兵 黄雄高 邢健强 钟兴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最新的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对于泪膜稳定性评估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将其测量值与传统的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Keratograph测量包括首次泪膜破裂时间(the first 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f)和平均泪膜破裂时... 目的:探讨一种最新的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对于泪膜稳定性评估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将其测量值与传统的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Keratograph测量包括首次泪膜破裂时间(the first 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f)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the average 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ave)在内的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tear film break-up time,NI_BUT)结果。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使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进行评价,NI-BUT与传统的荧光素泪膜破裂时间(fluorescein tear film break-up time,FBUT)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确定NI-BUT与FBUT,SchirmerⅠ试验结果的相关关系,采用BlandAltman分析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本研究纳入了48个受检者(48眼),平均年龄38.7±15.2岁。BUT-f的CV和ICC分别为12.6%和0.95,BUT-ave的为9.8%和0.96。BUT-f值低于FBU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6±2.46s vs 7.46±1.92s,P<0.01)。NI-BUT与FBUT,SchirmerⅠ试验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BUT-f与FBUT的95%一致性界限(limits of agreement,Lo A)范围为4.46s,BUT-ave与FBUT的Lo A范围为3.64s。结论:Keratograph能够提供具有较好重复性和可靠性的NI-BUT数据,在干眼诊治和角膜屈光性手术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膜稳定性 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 荧光素泪膜破裂时间
下载PDF
难治性青光眼中复杂病例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宁利 高汝龙 +3 位作者 唐仕波 欧阳洁 吴河坪 明兵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346-349,共4页
探讨玻璃体切割经睫状体扁平部植入房水引流物联合手术 ,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复杂病例的可能性 ,为这类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 :对 10例由于多次眼前段手术眼前部球结膜及巩膜组织结构破坏或由于手术、炎症及其他原因导致扁平前... 探讨玻璃体切割经睫状体扁平部植入房水引流物联合手术 ,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复杂病例的可能性 ,为这类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 :对 10例由于多次眼前段手术眼前部球结膜及巩膜组织结构破坏或由于手术、炎症及其他原因导致扁平前房 ,眼前段解剖关系已改变 ,从而失去行传统前路抗青光眼手术机会的复杂性青光眼进行了针对性的联合手术治疗。其中 4例前房消失 ,晶体混浊者接受了晶体咬切、玻璃体切除联合行扁平部房水引流物植入术。2例合并有玻璃体出血者接受了玻璃体切除联合行扁平部房水引流物植入术。3例既往已行晶体摘除及玻璃体切除者则单纯行扁平部房水引流物植入术 ,术后追踪时间为 6~ 2 1月。结果 :术后最后二次的复查结果显示 ,10例病例中有 6例在未用任何抗青光眼药物条件下眼压控制在 2 1mm Hg (2 .793k Pa)以下。另 2例在加用局部抗青光眼药物条件下眼压控制在 2 1mm Hg以下。 8例术后视力保持稳定或提高 ,1例由于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1例由于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视力下降或丧失。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经睫状体扁平部房水引流物植入术为难治性青光眼中复杂病例的手术治疗提供了可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的设计及实施联合手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房水引流物植入术 玻璃体切除 复杂性青光眼
原文传递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治疗硬核白内障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明兵 郭露萍 +2 位作者 杨瑞明 姚达强 陈振谦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6期486-488,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白内障患者 80例 (85只眼 ) ,通过 5 .0~ 5 .5 mm巩膜隧道切口、环形撕囊、旋转挽核及劈核等方法结合 ,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白内障患者 80例 (85只眼 ) ,通过 5 .0~ 5 .5 mm巩膜隧道切口、环形撕囊、旋转挽核及劈核等方法结合 ,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对患者的视力、散光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结果 术后 1天、1周、1月及 3月视力达到 0 .5以上分别占 91.7%、94 .9%、94 .4 %及 93.8% ,其中视力达到 1.0者分别占 15 .3%、36 .7%、5 9.7%、5 8.6 % ,术前散光和术后散光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中 4只眼术中发生玻璃体脱出。结论 小巩膜隧道切口、环形撕囊、旋转挽核以及劈核等方法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 ,对处理硬核白内障、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 治疗 硬核白内障 并发症 小切口 视力 劈核 旋转 资料
下载PDF
不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眼表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静 明兵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4-566,共3页
目的利用格瓦拉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颞侧及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眼表的影响。方法将眼表健康的白内障患者150例(162眼)分为两组,颞侧组71例(78眼)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上方组79... 目的利用格瓦拉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颞侧及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眼表的影响。方法将眼表健康的白内障患者150例(162眼)分为两组,颞侧组71例(78眼)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上方组79例(84眼)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行主观干眼症状问卷评分,利用格瓦拉眼表综合分析仪测定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TMH)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SCSF)。结果术后1 d、1周及1个月两组患者自觉干眼症状较术前明显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及1个月两组BUT与术前相比明显缩短(P<0.05),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TMH较术前稍有增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TMH较术前变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 d、1周及1个月两组SCSF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侧及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眼表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 透明角膜切口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前后房角相关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定章 谢程阳 +2 位作者 王宁利 周胜 明兵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14-17,共4页
探讨我国不同类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对周边虹膜切除术的反应,对不同房角关闭机制的闭角青光眼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房角镜检查技术、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osoundmicroscopy,UBM)眼前段活体结构检... 探讨我国不同类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对周边虹膜切除术的反应,对不同房角关闭机制的闭角青光眼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房角镜检查技术、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osoundmicroscopy,UBM)眼前段活体结构检查技术、UBM暗室试验技术,UBM眼前段图像处理技术,对不同类型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术前后的房角状态,房角相关解剖结构进行了定性及半定量观察。结果: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房角及UBM检查发现:临床经过呈慢性经过的闭青(慢闭),特别是房角关闭呈爬行关闭者,术后约62.2%病例房角无明显增宽,在暗室条件下进行UBM检查发现,这类患者中约72%仍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象限的房角关闭,检查结果发现这类患者房角关闭除瞳孔阻滞因素外,尚有非瞳孔阻滞因素的参与。结论:我国闭青特别是慢闭关闭机制至少存在两种以上形式,周边虹膜切除术后应对房角状态进行再评价,尽早发现非瞳孔阻滞因素并给予合理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闭角型 青光眼 周边虹膜切除术
原文传递
大鼠视神经钳伤后外侧膝状体细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明兵 王宁利 +2 位作者 吴河坪 陈静嫦 范志刚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8-310,I006,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视神经钳伤后 ,外侧膝状体 (lateralgeniculatebody,LGB)细胞的损伤情况。方法 用 4 0g视神经损伤钳 ,压迫Sprague Dawley(SD)大鼠双侧视神经 30s,制成视神经部分定量损伤的动物模型。对LGB连续梯度切片 ,7d后用末端脱... 目的 探讨大鼠视神经钳伤后 ,外侧膝状体 (lateralgeniculatebody,LGB)细胞的损伤情况。方法 用 4 0g视神经损伤钳 ,压迫Sprague Dawley(SD)大鼠双侧视神经 30s,制成视神经部分定量损伤的动物模型。对LGB连续梯度切片 ,7d后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 (teriminal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 mediateddUTPnickend labeling ,TUNEL)对LGB细胞进行凋亡检测。 1个月后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 ,用兔抗鼠神经丝 (neurofilament,NF)单克隆抗体对LGB的神经元进行检测。同时经视觉中枢注入荧光染料颗粒蓝 ,对LGB细胞进行逆行荧光标记 ,在 70 0nm波长荧光显微镜下对连续切片的LGB标记细胞进行平均密度计数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TUNEL法染色证实LGB细胞发生凋亡。对照组神经丝免疫组化染色呈清晰的条索状 ,而实验组明显减少。对照组LGB细胞密度均值为 (5 172± 2 4 8)个 /mm2 ,而损伤组LGB细胞密度均值为 (414 4± 6 1)个 /mm2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t=8 995 ,P <0 0 1)。结论 在大鼠视神经钳伤后 ,LGB细胞受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外侧膝状体 LGB 神经元 NF 动物模型 LGB细胞损伤
原文传递
网络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陆穗 沙翔垠 +2 位作者 明兵 郑瑜 谭颖谦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介绍了网络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网络教学手段的优势及与传统教学的区别,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加强眼科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同时,对网络教学进一步开展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 网络教学 传统教学 眼科教学
下载PDF
细胞凋亡与眼科疾病 被引量:6
12
作者 明兵 王宁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3期232-234,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眼科疾病 角膜病 白内障 视网膜疾病
下载PDF
经后路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治疗复杂性青光眼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宁利 高汝龙 +2 位作者 唐仕波 吴河坪 明兵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 :评价经后路房水引流物植入手术治疗复杂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 17例复杂性青光眼进行了经睫状体沟或睫状体扁平部房水引流物植入手术治疗 ,并进行了追踪随访。其中 11例接受了晶体切除和 /或玻璃体切除联合行扁平部房水引流物... 目的 :评价经后路房水引流物植入手术治疗复杂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 17例复杂性青光眼进行了经睫状体沟或睫状体扁平部房水引流物植入手术治疗 ,并进行了追踪随访。其中 11例接受了晶体切除和 /或玻璃体切除联合行扁平部房水引流物植入术。6例行经睫状体沟后房房水引流物植入术。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 10~ 38个月 ,平均随访 2 0 .2个月。 17例病例中有 11例眼压控制在 2 1mm Hg( 2 .793k Pa)以下 ,占 6 4.7% ,另 4例在加用局部抗青光眼药物条件下眼压控制在 2 1mm Hg以下。有 2例由于引流盘周围组织疤痕化 ,手术失败。 17例病例中有 13例术后视力保持稳定或提高 ,1例由于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1例由于视网膜脱离视力下降 ,另外 2例由于原患眼病恶化视力下降。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房水引流物植入术 睫状体扁平部 睫状体沟 复杂性青光眼
原文传递
非球面单焦点及多焦点人工晶体眼高阶像差及对比敏感度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明兵 刘奕志 +4 位作者 柳夏林 袁钊辉 罗莉霞 王毓林 刘恬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非球面、单焦点及多焦点人工晶体眼的对比敏感度及高阶像差的差别。方法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一组病人植入非球面人工晶体Z9001,一组植入单焦点人工晶体SA60AT,一组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SA40N,共124只眼进入本研究。术后由Allegr... 目的探讨非球面、单焦点及多焦点人工晶体眼的对比敏感度及高阶像差的差别。方法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一组病人植入非球面人工晶体Z9001,一组植入单焦点人工晶体SA60AT,一组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SA40N,共124只眼进入本研究。术后由Allegretto Wave Analyzer(Allegretto,Germany)像差仪测量高阶像差,由CSV-1000E(Vector Vision,USA)测量对比敏感度。结果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瞳孔直径,撕囊口直径的大小及角膜高阶像差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的高阶像差测量,其中球面像差、4阶高阶像差及总体像差比较中SA40N组大于SA60AT组,SA60AT组大于Z9001组。对比敏感度比较,在所有的空间频率3、6、12、18cpd,Z9001组大于SA60AT组,SA60AT组大于SA40N组。结论多焦点人工晶体眼较单焦点人工晶体相比,可以引起眼的高阶像差增加,对比敏感度降低。非球面人工晶体可以减少球面像差、增加对比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像差 对比敏感度
原文传递
青光眼并白内障联合手术不同术式的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陆穗 陈振谦 明兵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 探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不同术式的适应证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本院 1995年来 45例青光眼并白内障病例进行手术适应证分析及疗效分析。结果 小梁切除加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并发症少 ,视力提高显著 ,眼压控制稳... 目的 探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不同术式的适应证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本院 1995年来 45例青光眼并白内障病例进行手术适应证分析及疗效分析。结果 小梁切除加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并发症少 ,视力提高显著 ,眼压控制稳定。小梁切除加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比前者多 ,视力不同程度提高 ,眼压控制稳定。白内障囊外摘出或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加虹膜周边切除术术后疗效好。结论 小梁切除加超乳术式为联合手术中最好的方法 ,但适应证有局限性 ;小梁切除加囊外摘出术式适应证广 ,并发症比前者多 ,但能尽量克服 ;摘出加周切术式组织伤小 ,手术时间短 ,但也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联合手术 术式 小梁切除 超声乳化术
下载PDF
Protection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s against glaucomatous neuropathy by neurotrophin-producing,genetically modified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in a rat model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宁利 明兵 +4 位作者 阮奕文 吴河坪 陈静嫦 范志刚 郑湖玲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9期1394-1400,155-156,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 vivo survival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 after partial blockage of optic nerve (ON) axoplasmic flow by sub-retinal space or vitreous cavity injection of brain-derived neural factor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 vivo survival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 after partial blockage of optic nerve (ON) axoplasmic flow by sub-retinal space or vitreous cavity injection of brain-derived neural factor (BDNF) produced by genetically modified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NPCs). METHODS: Adult Sprague-Dawley (SD) rat RGCs were labeled with granular blue (GB) applied to their main targets in the brain. Seven days later, the left ON was intra-obitally crushed with a 40 g power forceps to partially block ON axoplasmic flow. Animals were randomized to three groups. The left eye of each rat received a sham injection, NPCs injection or an inj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neural progenitors producing BDNF (BDNF-NPCs). Seven, 15 and 30 days after ON crush, retinas were examined under a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By calculating and comparing the average RGCs densities and RGC apoptosis density, RGC survival was estimated and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transplanted cells was evaluated. RESULTS: Seven, 15 and 30 days after crush, in the intra-vitreous injection group, mean RGC densities had decreased to 1885 +/- 68, 1562 +/- 20, 1380 +/- 7 and 1837 +/- 46, 1561 +/- 58, 1370 +/- 16, respectively with sham injection or neural progenitors injection. However, RGCs density in the groups treated with intra-vitreous injection of BDNF-NPC was 2101 +/- 15, 1809 +/- 19 and 1625 +/- 34. Similar results were found in groups after sub-retinal injection. Higher densities were observed in groups treated with BDNF-NPC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through nonparametric tests followed by the Mann-Whitely test. RGC apoptosis density in BDNF-NPC at each follow-up time was less than in other groups. CONCLUSIONS: A continuous supply of neurotrophic factors by the inj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neural progenitors presents a highly effective approach to counteract optic neuropathy and RGC degeneration after partial ON axoplasmic flow block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 Therapy Animals Apoptosis Axonal Transport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Cell Survival Gene Transfer Techniques Glaucoma Male RATS Rats Sprague-Dawley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Retinal Ganglion Cells Stem Cells Vitreous Body
原文传递
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明兵 刘奕志 +4 位作者 柳夏林 罗莉霞 夏园玲 阳发 袁钊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7-491,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超声振动模式-扭动模式(Torsional)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病例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诊断单纯性老年白内障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并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一组选用扭动模式,而另一组选用常规模式...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超声振动模式-扭动模式(Torsional)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病例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诊断单纯性老年白内障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并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一组选用扭动模式,而另一组选用常规模式,记录术中所使用的超声时间(Ultrasound Time,UST)及超声能量(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CDE),并比较术后角膜水肿程度、角膜厚度、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及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结果术中所使用的超声时间及超声能量比较,扭动模式组较常规模式组低,对于1、2、3、4级核,平均UST扭动模式组为8.32,18.45,29.48和48.39秒,而常规模式组为10.25,25.14,36.45和61.44秒;扭动模式组平均超声能量为0.94,3.13,7.47和14.08,常规模式组为1.25,4.18,8.59,16.51,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术后1天及术后7天扭动模式组较常规模式组高,而术后1月观察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角膜水肿及平均角膜中央厚度比较,术后1天及7天扭动模式组较常规模式组角膜水肿轻,术后30天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天及30天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扭动模式组较常规超乳模式组高,丢失率低。结论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较传统超乳模式相比,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超声乳化振动模式,较传统模式相比可以减少术中的超声时间及超声能量,并减少对眼内组织特别是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动模式 超声乳化 白内障
原文传递
外光源辅助角膜标记法在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静 明兵 +1 位作者 杨军 陈海波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评价外光源辅助角膜标记法在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海南省眼科医院的非成熟期白内障合并规则角膜散光患者7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角膜标记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6眼为外光... 目的:评价外光源辅助角膜标记法在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海南省眼科医院的非成熟期白内障合并规则角膜散光患者7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角膜标记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6眼为外光源辅助角膜标记组,B组39眼为传统角膜标记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3月,检查患者裸眼远视力(UCDVA)及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综合验光查散光,Itrace查全眼散光及低阶像差,以及人工晶状体轴位旋转度数。结果:术后3月,两组最佳矫正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裸眼远视力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残余散光及像差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人工晶状体轴位平均旋转(2.10±1.42)°,B组人工晶状体轴位平均旋转(2.57±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成熟期白内障患者施行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外光源辅助角膜标记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易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角膜标记 TORIC人工晶状体
原文传递
基因治疗在青光眼防治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5
19
作者 明兵 王宁利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0年第3期139-145,共7页
基因治疗的开展及其在临床的初步运用 ,为青光眼的防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本文将从基因治疗减少房水的生成、增加房水的排出、滤过泡瘢痕化的防治、青光眼视神经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以及产前诊断治疗等几个角度着手 ,讨论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的开展及其在临床的初步运用 ,为青光眼的防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本文将从基因治疗减少房水的生成、增加房水的排出、滤过泡瘢痕化的防治、青光眼视神经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以及产前诊断治疗等几个角度着手 ,讨论基因治疗在青光眼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基因治疗 基因调控 基因敲除
下载PDF
MFG-E8抑制青光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20
作者 杨静 明兵 +2 位作者 杨军 史贻玉 陈海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1-596,共6页
目的 探讨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 (MFG-E8)在青光眼大鼠视神经保护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构建青光眼大鼠模型,将MFG-E8或D89E注射至大鼠玻璃体腔内。检测大鼠的眼压变化。通过HE染色、TUNEL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病... 目的 探讨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 (MFG-E8)在青光眼大鼠视神经保护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构建青光眼大鼠模型,将MFG-E8或D89E注射至大鼠玻璃体腔内。检测大鼠的眼压变化。通过HE染色、TUNEL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损伤、节细胞凋亡和小胶质细胞激活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aspase-9和BAX蛋白表达;通过ELISA和实时定量PCR检测视网膜组织中IL-10、TGF-β和NGF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青光眼大鼠的眼压显著增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层变薄,凋亡节细胞增加,cleaved-caspase 3/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aspase-9和BAX水平升高,IBA1阳性细胞数增加,且IL-10、TGF-β、NGF水平增高;经MFG-E8治疗后,青光眼大鼠视网膜GCC层厚度增加,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aspase-9、BAX水平降低,IBA1阳性细胞数和IL-10、TGF-β、NGF水平均增加;而MFG-E8失活异构体D89E处理后,大鼠青光眼进展进一步加重。结论 MFG-E8能够介导小胶质细胞激活,抑制神经节细胞凋亡,减缓大鼠青光眼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