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伐沙班片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治疗下肢急性周围型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左江伟 杨雄 保尧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323-1325,1329,共4页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片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分别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治疗下肢急性周围型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2例下肢急性周围型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片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分别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治疗下肢急性周围型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2例下肢急性周围型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每次500 m L,qd,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每次0. 4 m L,bid,皮下注射;试验组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每次500 m L,qd,静脉滴注+利伐沙班片每次15 mg,bi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10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侧肢体肿胀程度与疼痛程度,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 86%(52例/56例)和96. 43%(54例/5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肿胀程度分别为(0. 87±0. 45)和(0. 96±0. 47) cm,疼痛评分分别为(2. 19±0. 69)和(2. 35±0. 62)分,全血黏度分别为(9. 85±2. 94)和(9. 67±2. 91) m Pa·s,血浆黏度分别为(1. 41±0. 31)和(1. 37±0. 33) m Pa·s,血细胞比容分别为(56. 52±5. 21)%和(55. 49±5. 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和牙龈出血,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牙龈出血和转氨酶轻微升高。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 57%和5. 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利伐沙班片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治疗下肢急性周围型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片 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 低分子肝素注射液 深静脉血栓 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兔动静脉吻合口静脉端颈外静脉内膜厚度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雄 保尧 左江伟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44-47,共4页
目的 观察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术的兔动静脉吻合口静脉端颈外静脉内膜厚度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P62的表达情况。方法 30只雄性新西兰兔,麻醉后切开皮肤,解剖分离出左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进行端-侧吻合,记为实验组;同... 目的 观察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术的兔动静脉吻合口静脉端颈外静脉内膜厚度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P62的表达情况。方法 30只雄性新西兰兔,麻醉后切开皮肤,解剖分离出左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进行端-侧吻合,记为实验组;同时解剖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不予处理,记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1周(T1)、第2周(T2)、第4周(T3)时,实验组在吻合口静脉端取一段颈外静脉,对照组在相对应位置取一段颈外静脉,采用HE染色法测算兔颈外静脉内膜厚度,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兔颈外静脉Beclin-1、LC3-Ⅱ、P62蛋白(以荧光强度表示目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实验组T1、T2、T3时兔颈外静脉内膜厚度分别为(28.94±2.36)、(36.71±3.64)、(67.51±6.40)μm,对照组T1、T2、T3时分别为(16.96±3.76)、(17.20±3.68)、(17.12±3.59)μm,两组同一时间点相比,P均<0.05。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相比,实验组Beclin-1、LC3-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均<0.05),P6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下降(P均<0.05)。实验组内各时间点相比,Beclin-1、LC3-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T2、T3时均上升(P均<0.05),P6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T2、T3时均下降(P均<0.05)。实验组兔颈外静脉内膜厚度与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87、0.919,P均<0.01),与P62蛋白呈负相关(r=-0.788,P<0.01)。结论 接受AVF术的兔动静脉吻合口静脉端颈外静脉出现了内膜增生与自噬功能增强,且内膜增生与自噬功能增强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 静脉内膜增生 自噬 Beclin-1蛋白 LC3-Ⅱ蛋白 P62蛋白
下载PDF
不同年龄和性别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保尧 王斌强 左江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第8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和性别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危险因素的分布及聚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胸心血管外科162例确诊为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性别、年龄将患者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青年组(年龄<45岁)...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和性别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危险因素的分布及聚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胸心血管外科162例确诊为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性别、年龄将患者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青年组(年龄<45岁)和中老年组(年龄≥45岁),分析各组患者危险因素的分布和聚集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和性别之间的差异.结果①男性组与女性组的危险因素均主要以年龄≥45岁、高血压、外伤多见,各危险因素相比无性别差异(P>0.05);不同性别组的LEDVT患者存在危险因素的聚集现象,以年龄≥45岁、高血压聚集为主;②青年组的危险因素以外伤及手术、妊娠及产褥期为主,中老年组则主要是高血压、外伤及手术、糖尿病;不同年龄组也存在危险因素的聚集现象;③男性LEDVT患者中,青年组危险因素以外伤及手术多见,中老年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与青年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女性LEDVT患者中,青年组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妊娠及产褥期,与中老年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而中老年组中以高血压为主,与青年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不同性别间LEDVT患者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均以年龄≥45岁、高血压为主要危险因素;②妊娠及产褥期是青年女性LEDVT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③高血压是中老年LEDVT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血压;④深静脉血栓形成常有危险因素的聚集情况,大多数LEDVT患者合并两种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分布和聚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