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氏鲟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41
1
作者 孟彦 肖汉 +2 位作者 张林 李罗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2-826,共5页
从患典型出血性败血症死亡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Brandt)脾脏组织分离到1株致病性病原菌。依Koch法则建立室内感染模型,一次感染试验和回归感染试验的试验组均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情况下相同的症状,根据Reed-Muench法计算病原菌... 从患典型出血性败血症死亡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Brandt)脾脏组织分离到1株致病性病原菌。依Koch法则建立室内感染模型,一次感染试验和回归感染试验的试验组均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情况下相同的症状,根据Reed-Muench法计算病原菌半数致死浓度为1.17×107cfu/mL。对从自然发病和一次感染试验的病鱼体内分离的致病菌进行形态和VITEK全自动细菌生理生化表型鉴定以及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施氏鲟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对氨卞青霉素、舒巴坦、头孢唑啉等药物具有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 出血性败血症 病原 分离鉴定 嗜水气单胞菌
下载PDF
大鲵腹水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孟彦 +1 位作者 杨焱清 肖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1,共5页
【目的】确定导致大鲵(Andrias davidiamus,giant salamander)腹水病的主要病原菌类型。【方法】从患病大鲵的腹水和肠道分离细菌并进行纯培养,用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培养细菌进行鉴定,再对52尾健康的1龄大鲵进行感染试... 【目的】确定导致大鲵(Andrias davidiamus,giant salamander)腹水病的主要病原菌类型。【方法】从患病大鲵的腹水和肠道分离细菌并进行纯培养,用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培养细菌进行鉴定,再对52尾健康的1龄大鲵进行感染试验,以确定病原菌,同时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经过细菌自动鉴定系统确定了4株细菌,室内感染试验确定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主要致病菌;细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也再次证明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该病原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对氨卞青霉素、舒巴坦、头孢唑啉等药物具有抗性。【结论】导致大鲵腹水病的主要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腹水病 嗜水气单胞菌
下载PDF
鲤疱疹病毒2型武汉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1
3
作者 徐进 +4 位作者 杨德国 张辉 马杰 江南 范玉顶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3-1309,共7页
采用细胞培养、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巢式PCR检测以及病毒DNA克隆与测序分析等技术。从湖北武汉一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患出血病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gibelio)体内分离鉴定了一株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2,CyHV-2)病毒... 采用细胞培养、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巢式PCR检测以及病毒DNA克隆与测序分析等技术。从湖北武汉一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患出血病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gibelio)体内分离鉴定了一株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2,CyHV-2)病毒,命名为鲤疱疹病毒2型武汉株(CyHV-2.WH)。患病鱼组织匀浆液接种锦鲤鳍条细胞系(Koi.Fin)可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用患病鱼组织匀浆液与细胞培养物分别人工感染异育银鲫,均可重复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死亡率达100%。患病鱼脾与肾脏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病毒为具囊膜的球形病毒,囊膜直径为170-200am,病毒衣壳直径为110~120nm,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组装。采用CyHV-2的特异引物对病鱼样本和感染细胞培养物样本进行巢式PCR检测,均能扩增出357bp的目的条带,将该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与比对分析后发现,其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CyHV-2毒株的DNA解旋酶基因高度同源(99.44%以上)。与鲤疱疹病毒3型(CyHV-3)也有较高的同源性(81.55%)。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CyHV-2.WH株与JS2012、H.Fukuda、YCll0907等CyHV-2病毒株属同一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2型 异育银鲫 病毒分离 病毒鉴定 潜伏感染
下载PDF
大鲵虹彩病毒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高正勇 +4 位作者 肖汉 张辉 孟彦 肖艺 徐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1,26,共6页
对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SIV对热处理敏感,56℃和65℃处理30 min均可彻底灭活病毒;GSIV经酸(pH3)和碱(pH10)处理,病毒滴度(TCID50)与对照组相比较分别下降了8.58... 对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SIV对热处理敏感,56℃和65℃处理30 min均可彻底灭活病毒;GSIV经酸(pH3)和碱(pH10)处理,病毒滴度(TCID50)与对照组相比较分别下降了8.58、9.04个对数级,差异极显著(P<0.01);GSIV经有机溶剂氯仿、乙醚以及胰蛋白酶处理,TCID50与对照组相比较分别下降了9.33、7.83、6.49个对数级,差异极显著(P<0.01)。冻融次数对GSIV滴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GSIV对细胞培养物的感染性试验结果表明,GSIV可在鲤上皮瘤细胞系(Epithelioma papilloma cyprini,EPC)、斑点叉尾鮰肾脏细胞系(Channel catfish kidney,CCK)、虹鳟鱼性腺细胞系(Rainbow trout gonadal,RTG-2)等细胞中增殖,但在EPC、CCK细胞中增殖速度快,TCID50高;GSIV在EPC细胞中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5℃。GSIV在EPC细胞中增殖动态试验结果表明,GSIV感染细胞6 h后TCID50开始快速上升,进入对数增长期,72 h时TCID50达到最大值,以后趋于稳定。GSIV感染EPC细胞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EPC细胞质中可见大量虹彩病毒样颗粒,呈晶格状排列,直径约14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虹彩病毒 理化特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饥饿和再投喂期间尼罗罗非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胰脏生长激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和胰岛素mRNA表达丰度的变化 被引量:29
5
作者 田娟 涂玮 +5 位作者 文华 蒋明 吴凡 刘伟 杨长庚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0-907,共8页
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尼罗罗非鱼[初始体质量(62.50±3.44)g]进行饥饿28d和随后再投喂21d的处理,于饥饿第0、7、14、21、28天和再投喂第14、21天进行采样分析,研究饥饿和再投喂期间尼罗罗非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胰脏生长激素... 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尼罗罗非鱼[初始体质量(62.50±3.44)g]进行饥饿28d和随后再投喂21d的处理,于饥饿第0、7、14、21、28天和再投喂第14、21天进行采样分析,研究饥饿和再投喂期间尼罗罗非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胰脏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IN)mRNA表达丰度的变化。结果显示,与饥饿第0天相比,饥饿超过7d鱼体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再投喂21d显著增加(P〈0.05);肝体比随饥饿时间延长显著降低(P〈0.05),恢复投喂后较饥饿时升高,但显著低于饥饿前水平(P〈0.05)。在血清指标上,甘油三酯、血糖、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均随饥饿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恢复投喂后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饥饿前水平(P〈0.05);饥饿和再投喂对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影响(P〉0.05)。在激素方面,与饥饿第0天相比,饥饿使血清GH含量及其肝胰脏mRNA表达丰度显著升高,血清IGF-Ⅰ及其肝胰脏mRNA表达丰度降低,恢复投喂后两者均显著升高(P〈0.05);INmRNA表达丰度在饥饿7~21d显著升高(P〈0.05),饥饿第28天时无显著差异(P〉0.05),再投喂后显著降低(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饥饿 再投喂 生长激素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 胰岛素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何介华 贺路 +1 位作者 周剑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11,共2页
本文作者将发生颤抖病的中华绒螯蟹内脏匀浆,30000r.p.m离心30分,将沉淀重悬,细菌过滤器过滤后,注射病蟹内脏接种健康的中华绒螯蟹进行人工感染试验,感染蟹表现出与野外发病中华绒螯蟹同样的症状。超薄切片后,电子显... 本文作者将发生颤抖病的中华绒螯蟹内脏匀浆,30000r.p.m离心30分,将沉淀重悬,细菌过滤器过滤后,注射病蟹内脏接种健康的中华绒螯蟹进行人工感染试验,感染蟹表现出与野外发病中华绒螯蟹同样的症状。超薄切片后,电子显微镜下在细胞质中可观察到病毒样颗粒及略小于细胞核大小的病毒包埋体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颤抖病 超薄切片 病毒样颗粒
下载PDF
大鲵虹彩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8
7
作者 周勇 +5 位作者 孟彦 周群兰 张辉 高正勇 肖艺 孙建滨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2-778,共7页
利用PCR技术扩增出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主要衣壳蛋白(MCP)编码区长度为1 392 bp的片段,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MD19-T-MCP。经PCR鉴定确认正确后,以10倍梯度稀释pMD19-T-MCP重组质粒,作为标准模... 利用PCR技术扩增出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主要衣壳蛋白(MCP)编码区长度为1 392 bp的片段,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MD19-T-MCP。经PCR鉴定确认正确后,以10倍梯度稀释pMD19-T-MCP重组质粒,作为标准模板进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大鲵虹彩病毒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制作的标准曲线有极好的线性关系,且线性范围宽,相关系数为0.990 19。组内重复试验的CT值标准偏差为0.52%。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大鲵虹彩病毒的检测有高度的特异性,与锦鲤疱疹病毒、弗氏柠檬酸杆菌、嗜水气单胞菌以及鲤上皮瘤细胞基因组DNA之间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检测总DNA灵敏度为10个病毒核酸分子拷贝数,约1.1×10-3 pg/μL病毒核酸,较之常规PCR的敏感度高出约1 000倍。研究建立的大鲵虹彩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大鲵虹彩病毒病的快速诊断与病毒病原定量检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虹彩病毒 主要衣壳蛋白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黄颡鱼肠道及养殖水体中菌群的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周金敏 吴志新 +3 位作者 王树云 毕鹏 陈孝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3-617,共5页
对黄颡鱼肠道及所处水体菌群的数量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各肠段中好氧和兼性厌氧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为5.27±0.74、6.26±0.36、7.56±0.61。厌氧菌数量远大于好氧和兼性厌氧菌,相差约2~3个数量级,双歧杆菌... 对黄颡鱼肠道及所处水体菌群的数量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各肠段中好氧和兼性厌氧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为5.27±0.74、6.26±0.36、7.56±0.61。厌氧菌数量远大于好氧和兼性厌氧菌,相差约2~3个数量级,双歧杆菌为厌氧菌的优势菌。养殖水体中细菌数量的对数值为4.80±0.73,表明水体中营养盐浓度不高。黄颡鱼肠道与养殖水体中的优势菌基本相同,均为气单胞菌属、肠杆菌科和不动杆菌属。此外,对患细菌性出血病的黄颡鱼肠道菌群的研究结果显示,患病鱼肠道细菌数量显著增加,气单胞菌相比健康黄颡鱼增加18.3%~33.6%,细菌种类明显减少。表明气单胞菌等重要条件致病菌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一定的优势度才能体现其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肠道 水体 菌群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概述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林 孟彦 +1 位作者 罗晓松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9,共4页
分别对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病毒病(CCVD)、肠道败血症(ESC)、柱形病(Columnaris)、“肠套叠”症(Intestinal intussusception symptom)的流行情况、病原体、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 疱疹病毒病 肠道败血症 柱形病 “肠套叠”病
下载PDF
北京栓皮栎林胸径-树高相关生长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樊艳文 王襄平 +1 位作者 武娴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6-150,共5页
基于幂函数H=aDb对北京市平谷区四座楼自然保护区的16个栓皮栎人工林样地的胸径(D)和树高(H)相关生长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检验分形网络模型等4个理论模型对胸径--树高关系幂指数(b)的预测值是否合理。结果表明:在16个样地中,有12个样地的... 基于幂函数H=aDb对北京市平谷区四座楼自然保护区的16个栓皮栎人工林样地的胸径(D)和树高(H)相关生长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检验分形网络模型等4个理论模型对胸径--树高关系幂指数(b)的预测值是否合理。结果表明:在16个样地中,有12个样地的数据支持弹性相似模型、分形网络模型的理论预测值2/3,仅有2个样地的数据支持几何相似模型的预测值1,而应力相似模型的预测值1/2没有任何样地数据支持;一元和多元一般线性模型分析表明,各种生境因子和林分因子(地形、土壤、光照、林龄等)对胸径--树高生长关系的幂指数都没有显著影响;弹性相似模型、分形网络模型相对于几何相似和应力相似模型更适合描述树木的胸径--树高相关生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径 树高 相关生长模型 栓皮栎林
下载PDF
斑点叉尾肾脏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晓莉 +2 位作者 张林 徐进 张燕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81,共7页
采用组织块移植培养技术,对来源于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esque)肾脏组织的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立了斑点叉尾肾脏组织细胞系,定名为CCK,目前已稳定传代培养70多次。斑点叉尾肾脏组织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最佳培养基为M... 采用组织块移植培养技术,对来源于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esque)肾脏组织的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立了斑点叉尾肾脏组织细胞系,定名为CCK,目前已稳定传代培养70多次。斑点叉尾肾脏组织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最佳培养基为M199,最适培养温度范围为28~32℃,培养基血清体积分数为10%。在此条件下,CCK细胞的倍增时间为38.9~41.0h。斑点叉尾肾脏细胞的集落形成效率为(74.16±3.54)%,第9代传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二倍体2n=58,第33代传代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为60。液氮冷冻保存6个月后复苏的细胞经台盼兰染色检验,(86.69±1.04)%的细胞仍保持活性,细胞复苏后培养生长旺盛。通过对第17代离体培养细胞的28S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与比对,表明该细胞系来源于斑点叉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 肾脏组织 细胞系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黄颡鱼鲇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徐进 罗晓松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53,共7页
从患头顶溃疡症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内脏组织中分离出致病力强的菌株JZ086,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并进行了Biolog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16S rDNA序列鉴定。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黄颡鱼的... 从患头顶溃疡症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内脏组织中分离出致病力强的菌株JZ086,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并进行了Biolog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16S rDNA序列鉴定。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黄颡鱼的病原菌,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1.7×105CFU。Biolog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鲇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与鲇爱德华氏菌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99%;系统进化树中与鲇爱德华氏菌(AB050826)自然聚为一支,二者遗传距离约为0.002。鉴定结果确认JZ086为鲇爱德华氏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所测试的15种药物都敏感,其中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等尤其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 头顶溃疡症 病原菌 鲇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 分离鉴定
下载PDF
似刺鳊鮈的胚胎及胚后发育 被引量:19
13
作者 顾若波 徐钢春 +4 位作者 闻海波 李晓莉 华丹 张守领 《中国水产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4-424,共11页
采用体视显微镜成像系统对似刺鳊鲍(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 Bleeker)的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研究其胚胎正常发育特征,并继续对胚后期的仔、稚、幼鱼发育阶段采用测量、照相等方法进行形态学与生态学研究。结果显示,似... 采用体视显微镜成像系统对似刺鳊鲍(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 Bleeker)的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研究其胚胎正常发育特征,并继续对胚后期的仔、稚、幼鱼发育阶段采用测量、照相等方法进行形态学与生态学研究。结果显示,似刺鳊鮈受精卵旱卵蚓形,卵膜径为(3.43±0.05)mm。根据胚胎的外形与内部主要特征,胚胎发育分为7个生理阶段、31个具体发育时期,在水温(20±1)℃下,历时95h 08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胚后发育主要根据卵黄囊、鳞片、体色的变化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又分为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初孵仔鱼平均全长7.25mm;在水温(20±1)℃下,出膜后7d,卵黄囊吸收完毕;在水温20~25℃下,继续培育至35日龄,仔鱼鳃盖后缘及前端侧线附近有少量鳞片状突起,标志似刺鳊鮈结束仔鱼期进入稚鱼期,此时鱼苗平均全长3.12cm;培育至68日龄,仔鱼身上鳞片基本长出,腹膜闭合,身体透明这一特征消失,似剌鳊鮈完成变态成为幼鱼,此时平均全长达8.70cm,其外部形态和生态习性均与成鱼相似。本研究对似刺鳊鮈资源的保存及生产性育苗工艺的建立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水产科学,2008,15(3):414-4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刺鳊鮈 胚胎发育 仔鱼 稚鱼 幼鱼
下载PDF
子二代中华鲟分枝杆菌感染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书环 聂品 +8 位作者 舒少武 杜浩 Foo Khong Lee 杨月梅 邵纯 邸军 黄君 危起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鱼类分枝杆菌病是由分枝杆菌属的非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长期性感染疾病。本研究发现,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子二代可感染该病,典型病理特征是腹水、腹膜肉芽肿、肾脏水肿、肝脏呈灰白色等。采集腹水,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获得一株... 鱼类分枝杆菌病是由分枝杆菌属的非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长期性感染疾病。本研究发现,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子二代可感染该病,典型病理特征是腹水、腹膜肉芽肿、肾脏水肿、肝脏呈灰白色等。采集腹水,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获得一株缓慢生长型的抗酸杆菌,进一步通过16S r DNA和IS2404重复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该菌与Mycobacterium liflandii相似性最高。将10尾健康子二代中华鲟3次体检的血液参数与4尾分枝杆菌感染子二代中华鲟12次检查的血液参数进行比较,发现在26项生理生化指标中,有9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钠、氯、钙、总蛋白、球蛋白、外周血白细胞总数(TWBC)和谷丙转氨酶(ALT),其中TWBC、中性粒细胞和ALT这3项指标显著升高,其他指标显著下降,说明分枝杆菌感染对鱼体肝脏和肾脏的损伤较大。采用盐酸卡纳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三种抗生素联合用药进行治疗,给药时间75 d,治疗后腹水明显减少,RBC、血红蛋白、PCV、MCV和球蛋白这5项血液理化指标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说明药物治疗初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病程的加剧,该尾鱼最终未能治愈。以上结果表明,分枝杆菌在中华鲟广泛流行,对中华鲟的危害较大,目前尚未见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因此对该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人工养殖 分枝杆菌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药物治疗
下载PDF
鲤疱疹病毒Ⅱ型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周勇 +2 位作者 张辉 范玉顶 徐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7-613,共7页
针对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DNA解旋酶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出长度为1 446 bp的基因编码区片段,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经PCR鉴定与测序分析确认正确后,以10倍梯度稀释重组... 针对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DNA解旋酶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出长度为1 446 bp的基因编码区片段,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经PCR鉴定与测序分析确认正确后,以10倍梯度稀释重组质粒,作为标准模板进行TaqMan real-time PCR扩增,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鲤疱疹病毒Ⅱ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达到0.999 1,斜率为-3.412;对初始模板定量检测的范围为1×101~1×107copies/μL;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出鲤疱疹病毒Ⅱ型,而对大鲵虹彩病毒(GSIV)、锦鲤疱疹病毒(KHV)以及空白对照无检测信号。取江苏射阳和宝应两地疑似患病鲫组织核酸作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的病毒量分别为6.89×104copies/μL和3.02×102copies/μL。本研究建立的鲤疱疹病毒Ⅱ型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因鲤疱疹病毒Ⅱ感染引起的养殖鲫造血器官坏死症的诊断与病毒病原定量检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器官坏死症 鲤疱疹病毒Ⅱ型 TAQMAN REAL-TIME PCR 检测方法
下载PDF
黄颡鱼肠道病原拮抗性芽孢杆菌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周金敏 吴志新 +3 位作者 陈孝煊 杨丽 赵杨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4,共7页
采用80℃水浴法从黄颡鱼肠道分离到65株芽孢杆菌,牛津杯法拮抗试验筛选到3株抑菌活性很强的菌株,API 50CHB试剂盒鉴定它们为枯草芽孢杆菌。选取抑菌活性最强的F14进行特性研究。结果显示:F14在80℃、90℃和沸水浴中处理5min后的存活率... 采用80℃水浴法从黄颡鱼肠道分离到65株芽孢杆菌,牛津杯法拮抗试验筛选到3株抑菌活性很强的菌株,API 50CHB试剂盒鉴定它们为枯草芽孢杆菌。选取抑菌活性最强的F14进行特性研究。结果显示:F14在80℃、90℃和沸水浴中处理5min后的存活率分别为96.7%、95.3%、52.9%。随时间的延长,F14在90℃和沸水浴中的存活率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沸水浴处理10min时,其存活率减少至8.3%。在pH 3.0—5.0的范围内,处理F14 1h、2h后的存活率分别在98%、87%以上。F14代谢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病原性嗜水气单胞菌在粗提物中培养2h,细菌数量就开始急剧下降,至24h时已检测不到活的细菌。此外,喷洒在饲料中的F14在室温、4℃和20℃条件下储存,细菌数量在4℃和20℃存储20d均无显著变化,仅在室温下存储至第20天时显著减少。研究表明,F14抗菌谱较广,抑菌作用强,耐高温和酸性环境,在饲料中稳定性好,具有作为水产益生菌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拮抗菌 筛选 特性 黄颡鱼
下载PDF
长白山木本植物叶片氮磷含量的海拔梯度格局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杨蕾 孙晗 +4 位作者 樊艳文 韩威 刘超 王襄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28-1238,共11页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研究叶片氮(N)、磷(P)含量和氮磷比(N:P)在地理和气候梯度上的变异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沿着长白山海拔梯度设置了14块样地,测定了48种木本植物431份叶片样品的N、P含量和N:P,以研究气候、植物功能...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研究叶片氮(N)、磷(P)含量和氮磷比(N:P)在地理和气候梯度上的变异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沿着长白山海拔梯度设置了14块样地,测定了48种木本植物431份叶片样品的N、P含量和N:P,以研究气候、植物功能型、谱系对叶片N、P含量以及N:P的相对影响大小,探讨叶N、P化学计量特征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机制。结果表明,叶片N含量、N:P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与气温正相关,与降水量负相关,叶片P含量与海拔没有显著相关性。植物功能型是叶片N、P含量变异的重要影响因子,灌木物种的叶N含量显著高于乔木,两者的叶片P含量、N:P差异不显著;阔叶、落叶物种的N、P含量和N:P分别显著高于针叶、常绿物种。气候对叶片N、P含量和N:P的作用显著,但解释力不高(1.50%–2.98%)。系统发育关系是叶片N、P含量和N:P海拔格局形成的最主要因素,解释了30.36%–54.38%的变异,远大于气候的解释力。海拔梯度上的气候和物种组成变化对叶性状没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化学计量特征 海拔梯度 气候 植物功能型 谱系 木本植物
原文传递
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高山林线交错区树轮宽度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襄平 +3 位作者 常锦峰 林鑫 吴玉莲 尹伟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56,共7页
通过对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高山林线交错区进行取样,研究了交错区内4个不同海拔树木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林线交错区内,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不高,年表统计特征沿海拔并没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气候对树木生长的影响表... 通过对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高山林线交错区进行取样,研究了交错区内4个不同海拔树木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林线交错区内,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不高,年表统计特征沿海拔并没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气候对树木生长的影响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生长滞后效应",所有样地的轮宽指数与上一年10月的降水显著正相关,多数样地的轮宽指数与上一年7、8月的温度显著负相关,后者体现了有效水分供应的限制作用。同时,多数样地的轮宽指数与当年2月降水显著负相关。整个林线交错区的树轮生长主要受生长季之前(上一生长季和秋冬季)的气候指标的影响,而与当年生长季气候没有明显的联系。本文和相关研究发现的林线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并不敏感的现象,与高山林线主要受生长季温度限制的传统认识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林线 树木年轮 气候变化 青海云杉 祁连山
下载PDF
草鱼对CFRV疫苗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先乐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2-318,共7页
本文研究了草鱼对CFRV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规律性、免疫效应期及免疫持久性。用该疫苗免疫后的草鱼能产生很强的应答反应,免疫保护力可达80%以上,血清中和抗体效价非常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它的免疫效应期在5天以内,第10天血清中和抗体... 本文研究了草鱼对CFRV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规律性、免疫效应期及免疫持久性。用该疫苗免疫后的草鱼能产生很强的应答反应,免疫保护力可达80%以上,血清中和抗体效价非常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它的免疫效应期在5天以内,第10天血清中和抗体达到较高水平,第20天处于峰值,并可维持20余天,以后在第10天的水平上波动。草鱼对CFRV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在13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CFRV疫苗 免疫应签 效应
下载PDF
大洪山南麓史前聚落调查--以石家河为中心 被引量:16
20
作者 孟华平 黄文新 +2 位作者 张成明 田晴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共21页
大洪山南麓发现的史前遗存不仅数量多、保存好,而且价值高、影响大,是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的探讨中华文明进程的重要热点区域之一。2008年,通过大洪山南麓以石家河为中心的区域进行的系统调查显示,在约15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集中分布73处... 大洪山南麓发现的史前遗存不仅数量多、保存好,而且价值高、影响大,是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的探讨中华文明进程的重要热点区域之一。2008年,通过大洪山南麓以石家河为中心的区域进行的系统调查显示,在约15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集中分布73处史前遗址,我们选择文化堆积单纯的遗址作为基本参数分析聚落规模级差,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于该区域聚落形成发展及变化的认识,并借此加深对大洪山南麓以石家河为中心的史前聚落的数量、规模、年代、文化内涵、分布及其关系等方面的认识,提供分析以石家河古城为核心的聚落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础性资料,进而推动该区域文明进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洪山 史前聚落 调查 文明进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