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针刀靶向三点松解注射技术在冻结肩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浦建枫 +1 位作者 范云武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6期508-512,共5页
目的:观察水针刀靶向三点松解注射微创技术治疗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将140例冻结肩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0例,男30例,女40例;年龄(59.2±11.5)岁;病程(6.76±4.14)个月;采用水针刀靶向三... 目的:观察水针刀靶向三点松解注射微创技术治疗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将140例冻结肩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0例,男30例,女40例;年龄(59.2±11.5)岁;病程(6.76±4.14)个月;采用水针刀靶向三点松解注射治疗。对照组70例,男29例,女41例;年龄(58.9±11.8)岁;病程(6.65±3.98)个月;采用小针刀治疗。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1个月后分别采用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表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最后采用疼痛程度的改善率来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1个月后,两组冻结肩患者SF-MPQ中的分类疼痛评估指数、视觉模拟评分、现时疼痛强度及总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肩关节疼痛、功能活动、肌力评分、活动度及Constant-Murley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观察组的肩关节疼痛、功能活动、活动度及Constant-Murley总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但肌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改善愈显率为70.0%,优于对照组(45.7%),P=0.003;观察组疼痛程度改善总有效率为97.1%,优于对照组(84.3%),P=0.009。结论:采用水针刀靶向三点松解注射技术治疗冻结肩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凝症 针刺疗法 肩关节 注射 关节内
下载PDF
电针与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勤 +8 位作者 鲁佳 杨丽 乔明 郭茗 张静 汪怡新 孙永 王欣君 项晓人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比较电针与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保护作用的效应特点。方法 136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穴位注射组,建立大鼠DPN动物模型。电针组取肾俞、足三里,穴位注射组取穴相同,注入弥可保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2... 目的比较电针与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保护作用的效应特点。方法 136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穴位注射组,建立大鼠DPN动物模型。电针组取肾俞、足三里,穴位注射组取穴相同,注入弥可保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20 d、40 d、60 d后进行空腹血糖、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的表达检测。结果电针和穴位注射法均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及良好的改善神经传导功能的作用,其降糖效应以电针法为优(P<0.01),在提高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方面以穴位注射法为佳(P<0.01),对运动神经传导功能的改善作用两组基本一致(P>0.05)。电针和穴位注射法均能提高DPN大鼠NGF及其受体TrkA的表达,治疗60天时穴位注射的提高幅度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和穴位注射法均具有抗本病神经损伤的作用,但对血糖、神经传导速度、NGF及其受体TrkA表达的影响存在效应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电针 穴位注射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功能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述要 被引量:8
3
作者 董勤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10期1650-1651,共2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病程的各个时期都可发生,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病变特征之一,由此可引起肢体运动及感觉异常,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多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病程的各个时期都可发生,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病变特征之一,由此可引起肢体运动及感觉异常,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多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对本病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异常状态有良好的调整作用,笔者就近十年针灸在该方面的干预作用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功能 针灸
下载PDF
电针结合激光治疗单纯性肥胖30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高雨虹 艾炳蔚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5-57,共3页
目的比较电针结合激光与单纯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结合激光治疗)、对照组(电针治疗)各30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腰围、臀围、股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 目的比较电针结合激光与单纯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结合激光治疗)、对照组(电针治疗)各30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腰围、臀围、股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腰围、臀围、股围、BMI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体质量、腰围治疗前后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减肥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激光与单纯电针均对单纯性肥胖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电针结合激光在减少患者腰围上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电针 激光
下载PDF
电针联合激光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脂肪含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雨虹 艾炳蔚 《江苏中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激光对单纯性肥胖症脂肪含量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联合激光治疗)和对照组(电针治疗)各30例,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BMI、FAT和VF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AT、BMI和VFA均下降,与...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激光对单纯性肥胖症脂肪含量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联合激光治疗)和对照组(电针治疗)各30例,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BMI、FAT和VF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AT、BMI和VFA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VFA下降值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性,FAT下降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联合激光治疗对于降低脂肪的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尤其是内脏脂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内脏脂肪 电针 激光
下载PDF
CT引导下水针刀靶向微创治疗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静霞 陈小峰 +3 位作者 范云武 浦建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水针刀靶向微创松解注射治疗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就诊的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水针刀靶向微创松解注射治疗,对照组采...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水针刀靶向微创松解注射治疗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就诊的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水针刀靶向微创松解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疗程结束3个月后采用总有效率来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下腰痛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部功能障碍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愈显率(治愈+显效)为76.4%,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愈显率为55.7%,总有效率为77.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愈显率、总有效率更高(均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ODI脊柱功能障碍总分、ODI、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为显著(均P<0.01);JOA下腰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提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 采用CT引导下水针刀靶向微创松解注射技术治疗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好,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对正常软组织的损伤少,是一种精准的微创介入治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横突综合征 CT引导 水针刀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丽 董勤 +7 位作者 鲁佳 乔明 郭茗 张静 汪怡新 王欣君 项晓人 《四川中医》 2012年第7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136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穴位注射组,建立大鼠DPN动物模型。二甲双胍组按0.04g/kg灌胃,穴位注射组取肾俞、足三里,注入弥可保注射液。6...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136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穴位注射组,建立大鼠DPN动物模型。二甲双胍组按0.04g/kg灌胃,穴位注射组取肾俞、足三里,注入弥可保注射液。60天后动物处死取坐骨神经,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呈现日趋加重的神经细胞损伤,二甲双胍组和穴位注射治疗后,神经组织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1),而2个治疗组间比较,穴位注射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法能有效改善DPN大鼠的病理损伤,促进周围神经病变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穴位注射 病理学
下载PDF
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8
作者 杨丽 董勤 +7 位作者 鲁佳 乔明 郭茗 张静 汪怡新 王欣君 项晓人 《四川中医》 2012年第8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136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穴位注射组,建立大鼠DPN动物模型。二甲双胍组按0.04g/kg灌胃,穴位注射组取肾俞、足三里,注入弥可保注射液。6...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136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穴位注射组,建立大鼠DPN动物模型。二甲双胍组按0.04g/kg灌胃,穴位注射组取肾俞、足三里,注入弥可保注射液。60天后动物处死取坐骨神经,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呈现日趋加重的神经细胞损伤,二甲双胍组和穴位注射组治疗后,神经组织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1),而2个治疗组间比较,穴位注射组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法能有效改善DPN大鼠的病理损伤,促进周围神经病变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穴位注射 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