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左西孟旦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疾病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喻澄
曹
苏
岩
+1 位作者
董丰
陈浩
《系统医学》
2024年第6期116-120,共5页
目的研究左西孟旦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研究左西孟旦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1次,持续24 h,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低血压或快速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访半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脑钠肽水平和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病死率、再住院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左西孟旦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效果较好,能够迅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脑钠肽水平,改善心功能,没有增加低血压、房颤、室速等不良反应,但对于远期预后没有改善,可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心功能
远期预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远程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曹
苏
岩
钱云霞
+1 位作者
王海鹏
杨向军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后适应( RIP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RIPC组( PCI+RIPC组,n=24),行急诊PCI手术,于开通血...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后适应( RIP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RIPC组( PCI+RIPC组,n=24),行急诊PCI手术,于开通血管后5 min内行RIPC处理;单纯PCI组(n=25),行常规急诊PCI手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2 h行心电图检查,术后24 h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结果PCI+RIPC组2 h ST段完全回落百分比高于对照组(79.2%vs.40.0%,P<0.05),术后24 h PCI+RIPC组血清hs-CRP浓度较单纯PCI组有所降低〔(7.76±3.12)mg/L vs.(10.51±2.83) mg/L,P<0.05〕。结论对于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RIPC处理能改善心肌灌注,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远程缺血后适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左西孟旦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疾病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喻澄
曹
苏
岩
董丰
陈浩
机构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出处
《系统医学》
2024年第6期116-120,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左西孟旦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1次,持续24 h,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低血压或快速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访半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脑钠肽水平和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病死率、再住院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左西孟旦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效果较好,能够迅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脑钠肽水平,改善心功能,没有增加低血压、房颤、室速等不良反应,但对于远期预后没有改善,可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关键词
左西孟旦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心功能
远期预后
Keywords
Levosimenda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advanced age
Heart failure
Clinical efficacy
Cardiac function
Long-term prognosis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1.6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远程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曹
苏
岩
钱云霞
王海鹏
杨向军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后适应( RIP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RIPC组( PCI+RIPC组,n=24),行急诊PCI手术,于开通血管后5 min内行RIPC处理;单纯PCI组(n=25),行常规急诊PCI手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2 h行心电图检查,术后24 h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结果PCI+RIPC组2 h ST段完全回落百分比高于对照组(79.2%vs.40.0%,P<0.05),术后24 h PCI+RIPC组血清hs-CRP浓度较单纯PCI组有所降低〔(7.76±3.12)mg/L vs.(10.51±2.83) mg/L,P<0.05〕。结论对于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RIPC处理能改善心肌灌注,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远程缺血后适应
Key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左西孟旦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疾病的效果分析
喻澄
曹
苏
岩
董丰
陈浩
《系统医学》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远程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
曹
苏
岩
钱云霞
王海鹏
杨向军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