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西孟旦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疾病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喻澄 +1 位作者 董丰 陈浩 《系统医学》 2024年第6期116-120,共5页
目的研究左西孟旦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研究左西孟旦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1次,持续24 h,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低血压或快速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访半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脑钠肽水平和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病死率、再住院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左西孟旦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效果较好,能够迅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脑钠肽水平,改善心功能,没有增加低血压、房颤、室速等不良反应,但对于远期预后没有改善,可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心功能 远期预后
下载PDF
远程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钱云霞 +1 位作者 王海鹏 杨向军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后适应( RIP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RIPC组( PCI+RIPC组,n=24),行急诊PCI手术,于开通血...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后适应( RIP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RIPC组( PCI+RIPC组,n=24),行急诊PCI手术,于开通血管后5 min内行RIPC处理;单纯PCI组(n=25),行常规急诊PCI手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2 h行心电图检查,术后24 h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结果PCI+RIPC组2 h ST段完全回落百分比高于对照组(79.2%vs.40.0%,P<0.05),术后24 h PCI+RIPC组血清hs-CRP浓度较单纯PCI组有所降低〔(7.76±3.12)mg/L vs.(10.51±2.83) mg/L,P<0.05〕。结论对于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RIPC处理能改善心肌灌注,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远程缺血后适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