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28
1
作者 余凤龙 黄震方 +2 位作者 曹芳 吴丽敏 陶玉国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97-1309,共13页
论文在从理论上剖析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利用人口城镇化指数、旅游经济发展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以及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全国层面,1993年到2011年... 论文在从理论上剖析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利用人口城镇化指数、旅游经济发展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以及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全国层面,1993年到2011年,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旅游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单向格兰杰因果作用关系,但城镇化对旅游经济的直接推动作用并不明显;从区域层面,2000年到2011年,物质资本、劳动力、产业结构和市场化都是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城镇化通过作用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积累、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化进程,间接地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正的影响,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各省年均城镇化与旅游经济水平的拟合效果较好,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区,旅游经济越发达。研究还发现,物质资本要素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效应逐渐减弱,而劳动力、市场化、产业结构等要素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依靠市场化的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能更好地释放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旅游经济 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泛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被引量:116
2
作者 曹芳 黄震方 +1 位作者 吴江 徐敏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31-1444,共14页
借助DEA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模块,系统的分析了1998~2008年泛长三角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依据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解模型(Malmquist指数),对TFP变化的总体趋势、结构及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综合探讨。结果表明:... 借助DEA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模块,系统的分析了1998~2008年泛长三角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依据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解模型(Malmquist指数),对TFP变化的总体趋势、结构及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综合探讨。结果表明:泛长三角城市旅游发展效率总体上呈现提高态势,市域间差异表现为较为明显波动性特征,旅游发展效率的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化存在空间关联,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在空间上均表现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且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形成了较为相似的变化格局,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呈现弱集聚,相邻地域单元关联性较差。针对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剖析表明,经济政策导向驱动、旅游生产单元价值驱动及旅游消费需求刺激驱动共同驱使导致了旅游发展效率在空间范畴上格局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旅游发展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格局 驱动机制 泛长三角
原文传递
休闲旅游资源的内涵、分类与评价——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被引量:105
3
作者 黄震方 祝晔 +2 位作者 袁林旺 胡小海 曹芳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43-1553,共11页
休闲旅游是旅游消费的热点和发展方向,休闲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有其特殊性。本文界定了休闲与休闲旅游资源的概念,探讨了休闲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和资源特性,提出了基于资源性质与休闲方式相结合的休闲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案,将其分为自然... 休闲旅游是旅游消费的热点和发展方向,休闲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有其特殊性。本文界定了休闲与休闲旅游资源的概念,探讨了休闲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和资源特性,提出了基于资源性质与休闲方式相结合的休闲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案,将其分为自然游憩类、文化休闲类、康娱游憩类、专项休闲类四个主要类型,构建了由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开发条件与资源潜力等要素组成的休闲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及因子权重和赋分评价标准。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对休闲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与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休闲旅游资源划分与评价体系具有合理性、普适性和可推广性,可为旅游地进行休闲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及休闲度假旅游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资源 类型划分 评价体系 江苏常州
原文传递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4
4
作者 王坤 黄震方 曹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150-7160,共11页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作为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是衡量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借助SBM模型测算了中国省际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利用ESDA和GWR方法分析了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作为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是衡量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借助SBM模型测算了中国省际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利用ESDA和GWR方法分析了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现缓慢提升态势,但总体水平仍较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和以西北省份为中心的低值集聚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及其空间格局演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经济规模对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作用较强;城镇化的促进作用逐步减弱,且在多数省份开始产生抑制作用;技术效应的提升作用高值区从中东部转移至华北和东北地区;旅游业产权结构对南部地区的推动作用也逐步凸显;结构效应主要对西南地区起促进作用。这为优化和提升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碳排放效率 时空异质性 SBM模型
下载PDF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空间格局动态演化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99
5
作者 曹芳 黄震方 +1 位作者 余凤龙 吴丽敏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1-1166,共16页
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综合测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结合标准差椭圆和重心坐标探讨了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重心演化的轨迹与路径,考察了影响演化轨迹的重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总体不高,... 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综合测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结合标准差椭圆和重心坐标探讨了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重心演化的轨迹与路径,考察了影响演化轨迹的重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总体不高,变化幅度较小,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呈现明显的波动性特征,说明改革开放初期的风景区旅游发展主要得益于规模投资,有效的货币资本投入是提升旅游发展的主要措施,平均效率值总体表现为下降态势,风景区多数处于无效率状态,DEA最优状态缺乏,导致了风景区生产单元存在一定的资源冗余和开发低效状态。②从重心的整体分布上看,主要位于107°11′~118°37′E和29°02′~38°55′N之间,东西跨度约11°,南北跨度约9°;从旅游效率重心演变的轨迹上来看,综合效率的变化轨迹最大,但总体上都是经历了先西偏南再东偏北再西偏南的历程,其中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重心东偏北的趋势相对较小,而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在重心东偏北的趋势上变化较大。③针对风景区旅游效率空间格局动态演化的驱动机制的剖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交通发展、信息技术及制度供给是影响效率重心偏移的重要因素,促使了效率动态格局的空间演化,优化产业结构,引进先进技术,完善市场引导机制,政府科学调控及资源禀赋改善是促进风景区旅游效率提升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旅游效率 空间演化 驱动机制
原文传递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测度与区位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96
6
作者 曹芳 黄震方 +2 位作者 吴江 徐敏 周玮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86-1697,共12页
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与CES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1994、2000、2009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探讨了旅游效率与区位可达性之间的内在关联,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定量模拟了区位可达性对风景名胜区旅游总产出的影响及其效率变... 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与CES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1994、2000、2009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探讨了旅游效率与区位可达性之间的内在关联,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定量模拟了区位可达性对风景名胜区旅游总产出的影响及其效率变化。结果表明: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水平整体较低,DEA最优比例较小,反映在空间上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空间格局;区域划分上,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北部沿海综合效率较高,呈先提高后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变化与综合效率较为相似,规模效率整体上呈现上升态势。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高值区总体上呈现以江浙地区为点,分别以西南和东北方向为轴线,以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弧线的"扇形"格局;类型划分上,以湖泊型、纪念地型、山水型、休闲疗养型风景区综合效率较高,山岳型、宗教型纯技术效率逐步提高,规模效率以森林型与山水型变化较大。③区位可达性与生产要素之间满足某一阈值时,区位可达性对旅游效率总体上起到促进作用,局部范围依然存在比例失调,成为制约旅游效率提升的瓶颈,旅游效率变化与总产出变化特征不尽相同,形成了负值区域集聚但偏向异同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CES生产函数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旅游效率 空间格局 区位可达性
原文传递
中国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5
7
作者 王坤 黄震方 +1 位作者 余凤龙 曹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8,共14页
在理论分析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基础上,利用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讨了城镇化规模和质量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显示:(1)城镇化规模、城镇化质量和旅游经济发展都具有... 在理论分析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基础上,利用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讨了城镇化规模和质量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显示:(1)城镇化规模、城镇化质量和旅游经济发展都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集聚特征,传统面板数据模型因忽略了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而高估了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产出弹性;(2)城镇化规模和城镇化质量均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表明旅游经济发展不仅受到本地区城镇化的影响,也会受到邻近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交互作用;(3)在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转变、旅游企业物质资本与劳动力投入、旅游消费水平等多维要素都是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企业物质资本和旅游消费水平还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旅游企业劳动力投入有明显的负外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旅游经济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下载PDF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绩效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1
8
作者 王坤 黄震方 +2 位作者 曹芳 余凤龙 汤傅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49-1163,共15页
城市旅游绩效是综合衡量城市旅游业生产活动过程和效果的重要手段。论文基于旅游发展规模和质量视角,利用旅游业绩指数和Bootstrap-DEA测算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绩效,并采用空间变差函数和SDM探讨城市旅游绩效的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城市旅游绩效是综合衡量城市旅游业生产活动过程和效果的重要手段。论文基于旅游发展规模和质量视角,利用旅游业绩指数和Bootstrap-DEA测算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绩效,并采用空间变差函数和SDM探讨城市旅游绩效的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区域城市旅游业绩和效率呈现相异的空间格局,城市旅游业绩高值区分布于上海、杭州和南京等中心城市及其邻近地区,低值区多位于皖北和苏北地区;城市旅游效率高值区逐渐呈现"皖北—苏南—上海—皖南—浙东"的"Z"字形分布,低值区不断向苏中、苏北和皖中地区集聚。2)区域城市旅游业绩和效率格局的演变过程存在明显差异,城市旅游业绩格局发生变异的随机成分不断降低,而旅游效率格局的结构化变异逐渐增大;城市旅游业绩的空间差异在不断缩小,各方向上的差异较为稳定,而旅游效率格局的空间差异先减小后增大,各方向上的差异切换频繁。3)区域城市旅游绩效的格局演变与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交通条件、信息技术、市场化和城市化等多种因素有关,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强度的差异引致区域城市旅游业绩和效率格局呈现不同的演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绩效 空间格局演变 泛长江三角洲
原文传递
基于POI挖掘的城市休闲旅游空间特征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83
9
作者 徐冬 黄震方 +2 位作者 吕龙 陈晓艳 曹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4,70,130,共8页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地图导航平台为代表的位置信息逐渐增多,为休闲旅游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和视角。该文以百度地图为研究对象,基于休闲旅游POI数据,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从城市整体出发,探讨了南京市休...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地图导航平台为代表的位置信息逐渐增多,为休闲旅游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和视角。该文以百度地图为研究对象,基于休闲旅游POI数据,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从城市整体出发,探讨了南京市休闲旅游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南京市休闲旅游空间呈主城集聚与外围分散并存的态势,集聚现象显著,康娱游憩、文化休闲、自然游憩和专项休闲空间集聚特征差异明显,且具有不同的区位分布模式及不同尺度的空间集聚表现;整体休闲旅游空间表现出大聚集、小分散的"一心多点"分级分布特征,属于典型的核心-边缘扩散的空间分布模式,且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休闲旅游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先增后减"趋势,特征空间尺度为9.86km,各类休闲旅游空间也都表现出明显的尺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 休闲旅游 空间 南京市
下载PDF
旅游凝视下凤凰古城旅游典型意象元素分析——基于隐喻抽取技术(ZMET) 被引量:82
10
作者 孔令怡 吴江 +2 位作者 魏玲玲 曹芳 周年兴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52,共11页
旅游凝视概念由英国社会学家Urry首次提出,如今已经成为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旅游凝视是旅游诉求、动机与行为相融合的产物,而摄影则是旅游凝视的物化体现,是游客记录个人经历、保留个人记忆、重塑目的地景象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 旅游凝视概念由英国社会学家Urry首次提出,如今已经成为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旅游凝视是旅游诉求、动机与行为相融合的产物,而摄影则是旅游凝视的物化体现,是游客记录个人经历、保留个人记忆、重塑目的地景象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种隐喻能力很强的视觉符号,照片能够深层次地触发游客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与感觉。文章从摄影内容和照片视角切入,以凤凰古城为研究对象,运用隐喻抽取技术(ZMET)对多种渠道、多种拍摄主体所获取的旅游照片进行了质性分析,最终解读出凤凰古城旅游目的地的典型意象元素。研究表明:凤凰古城的典型意象元素有动静之分,而凤凰古城的整体形象也因动静相偕变得立体和饱满;不同的意象元素寄寓着旅游者的不同认知,并由此使旅游者产生对凤凰古城紧密的情感依附。在未来,凤凰古城应有针对性地强化凝视风格,打造富于质感的旅游意象元素,而其他旅游目的地亦应重点关注旅游者的感知范畴,不断深化其游览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凝视 隐喻抽取 凤凰古城 意象元素
下载PDF
1990年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演化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73
11
作者 曹芳 黄震方 +2 位作者 吴江 徐敏 姜海宁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5-902,共8页
以1990—2007年江苏省县域人均GDP为研究指标,运用不平衡指数和空间统计模型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系统分析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化。结果表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 以1990—2007年江苏省县域人均GDP为研究指标,运用不平衡指数和空间统计模型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系统分析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化。结果表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自相关性,在整体格局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态势,空间格局更多表现为苏南部分地区的高度集聚和苏北部分地区的集聚态势,成为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核心区和低度集聚区,而苏中地区的集聚态势显得并不强烈。同时,针对区域经济自相关性发展趋势进行解释并指出以县域经济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将长期存在。最后,构建空间数据模型对此种格局形成的原因进行空间统计学上的探讨,指出规模企业空间分布差异及人才空间分布差异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可视化的新手段,进而为政府部门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空间数据模型 空间自相关 回归分析 江苏省
原文传递
基于在线预订数据分析的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70
12
作者 徐敏 黄震方 +1 位作者 曹芳 朱海珠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3-202,共10页
流空间的特征分析及其流空间结构的有效揭示与解析,对于厘清和掌握流空间的科学内涵与外延及其内在机制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基于在线预订数据提取、处理、归纳及分析,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流的网... 流空间的特征分析及其流空间结构的有效揭示与解析,对于厘清和掌握流空间的科学内涵与外延及其内在机制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基于在线预订数据提取、处理、归纳及分析,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旅游流网络结构整体上较为松散且存在不均衡性,具有明显的核心区和边缘区,'核心—边缘'结构特质清晰,'中间重、两头轻'的网络格局已初步形成,核心区的内部联系较之边缘区,密切联系程度显著。(2)从凝聚子群的分析来看,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无锡、常州等城市出现较高的频次,成为支撑整个旅游网络体系重要的派系节点,对于旅游网络体系的形成发挥重要价值。从结构洞指标分析来看,上海、南京、杭州在旅游流网络中占据较多优势,节点的有效规模和效率较高,拥有更多的竞争机会和非替代性区位优势。(3)针对流空间网络体系的影响因素深度剖析表明,旅游资源禀赋和交通发展水平对于空间流的走向作用更为明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服务接待水平的作用依然较大,不同因素之间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促进了流空间在长三角地区网络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在线数据分析 旅游流 网络结构 长三角地区
原文传递
浙江省县域入境旅游时空跃迁特征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69
13
作者 张子昂 黄震方 +2 位作者 曹芳 王坤 陈晓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7-1192,共16页
县域旅游是支撑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单元,也是未来入境旅游发展的新方向,当下对县域入境旅游研究的缺失阻碍着对小尺度入境旅游地发展的认知和重视。以浙江省县域为研究对象,借助空间变差函数模拟了浙江县域入境旅游空间格局的... 县域旅游是支撑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单元,也是未来入境旅游发展的新方向,当下对县域入境旅游研究的缺失阻碍着对小尺度入境旅游地发展的认知和重视。以浙江省县域为研究对象,借助空间变差函数模拟了浙江县域入境旅游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进一步通过LISA时间路径、时空跃迁测度了各县市入境旅游时空跃迁特征及类型,并将分位数回归与时空跃迁类型相嵌套,建立了四种时空跃迁驱动机制模式。结果表明:浙江省县域入境旅游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一杭独大"特征显著,且空间自组织性逐年增强,区域入境旅游核心县市扩散效应不断增加,核心县市辐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空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局部方向;浙江省县域入境旅游空间格局的演化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整合性,县域类别之间存在一定的转移惰性,东南—西北区域的入境旅游落后县市具有相对动态的局部空间特征,常山县在空间依赖方向上具有最大的波动性,岱山县在空间依赖方向上具有最大的稳定性;产业—结构驱动、经济—服务制约、贸易—产业驱动、区位—资源制约四种驱动模式呈现出自东北至西南逐渐由同向发展到同向制约的演化过程,此外四种模式背后隐含着不同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入境旅游 格局演变 时空跃迁 驱动机制
原文传递
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对游客感知价值维度的影响及效应分析——以南京中山陵为例 被引量:59
14
作者 周玮 黄震方 +2 位作者 殷红卫 吴丽敏 曹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3-884,共12页
基于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的视角,选取南京中山陵作为研究个案,运用SPSS18.0和AMOS18.0分析软件,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构建了游客感知价值维度分析模型。研究显示:游客对免费开放中山陵存在五维感知价值,且呈现出感知价格→休闲价值... 基于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的视角,选取南京中山陵作为研究个案,运用SPSS18.0和AMOS18.0分析软件,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构建了游客感知价值维度分析模型。研究显示:游客对免费开放中山陵存在五维感知价值,且呈现出感知价格→休闲价值→环境价值→服务价值→文化价值逐步递减的分异特征;由此探究游客感知价值维度分异的作用机制,衍生出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的效应分析,其中公益福利效应和休闲游憩效应呈现积极的正向发展态势,而生态环境效应、景区服务效应与文化内生效应的发挥则相对滞后。在倡导"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休闲的大众旅游时代,免费开放城市公园在增强城市开放空间优质属性和综合竞争力的同时,其与城市旅游的耦合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免费开放 游客感知价值 南京中山陵
原文传递
基于微博签到数据的景区旅游活动时空行为特征研究——以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54
15
作者 张子昂 黄震方 +2 位作者 靳诚 关健 曹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126,共6页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位置服务信息逐渐增多,为研究旅游活动行为特征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和视角。该文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引入LBS签到数据,通过划分性别与地域属性,利用"横向"、&...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位置服务信息逐渐增多,为研究旅游活动行为特征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和视角。该文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引入LBS签到数据,通过划分性别与地域属性,利用"横向"、"纵向"时间分层法,对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内部游客活动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性别活动特征在虚拟社交网络与实体地理空间中差异显著,女性游客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制约没能反映在虚拟网络空间中;本、外地游客在景区内部活动特征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外地游客相比本地游客在景区中活动时间变化规律更加明显;此外发现景区内非景点休闲区是虚拟网络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间接反映游客在景区的游览活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浪微博 数据挖掘 时空特征 钟山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50
16
作者 曹芳 吴江 徐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8,共6页
采用1996—2008年江苏省各县(市)人均GDP经济指标,计算并分析江苏省县域单元经济发展整体空间特征,描述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空间自相关理论,定量描述自1996年以来江苏省县域单元经济空间格局的动态演... 采用1996—2008年江苏省各县(市)人均GDP经济指标,计算并分析江苏省县域单元经济发展整体空间特征,描述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空间自相关理论,定量描述自1996年以来江苏省县域单元经济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化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单元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县域经济发达的区域周边县域经济也往往较发达,反之亦然,并且空间发展格局呈现显著的集聚模式,且集聚态势越来越明显。空间格局更多表现为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并成为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而苏北地区则成为圈状结构的外围地带,且这种空间格局的分布状态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对不同年际Moran’sI和LocalMoran’sI的计算与分析也较好地揭示了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空间自相关 区域空间格局 区域差异 kruskal-Wauis检验 江苏省
下载PDF
基于时间距离视域下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测度与空间整合——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被引量:47
17
作者 曹芳 黄震方 +1 位作者 吴丽敏 徐敏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7-162,共6页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0年2个时间断面数据,引入通达度指数,定量分析了城市间交通通达性的便捷程度,在此基础上,借助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测度模型,测算了基于交通可达性视域下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总量)和隶属度。...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0年2个时间断面数据,引入通达度指数,定量分析了城市间交通通达性的便捷程度,在此基础上,借助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测度模型,测算了基于交通可达性视域下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总量)和隶属度。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交通可达性整体上较好,呈现明显的提高态势,2个年份的可达性数值分别为0—6.577h、0—5.520h,旅游经济联系逐步加强,突出表现为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对外旅游经济联系增幅较大,以此提出了长三角城市旅游圈的空间整合策略。针对时间距离视域下的旅游经济联系测度,较好地反映了交通影响下的城市旅游发展,对于妥善处理城市旅游经济竞合关系,缩小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促进长三角城市一体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距离 通达度 旅游经济联系 空间整合 长江三角洲
原文传递
旅游城镇化背景下古镇用地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以周庄为例 被引量:46
18
作者 吴丽敏 黄震方 +1 位作者 曹芳 周玮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7-598,共12页
在旅游城镇化背景下,古镇用地的城镇化尤其是用地格局的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问题,是古镇旅游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综合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IS空间分析和田野调查等技术与方法,对周庄旅游古镇2002-2012年用地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进... 在旅游城镇化背景下,古镇用地的城镇化尤其是用地格局的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问题,是古镇旅游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综合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IS空间分析和田野调查等技术与方法,对周庄旅游古镇2002-2012年用地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十年间土地转移量明显增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了农林地转化成旅游与公管服务等建设用地的进程;2除农林地与水域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均为正,旅游用地、公管与公服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动态度较大;3旅游引导下的古镇用地类型在空间上呈现出以古镇景区为核心,不断向周边外围拓展的演变态势,用地结构表现为"同心圆+扇形"模式;4在自然地理环境约束、政府行为与政策引导、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社会生产方式转变等内外双重驱动下共同导致了用地格局的空间转换。加强古镇用地格局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有助于处理好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引导古镇旅游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 用地格局 驱动机制 旅游城镇化 周庄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城市一日游的旅游经济空间联系测度与分析 被引量:44
19
作者 曹芳 吴江 +1 位作者 徐敏 薛献伟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9-114,共6页
本文通过计算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的中心职能强度,对长三角中心城市进行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借助修正后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旅游经济隶属度及旅游吸引范围模型,测度城市间旅游经济的联系强度、隶属度及城市旅游控制范围,同时建立城市... 本文通过计算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的中心职能强度,对长三角中心城市进行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借助修正后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旅游经济隶属度及旅游吸引范围模型,测度城市间旅游经济的联系强度、隶属度及城市旅游控制范围,同时建立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模型并分析长三角中心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方向以及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等级层次性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中心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不断增强,并逐渐向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方向进展,同时区域内部城市旅游经济差异显著,且表现为随着旅游城市等级规模的变化呈现出正相关的旅游经济随之匹配,并在旅游经济的空间联系上按照一定的轴线发生关系,这种轴线在地理空间上表现为"沿线"并且这种联系的规律性在空间上总的方向表现为随城市距离增加而逐级递减规律。基于以上分析,最后针对城市间的旅游经济空间联系对长三角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影响加以论述,以此为提升长三角城市一日游的旅游经济活动效率,加快实现长三角旅游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一定理论与现实的依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中心城市 旅游经济联系 旅游系 统空间结构 测度分析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制度变迁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市场化进程的视角 被引量:38
20
作者 余凤龙 黄震方 曹芳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7期13-21,共9页
面向市场化的制度变迁是推动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以市场化指数表征制度变迁,利用各省份的市场化指数与旅游经济面板数据,从时空角度剖析中国制度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ADF单位根、E-G两步协整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模... 面向市场化的制度变迁是推动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以市场化指数表征制度变迁,利用各省份的市场化指数与旅游经济面板数据,从时空角度剖析中国制度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ADF单位根、E-G两步协整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模型检验显示,从1997年到2009年,中国市场化进程与旅游经济增长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制度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作用关系;固定效应模型回归显示,市场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效应明显,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14.47%和旅游经济增长的4.45%是由市场化改革贡献的,且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贡献效应还在加强;制度变迁对不同区域的旅游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正效应,但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总体而言,市场化水平越高的区域,旅游经济越发达,区域的市场化变迁程度越强,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度越大。中国的市场化体制改革还远没有完成,改革依然是中国尤其是中西部省份旅游经济增长的后发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市场化 经济增长 旅游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