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应力比的循环荷载下砂岩变形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郜欣 徐颖 +2 位作者 李成杰 谢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0-64,共5页
为探究循环荷载下砂岩试件的变形损伤特性,开展3种不同幅值下的循环加卸载试验,分析应力比对砂岩变形损伤与能量耗散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应力比越大,相邻加载段应变差越大,部分高应力下不可恢复的变形在低应力时有所恢复;当应力比... 为探究循环荷载下砂岩试件的变形损伤特性,开展3种不同幅值下的循环加卸载试验,分析应力比对砂岩变形损伤与能量耗散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应力比越大,相邻加载段应变差越大,部分高应力下不可恢复的变形在低应力时有所恢复;当应力比为0.50和0.67时,各循环泊松比相差不大,介于0.231~0.247之间,而当应力比为0.88时,泊松比随循环数有增加趋势;应力比越大耗散能占比越大,试件吸收并转化为用于自身损伤的能量越大。高应力循环荷载下试件损伤逐渐积累,在衡量试件损伤变化时采用的耗散能只考虑了轴向残余应变与应力,忽略了径向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比 循环加卸载 泊松比 能量演化
下载PDF
中厚煤层综采沿空掘巷支护方案可靠性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朱鹏程 娄培杰 《建井技术》 2021年第3期49-53,37,共6页
以银洞沟煤矿110103工作面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沿空掘巷期间和二次回采期间的巷道变形及围岩破坏情况。结果表明:①现行支护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工程要求;②由于存在二次采动影响,现有支护方案不能满足巷道... 以银洞沟煤矿110103工作面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沿空掘巷期间和二次回采期间的巷道变形及围岩破坏情况。结果表明:①现行支护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工程要求;②由于存在二次采动影响,现有支护方案不能满足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要求,围岩受剪切破坏控制;③增强煤的岩性是控制巷道变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掘巷 支护方案 数值模拟 巷道变形 二次采动
下载PDF
不支护情况下不同断面尺寸硐室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娄培杰 +1 位作者 徐颖 陈佩圆 《建井技术》 2021年第3期54-57,17,共5页
以许疃煤矿3238风巷地质条件为背景,运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该风巷不同断面尺寸硐室在硐室开挖后,在没有支护情况下的断面尺寸对硐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硐室断面尺寸的增大,围岩垂直应力峰值增大,且峰值位置不断向围... 以许疃煤矿3238风巷地质条件为背景,运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该风巷不同断面尺寸硐室在硐室开挖后,在没有支护情况下的断面尺寸对硐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硐室断面尺寸的增大,围岩垂直应力峰值增大,且峰值位置不断向围岩深部转移;更大范围的围岩通过硐室开挖来释放应力,硐室两帮水平应力回升至原岩应力所需的距离越远。塑性区变化,主要发生在硐室上下方。在距围岩表面4 m深以内,顶底板围岩位移差异明显;帮部围岩位移则随深度增加,越发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支护 硐室围岩 稳定性 FLAC3D 数值模拟
下载PDF
SAM工法超深沉井水下混凝土封底设计及施工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喜强 《工程技术研究》 2023年第9期201-204,共4页
竹园白龙港污水连通管工程1.2标19#井是国内首次将悬吊装配式竖井自动化掘进SAM工法运用于水务建设的工程,该沉井具有封底水位深、封底混凝土厚度大等特点。文章结合SAM工法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要求,验算封底混凝土强度,对施工平台设计... 竹园白龙港污水连通管工程1.2标19#井是国内首次将悬吊装配式竖井自动化掘进SAM工法运用于水务建设的工程,该沉井具有封底水位深、封底混凝土厚度大等特点。文章结合SAM工法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要求,验算封底混凝土强度,对施工平台设计、施工工艺提出针对性措施,对封底抽水后沉井附近的土体位移进行数值模拟,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持续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混凝土封底 沉井 装配式竖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