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9期137-139,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不能解释日益增加的产业内贸易问题。鉴于此,探讨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内容及其与新贸易理论和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分析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不能解释日益增加的产业内贸易问题。鉴于此,探讨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内容及其与新贸易理论和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分析了我国的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新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 贸易结构
下载PDF
“一带一路”直接投资网络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实证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淼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本质上就是世界范围内的要素分工,以资本为载体的要素跨国流动日益频繁并逐渐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文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网络,探究了一国在投资网络中的特征... 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本质上就是世界范围内的要素分工,以资本为载体的要素跨国流动日益频繁并逐渐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文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网络,探究了一国在投资网络中的特征对其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实证发现度数中心度对该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显著负影响,点强度有正影响,而异质性并无显著影响。按收入水平对样本国家进行分类考察后发现度数中心度和异质性对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均无显著影响,而点强度对二者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改善国际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的区位与结构,通过创新驱动培育核心优质要素将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社会网络分析 直接投资网络 全球价值链地位
下载PDF
泛北部湾区域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合作 被引量:6
3
作者 《国际经济合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0-74,共5页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次区域合作,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加快对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分析泛北...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次区域合作,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加快对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分析泛北部湾区域贸易与投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推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合作将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及应该优先发展的领域,并提出了促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合作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北部湾区域 贸易与投资便利化 优先领域
原文传递
要素跨国流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为样本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淼 周新生 《国际经济合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4,共6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结构和规模随着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36个国家为样本,将资本和技术流动作为解释变量加入引力模型,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要素流动对双边贸易...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结构和规模随着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36个国家为样本,将资本和技术流动作为解释变量加入引力模型,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要素流动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双边距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均对两国对外贸易量具有显著影响。伙伴国国际专利申请数对中国的贸易总量和出口贸易影响显著,但对中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并不明显。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巨大。促进资本和技术的跨国有序流动对双边贸易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中国在促进要素跨国有序流动的同时要着力培育核心优质要素参与国际分工,从而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要素国际流动 引力模型
原文传递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24,共10页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要素国际流动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的重要载体。这种世界一体化生产格局使要素国际流动的表现形式、权力主体、利益分配以及治理模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崭新的特点。要素国际流动在带来经济效应的同时也...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要素国际流动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的重要载体。这种世界一体化生产格局使要素国际流动的表现形式、权力主体、利益分配以及治理模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崭新的特点。要素国际流动在带来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多样化权力主体的出现削弱了主权国家的权限并赋予非国家行为主体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与利益分配的权力,使利益分配变得更加复杂和隐蔽。当今世界需要一个多元的混合机制来对要素国际流动进行系统的规范与管理,在赋予各行为主体权力的同时应明确其责任。我国在参与全球生产网络时也应该积极培养竞争优势,努力改善在国际分工与利益分配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国际流动 全球生产网络 国际政治经济学 权力主体 全球治理
原文传递
浅析金融危机条件下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伟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年第1期131-132,共2页
阐述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投资
下载PDF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武斐婕 冯颂妹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9期24-26,共3页
在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促进和政策支持下,各高校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反映在一个突出的表现上,那就是部分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发展约束的问题。作为改... 在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促进和政策支持下,各高校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反映在一个突出的表现上,那就是部分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发展约束的问题。作为改革的关键因素和最主要执行者的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和改进,以顺应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教学能力 长期目标 路径
下载PDF
财经类院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7年第4期35-39,共5页
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地方财经类院校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服务地方经济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凝练学科特色与方向的必然要求。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依... 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地方财经类院校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服务地方经济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凝练学科特色与方向的必然要求。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依托,两者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关系。财经类院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一体化",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目标融合、要素融合和过程融合,即"一体三融合"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深度融合需要政府、高校与企业通力合作,从环境、政策、资源、平台、技术等层面提供支持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类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模式
下载PDF
大类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以经济贸易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9年第2期53-56,共4页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了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具备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较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经济贸易类人才需求的必要条件。在大类培养模式下,经济贸易类专业要更加注重从传统的专业化教育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柔...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了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具备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较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经济贸易类人才需求的必要条件。在大类培养模式下,经济贸易类专业要更加注重从传统的专业化教育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柔性教育转变,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地融入大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改革等各个层面和维度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和内容,培养出适应经济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经济贸易类专业 大类培养 实施路径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国际资本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晁静 《郑州师范教育》 2013年第1期92-96,共5页
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资本逐渐突破了产业、市场和国家的界限并形成新型的空间组织形式——全球生产网络。这种世界生产结构和资本组织形式的变化必然会对全球政治体系、国际关系以及经济秩序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全... 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资本逐渐突破了产业、市场和国家的界限并形成新型的空间组织形式——全球生产网络。这种世界生产结构和资本组织形式的变化必然会对全球政治体系、国际关系以及经济秩序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以及资本管制重新抬头的形势下,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资本流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从权力主体、利益分配、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展开分析,并针对我国的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全球生产网络 国际政治经济学 权力主体 利益分配
原文传递
国际石油定价体系演变:动因、历程与中国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玉静 陈黎琴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6期65-69,共5页
基于新自由制度主义研究视角,阐述国际石油定价体系演变的原因在于体系性行为体的权力对比发生变动。依据体系性行为体特征,将国际石油定价体系划分为三种类型,即需求相关定价体系、供给相关定价体系和市场相关定价体系。参照不同国际... 基于新自由制度主义研究视角,阐述国际石油定价体系演变的原因在于体系性行为体的权力对比发生变动。依据体系性行为体特征,将国际石油定价体系划分为三种类型,即需求相关定价体系、供给相关定价体系和市场相关定价体系。参照不同国际石油交易价格交替使用的表象特征,将国际石油定价体系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并提出我国三大应对策略:借助"中国需求"优势参与国际石油定价,联合本地区市场力量共建亚洲基准原油,努力掌握价格评估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价格 定价体系 体系演变
下载PDF
内陆地区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改革创新研究——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
12
作者 冯颂妹 武斐婕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1年第6期134-138,共5页
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将人才培养与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定位和目标相结合是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内陆地区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还存在着培养方案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 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将人才培养与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定位和目标相结合是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内陆地区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还存在着培养方案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度不高、课程设置尚未体现区域经济特色、教学科研与内陆开放型经济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只有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科研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改革,才能实现内陆地区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与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学 内陆地区 研究生培养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全球生产网络的劳动力市场效应——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13
作者 李骁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第19期183-185,共3页
全球生产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国际生产关系与全球秩序。作为国际分工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劳动者权益、劳资关系以及劳工组织等方面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只有从全球生产网络内部治理、主权国家治理以及宏观全... 全球生产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国际生产关系与全球秩序。作为国际分工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劳动者权益、劳资关系以及劳工组织等方面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只有从全球生产网络内部治理、主权国家治理以及宏观全球治理三个不同的维度着手,充分发挥全球生产网络中多样化权力主体的作用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新要求,规范劳动力市场运行,从而解决劳动力市场中出现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劳动力市场 国际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李伟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1期45-46,共2页
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渗透,我国的物流业也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发展面临许多的困境。为此,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企业资源,加快人才培养,进行信息化改造,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物流业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