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质素的结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0
1
作者 路瑶 魏贤勇 +3 位作者 宗志敏 陆永超 赵炜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8-858,共21页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芳香族聚合物,可制备生物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在以石油为基础的现代能源与化工行业中,木质素作为替代原料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要实现木质素的利用,必须首先充分了解木质素的组成与结构特征。然而,...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芳香族聚合物,可制备生物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在以石油为基础的现代能源与化工行业中,木质素作为替代原料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要实现木质素的利用,必须首先充分了解木质素的组成与结构特征。然而,由于木质素来源的多样化和结构的复杂性给了解木质素的组成结构带来巨大的困难。本文以揭示木质素的化学组成为出发点,分析比较了应用于木质素结构研究的分离提取、转化以及分析测试等方法与技术,重点阐述了木质素结构研究最新进展,包括木质素的组成单体及其连接方式、生物合成过程、模型化合物的反应和木质化理论体系等,概述了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在聚合物材料、树脂、炭纤维、活性炭和高附加值化学品制备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木质素的结构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相关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结构 分离 分析 木质化 应用
原文传递
白松木屑半焦与褐煤共气化过程中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小芹 刘雪 +3 位作者 刘海雄 岳晓明 周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94-1800,共7页
对白松木屑在200、300和400℃下马弗炉烘焙预处理制得半焦,与胜利褐煤进行共气化研究.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表明,200和300℃制得白松木屑半焦中主要含有―C―O―、―CH3和―OH三种官能团,而400℃制得白松木屑半焦和褐煤结构相似... 对白松木屑在200、300和400℃下马弗炉烘焙预处理制得半焦,与胜利褐煤进行共气化研究.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表明,200和300℃制得白松木屑半焦中主要含有―C―O―、―CH3和―OH三种官能团,而400℃制得白松木屑半焦和褐煤结构相似,主要含有―C=C―、―C=O和―OH三种官能团,因此,随着预处理温度升高,生物质半焦中的官能团从单键转换成双键.然后通过热重分析仪和固定床反应器对所制得的松木屑半焦、褐煤单独气化以及它们的共气化进行比较,两者的实验结果相吻合.随着制备松木屑半焦的温度升高,生物质半焦单独气化的产气率也不断提高;200和400℃制得的松木屑半焦与褐煤共气化时具有协同作用,而且400℃半焦与褐煤共气化的产气率、碳转化率和协同效率均大于200℃半焦的;300℃半焦与褐煤共气化不存在协同作用,相反,它们之间存在抑制作用.结合热重分析和固定床实验,推断协同气化主要是热解阶段松木屑半焦中碱金属和氢原子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松木屑半焦 混合气化 协同效应
下载PDF
从高温煤焦油中分离缩合芳香族化合物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 被引量:8
3
作者 魏贤勇 宗志敏 +24 位作者 赵炜 倪中海 樊星 赵云鹏 刘滋武 彭耀丽 梁静 赵小燕 陶雪钰 亢玉红 莫文龙 丛兴顺 王玉高 刘中秋 刘光辉 郭宪厚 麻志浩 高华帅 李佳昊 陈逸峰 闫卫卫 尹凡 蒋志杰 余新柯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0-511,共12页
高温煤焦油(High-temperature coal tar,简称HTCT)是以焦煤为主的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于1000℃左右热解得到的深褐色黏稠状液体,一般占原料煤质量的5%左右。HTCT的组成极其复杂,主要组分是缩合芳香族化合物,特别是缩合芳烃。缩合芳... 高温煤焦油(High-temperature coal tar,简称HTCT)是以焦煤为主的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于1000℃左右热解得到的深褐色黏稠状液体,一般占原料煤质量的5%左右。HTCT的组成极其复杂,主要组分是缩合芳香族化合物,特别是缩合芳烃。缩合芳香族化合物用途广泛,是十分重要的有机化学品。作为纯品,缩合芳香族化合物的价格一般随着芳环缩合程度的增加而剧增;在相同环数的情况下,含杂原子(特别是含多个杂原子)的缩合芳香族化合物的价格远高于缩合芳烃的价格。由于HTCT组成的复杂性,从HTCT中分离出缩合芳香族化合物纯品面临极大的挑战。针对传统分离HTCT工艺存在的能耗大和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本研究团队开发了通过逐级萃取、加压梯度柱层析和分步结晶的逐级分离HTCT的技术,较详细地考察了分离过程中涉及的溶质、溶剂和固定相之间的作用力,从HTCT中成功地分离出一系列缩合芳香族化合物纯品;利用该技术,也可从煤的萃取物和热溶物中富集一系列有机化合物,包括缩合芳香族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煤焦油 逐级萃取 加压梯度柱层析 分步结晶 缩合芳香族化合物
下载PDF
α-Fe_(2)O_(3)模板制备三维煤沥青基多孔炭用于高性能电容器 被引量:7
4
作者 庄奇琪 +3 位作者 吴燕 韦宇檑 杨志慧 赵小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8-417,共10页
本研究以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采用α-Fe_(2)O_(3)模板结合KOH活化法制备了三维结构分级多孔炭(HPCs),得到的HPC-3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2003 m^(2)/g),这是由于α-Fe_(2)O_(3)的占位(一定的中大孔)和KOH活化(丰富的微孔)协同作用导致的,其... 本研究以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采用α-Fe_(2)O_(3)模板结合KOH活化法制备了三维结构分级多孔炭(HPCs),得到的HPC-3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2003 m^(2)/g),这是由于α-Fe_(2)O_(3)的占位(一定的中大孔)和KOH活化(丰富的微孔)协同作用导致的,其组装的双电层电容器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具有最大的比电容(295 F/g)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0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高达97.8%)。同时,将其应用于EMIMBF4离子液体电解液,工作电压拓宽到3.6 V,能量密度高达60.0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结构多孔炭 超级电容器 α-Fe_(2)O_(3)模板 煤焦油沥青 离子液体电解液
下载PDF
生物质平台化合物催化转化制备芳香多元羧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呼延成 张文静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100,共14页
芳香多元羧酸,如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均苯三甲酸、均苯四甲酸等是重要的大宗化学品,可以制备各种聚合物材料,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工业上,这些芳香多元羧酸是以石油基衍生的芳香烃为原料进行高温高压催化氧... 芳香多元羧酸,如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均苯三甲酸、均苯四甲酸等是重要的大宗化学品,可以制备各种聚合物材料,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工业上,这些芳香多元羧酸是以石油基衍生的芳香烃为原料进行高温高压催化氧化获得。在双碳背景下,开发利用可再生生物质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生产芳香多元羧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物质转化过程是首先在化学或生物催化下,将生物质降解到一系列C1~C6的平台化合物,然后再通过这些化合物之间的耦合转化制备工业化学品。详细总结了生物质平台化合物催化转化制备芳香多元羧酸的研究进展。这些工作的创新点是开拓新的生物质基合成工艺来生产芳香多元羧酸,关键挑战步骤是芳环的构建。针对该难点,成功开发了两种策略:①呋喃类分子与烯烃的Diels-Alder反应与后续脱水芳构化反应;②醇脱水生成共轭二烯烃,再与烯烃进行Diels-Alder反应以及后续的脱氢芳构化反应。按所生产芳香多元羧酸的种类进行分类,包括对苯二甲酸、苯酐/邻苯二甲酸、苯三甲酸以及均苯四甲酸。研究为生物质催化转化新体系的研发与工艺过程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多元羧酸 生物质 催化转化 平台化合物 DIELS-ALDER反应 脱氢反应
下载PDF
生物质连续式水热预处理及固相产物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天龙 李琦 +5 位作者 李中宏 庞新博 黄鑫 赵小燕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3-904,共12页
生物质复杂的多组分体系和致密交联的化学结构是制约其高值化利用的关键,实现木质纤维组分预分离对生物质分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采用连续式水热法预处理稻壳,考察了水热温度和流量对稻壳分解速率以及固相产物化学组成与热解特性的... 生物质复杂的多组分体系和致密交联的化学结构是制约其高值化利用的关键,实现木质纤维组分预分离对生物质分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采用连续式水热法预处理稻壳,考察了水热温度和流量对稻壳分解速率以及固相产物化学组成与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的水热分解符合表面化学反应过程控制的未反应收缩核模型,预处理在180℃下能脱除稻壳95%的碱及碱土金属、92%的半纤维素和59%的木质素,极大保留了纤维素组分,这使得稻壳热解产物中以左旋葡聚糖为主的脱水糖的相对含量从9.9%提高至4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水热预处理 脱水糖 热解
下载PDF
煤的分级萃取与组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长城 陈红 +3 位作者 孙元宝 王晓华 魏贤勇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2-446,共5页
对6种煤进行分级萃取,按PBM法与NIST谱库化合物质谱数据进行计算机检索对照,根据置信度或相似度,并辅之以GC/FTIR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检测出多种生物标志物,揭示了煤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煤化作用加深,煤样中缩合程度加大.
关键词 煤液化 煤结构 芳烃
下载PDF
论“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梁静 蒋荣立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3年第2期43-51,共9页
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以学为中心”,回归教育本质,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培养其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只有落实到课程中,才真正落到实处。基于泰勒原理,从目标、内... 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以学为中心”,回归教育本质,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培养其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只有落实到课程中,才真正落到实处。基于泰勒原理,从目标、内容、过程、评价四重维度进行课程设计,聚焦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为中心 课程设计 泰勒原理 课程评价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神府煤CS_2萃取物的组成结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小燕 +2 位作者 田桂芬 宗志敏 魏贤勇 《化工中间体》 2006年第6期20-22,24,共4页
微波辐射下用二硫化碳萃取了神府煤并用GC/MS分析了萃取物,考察了萃取物的组成结构特征和部分组分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萃取物中的可检测成分为脂肪烃、烃基取代的芳烃和含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其中脂肪烃含量占绝对优势,且以7种C15-二... 微波辐射下用二硫化碳萃取了神府煤并用GC/MS分析了萃取物,考察了萃取物的组成结构特征和部分组分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萃取物中的可检测成分为脂肪烃、烃基取代的芳烃和含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其中脂肪烃含量占绝对优势,且以7种C15-二环倍半萜烯同分异构体为主,可能来源于霍烷,检测出的链烃包括C18-C29正构烷烃和两种异构烷烃,烃基取代的芳烃中的芳环包括苯、萘和菲环,含杂原子有机化合物都含氧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神府煤 二硫化碳萃取 二环倍半萜烯 GC/MS分析
下载PDF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10
作者 何紫萌 岳晓明 《化工时刊》 CAS 2024年第4期58-60,共3页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将这门课程和实习、毕业设计这些实践类课程充分结合,把实习企业的工程问题或实际生产流程作为真实案例引入课堂进行分析和优化,并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用化工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可以高效...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将这门课程和实习、毕业设计这些实践类课程充分结合,把实习企业的工程问题或实际生产流程作为真实案例引入课堂进行分析和优化,并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用化工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可以高效培养学生使用化工专业知识解决生产一线问题的能力,并有效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计算模拟
下载PDF
螺[4,5]-癸烷和螺[5,6]-十二烷燃料热解机理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11
作者 王鸿燕 孙欣悦 +3 位作者 周雨柔 刘国柱 王宇桐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0-1034,共15页
采用B3LYP/6-311++G(d,p)和反应性分子动力学方法,对螺[4,5]-癸烷(C_(10)H_(18))和螺[5,6]-十二烷(C_(12)H_(22))的热解机理进行研究,揭示不同碳环结构和尺寸效应对燃料初始分解反应活性及小分子和芳烃产物生成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 采用B3LYP/6-311++G(d,p)和反应性分子动力学方法,对螺[4,5]-癸烷(C_(10)H_(18))和螺[5,6]-十二烷(C_(12)H_(22))的热解机理进行研究,揭示不同碳环结构和尺寸效应对燃料初始分解反应活性及小分子和芳烃产物生成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螺环烷烃燃料初始分解路径相似,均通过单分子碳碳键解离发生开环异构反应和小分子自由基进攻燃料母体的氢提取反应而消耗。相较于C_(10)H_(18),C_(12)H_(22)中分子张力更大的七元环使速控步碳碳键及碳氢键能更低,导致燃料呈现出更低的初始分解温度和更高的反应活性。两种螺环燃料初始分解产生的自由基进一步影响了C1−C7小分子烃类和环烯产物的生成。其中,乙烯的生成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由于螺环尺寸效应的影响,链烃和环烯烃的生成表现出明显的结构差异性。对于C_(10)H_(18)分解而言,生成大量的五元环烯产物,包括环戊二烯、环戊烯、富烯、甲基环戊二烯和甲基环戊烯;而C_(12)H_(22)中更大的七元环结构,将生成对应的七元环烯产物(环庚烯、亚甲基环庚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环烷烃高密度燃料 热解机理 反应动力学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闭环控制”下强化化工类研究生培养管理
12
作者 王鸿燕 +2 位作者 赵小燕 林喆 倪中海 《化工时刊》 CAS 2024年第4期114-116,共3页
化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乎化工工程技术进步与多行业科技创新。坚持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优先导向,夯实基于“闭环”过程控制的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做“实”研究生关键培养环节,促进化工类研究... 化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乎化工工程技术进步与多行业科技创新。坚持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优先导向,夯实基于“闭环”过程控制的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做“实”研究生关键培养环节,促进化工类研究生素质全方位提高,将学生培养为高精专人才,符合新形势下化工类人才培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控制 化工类研究生 人才培养 管理与评价
下载PDF
序言
13
作者 陆强 +4 位作者 王树荣 吴玉龙 杨海平 袁浩然 张会岩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01-I0002,共2页
热解是重要的热化学转化技术,在能源化工、废弃物处置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潜力。利用热解技术可以将化石燃料、生物质及有机固废等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液体燃料、化学品、合成气和炭材料等产品,亦有助于构建绿色、低碳、高值、可持续的能源... 热解是重要的热化学转化技术,在能源化工、废弃物处置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潜力。利用热解技术可以将化石燃料、生物质及有机固废等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液体燃料、化学品、合成气和炭材料等产品,亦有助于构建绿色、低碳、高值、可持续的能源化工新体系,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物处置 能源化工 热化学转化 化石燃料 热解技术 炭材料 合成气 液体燃料
下载PDF
低阶煤热解挥发分热催化重整研究进展
14
作者 姚乃瑜 +6 位作者 庞新博 赵小燕 蔡士杰 徐敏 赵静平 冯晓博 伊凤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79-2293,共15页
低阶煤清洁高效利用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需求之一。在煤热转化技术中,煤热解挥发分催化重整可将复杂热解产品定向轻质化制备化学品,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改变工艺条件是提高热解转化率和产品收率的重要手段,优化反应器设计以及开发高活性和... 低阶煤清洁高效利用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需求之一。在煤热转化技术中,煤热解挥发分催化重整可将复杂热解产品定向轻质化制备化学品,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改变工艺条件是提高热解转化率和产品收率的重要手段,优化反应器设计以及开发高活性和稳定性催化剂是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低阶煤及其挥发分的催化重整方式,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温度、气氛、停留时间等反应条件的影响以及固定床和流化床反应器应用的策略和挑战,然后对金属类、炭基和沸石类催化剂的后处理及原位控制等改性方法与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热解挥发分的催化裂解机理。此外,指出了煤热解挥发分催化重整技术在工业化生产中的瓶颈,明确了挥发分中低碳烃类与大分子化合物的催化转化路径对煤热解过程中二次反应定向调控的关键作用,深入探究了催化剂中酸催化质子化作用对催化剂失活机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热催化重整 挥发分 反应条件 反应器
下载PDF
煤热解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历程
15
作者 姚乃瑜 +6 位作者 庞新博 赵小燕 赵静平 蔡士杰 徐敏 冯晓博 伊凤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20-3636,共17页
在应对“碳中和”的挑战中,我国学者提出了“工程热化学”这一新兴学科。煤热解是一种重要的热化学反应,是工程热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以及不断恶化的世界环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需求。全... 在应对“碳中和”的挑战中,我国学者提出了“工程热化学”这一新兴学科。煤热解是一种重要的热化学反应,是工程热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以及不断恶化的世界环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需求。全面了解煤热解过程,完善煤热解理论,准确描述煤热解动力学机理,是开发煤的高效热解的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煤热解的概念、分类及热解过程,进而总结了煤热解机理的研究进展,针对煤热解的ReaxFF MD分子动力学以及热分析动力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热解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反应的影响因素以及热作用过程中矿物质及杂原子对反应的影响。最后对煤热解工艺发展历程和示范应用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 热解机理 动力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苹果树”型拓扑结构的《有机化学》创新教学设计
16
作者 赵云 李国玲 +1 位作者 倪中海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135-137,共3页
本文针对目前本科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学生在《有机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注重课程的逻辑性和知识的系统性,提出了“苹果树”型拓扑结构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设计,采用分析和对比结构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课程思... 本文针对目前本科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学生在《有机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注重课程的逻辑性和知识的系统性,提出了“苹果树”型拓扑结构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设计,采用分析和对比结构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课程思政无声融入。这种创新的教学设计,教师作为引导者出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教学设计 拓扑结构
下载PDF
基于新工科立体改造协同作用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双碳”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7
作者 赵云 秦志宏 +2 位作者 倪中海 王绍荣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1期42-47,135,共7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的能源战略正面临着重大转型,高校能源化工类专业的立体改造迫在眉睫。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聚焦新能源领域,以可再生能源化工、化学储能工程、二氧化碳转化利用为发展方向,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结...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的能源战略正面临着重大转型,高校能源化工类专业的立体改造迫在眉睫。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聚焦新能源领域,以可再生能源化工、化学储能工程、二氧化碳转化利用为发展方向,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结合国家“双碳”战略对人才的需求,构建符合认证标准的“双碳”特色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和科研创新队伍,实施基于新工科立体改造协同作用的“双碳”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工作对推进高校的新工科建设、支撑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新工科 “双碳”战略 工程人才培养
下载PDF
导师团队制下化工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18
作者 刘天龙 冯晓博 +2 位作者 赵小燕 赵云鹏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265-270,共6页
提升研究生国际化水平是高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进“双一流”建设、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水平人才的必然选择。以中国矿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例,本文分析了化工类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现状,通过建设国际化导师团队、营造... 提升研究生国际化水平是高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进“双一流”建设、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水平人才的必然选择。以中国矿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例,本文分析了化工类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现状,通过建设国际化导师团队、营造国际化学术氛围、深化国际化交流合作和优化师生导学关系等举措,构建了以导师科研团队为基础的化工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新模式,可为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团队 研究生培养 国际化
下载PDF
炭载金属催化剂在生物质焦油重整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小燕 汤文 +1 位作者 任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47-1563,共17页
焦油沉积是限制该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大规模应用的重要阻碍之一。催化焦油重整是众多焦油脱除技术中效率最高、前景最广的技术之一,而开发高活性和稳定性的催化剂是该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炭载金属催化剂由于制备简单、成本低、易... 焦油沉积是限制该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大规模应用的重要阻碍之一。催化焦油重整是众多焦油脱除技术中效率最高、前景最广的技术之一,而开发高活性和稳定性的催化剂是该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炭载金属催化剂由于制备简单、成本低、易回收活性金属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本工作从催化剂的来源和制备出发,综述了其在焦油模型化合物水蒸气重整中的应用,集中分析了高分散金属在低温下焦油裂解/重整中表现出高活性和稳定性的优势;此外,还讨论了炭载金属催化剂在生物质焦油中的应用,与传统焦油重整催化剂进行对比,并总结性阐述相应的催化反应机理。综述表明,炭载体有利于活性金属的高度分散,对催化剂温和条件下高效催化焦油重整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废催化剂,可以通过燃烧法回收能量和金属氧化物,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和前景。然而,深刻揭示焦油重整机制和进一步提高该类催化剂的稳定性是未来该领域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焦油重整 炭载金属催化剂 气化
下载PDF
基于目标导向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20
作者 秦志宏 林喆 +1 位作者 孟献梁 《化工高等教育》 2020年第3期77-80,共4页
化工产业正在经历巨大变革。为此,高校需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目标导向原则,补短板、强基础、重实践、促创新、拓视野、显特色。文章分析了当前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结合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总结了中国矿业大学在... 化工产业正在经历巨大变革。为此,高校需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目标导向原则,补短板、强基础、重实践、促创新、拓视野、显特色。文章分析了当前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结合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总结了中国矿业大学在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中的若干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 化工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