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地区炎症性肠病肠外表现的汇总分析 被引量:44
1
作者 郑连鹏 吕宗舜 +2 位作者 张洁 王绪霖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217-2220,共4页
目的:总结我国大陆地区炎症性肠病(IBD)肠外表现,为临床医师快速准确诊断本病提供线索.方法:对我国近30年来报道的IBD文献进行计算机CBM与文献追溯检索,对符合标准的肠外病变部位数据进行摘录、登记、统计分析.结果:1979-01/2008-01符... 目的:总结我国大陆地区炎症性肠病(IBD)肠外表现,为临床医师快速准确诊断本病提供线索.方法:对我国近30年来报道的IBD文献进行计算机CBM与文献追溯检索,对符合标准的肠外病变部位数据进行摘录、登记、统计分析.结果:1979-01/2008-01符合标准的文献169篇.报道UC患者14963例,CD患者3659例,大约15%UC患者与31%CD患者存在多种多样的肠外表现.结论:IBD除累及消化系外,常同时累及多个系统,易导致误诊,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肠外表现 汇总分析
下载PDF
如何选择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方案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韦 王邦茂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4年第4期181-184,共4页
结肠镜是目前在全球广泛使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可以检测结肠及末端回肠的病变。肠道黏膜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到检查的效果,这依靠事前充分的肠道准备工作。不充分的肠道准备可能会遗漏黏膜的损伤、延长检查的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以及... 结肠镜是目前在全球广泛使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可以检测结肠及末端回肠的病变。肠道黏膜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到检查的效果,这依靠事前充分的肠道准备工作。不充分的肠道准备可能会遗漏黏膜的损伤、延长检查的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以及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黏膜 检查前 结肠镜 准备方案 肠道准备 末端回肠 发生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35例中国人Cronkhite-Canada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斌 +3 位作者 丁娟娟 连佳 陆宁 王邦茂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4期3130-3132,共3页
目的分析中国人 Cronkhite-Canada 综合征(CCS)临床特点。方法在 PubMed 和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1985至2006年中国人 CCS 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35例中国人病例,患者以胃肠道多发息肉伴外胚层三联征为主要表现,慢性腹... 目的分析中国人 Cronkhite-Canada 综合征(CCS)临床特点。方法在 PubMed 和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1985至2006年中国人 CCS 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35例中国人病例,患者以胃肠道多发息肉伴外胚层三联征为主要表现,慢性腹泻、腹痛、体重下降、贫血、水肿等症状最为常见,2例患者合并癌变。综合治疗可使部分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该病呈现一定的种族及地区聚集性,但常被忽视。胃肠核素显像、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等新技术的应用为了解该病提供了新的信息。结论中国人病例与英、日文文献报道病例的临床特点基本相近。新技术的应用、报道项目的规范化以及数据共享有助于对该罕见病的深人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分析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中国人 症状 诊断
原文传递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IL-10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邦茂 +3 位作者 杨玉龙 刘文天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 IBS)与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1082、-819和-59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扩增受阻突变系统PCR方法对41例健康对照和43例D IBS患者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1082、-819和-59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 IBS)与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1082、-819和-59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扩增受阻突变系统PCR方法对41例健康对照和43例D IBS患者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1082、-819和-59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819位点D IBS患者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7.4%比39.0%,P<0.05),C/T和C/C基因型频率虽较对照组低(分别为23.3%比43.9%和9.3%比1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92位点D IBS患者A/A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7.4%比39.0%,P<0.05),C/A和C/C基因型频率均较对照组低(分别为23.3%比43.9%和9.3%比1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82位点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启动子-819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在D IBS患者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79.1%比61.0%,P<0.05),C等位基因频率在D IBS患者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0.9%比39.0%,P<0.05);-592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在D IBS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79.1%比61.0%,P<0.05),C等位基因频率在D IBS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20.9%比39.0%,P<0.05);-1082位点G或A等位基因频率在D IBS患者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819T/T和-592A/A基因型可能与D IBS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10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黄连素对脱氧胆酸诱导的HT-29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邦茂 翟春颖 +3 位作者 方维丽 姜葵 刘文天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49-752,共4页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脱氧胆酸(DCA)诱导的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00/μmol/LDCA加到HT-29细胞培养液中,同时给予不同浓度黄连素(1、5、10和20μmol/L),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RT-PCR法检测环氧合酶-2(CO...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脱氧胆酸(DCA)诱导的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00/μmol/LDCA加到HT-29细胞培养液中,同时给予不同浓度黄连素(1、5、10和20μmol/L),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RT-PCR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mRNA,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COX-2表达,放免法检测前列腺素E2(PGE2)含量。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DCA作用HT-29细胞6 h,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5.5%±5.6%比6.2%±1.1%),PGE2合成增加(24.1 ng/L±1.4 ng/L比10.6 ng/L±0.8 ng/L),1μmol/L黄连素对DCA诱导的HT-29细胞作用6 h可抑制细胞增殖,抑制率为7.4%±3.5%。黄连素浓度≥1μmol/L时,可抑制DCA诱导的COX-2 mRNA表达,并抑制PGE2合成,上述作用均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黄连素可抑制DCA诱导的HT-29人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COX-2 mRNA和蛋白表达及PGE2合成,这可能是黄连素抑制HT-29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脱氧胆酸 细胞系 肿瘤 环氧合酶-2
原文传递
小探头超声辅助下经双通道内镜食管黏膜下肿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玉龙 王邦茂 +2 位作者 刘文天 黄迺侠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辅助下经双通道内镜食管黏膜下肿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1月至2005年5月,选择内镜超声检查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瘤的84例在小探头超声辅助下经双通道内镜行食管黏膜下肿瘤剥除术,术后常规病理组织送检。结...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辅助下经双通道内镜食管黏膜下肿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1月至2005年5月,选择内镜超声检查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瘤的84例在小探头超声辅助下经双通道内镜行食管黏膜下肿瘤剥除术,术后常规病理组织送检。结果 84例患者均成功行内镜下剥除,术后无食管穿孔、食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创面渗血2例(2.3%)。83例获得病理诊断,确诊食管间质瘤65例,脂肪瘤17例,神经纤维瘤1例。术后经平均4.1个月的内镜随访,未见病变再发。结论小探头超声辅助下双通道内镜食管黏膜下肿瘤剥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小探头超声检查 食管黏膜下肿瘤 剥除术 双通道内镜
原文传递
慢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对小鼠肠道5-羟色胺转运体表达及排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响 海龙 +3 位作者 安莹莹 姜葵 王邦茂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对小鼠肠道5一羟色胺转运体(SERT)表达及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慢性便秘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粪便并制成粪菌液。取2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链... 目的探讨慢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对小鼠肠道5一羟色胺转运体(SERT)表达及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慢性便秘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粪便并制成粪菌液。取2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链霉素预处理构建伪无菌鼠模型,对照组给予混合健康志愿者的粪菌液灌胃,实验组给予混合慢性便秘患者的粪菌液灌胃。饲养后15d处死小鼠,检N/J,鼠各项排便参数及墨汁排出时间。实时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SERTmRNA及SERT蛋白质的表达,ELISA及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小鼠结肠组织5-羟色胺的水平。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至第15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2h排便数分别为(8.55±1.83)粒和(12.14±2.90)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P〈0.05);粪便湿重分别为(151.90±32.42)mg和(246.72±64.01)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P%0.01);粪便干重分别为(65.52±11.76)mg和(92.93±23.07)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P〈O.05);粪便含水率分别为(56.63±3.01)%和(61.95土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分别为(83.24±11.31)min和(69.06±2.7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P〈0.05)。实验组小鼠肠道组织SERTmRNA及SERT蛋白质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61、-6.84,P均〈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结肠组织5-羟色胺水平分别为(151.69±10.18)ng/mL和(198.77±25.9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P〈0.01)。结论慢性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可能影响小鼠肠道组织的SERT表达,从而降低5-羟色胺水平,进而减弱小鼠的肠道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肠道菌群 5-羟色胺转运体 5-羟色胺 排便功能 小鼠
原文传递
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汇总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梦雀 海龙 +2 位作者 鄢芳 王邦茂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90-791,共2页
研究表明,菌群紊乱引起肠道固有免疫的异常激活可致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症状持续反复发作。粪菌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通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植入患者消化道内来重建肠道菌群,恢复肠... 研究表明,菌群紊乱引起肠道固有免疫的异常激活可致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症状持续反复发作。粪菌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通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植入患者消化道内来重建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功能。目前FMT对UC治疗有效率尚无系统性评估。本研究汇总分析相关研究,旨在评估FMT在UC应用中的安全性及疗效,进而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溃疡性结肠炎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原文传递
经腹超声在炎症性肠病诊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杰 王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3-378,共6页
随着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近年来发病率的增加及新的靶向药物的应用,对于其诊断及药物疗效随访越来越受到重视.经腹超声(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US)作为一种无创的新兴检查方法疾病诊断、病变活动性的评估、... 随着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近年来发病率的增加及新的靶向药物的应用,对于其诊断及药物疗效随访越来越受到重视.经腹超声(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US)作为一种无创的新兴检查方法疾病诊断、病变活动性的评估、药物疗效的随访观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成为研究热点.现本文将其在炎症性肠病诊察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超声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树倩 周璐 +6 位作者 张洁 罗莉丽 苏海燕 焦国慧 刘文天 王邦茂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67-770,共4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由异常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肝实质炎性反应性病变,其标准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和硫唑嘌呤。然而,这些免疫抑制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且仍有部分AIH患者经标准治疗后不能获得...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由异常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肝实质炎性反应性病变,其标准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和硫唑嘌呤。然而,这些免疫抑制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且仍有部分AIH患者经标准治疗后不能获得缓解。因此,积极探索新的AIH治疗方案非常必要。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重叠综合征的首选药物,研究显示其亦可有效或辅助治疗AI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熊去氧胆酸 治疗药物 联合免疫抑制剂 疗效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免疫反应介导 免疫抑制药物
原文传递
生物制剂时代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春山 王邦茂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26-1230,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IFX)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抗体,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可诱导受损的肠黏膜愈合。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IFX)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抗体,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可诱导受损的肠黏膜愈合。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目前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手术治疗的标准手术方式。在IFX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的时代,围术期IFX的应用、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关乎术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手术时机 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HBV与HIV重叠感染及其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连佳 吕宗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89-1092,共4页
我国作为乙型肝炎大国,面临乙肝的严重威胁,而HIV和HBV的传播途径相似,HIV/HBV 重叠感染可加速HIV感染者的病程并增加其死亡率,同时也影响到HBV感染的自然史.现就近年的相关文献作简要回顾,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工作者的认识和警惕性.
关键词 乙肝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超感染 共感染
下载PDF
益生菌修复幽门螺杆菌相关黏膜屏障破坏的机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宋岩 +1 位作者 杨永妍 姜葵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2981-2986,共6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自发现至今被认为能够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包括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以及胃淋巴细胞相关性肿瘤.近年来传统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对于H.pylori根除率明显下降,这与细菌耐药...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自发现至今被认为能够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包括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以及胃淋巴细胞相关性肿瘤.近年来传统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对于H.pylori根除率明显下降,这与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有关.在传统三联疗法基础上添加益生菌能够有效的提高H.pylori根除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为益生菌能够修复H.pylori引起的化学屏障、生物屏障、机械屏障以及免疫屏障的破坏,恢复消化系正常防御功能,从而辅助H.pylori根除.此文将就益生菌修复H.pylori相关消化系屏障功能破坏的具体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益生菌 黏膜屏障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在胃癌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娟娟 王邦茂 +2 位作者 方维丽 章明放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IGF-ⅠR)在胃癌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原发性胃癌组织及其远端正常胃黏膜中IGF-Ⅰ和IGF-ⅠR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IGF-ⅠR)在胃癌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原发性胃癌组织及其远端正常胃黏膜中IGF-Ⅰ和IGF-ⅠR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侵袭深度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IGF-Ⅰ和IGF-Ⅰ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0%、77.5%,均显著高于远端正常胃黏膜的阳性率27.5%、25%(P<0.005)。IGF-Ⅰ和IGF-ⅠR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关(P>0.05);TNM分期Ⅲ+Ⅳ期胃癌组织的IGF-Ⅰ和IGF-ⅠR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Ⅰ+Ⅱ期(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IGF-Ⅰ和IGF-ⅠR在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5824,P<0.001)。结论IGF-Ⅰ和IGF-ⅠR在胃癌组织中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TNM分期、转移能力有关,提示IGF-Ⅰ和IGF-ⅠR的高表达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经结肠镜粪菌移植序贯口服粪菌胶囊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安莹莹 海龙 +5 位作者 许梦雀 姜葵 闫晨 鄢芳 王邦茂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8-259,共2页
患者男,31岁,主因间断腹痛脓血便7年,加重3个月人院。患者于2008年起间断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每日十余次,应用抗生素后可缓解,未规范治疗。曾在当地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重度,活动期),予美沙拉嗪治疗症状改... 患者男,31岁,主因间断腹痛脓血便7年,加重3个月人院。患者于2008年起间断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每日十余次,应用抗生素后可缓解,未规范治疗。曾在当地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重度,活动期),予美沙拉嗪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规范治疗 结肠镜 胶囊 口服 序贯 移植 检查诊断
原文传递
直肠内不同温度刺激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脏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邦茂 +3 位作者 杨玉龙 刘文天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对直肠内冷、温两种不同温度扩张试验的反应,以探讨IBS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门诊随机选择腹泻型IBS(D_IBS)21例,便秘型IBS(C_IBS)15例,对照者33例,随机应用冷刺激(3℃水)或温刺激(35℃水)进行球囊灌注扩张...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对直肠内冷、温两种不同温度扩张试验的反应,以探讨IBS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门诊随机选择腹泻型IBS(D_IBS)21例,便秘型IBS(C_IBS)15例,对照者33例,随机应用冷刺激(3℃水)或温刺激(35℃水)进行球囊灌注扩张,记录诱发受试对象产生便意和腹痛时的球囊内容量及压力。结果①无论予以冷、温何种刺激,D_IBS患者及C_IBS患者便意容量阈值(DSVT)及腹痛容量阈值(APVT)较对照者均明显降低,其中在D_IBS患者又稍低于C_IBS患者,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种刺激下虽然在D_IBS患者及C_IBS患者中便意压力阈值(DSPT)及腹痛压力阈值(APPT)均较对照者稍低,但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②在D_IBS患者中,予以冷刺激后患者便意容量阈值(DSVT)及便意压力阈值(DSPT)均较温刺激时明显升高,而对于腹痛容量阈值(APVT)及腹痛压力阈值(APPT)影响不明显;在C_IBS患者中,予以冷刺激后,患者便意容量阈值(DSVT)明显升高,但便意压力阈值(DSPT)无明显变化,而对于腹痛容量阈值(APVT)及腹痛压力阈值(APPT)影响不明显;在对照者中,虽然予以冷刺激后便意及腹痛容量及压力阈值均较温刺激时稍高,但均无统计学差异。③IBS患者较对照者的容量/压力比值普遍降低,但D_IBS组与C_IBS组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IBS患者中,无论D_IBS还是C_IBS,予以冷刺激后,诱发患者产生便意所需的球囊内容量/压力比值明显升高,而对于腹痛的产生影响不明显;在对照者两种温度刺激诱发出受试对象产生便意及腹痛的球囊内容量/压力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IBS患者较对照者的内脏敏感性明显增高。②直肠内温度变化对IBS患者的非伤害性内脏感觉的产生有显著的影响,而对伤害性内脏感觉的产生影响不明显。③IBS患者的直肠顺应性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性 直肠扩张试验
下载PDF
MRI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胰 +1 位作者 赵新 孙浩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247-2252,共6页
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无电离辐射的肠道断层显像方法,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特别是年轻及儿童患者的长期随访过程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新技术的应用不仅... 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无电离辐射的肠道断层显像方法,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特别是年轻及儿童患者的长期随访过程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其获得的影像信息更丰富,而且使更客观地评估病情活动性成为可能,这些对IBD诊治中临床决策的制定、药物疗效的观察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炎症性肠病 评估 深层缓解
下载PDF
芒柄花素调节Hippo/YAP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18
作者 谢栋 刘媛媛 +2 位作者 李正翔 袁恒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64-1569,共6页
目的 探究芒柄花素(FMN)对炎症性肠病(IBD)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方法构建大鼠IB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低、高剂量FMN组(20、40 mg/kg FMN)和... 目的 探究芒柄花素(FMN)对炎症性肠病(IBD)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方法构建大鼠IB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低、高剂量FMN组(20、40 mg/kg FMN)和高剂量FMN+YAP抑制剂Verteporfin(VTPF)组(40 mg/kg FMN+10 mg/kg VTPF),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设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每天给药/生理盐水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后,对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进行评分;测量大鼠结肠长度;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检测大鼠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Yes相关蛋白(YAP)、切割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评分,TNF-α、IL-6水平,肠上皮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肠长度显著变短(P<0.05);IL-10水平和YAP、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肠组织出现细胞形态异常、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学变化。与IBD组比较,低剂量FMN组、高剂量FMN组大鼠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而加入VTPF后,显著逆转了FMN对IBD大鼠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FMN可能是通过抑制Hippo/YAP信号通路,促进YAP的表达,进而抑制IBD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柄花素 Hippo/YAP信号通路 炎症性肠病 肠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大鼠成体干细胞食管下段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鑫 王邦茂 +2 位作者 张文治 苏心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研究成体干细胞注射至食管下段的可行性,探索利用成体干细胞[骨骼肌卫星细胞(SC)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新方法。方法选取体质量 160~240 g的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不同实验组分别于体外培养并扩增... 目的研究成体干细胞注射至食管下段的可行性,探索利用成体干细胞[骨骼肌卫星细胞(SC)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新方法。方法选取体质量 160~240 g的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不同实验组分别于体外培养并扩增骨骼肌SC或MSC, 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后,经腹腔将大鼠自体骨骼肌SC悬液植入食管下段肌层;MSC悬液植入同种异体大鼠食管下段肌层。1周和4周后分批处死动物,取食管下段组织并使用组织学方法评价植入细胞生长分化情况。结果 BrdU的细胞标记率接近100%。接受干细胞移植的大鼠生长良好。干细胞移植后第1周和第4周,SC组和MSC组大鼠食管下段均可见大量分化为骨骼肌细胞的 BrdU阳性细胞,SC组第4周较第1周BrdU阳性细胞核数显著增多(P<0.01)。MSC组第4周较第1周 BrdU阳性细胞核计数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组与MSC组比较,第1周BrdU阳性细胞核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SC组较MSC组显著增多(P<0.05)。注射局部未见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病理学分析无差异。结论成体干细胞移植至大鼠食管下段安全、可行,能在食管下段长期存活并分化为骨骼肌。骨骼肌SC或MSC移植可能成为治疗GERD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卫星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病情活动度的内镜评估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瑞蕊 陈梦诗 +1 位作者 王邦茂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年第9期535-537,共3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类病因尚不明确的以肠道免疫功能紊乱为主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随着对IBD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类病因尚不明确的以肠道免疫功能紊乱为主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随着对IBD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临床治疗终点已从单纯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指标缓解,发展到内镜缓解(endoscopicremission)及黏膜愈合(mucosalhealing,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内镜 活动度 评估 病情 免疫功能紊乱 溃疡性结肠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