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F-5衍生In-ZnO纳米颗粒的丙酮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郭照青 宋国庆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12,16,共5页
将溶剂热法制备的MOF-5粉体按照In/Zn摩尔比为0,0.05,0.10,0.15,0.20,0.25和0.30置于硝酸铟水溶液中,经干燥煅烧得到一系列In-ZnO纳米颗粒。X射线衍射仪(XRD)显示In-ZnO保持了ZnO的六角晶体结构,较大的In^(3+)离子替换Zn^(2+)导致了ZnO... 将溶剂热法制备的MOF-5粉体按照In/Zn摩尔比为0,0.05,0.10,0.15,0.20,0.25和0.30置于硝酸铟水溶液中,经干燥煅烧得到一系列In-ZnO纳米颗粒。X射线衍射仪(XRD)显示In-ZnO保持了ZnO的六角晶体结构,较大的In^(3+)离子替换Zn^(2+)导致了ZnO晶格的膨胀和应力的增加。SEM表明:In-ZnO纳米颗粒保持了纯ZnO的球形和立方介孔结构。气敏性能测试表明:In掺杂降低了ZnO元件的电阻值,提高了其对丙酮的气体响应,并降低了其最佳工作温度,其中In/Zn摩尔比为0.05的In-ZnO纳米颗粒由于较强的多孔性对应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氧和待测气体分子的吸附,表现出最佳的气敏性能,在200℃的最佳工作温度下对100×10^(-6)丙酮的气体响应值为18.19,响应/恢复时间为2 s/8 s,同时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5粉体 In-ZnO纳米颗粒 丙酮气体 气敏性能
下载PDF
Structural,magnetic,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Ni-Zn ferrite and Bi_(2)O_(3)nanocomposites prepared by the sol-gel method
2
作者 Jinmiao Han Li Sun +3 位作者 Ensi Cao Wentao Hao Yongjia Zhang Lin Ju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371-376,共6页
Ni-Zn ferrite and Bi_(2)O_(3)composites were developed by the sol-gel method.The structural,magnetic,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for all the prepared samples.X-ray diffraction(XRD)was performed to study the... Ni-Zn ferrite and Bi_(2)O_(3)composites were developed by the sol-gel method.The structural,magnetic,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for all the prepared samples.X-ray diffraction(XRD)was performed to study the crystal structure.The results of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Bi_(2)O_(3)can increase the grain size of the Ni-Zn ferrite.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by a hysteresis loop test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and coercivit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Bi_(2)O_(3)ratio.In addition,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Ni-Zn ferrite were also improved with the addition of Bi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Zn ferrite Bi_(2)O_(3) magnetic properties NANOCOMPOSITES
下载PDF
高密度CaCu_3Ti_4O_(12)陶瓷的介电性质 被引量:2
3
作者 郝文涛 张家良 +2 位作者 徐攀攀 彭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0,共4页
利用热压方法制备了高密度的CaCu3Ti4O12陶瓷,研究了其微观结构、晶格结构和介电性质。实验发现,短时间热压方法制备的陶瓷的相对密度就能达到98.3%,并且微观结构呈现晶粒尺寸双峰分布的特点。XRD显示热压方法制备的陶瓷中含有少量的Cu2... 利用热压方法制备了高密度的CaCu3Ti4O12陶瓷,研究了其微观结构、晶格结构和介电性质。实验发现,短时间热压方法制备的陶瓷的相对密度就能达到98.3%,并且微观结构呈现晶粒尺寸双峰分布的特点。XRD显示热压方法制备的陶瓷中含有少量的Cu2O第二相,而经过退火处理的热压陶瓷则只含有CuO第二相。热压方法制备的陶瓷和经过退火处理的热压陶瓷的室温介电频谱上有两个介电弛豫,而常规方法制备的陶瓷只有一个。并且热压方法制备的陶瓷的低频介电常数高达2×105,经过退火处理的热压陶瓷的低频介电常数更是达到1×106。本研究进一步讨论了其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质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方法 CACU3TI4O12 微观结构 介电性质
下载PDF
NaCu_3Ti_3NbO_(12)和NaCu_3Ti_3SbO_(12)陶瓷的巨介电性质及NaCu_3Ti_3SbO_(12)陶瓷的低介电损耗特性
4
作者 郝文涛 徐攀攀 +2 位作者 张家良 彭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6,共5页
利用传统的固相反应工艺制备了NaCu3Ti3NbO12和NaCu3Ti3SbO12陶瓷,对它们的介电性质和晶格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两种陶瓷都存在低频介电常数高于7×103的巨介电行为;在室温或者更低温度下,两种陶瓷的介电频谱(40 Hz^110 MHz)... 利用传统的固相反应工艺制备了NaCu3Ti3NbO12和NaCu3Ti3SbO12陶瓷,对它们的介电性质和晶格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两种陶瓷都存在低频介电常数高于7×103的巨介电行为;在室温或者更低温度下,两种陶瓷的介电频谱(40 Hz^110 MHz)的实部只出现一个介电弛豫,而更高温度下的介电频谱的实部则会有两个介电弛豫;XRD结果显示两种陶瓷中都含有少量的CuO第二相。这些实验结果能用CCTO陶瓷中的内阻挡层电容效应解释。NaCu3Ti3SbO12陶瓷的室温介电损耗在40 Hz到7 kHz的宽频率范围内低于0.05,并且其1 kHz的介电损耗在-50~80℃的宽温度范围内低于0.05,这对于实际应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u3Ti3NbO12 NaCu3Ti3SbO12 巨介电性质 内阻挡层电容效应
下载PDF
NaCu_3Ti_3Sb_(0.5)Ta_(0.5)O_(12)陶瓷的高介电性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5
作者 杨帅 徐攀攀 +4 位作者 王明文 郝文涛 孙礼 张雍家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29-1034,共6页
在不同烧结温度下,利用传统的固相反应工艺制备了一系列NaCu_3Ti_3Sb_(0.5)Ta_(0.5)O_(12)陶瓷,系统测试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微观结构、介电性质和复阻抗谱。结果显示,所有的NaCu_3Ti_3Sb_(0.5)Ta_(0.5)O_(12)陶瓷的主相都呈现类钙钛矿结... 在不同烧结温度下,利用传统的固相反应工艺制备了一系列NaCu_3Ti_3Sb_(0.5)Ta_(0.5)O_(12)陶瓷,系统测试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微观结构、介电性质和复阻抗谱。结果显示,所有的NaCu_3Ti_3Sb_(0.5)Ta_(0.5)O_(12)陶瓷的主相都呈现类钙钛矿结构,介电性质随烧结温度变化很大。高于1020℃烧结的陶瓷的室温相对介电常数大于3000,具有高介电性质。复阻抗谱显示,NaCu_3Ti_3Sb_(0.5)Ta_(0.5)O_(12)陶瓷的电学分布不均匀,由绝缘性的晶界和半导性的晶界组成。通过XRD和XPS测试发现,在陶瓷中观察到了CuO第二相和Cu、Ti、Sb、Ta离子的变价。因此,利用内阻挡层电容效应可以解释NaCu_3Ti_3Sb_(0.5)Ta_(0.5)O_(12)陶瓷的高介电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u3Ti3Sb0.5Ta0.5O12 高介电性质 CU O第二相 元素变价 内阻挡层电容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