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夷山不同茶园茶树茶青品质的差异 被引量:12
1
作者 叶江华 罗盛财 +9 位作者 张奇 贾小丽 王海斌 刘宝顺 洪永聪 王飞权 晁倩林 周建文 何海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5-501,共7页
以武夷山3个不同地域茶园土壤及6个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茶青品质,研究不同茶园茶青品质的差异及与种植土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虽然3个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明显,但其土壤肥力指数大部分达到一级标准,可满足茶树生... 以武夷山3个不同地域茶园土壤及6个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茶青品质,研究不同茶园茶青品质的差异及与种植土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虽然3个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明显,但其土壤肥力指数大部分达到一级标准,可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在茶多酚含量上,肉桂、水仙、铁罗汉、玉观音以九龙窠茶园的含量最高,半天妖、瓜子金以旗山茶园最高;在氨基酸含量上,肉桂、水仙、铁罗汉、玉观音以龟岩茶园的含量最高,半天妖、瓜子金以九龙窠茶园最高;在咖啡碱含量上,肉桂、水仙以旗山茶园的含量最高,铁罗汉以龟岩茶园最高,半天妖、瓜子金、玉观音以九龙窠茶园最高.不同茶园之间的茶青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可通过主成分分析区分来自于旗山、龟岩、九龙窠茶园的茶青.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茶青品质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同茶园的相关性指标不一致.综上,种植土壤的理化性质显著影响茶树的茶青品质,对不同茶树品种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因此根据茶树品种特性选择不同的种植土壤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土壤理化性质 茶青品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武夷岩茶中咖啡碱、茶氨酸和儿茶素 被引量:9
2
作者 段联勃 李娟 +1 位作者 徐杰 《中国茶叶》 2019年第7期38-42,共5页
以不同焙火程度的武夷岩茶为试验样本,参照GB/T8313—2018进行样品前处理,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样品L-茶氨酸(L-The)、儿茶素(C)、表儿茶素(EC)、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咖啡碱(... 以不同焙火程度的武夷岩茶为试验样本,参照GB/T8313—2018进行样品前处理,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样品L-茶氨酸(L-The)、儿茶素(C)、表儿茶素(EC)、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咖啡碱(CAF)、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8种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8种有效成分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从轻火到足火,茶叶中的氨基酸、儿茶素等含量明显下降。文章所述方法简便、高效、稳定,可靠性强。结果显示,可用近似酚氨比对武夷岩茶进行不同焙火程度的判断,并为后续如何提高武夷岩茶的滋味品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儿茶素 茶氨酸 咖啡碱 武夷岩茶
下载PDF
基于cDNA-AFLP发掘茶树被茶尺蠖取食诱导的相关差异基因及其表达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程曦 +4 位作者 蒋正中 盛亮 上官明珠 邓威威 韦朝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119-4130,共12页
【目的】发掘茶树被茶尺蠖取食诱导的相关防御基因及其分子防御机制。【方法】利用cDNA-AFLP筛选茶树叶片被其主要害虫茶尺蠖取食后差异表达片段(transcript-derived fragment,TDF),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相关验证;运用qRT-PCR(qua... 【目的】发掘茶树被茶尺蠖取食诱导的相关防御基因及其分子防御机制。【方法】利用cDNA-AFLP筛选茶树叶片被其主要害虫茶尺蠖取食后差异表达片段(transcript-derived fragment,TDF),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相关验证;运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研究部分差异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茶树被茶尺蠖取食后,共发现231条TDF,经PCR验证和测序后,成功获得134条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序列,其中上调与下调表达的TDF数量分别为81和53条,各占测序获得序列的60.4%与39.6%;利用BLASTx在GenBank进行比对与功能分析可知,其中的23.1%与代谢相关,9.0%跟光合作用与能量相关,跟蛋白质合成与贮藏相关的序列各占8.2%,与信号转导相关的占6.0%,跟抗病与防御相关的占5.2%,但与细胞生长及细胞结构、转录因子和运输相关的数量很少,分别为1.5%、2.2%和3.0%;此外,还有6.7%的TDF功能不明确,有20.1%的无同源性序列;利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对TDF 21F1、22D、27L3和28F分别进行了表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4个TDF代表的基因在茶树被茶尺蠖取食后均有不同程度诱导。【结论】通过cDNA-AFLP技术发掘了多个茶树被茶尺蠖取食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初步揭示了茶树被害虫取食而诱导的分子防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尺蠖 取食诱导 CDNA-AFLP 防御机制
下载PDF
武夷山名丛单丛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叶江华 罗盛财 +5 位作者 王海斌 刘宝顺 周建文 晁倩林 贾小丽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3,共3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武夷山84份武夷山名丛单丛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用39条ISSR引物进行样品扩增筛选,从中选出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16条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98条清晰可辨的谱带,其...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武夷山84份武夷山名丛单丛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用39条ISSR引物进行样品扩增筛选,从中选出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16条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98条清晰可辨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87条,多态性比率达88.78%。84份名丛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8,平均Nei's基因多态性(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339、0.532,表明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同时,84份名丛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在0.34-0.93之间,平均值为0.70。根据Jaccard相似系数平均值,利用UPGMA聚类分析,将供试的84份名丛分成六大类群,并绘制亲缘关系树状图,揭示了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84份名丛之间的亲缘关系。该研究结果以期为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名丛单丛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ISSR分子标记
下载PDF
茶树功能性成分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梦月 孙悦 +4 位作者 韦朝领 宋博 陈志丹 孙威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8,共11页
对30个适制乌龙茶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Linn.)O.Ktze.)品种(品系)的14个功能性成分含量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根据筛选出的代表性评价指标对茶树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30份茶树材料间各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对30个适制乌龙茶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Linn.)O.Ktze.)品种(品系)的14个功能性成分含量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根据筛选出的代表性评价指标对茶树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30份茶树材料间各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天福星1号’(‘Tianfuxing 1’)的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可可碱和茶叶碱含量均最高。14个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为4.98%~79.96%,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为1.90。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EGCG、游离氨基酸、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EGC)、没食子儿茶素(GC)和咖啡碱含量6个代表性评价指标。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13.5处,30份茶树材料分为4类,各类具有不同的品质功能特点,Ⅰ类和Ⅱ类可作为选育高茶多酚、高EGCG茶树的亲本,Ⅲ类可作为选育高游离氨基酸茶树的亲本,Ⅳ类可作为选育低咖啡碱茶树的亲本。综合排名在第2至第7的材料集中分布在Ⅰ类,其中,‘金福星1号’(‘Jinfuxing 1’)的综合得分最高(3.88);Ⅱ类的‘天福星1号’综合得分最高(4.70);综合排名在第8至第29的材料集中分布在Ⅲ类,其中,‘肉桂’(‘Rougui’)的综合得分最高(1.39);Ⅳ类的‘毛蟹’(‘Maoxie’)综合得分最低(-2.79)。整体而言,综合得分从高至低依次为Ⅱ类、Ⅰ类、Ⅲ类、Ⅳ类,Ⅱ类和Ⅰ类茶树材料的综合功能性较好。综上所述,供试茶树材料功能性成分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类型较丰富,具备选育功能优良茶树种质资源的潜力。‘天福星1号’、‘金福星1号’、‘水仙’(‘Shuixian’)、‘白牡丹’(‘Baimudan’)、‘桂福星1号’(‘Guifuxing 1’)、‘佛手’(‘Foshou’)和‘丹桂’(‘Dangui’)为综合功能性较好的种质资源。聚类分析结果和综合评价排序结果基本吻合,选取的6个指标可作为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乌龙茶 功能性成分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茶树SMAS基因家族的鉴定及互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艺清 王涛 +4 位作者 韦朝领 戴浩民 孙威江 曾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6-258,共13页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ase,SAMS)是催化甲硫氨酸和ATP合成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唯一酶,研究表明SAMS参与木质素的生物合成。本研究对‘黄棪’茶树(Camellia sinensis)中鉴定的SAMS基因家族,进行表达模式及...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ase,SAMS)是催化甲硫氨酸和ATP合成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唯一酶,研究表明SAMS参与木质素的生物合成。本研究对‘黄棪’茶树(Camellia sinensis)中鉴定的SAMS基因家族,进行表达模式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挖掘可能参与木质素合成的CsSAMS候选基因。以‘黄棪’茶树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通过生物信息学鉴定CsSAMS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蛋白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树、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蛋白结构、表达模式,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Y2H)研究其蛋白互作网络,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方法对‘黄棪’‘铁观音’‘金观音’‘福鼎大毫茶’一芽二叶部位的木质素含量进行测定。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黄棪’茶树中共鉴定到4个CsSAMS家族成员,其编码氨基酸个数为345-519,等电点为6.12-6.47。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表明,CsSAMS1定位于叶绿体,CsSAMS2、CsSAMS3定位于细胞质,CsSAMS4定位于细胞骨架。通过对不同茶树品种的CsSAMS表达量和木质素含量检测发现,CsSAMS2、CsSAMS3、CsSAMS4可能潜在调控木质素的含量,另外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CsSAMS4可以与自身形成同源二聚体。本研究鉴定并分析了4个CsSAMS成员的理化性质并预测其功能,明确了不同组织部位和氮、氟处理下CsSAMS基因的表达模式,以及CsSAMS对木质素合成过程的潜在参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SAMS 生物信息学分析 木质素 表达分析 互作蛋白
下载PDF
4种不同肥料对乌龙茶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初探
7
作者 蔡小勇 冯卫虎 +7 位作者 余顺甜 段联勃 徐杰 李健有 刘喜钰 雷华美 安娜 《广东茶业》 2024年第2期9-13,共5页
为推动生态茶园发展,优化茶园施肥技术和提高茶叶产量,研究了不同种类肥料对茶树生长、茶叶产量与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T4(住商肥料(N-P2O5-K2O=16:16:16)处理组)和T3(住商肥料(N-P2O5-K2O=20:8:20)处理组)处理对茶叶的生... 为推动生态茶园发展,优化茶园施肥技术和提高茶叶产量,研究了不同种类肥料对茶树生长、茶叶产量与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T4(住商肥料(N-P2O5-K2O=16:16:16)处理组)和T3(住商肥料(N-P2O5-K2O=20:8:20)处理组)处理对茶叶的生产性状效果有积极影响,产量高,感官品质较好;茶叶生化成分EGC、EC、EGCG含量较高,土壤的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铜含量较为丰富。T1(上蚕力有机肥处理组)组茶叶感官品质好,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含量丰富,微量元素有效锰含量较低,有效铁、有效锌含量较丰富,pH值适中,适合茶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乌龙茶品质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乌龙茶茶树品种制白茶的风味特征及特征组分分析
8
作者 戴浩民 张灵枝 +6 位作者 梁轶琳 王治会 汪莹 荣杰峰 孙威江 陈志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9,共11页
为探究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与传统白茶的风味品质差异,以紫玫瑰等8种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为研究对象,以福鼎大毫茶所制传统白茶为对照,结合感官审评、生化检测和多元统计分析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的外形、汤色较传... 为探究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与传统白茶的风味品质差异,以紫玫瑰等8种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为研究对象,以福鼎大毫茶所制传统白茶为对照,结合感官审评、生化检测和多元统计分析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的外形、汤色较传统白茶暗,观感欠佳;而滋味和香气优于传统白茶。生化成分检测分析发现电导率、pH值、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的差异是导致传统白茶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滋味迥异的重要因素。挥发性物质检测表明:反式-2-壬醛、顺-3-壬烯-1-醇、棕榈酸甲酯、芳樟醇、亚油酸甲酯、柏木脑、甲酸香叶酯、苯乙醇、橙花醇、水杨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植酮是影响传统白茶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香型呈现的关键差异香气成分。本研究揭示了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与传统白茶间的风味品质差异,证明了乌龙茶品种具有开发花香型白茶的潜力,可为白茶风味进一步多元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茶树品种 白茶 适制性 挥发性物质 品质差异
下载PDF
雀舌、白牡丹等武夷名丛夏暑红茶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林燕清 +3 位作者 陈振翔 徐杰 雷华美 晁倩林 《东南园艺》 2016年第5期22-25,共4页
对武夷山的优异名丛雀舌、武夷金桂、金锁匙、白牡丹、瓜子金和金凤凰等开展夏暑红茶适制性试验研究,并进行感官审评与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检测,通过分析确定较适制红茶的武夷名丛,以对武夷山夏暑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武夷名丛 夏暑红茶 适制性
下载PDF
抗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的茶树种质筛选及其抗性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悦 吴俊 +7 位作者 韦朝领 刘梦月 高晨曦 张灵枝 余顺甜 金珊 孙威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9-704,共16页
探讨不同茶树品种对小贯松村叶蝉(Matsumurasca onukii)和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的抗性,为抗虫茶树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11个茶树品种紫娟、水仙、梅占、白鸡冠、瑞香、奇兰、黄玫瑰、白牡丹、黄棪、大... 探讨不同茶树品种对小贯松村叶蝉(Matsumurasca onukii)和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的抗性,为抗虫茶树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11个茶树品种紫娟、水仙、梅占、白鸡冠、瑞香、奇兰、黄玫瑰、白牡丹、黄棪、大红袍、黄观音为供试材料,采用五点取样法对田间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并进行茶树植物学形态特征调查,以及叶片组织结构测定、化学成分检测,明确茶树物理性状、化学成分与抗虫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按抗小贯松村叶蝉的强弱,11个茶树品种可分为4类,第Ⅰ类:紫娟,感虫(S);第Ⅱ类:梅占、黄棪、奇兰、水仙、白牡丹,中感(MS);第Ⅲ类:瑞香、大红袍、黄观音、黄玫瑰,中抗(MR);第Ⅳ类:白鸡冠,抗(R)。按抗茶棍蓟马的强弱也可将其分为4类,第Ⅰ类:黄玫瑰,感虫(S);第Ⅱ类:瑞香、白鸡冠,中感(MS);第Ⅲ类:黄观音、奇兰,中抗(MR);第Ⅳ类:白牡丹、黄棪、大红袍、梅占、紫娟、水仙,抗(R)。结合相关分析显示,小贯松村叶蝉总虫口数与11个茶树品种的花青素含量、GC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上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下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游离氨基酸总量、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上表皮厚度/叶片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叶长与茶棍蓟马总发生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且小贯松村叶蝉的总虫口数与茶棍蓟马总虫口数显著负相关(P<0.05)。综合分析得出,大红袍茶树品种和黄观音茶树品种对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均存在一定抗性,是值得推广的茶树良种。调查结果还发现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之间存在同期交替为害茶树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小贯松村叶蝉 茶棍蓟马 抗虫机理 种质筛选
下载PDF
白鸡冠茶树品种叶色白化相关共表达网络构建及潜在核心基因发掘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涛 王艺清 +4 位作者 周喆 赵泽昊 陈志丹 孙威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7-385,共9页
白鸡冠茶树是光照敏感型茶树,为挖掘与白鸡冠茶树在光照和遮阴条件下叶色变化相关的关键基因,选取遮阴和恢复光照处理白鸡冠第二叶5个时期的转录组数据,通过加权网络共表达分析(WGCNA)方法构建模块.6580个差异表达基因构建的WGCNA网络... 白鸡冠茶树是光照敏感型茶树,为挖掘与白鸡冠茶树在光照和遮阴条件下叶色变化相关的关键基因,选取遮阴和恢复光照处理白鸡冠第二叶5个时期的转录组数据,通过加权网络共表达分析(WGCNA)方法构建模块.6580个差异表达基因构建的WGCNA网络被分为15个模块,其中darkseagreen模块与叶绿素含量相对值(SPAD值)显著正相关,honeydew模块和SPAD值显著负相关.GO富集结果表明darkseagreen模块显著富集到初级代谢过程的调节和压力响应等过程,而honeydew模块在叶绿体和单器官代谢等过程显著富集.从darkseagreen模块和honeydew模块中发掘到数个潜在核心基因,并采用Cytoscape对darkseagreen模块和honeydew模块的基因绘制互作网络图,进而从darkseagreen模块筛选出2个基因(CSS0019351、CSS0045917)和2个转录因子(CSS0046793和CSS0018417),在honeydew模块筛选出2个基因(CSS0031492和CSS0036305)和1个转录因子(CSS0023211).本研究通过WGCNA方法筛选出2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模块,进一步挖掘得到的7个关键基因和转录因子与叶绿素合成和叶绿体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白鸡冠 白化 WGCNA 转录组 核心基因
原文传递
5份武夷山乌龙茶种质资源的评价筛选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杰 +4 位作者 冯卫虎 蔡小勇 雷华美 林应端 晁倩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0-356,共7页
【目的】筛选适合武夷山地区种植的乌龙茶种质资源,为该地区茶树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福建省武夷山进行乌龙茶品种区域试验,对比分析参试5份乌龙茶种质资源(品系8、品系9、品系10、品系11和品系12)的物候期、... 【目的】筛选适合武夷山地区种植的乌龙茶种质资源,为该地区茶树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福建省武夷山进行乌龙茶品种区域试验,对比分析参试5份乌龙茶种质资源(品系8、品系9、品系10、品系11和品系12)的物候期、发芽密度、鲜叶产量、生化成分、感官品质和抗性。【结果】品系9的采摘期较早,品系10和品系12的采摘期居中,品系11的采摘期较晚,品系8的采摘期特晚,说明供试5份乌龙茶种质资源的物候期呈现梯度,茶采摘期呈合理分布状态。品系9和品系11在2015-2017年的平均发芽密度分别比CK增加7.79%和6.56%,而其他种质资源低于CK,品系9和品系11的平均鲜叶产量分别比CK增加3.53%和20.46%,其他种质资源的平均鲜叶产量均明显低于CK;5个品系的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46.89%、47.81%、48.08%、48.22%和49.09%,均极显著高于CK(P<0.01)。综合来看品系9和品质11表现较佳;品系9香气表现最好,评分为27.0;品系10的感官品质最佳,为91.1,比CK高4.7。品系9和品系11的抗寒性均优于CK,抗旱性二者均为强;品系11的抗虫性高于CK,品系9抗虫性为中抗,综合抗逆性指标以品系11表现最优。【结论】品系9和品系11乌龙茶种质资源适合在武夷山地区及生态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种质资源 品质 筛选 武夷山地区
下载PDF
茶树CsPAL3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及遗传转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秀华 孙威江 +3 位作者 龚萍萍 陈志丹 谢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1-396,共6页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由多基因家族编码,是花青素等多酚物质合成途径的起始酶,对其合成具有调控作用。以紫化茶树武夷奇种C18为材料,采用Gateway技术体系分别构建了茶树的CsPAL3过表达载体pGWB502:CsPAL3和p...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由多基因家族编码,是花青素等多酚物质合成途径的起始酶,对其合成具有调控作用。以紫化茶树武夷奇种C18为材料,采用Gateway技术体系分别构建了茶树的CsPAL3过表达载体pGWB502:CsPAL3和pGWB505:CsPAL3:GFP,并成功将其转入根癌农杆菌GV3101。注射烟草瞬时表达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可观察到GFP绿色荧光,结果表明CsPAL3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中。通过侵染拟南芥,筛选纯合子,获得稳定表达的转CsPAL3基因拟南芥。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发现,CsPAL3在转CsPAL3基因拟南芥中的根部表达量显著高于叶片,且CsPAL3基因受光照调控。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茶树CsPAL3基因功能以及促进茶树花青素合成与积累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CsPAL3基因 亚细胞定位 光照 表达量
下载PDF
不同抗虫性茶树品种的叶色及挥发物差异性研究
14
作者 孙悦 刘梦月 +6 位作者 高晨曦 吴全金 余顺甜 陈志丹 金珊 孙威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543,共19页
为探究不同抗虫性茶树品种的叶色及挥发物差异性,对11个茶树品种进行为期2年的田间虫口密度调查,通过田间枝条室内孵化试验和室内生命参数测定试验,佐证了田间种群密度作为抗性分级标准的可靠性;并测定色差及叶片单位叶面积蜡质含量,用... 为探究不同抗虫性茶树品种的叶色及挥发物差异性,对11个茶树品种进行为期2年的田间虫口密度调查,通过田间枝条室内孵化试验和室内生命参数测定试验,佐证了田间种群密度作为抗性分级标准的可靠性;并测定色差及叶片单位叶面积蜡质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未被病虫为害的一芽二叶新梢的挥发物进行检测,以期筛选不同抗虫性茶树品种间的差异物。结果显示,小贯松村叶蝉(Matsumurasca onukii)趋向于叶片色彩较暗、黄色较淡的茶树品种;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趋向色彩鲜亮、饱和度高、黄色偏高的茶树品种,且茶棍蓟马更重视叶背的色泽。在挥发物方面,小贯松村叶蝉种群密度与芳樟醇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壬醛、十二烷的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茶棍蓟马的种群密度与十二烷和苯乙醇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十二烷对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作用不同,其含量和茶树叶片蜡质含量与种群密度间的关系呈现相同趋势,这说明同一种挥发物对不同昆虫会产生不同的趋向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小贯松村叶蝉 茶棍蓟马 叶色 挥发物 抗性
下载PDF
不同生物农药对闽北茶区茶尺蠖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美菁 徐杰 +4 位作者 蔡小勇 冯卫虎 李金 余顺甜 《蚕桑茶叶通讯》 2022年第1期31-33,共3页
为筛选出闽北茶园中适合防治茶尺蠖的生物农药,选用3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0.6%苦参碱(常规对照)4种生物农药进行单施或混施,共7个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和... 为筛选出闽北茶园中适合防治茶尺蠖的生物农药,选用3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0.6%苦参碱(常规对照)4种生物农药进行单施或混施,共7个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和0.6%苦参碱防治茶尺蠖效果明显,且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值得在茶叶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茶尺蠖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茶树品系“金凤凰”早期鉴定及试制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卫虎 +4 位作者 林燕清 徐杰 蔡小勇 林应端 晁倩林 《福建农业》 2017年第8期40-42,共3页
本文以武夷山茶树新品系金凤凰为研究对象,对其早期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品质特性等进行探索和研究,重点对比了该品系三个年度的物候期特点,并对制作的乌龙茶、红茶品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进一步明确该品系特征、特性,科学、... 本文以武夷山茶树新品系金凤凰为研究对象,对其早期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品质特性等进行探索和研究,重点对比了该品系三个年度的物候期特点,并对制作的乌龙茶、红茶品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进一步明确该品系特征、特性,科学、客观地评价其利用价值,为其在栽培种植以及后期推广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凤凰 生长特征 试制性
下载PDF
CsPPR和CsCPN60-like在茶树白化叶片中的表达分析及互作蛋白验证
17
作者 王涛 漆思雨 +6 位作者 韦朝领 王艺清 戴浩民 周喆 曾雯 孙威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8-231,共14页
本课题组前期通过转录组筛选出2个与‘白鸡冠’茶树(Camellia sinensis)叶片白化相关的基因(CSS0013384和CSS0036305),为探明CSS0013384和CSS0036305在白化茶树中的表达模式与其互作蛋白,以‘白鸡冠’茶树叶片为材料,克隆CSS0013384和CS... 本课题组前期通过转录组筛选出2个与‘白鸡冠’茶树(Camellia sinensis)叶片白化相关的基因(CSS0013384和CSS0036305),为探明CSS0013384和CSS0036305在白化茶树中的表达模式与其互作蛋白,以‘白鸡冠’茶树叶片为材料,克隆CSS0013384和CSS0036305 cDNA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酵母单杂交和酵母双杂交,分析其蛋白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树、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蛋白结构、蛋白调控与互作网络和基因表达模式。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SS0013384和CSS0036305分别属于三角状五肽蛋白(pentatricopeptide repeat protein,PPR)和伴侣蛋白(chaperone,CPN60-like)家族,其蛋白质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长度为1893 bp和1752 bp,编码氨基酸个数为631和575,蛋白质质量为71.87 kD和60.79 kD,等电点为8.93和6.21。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表明,CSS0013384定位于叶绿体,CSS0036305定位于线粒体。通过白鸡冠茶树第二叶的遮阴和恢复光照处理与不同叶色茶树品种的RT-qPCR发现,CSS0013384和CSS0036305在白化芽叶中高表达。CSS0002807属于PIF转录因子家族,酵母单杂交结果表明CSS0002807可以结合CSS0013384启动子。CSS0013384和CSS0036305在白化茶树叶片中可能参与叶绿体和线粒体发育,在叶片白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茶树叶片白化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白化 三角状五肽蛋白 伴侣蛋白 表达分析 互作蛋白
下载PDF
武夷名丛‘白鸡冠’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鵾鸬 +5 位作者 段联勃 顾蓉 李娟 余顺甜 蔡小勇 晁倩林 《茶叶学报》 2021年第2期85-88,共4页
为探讨武夷名丛‘白鸡冠’品种的茶类适制性,提高其加工利用价值,促进地方优良茶树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本研究以白鸡冠茶树一芽二叶鲜叶为试验材料,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制成白茶、绿茶,分析样品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 为探讨武夷名丛‘白鸡冠’品种的茶类适制性,提高其加工利用价值,促进地方优良茶树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本研究以白鸡冠茶树一芽二叶鲜叶为试验材料,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制成白茶、绿茶,分析样品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白鸡冠制成的白茶、绿茶均表现出滋味鲜爽的品质特征,感官综合品质较优,表现出良好的白茶、绿茶适制性。白鸡冠绿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儿茶素(C)、茶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白鸡冠白茶,白鸡冠白茶和绿茶中没食子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福鼎大白的白茶和绿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鸡冠 绿茶 白茶 生化成分 适制性
下载PDF
植物源除虫菊素对茶蓟马的防治效果
19
作者 余顺甜 +5 位作者 安娜 林应端 管超英 蔡小勇 徐杰 冯卫虎 《茶叶》 2023年第3期161-163,共3页
除虫菊素为常用的植物源杀虫剂,对农作物害虫都有相关防治效果,且不易产生化学药剂抵抗、对环境友好,是理想的植物源杀虫剂。本试验中,5%除虫菊素防治效果稍弱于10%虫螨腈悬浮剂,而在5%除虫菊素各处理中,T2(稀释900倍5%除虫菊素)防治效... 除虫菊素为常用的植物源杀虫剂,对农作物害虫都有相关防治效果,且不易产生化学药剂抵抗、对环境友好,是理想的植物源杀虫剂。本试验中,5%除虫菊素防治效果稍弱于10%虫螨腈悬浮剂,而在5%除虫菊素各处理中,T2(稀释900倍5%除虫菊素)防治效果最好。在施药14d后,T2处理防治效果为3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虫菊素 茶蓟马 生物农药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不同密度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集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鹍鸬 +4 位作者 冯卫虎 林美菁 蔡小勇 徐杰 晁倩林 《茶业通报》 2020年第2期65-67,共3页
本文以有机茶园悬挂不同密度粘虫黄板(20片/667m^2、25片/667m^2和30片/667m^2)对茶小绿叶蝉诱集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茶园悬挂不同密度的粘虫黄板对茶小绿叶蝉诱集程度不同,不同密度条件下,随着挂板时间延长,小绿叶蝉虫口密... 本文以有机茶园悬挂不同密度粘虫黄板(20片/667m^2、25片/667m^2和30片/667m^2)对茶小绿叶蝉诱集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茶园悬挂不同密度的粘虫黄板对茶小绿叶蝉诱集程度不同,不同密度条件下,随着挂板时间延长,小绿叶蝉虫口密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挂板后第28d,每亩悬挂20片、25片、30片的处理区内种群数量分别为初始的84.60%、38.28%和20.78%;而且30片/亩的防控效果从第7d开始至第28d,均保持在40%以上,其中在挂板28d后效果达到最好,为74.93%。由此可知每亩悬挂30片黄板对小绿叶蝉的诱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板 茶小绿叶蝉 诱集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