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免疫增强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及免疫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海华 陈长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中药免疫增强剂 水产养殖 免疫药理学 饲料添加剂 有效成分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免疫因子—溶菌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贵华 钟青 +1 位作者 陈道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研究了在自然状态下中华绒螯蟹成蟹血淋巴和大眼幼体组织匀浆上清液中溶菌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中华绒螯蟹成蟹血淋巴中均检测出溶菌酶的活性,为(0.0286±0.0081)活力单位(n=30),而在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组织匀浆上清液中亦检测到... 研究了在自然状态下中华绒螯蟹成蟹血淋巴和大眼幼体组织匀浆上清液中溶菌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中华绒螯蟹成蟹血淋巴中均检测出溶菌酶的活性,为(0.0286±0.0081)活力单位(n=30),而在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组织匀浆上清液中亦检测到溶菌酶的活性,为(0.0318±0.0073)活力单位(n=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螫蟹 成蟹 大眼幼体 溶芮酶(LSZ)活力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酚氧化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贵华 钟青 +2 位作者 陈道印 刘六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华绒螯蟹成蟹血淋巴中均检测出酚氧化酶的活性,为1.608±1.410个活力单位,而在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组织匀浆上清液中亦检测到酚氧化酶的活性,为1.625±0.057个活力单位。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酚氧化酶 活力
下载PDF
六种常用渔药对黑尾近红鲌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7
4
作者 徐先栋 +6 位作者 邓勇辉 朱恩华 曾庆祥 张建铭 周秋白 陈云香 肖鸣鹤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96-700,共5页
为查明甲苯咪唑、阿维菌素、辛硫磷、聚维酮碘、福尔马林和食盐6种常用渔药对黑尾近红鲌鱼种毒性,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这6种药对黑尾近红鲌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6种药物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28、0.0028、0.042、37.7、6... 为查明甲苯咪唑、阿维菌素、辛硫磷、聚维酮碘、福尔马林和食盐6种常用渔药对黑尾近红鲌鱼种毒性,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这6种药对黑尾近红鲌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6种药物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28、0.0028、0.042、37.7、6.45、1005.5mg/L。阿维菌素和辛硫磷毒性高,应谨慎使用。其他药物可按常规用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近红鲌 毒性试验 安全质量浓度
下载PDF
关于鄱阳湖资源深度开发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1
5
作者 《江西水产科技》 2004年第1期2-7,共6页
本文概述了鄱阳湖区域生态经济特征 ,从水环境的保护、渔业资源的增殖与恢复、湿地概念的认知角度提出了湖区综合管理和资源深度开发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鄱阳湖区域 资源开发 生态经济 湖区管理 水环境 渔业资源 湿地 长江流域
下载PDF
渔用中药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海华 黄江峰 +2 位作者 盛银平 陈长水 《中国兽药杂志》 2005年第1期41-44,共4页
报道了中药免疫活性成分如多糖、苷类、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等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综述了中药免疫增强剂对水产动物免疫器官的影响及其免疫增强机制研究进展 。
关键词 渔用中药免疫增强剂 免疫器官 水产动物 免疫增强机制 复方制剂
下载PDF
黑尾近红鲌幼鱼对蛋白质营养需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丁立云 +4 位作者 周秋白 徐先栋 陈云香 贺刚 饶毅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6-218,共3页
以鱼粉为蛋白源,配制3种不同蛋白质水平(23.8%、35.7%、46.4%)的饲料,分别饲喂黑尾近红鲌幼鱼30 d,每组3个重复,室内网箱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为35.7%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蛋白质含量为23.8%组(P<0.05),与蛋白质... 以鱼粉为蛋白源,配制3种不同蛋白质水平(23.8%、35.7%、46.4%)的饲料,分别饲喂黑尾近红鲌幼鱼30 d,每组3个重复,室内网箱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为35.7%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蛋白质含量为23.8%组(P<0.05),与蛋白质含量为46.4%组无显著性差异;蛋白质含量为35.7%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蛋白质含量为23.8%组(P<0.05),与蛋白质含量为46.4%组无显著性差异;肥满度不受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黑尾近红鲌幼鱼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5.7%时,幼鱼的生长指标和饲料利用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近红鲌 饲料蛋白质含量 生长指标
下载PDF
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养成期彭泽鲫生长性能、抗氧化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丁立云 陈文静 +4 位作者 贺凤兰 饶毅 徐先栋 张爱芳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2,共7页
在水温(26±1.5)℃下,将初始体质量为(32.77±0.06)g的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饲养在圆形养殖桶(¢800 mm×650 mm)中,投喂含18%、23%、28%、33%和38%玉米淀粉的碳水化合物的5种... 在水温(26±1.5)℃下,将初始体质量为(32.77±0.06)g的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饲养在圆形养殖桶(¢800 mm×650 mm)中,投喂含18%、23%、28%、33%和38%玉米淀粉的碳水化合物的5种等氮等脂饲料8周,研究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养成期彭泽鲫生长性能、抗氧化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彭泽鲫的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升高而先增加后降低,23%碳水化合物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四组(P<0.05);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升高,饲料系数先下降后上升,23%碳水化合物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增加,血清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升后降,23%组彭泽鲫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33%和38%组(P<0.05),23%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18%、28%和33%组(P<0.05)。随着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增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先稳定后下降,23%组显著高于33%和38%碳水化合物组(P<0.05),但与18%和28%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试验条件下,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经双曲线模型拟合后得出,养成期彭泽鲫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适宜含量为2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鲫 碳水化合物水平 生长性能 抗氧化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鱼用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海华 盛银平 +2 位作者 黄江峰 陈长水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2005年第2期25-27,共3页
在概述鱼用免疫增强剂种类的基础上,综述了免疫增强剂对鱼、虾、贝类等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增强机制及其在水生动物病害控制中的应用研究,并探讨了鱼用免疫增强剂研究中评价方法的确立。
关键词 免疫增强剂 水生动物 作用机制 评价方法 种类
下载PDF
我国黑尾近红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勇辉 万新民 《江西水产科技》 2010年第2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人工配合饲料 水生昆虫 杂食性鱼类 特有鱼类 长江上游 营养价值 经济价值 自然状态
下载PDF
同工酶分析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立云 +2 位作者 贺刚 邓勇辉 付仁英 《江西水产科技》 2013年第3期31-35,共5页
简要阐明了同工酶分析技术的特点,并从个体发育、组织特异性、种间差异、地理种群差异、杂种鉴别、遗传多态性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同工酶分析技术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同工酶 分析技术 水产动物
下载PDF
黑尾近红鮊冬片鱼种池塘培育技术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蓉 +3 位作者 邓勇辉 万新民 张爱芳 丁立云 《江西水产科技》 2011年第2期30-33,共4页
为探讨适合江西省情的黑尾近红鲌苗种培育技术模式,引进2~3 cm的夏花鱼种,开展了该鱼的冬片鱼种池塘培育试验。选用鲤鲫、罗非鱼专用配合料作为替代饲料,采取不定期检测水质,持续加注微流水,施药时开启增氧机,科学合理投饲,定期测量生... 为探讨适合江西省情的黑尾近红鲌苗种培育技术模式,引进2~3 cm的夏花鱼种,开展了该鱼的冬片鱼种池塘培育试验。选用鲤鲫、罗非鱼专用配合料作为替代饲料,采取不定期检测水质,持续加注微流水,施药时开启增氧机,科学合理投饲,定期测量生长数据等措施,强化试验过程中藻相、氨氮、投饲率和病害等关键节点的掌控。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放养2~3 cm的黑尾近红鮊夏花鱼种6247尾,可育成体重16.25 g、体长10.56 cm的冬片规格,放养模式可行。如果要提高主养鱼黑尾近红鮊的产量,建议每667 m2放养2~3 cm的黑尾近红鮊夏花鱼种的数量在10000尾以上。首次报道黑尾近红鮊冬片感染指环虫病的防治试验,用0.23×10-6的敌指环(甲笨咪唑溶液)可以有效地治疗黑尾近红鮊冬片感染的指环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近红鲌 冬片鱼种培育 池塘
下载PDF
河蚬的水域生态环境指示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立云 邓勇辉 +1 位作者 张桂芳 《当代水产》 2014年第1期78-79,共2页
不同水生生物对水环境有不同的指示特点,河蚬个体较大、生活史较长、迁移性小、容易采集,是一种滤食性动物,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如硅藻、绿藻、原生动物和轮虫等)为食,对毒物有很高的浓缩系数,能直接反映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与其它浮... 不同水生生物对水环境有不同的指示特点,河蚬个体较大、生活史较长、迁移性小、容易采集,是一种滤食性动物,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如硅藻、绿藻、原生动物和轮虫等)为食,对毒物有很高的浓缩系数,能直接反映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与其它浮游动植物相比,便于长时间观察其污染前后的种群差异.因此,河蚬作为指示生物,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河蚬在水体生态环境中的指示作用及研究进展,为我国水环境监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生态环境 指示作用 河蚬 水体生态环境 水环境监测 污染状况 滤食性动物 水生生物
下载PDF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雯昕 +7 位作者 华崇新 应文婷 涂振华 远东 张宝明 郑应龙 邓勇辉 周秋白 《江西水产科技》 2020年第5期50-52,共3页
综述了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模式研究进展,以及典型模式创新,并提出亟待研究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 生态循环农业 新模式新技术
下载PDF
水产微囊饲料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立云 《广东饲料》 2011年第11期36-38,共3页
对国内外水产微胶囊饲料的生产工艺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这些类型及生产工艺的优缺点,以期为水产微粒饲料的生产与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微胶囊饲料 生产工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其杂种F_1稚龟的生长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贺刚 方春林 +4 位作者 费春平 丁立云 余智杰 何力 《江西水产科技》 2012年第1期7-10,共4页
对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杂种龟稚龟的生长进行了研究与比较。在30℃的条件下,人工饲养中华草龟稚龟经98d的养殖,平均体重由5.56g增重到40.56g,平均日增重0.36g;中华花龟稚龟经98d的养殖,平均体重由6.38 g增重到55.62g,平均日增重0.50g;... 对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杂种龟稚龟的生长进行了研究与比较。在30℃的条件下,人工饲养中华草龟稚龟经98d的养殖,平均体重由5.56g增重到40.56g,平均日增重0.36g;中华花龟稚龟经98d的养殖,平均体重由6.38 g增重到55.62g,平均日增重0.50g;杂种龟稚龟经98d的养殖,平均体重由5.85g增重到46.83g,平均日增重0.42g。在1龄生长速度上,中华花龟>杂种龟>中华草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 中华花龟 杂种龟 生长
下载PDF
鄱阳湖水生生态恢复问题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文静 +1 位作者 王海华 陈长水 《江西水产科技》 2005年第4期2-5,共4页
本文分析了鄱阳湖水域近期急需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强调了正确认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采沙规划、实施生态移民,引导和扶持转产转业、治虫与治穷相结合的水生生态恢复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鄱阳湖 水生生态 恢复与修复 建议与对策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封闭式循环淡化养殖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裴建明 邓勇辉 +2 位作者 周智勇 陈文静 《江西水产科技》 2001年第4期26-30,共5页
经 70至 85天池塘淡化养殖 ,5口水泥池共产南美白对虾 371公斤 ,平均每平方米0 .74 2公斤 ,最高每平方米 0 .90 7公斤 ,平均每万尾虾苗产虾 6 8.7公斤 ,平均成活率 6 0 .88% ,投入产出比为 1:1.347。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淡化养殖
下载PDF
河道网栏黑尾近红鲌套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勇辉 +4 位作者 黄江峰 周智勇 徐先栋 万新民 刘金水 《江西水产科技》 2012年第3期8-10,共3页
首次报道大水面(河道)网栏黑尾近红鲌套养技术研究结果。从养殖环境、苗种来源、品种搭配、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疾病防控等关键点控制,2011年在南昌市鄱阳湖农牧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太子河基地中段进行河道网栏黑尾近红鲌套养技术研究,... 首次报道大水面(河道)网栏黑尾近红鲌套养技术研究结果。从养殖环境、苗种来源、品种搭配、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疾病防控等关键点控制,2011年在南昌市鄱阳湖农牧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太子河基地中段进行河道网栏黑尾近红鲌套养技术研究,结果为:4月22日套养122㎏规格为24.0g/尾的黑尾近红鲌冬片鱼种5083尾,11月18日至翌年1月18日收获黑尾近红鲌成鱼1758㎏,规格为0.38㎏/尾,共4626尾,回捕率91.0%,投入产出比为1: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网栏 黑尾近红鲌 套养
下载PDF
黑尾近红鲌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霞 陈文静 +4 位作者 邓勇辉 丁立云 徐先栋 华崇新 《江西水产科技》 2012年第4期32-33,共2页
2010年以来,先后在南昌、赣州等地开展了黑尾近红鲌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等试验,结果表明,养殖效益明显,示范效果良好。介绍了黑尾近红鲌池塘鱼种培育、成鱼养殖有关技术模式与操作规程。
关键词 黑尾近红鲌 健康养殖 池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